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西书局 作者:吴念阳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前言
认知研究的学科分支至少有三个: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工程。它们都是以研究认知为目标,但各有侧重。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大脑中枢神经处理信息的认知过程和能力,它从大脑神经网络这一角度来研究认知。认知心理学侧重对心理过程的研究,它通过大量心理实验来假设和验证心理过程模式。认知工程主要指人工智能研究以及相关硬件研究。从语言研究的认知取向来说,认知神经科学形成认知神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形成认知心理语言学,而认知工程形成计算语言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隐喻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似乎应该归为认知心理语言学一类更为合适。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隐喻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特别是Lakoff&johnson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后,影响就显得更为重大和深远。隐喻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建立投射的过程,就是把原域中的内容成分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这种投射实际就是一种映射关系。认知是不同于感觉的范畴,认知包括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如推理、选择、判断、想象、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认知心理学研究如何加工信息,研究认知的结构和表征,而隐喻研究,是研究认知结构的一个途径,隐喻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有助于说明认知结构,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映射在许多研究者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具体描写心脑的意向图式,更是一种有效地总结和交流信息的工具。
内容概要
近二十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绩的修辞学视角,进入了认知科学视角。现代认知科学认为,隐喻揭示了人类概念形成机制,隐喻是认知方式。《隐喻的心理学研究》不仅全面介绍了隐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隐喻的映射机制、隐喻的表征机制、隐喻的理解机制、儿童隐喻认知和隐喻语言等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作者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及语言学视角,对空间隐喻的认知加工机制、儿童书面语中空间隐喻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隐喻语言事实的实例分析以及认知实验研究报告。《隐喻的心理学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读者提供独特的视角。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第一节 隐喻概述一、什么是隐喻二、隐喻的句法类型三、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四、空间隐喻五、隐喻的新奇度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一、认知语言学简介二、什么是体验哲学三、隐喻的认知意义四、意象图式理论第三节 隐喻的研究方法一、词源学研究二、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研究三、对语言事实的语言学分析研究四、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五、脑神经认知科学研究第二章 隐喻的表征第一节 认知表征理论一、双重代码理论
章节摘录
这个结果与实验一进行比较后发现,儿童对时间“前”的认知较少受到物体自身有无前/后面的影响,而对时间“后”的认知,儿童更多的受到物体自身有无前/后面的影响,这个影响在3岁组和4岁组时表现最为明显。5岁时,儿童对两种情况下产生的对时间“前/后”的认知已经达到完全掌握的同步状态。 张丽娜的实验三具体考察对自身有前/后面的两个物体进行倒退赛跑时产生的时间的“前/后”的认知情况,即儿童在空间与运动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对时间的“前/后”的语义认知情况。发现儿童对这种情况下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时间“前/后”的认知起步比较晚,但是对此种条件下时间“前”的认知正确率仍然高于时间“后”的认知正确率。 该研究还表明,儿童对空间“前/后”的认知早于对时间“前/后”的认知。3岁时,儿童对空间任务“前/后”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率均已经超过80%,而4岁时,儿童对时间任务“前”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率达到80%,直到5岁时,儿童对时间任务“后”在各种情况下的认知正确率仅只超过80%。 张丽娜的实验方法很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实验过程中控制了空间与运动方向一致以及空间与运动方向不一致的两种情况,较好探索了儿童对空间“前/后”和时间“前/后”的掌握。 钱萍(2006)则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学龄期小学至高中各年龄段儿童理解时序概念的认知模式。问卷由空间图式加丁任务和时序概念理解任务(时间域模糊问题)两部分组成。时间域模糊问题(如:“下周三的会议向前移动两天,那么会议安排在星期几?”)有两种答案:1.“星期五”。在“自我动”时序概念加工模式作用下,会议向“前”移动等于向未来移动,因此会议延迟了;2.“星期一”。相应地,在“时间动”加工模式作用下,被试认为会议提前了。根据被试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判断其时序概念的加工模式。
编辑推荐
《隐喻的心理学研究》主要介绍了隐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隐喻的映射机制、隐喻的表征机制、隐喻的理解机制、儿童隐喻认知和隐喻语言等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作者还对空间隐喻的认知加工机制以及儿童书面语中空间隐喻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