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茶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秦燕春  页数:1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茶树的故乡之国,茶之于中国人从来并非矜贵矫情物事,饶是“文人茶”流行的斯文有宋,茶同时也是普济民情“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一种素索淡淡、朴朴实实、与天地接引而外在于物欲人情的常态生命。    茶并非只是人用以修身养性的道具——即使某些时刻可以充任这样的道具。    茶自在那里。    如今之世,茶的“品牌”很多,有名无名,难倒难在难以找到自自然然的、中上资质的、一张棉纸便可素面朝天的茶了。那些影响茶之生长的种种因素,那些环境的恶化与人力的造作,如此伤害到茶本。

作者简介

秦燕春,毕业于北京大学,始修西医,后治文史,获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杂志编辑。有《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袁氏左右》、《青瓷红釉》等数种小书面世。

书籍目录

导言 茶行人间世,天地清沉沉一辑 江南茶色,罗裳一溪碧透——江苏、浙江二辑 黄梅调里好婵娟,中原小有天——安徽,从信阳到湖北,瘦硬的江西三辑 潇湘地,湖南人,霸蛮茶四辑 “乌龙茶是男人茶”——岭南闽外宗五辑 不醉不大——云、贵、川、桂六辑 神秘“野生茶”——北回归线上的照亮七辑 “镜花水月”——茶的伴侣,与水之爱余韵 茶道日本与禅之精神尾声 万物妩媚,问道小有春

章节摘录

  福建铁观音如今亦以反复包揉为主要特色,原料已经放开。  武夷岩茶,如今几乎已成为乌龙茶中一个类名。武夷山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碧水丹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号称无岩无茶、无茶不韵,其茶具备“岩骨花香”者皆称岩茶。  大红袍是闽北乌龙的代表作,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但实际上,我们平人日常能喝到的,都是“二代红袍”或说“小红袍”。据说每年只产八两茶的真正的大红袍,岂不要比金子还难得的多?据说——还是据说,真正的“大红袍”其奇在“变”:汤色从紫红、橙红到鲜黄,香气从锐香、幽香到粽香,八泡而不改其鲜活甘软——我们无缘识得庐山真面目者,姑妄听之,姑妄录之。  大红袍这种茶,就工艺而言制作起来并不太难,因为茶叶本身质量已经太好,所谓得天独厚、天纵之才,天心岩也罢,天游岩也罢,总之“野生绝壁,人莫能登”,得个“因天”的大吉大利。名声鹊起之后,又因其名贵稀少,没人敢去斫其母本催生新芽——顶多就是嫁接几枝而成“小红袍”罢了。故而大红袍产量始终有限,这倒保护了它的身份和质地。  水仙为茶树种名,以之成茶,亦名水仙。类有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凤凰水仙(广东饶平、潮安)。凤凰水仙又有称“宋种”者,与南宋末帝赵爵逃亡传说相关。凤凰水仙形如鸟嘴,肥硕挺直,色泽黄褐,汤呈绿豆青,讲究“山韵蜜味”。武夷水仙(闽北)因岩韵极强,又被称为“石骨水仙”。  水仙茶是我觉得乌龙茶中最奇怪的品质: “乌龙茶是男人茶”吗?她却是例外哩,是“乌龙”中的异类,其温热柔韧,绝少滞涩,精纯内蕴、平淡自然、收敛节制而毫无做作张扬,精细敏锐而表现为润泽无声……均有可圈点处,不仅母性气质丰沛,似乎已经接近母性的至境。我始终觉得其性更近“红茶”(新近凤凰人开发的新款茶“醉佳人”,已经就是红茶了)——的确也有潮汕人告诉我说,水仙茶是女子喝了更好的。

编辑推荐

  且让我们的眼眸、鼻翼、口吻与心情一起联袂上路,循着茶香,走问天涯,地头海角处,青青华盖那满枝头的春深,便是不老无忧、远离造化污染、沉沉稳稳一株茶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问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茶之于中国人从来并非矜贵矫情物事,饶是“文人茶”流行的斯文有宋,茶同时也是普济民情“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一种素索淡淡、朴朴实实、与天地接引而外在于物欲人情的常态生命。
    茶并非只是人用以修身养性的道具——即使某些时刻可以充任这样的道具。
    茶自在那里。
    如今之世,茶的“品牌”很多,有名无名,难倒难在难以找到自自然然的、中上资质的、一张棉纸便可素面朝天的茶了。那些影响茶之生长的种种因素,那些环境的恶化与人力的造作,如此伤害到茶本
  •   在茶树的故乡之国,茶之于中国人从来并非矜贵矫情物事,饶是“文人茶”流行的斯文有宋,茶同时也是普济民情“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一种素索淡淡、朴朴实实、与天地接引而外在于物欲人情的常态生命。
  •   让我们的眼眸、鼻翼、口吻与心情一起联袂上路,循着茶香,走问天涯,地头海角处,青青华盖那满枝头的春深,便是不老无忧,远离造化污染、沉沉稳稳一株茶了。
  •   与秦燕春女史的文字相识,源与她的那本《袁氏左右》,行文资料详实见解独到,文字生涩与茶一般耐人回味。因此见其有新作问市,先睹为快。
    秦女史这本谈茶的著作,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感受,谈了自己对茶的一些感受和体悟,文字率意通脱,豪爽处不让须眉,令人惊叹作者曾品过那么的茶,并且能形之于文字说出些道道。书中配以书画篆刻一些精美图片,并有适当文字点缀其下,据说这些图片皆出自秦女史亲手遴选,因此更显得修养是多方面的,不愧为《中国文化》的编辑。这是一本茶艺爱好者很值得一读的书。
    较为遗憾是,书中的一部分书画篆刻图片内容似乎与茶无关,似游离于茶的主题之外,相信在中华千年茶文化史中,找出几张切实与茶有关的图片,在网络媒体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应不是难事吧。
  •   作者是博士,对茶有兴趣有研究,书中的图片比较丰富,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绘画,很是喜欢。
    这本书,比一般的收集起名作家写的与茶有关的文章集子,要好些。当然,是个人看法。
  •   这本书很不错,非常值得你拥有。作者的文章如同该书的封面一样清新淡雅,让人阅读起来倍感愉悦而无丝毫负担。作者的茶学问很有见地,其古典文学功底也可见一斑,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却不觉突兀;书中的书法、印刻、书画的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也给文章增色不少。
  •   这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茶,风俗,文化交融在一起,文笔清新,观点独特,令人爱不释手。书的装帧也很雅致,值得收藏。
  •   我看了非常多的茶书,其中最有看头,最有素质和文化。最没有东拼西凑的的一本书!!尤其是爱湖南黑茶的人必读!!
  •   很不错的一本书,爱茶的人值得一读。
  •   热爱茶,热爱生活,热爱点滴!
  •   看了一小部分,了解一些茶的知识很不错。喜欢的东西会一直喜欢下去。
  •   略翻一二,作者好心态,文字如茶,清淡韵长,值得一读。。
  •   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对茶有一定的境界,喜欢。
  •   书很值得一看,跟茶相关的都有介绍,茶的种类,茶的诗词,印章很多,当下茶的各种缘由都有介绍。
  •   值得看,学到不少有关茶知识,装帧的不错。
  •   很喜欢一个词“茶禅一味”。我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一味禅宗精神。
  •   文字优雅,嚼之有物,纵横才情,发人幽思
  •   很美的一本书,我很喜欢,在别人那里看到的,随手翻了翻,就不可抑制的爱上了它,回来立即就买了
  •   淡雅、细腻,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无论是内容还是封面印刷,处处都透着清新。值得慢慢品鉴。
  •   休闲书籍,文学、艺术合二为一,养性,养心。
  •   这本书在书店看见就很喜欢,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种茶都提到,都是个人的品茶心得
  •   喜欢,准备仔细拜读。
  •   很好的书 闲暇看看很好 不错
  •   书是正版,不错,下回再来~!
  •   书的实用性强,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赞一个!
  •   爱喝茶者可以看。
  •   文字就如一本淡淡的清茶,袅袅而来
  •   给爸爸买的,他很喜欢~
  •   正在读,好书!
  •   说句实话,很有意境
  •   感觉非常好,值得细读
  •   很好的书!评一下赚个积分,哈哈!!!
  •   写的很好,而且越发激起我跨考的热情...
  •   文笔细腻,以地域为切入点,从街头巷尾的寻常生活当中将厚重的茶文化娓娓道来,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酝酿了不同的人文,也酝酿了不同人文性格特征的茶,所谓茶道,其实就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一种生活方式。
  •   不同地方的茶,蕴育出不同地方人的性格
  •   这本书相对来说要专业一些,须得认真阅读,方能体会和学习很多与茶相关的知识。
  •   很有文化底蕴,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茶文化。
  •   了解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
  •   刚刚收到,纸张质量可以,但里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压折,可惜了。。。
  •   封面设计和内容都很有禅意,老公很喜欢!
  •   学到一点点
  •   很好的一本书,有自己的观点。
  •   看别人介绍的,还没来得及看,应该OK
  •   了解了一些关于茶的知识
  •   和想象的有差距,感觉很一般
  •   算是一种个人茶文化。
  •   文字和内容过于拘泥过于学究,缺乏可读性。
  •   很雅且轻松的书。
  •   很一般,不是很喜欢
  •   购买价与网上不符 20.4元为什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