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西书局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编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昆曲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四五百年来,曾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其中许多剧目至今还常在舞台上演出,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所以,昆曲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18日首次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名列榜首,这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作为一种历经数百年的古老剧种,中国昆曲在它的发展演变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黄金时期,也有过多次的危机与衰落,可以说是历尽兴衰沧桑。特别是在战乱年代,昆曲甚至数度沦于消亡的边缘。但昆曲之所以能度过种种危难,一直流传于今。一方面依靠艺术家的艰勤努力,世代传承;另一方面也依靠广大观众的精心呵护,其中包括许多有识之士和有心人的支持与扶植。历史已经证明,只要有演员在,有观众在,戏剧是不会消亡的。可见,人决定艺术的命运。人才,是决定艺术兴衰起伏的根本。 在昆曲的早期历史上,培养人才常常是在家班之中,主人、教师对家优的身授言教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至20世纪20年代,则有昆剧传习所横空出世,这是社会力量对濒临危亡的中华文化的抢救。昆剧传习所培养出来的几十名“传”字辈艺人,成了20世纪昆曲艺术的“国宝”。同时,在一些著名的大学中,有一些昆曲社在活动,使昆曲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始终拥有知音者。由于有了这样的薪火相传,才使我们的昆曲越过了百年乱局,才有可能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时至今日,春回大地,昆曲事业的春天也降临于世间。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巳成了全国上下的共同心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昆曲真正遇到了自清代乾隆朝以来两百多年中最好的发展机缘。环视昆曲界,五十年前由老一辈昆曲家,特别是“传”字辈艺术家亲手调教出来的像上海“昆大班”这样的一代昆曲演员,都已有了非凡的艺术人生,已成长为昆曲事业的顶梁柱。现在他们都将走上培养新一代的教育岗位,肩负起培养昆曲人才的历史重任。
内容概要
《昆曲精编剧目典藏(第11卷)》(原名《昆曲精编教材300种》)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而进行的一项重大艺术上程,也是上海戏剧学院教育高地整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共分20卷,每卷15种。其结构框架分别为基础剧目、行当特色剧日、必学常演剧目和挖掘整理的剧日,具有系统性、示范性、实用性等特点。它既是每一位从事昆曲艺术的学生及剧团专业工作者所必备的教材,也是古典艺术爱好者及昆曲艺术爱好者们的良师益友。传统昆曲艺术巾的精华及其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将由此而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和品味。 本套丛书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编辑。
书籍目录
序前言151.儿孙福·势僧152.千钟禄·惨睹153.绣襦记·莲花154.绣襦记·剔目155.八义记·闹朝156.八义记·扑犬157.铁冠图·撞钟158.铁冠图·分宫159.铁冠图·刺虎160.四杰村161.琵琶记·剪发/卖发162.金锁记·羊肚163.偷鸡164.绣襦记·教歌165.夜探浮山后记昆曲小常识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训练班浅谈昆曲剧装汾阳盔、帅肩和快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