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郜工农 页数:319
内容概要
民主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但实践中,不同的国家民主发展的方式和结果却并不相同。在有些国家,民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稳定、进步;而在另一些国家,民主则导致了国家失控、社会混乱、经济倒退。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民主的发展是否有序。这往往和执政党、政府能否强有力地主导民主的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民主发展有必然性,但民主发展的进程又是可控的,关键是执政党在民主大潮面前能不能有所作为。发展党内民主,很重要的一个着眼点,就是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对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定位。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价值承载:党代会常任制与政党民主
一 政党民主与党代会制度
(一)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
(二)代议制民主的组织形式:党代表大会
(三)党代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的最高组织形式
二 党代会制度与党代会常任制
(一)党代表大会与党代表会议I
(二)基层党代会常任制与地方党代会常任制
(三)基层党代会常任制与基层党代会制度
三 党代会常任制承载:执政合法性
(一)权力、权威与政治合法性
(二)执政合法性与执政危机
(三)党代会常任制增强执政合法性
第二章 历史维度: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演进
一 党代会年会制的历史演进
(一)马恩创立党代会年会制
(二)列宁对年会制的继承与发展
(三)中共对年会制的继承与发展
二 党代会常任制“三波”实践
(一)“第一波”实践
(二)“第二波”探索
(三)“第三波”探索
三 实践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二)原因分析
四 突破原则
(一)价值取向:置于政党政治、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框架下探讨发展党内民主的体制性改革
(二)依赖路径:让党员主体地位替代传统的领导本位和组织本位
(三)瓶颈突破:激发党员主体的内在动力
第三章 吕巷轨迹:党代会常任制的基层实践
一 吕巷溯源
二 吕巷实践的演进
(一)早期试点阶段(2000年1月一2005年3月)
(二)重点拓展阶段(2005年4月一2007年10月)
(三)体系建构阶段(2007年11月至今)
三 吕巷实践的基本成效
四 吕巷实践的启示与思考
(一)发掘党员主体积极性,集聚基层党代会常任制的内在驱动力
(二)构筑一套开放式的制度体系,铸就基层党代会常任制的持续推进力
(三)融合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维系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强大生命力
……
第四章 吕巷演绎: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推进条件
第五章 吕巷解构: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制度框架
第六章 超越昨天:探索党代会常任制的权力运作体系
结语
附录一 相关个人调研文章
附录二 相关部门调研文章
附录三 吕巷试点制度精选
附录四 吕巷试点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3)联系党员群众。党代表是选区党员选举产生的,是选区党员利益的代表者和诉求的传递者。本质上,常任制条件下的党代表与选区党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授受关系。党代表必须及时了解选区党员的意见、建议,准确表达选区党员的意志和愿望,这客观上就要求党代表必须经常性联系选区党员群众。其基本要求:一是明确联系内容。党代表向党员定期不定期通报党代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通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区的执行情况,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把握党员的思想脉搏,解答党员的思想问题,帮助党员解决工作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等。二是规定联系方式。党代表联系选区党员群众的方式主要有走访谈心、述职汇报、参加组织生活、专题调研等。三是确定联系重点。每位党代表都要联系一定数量的选区党员,并重点关注选区困难党员、专业技术部门党员、青年党员和新兴社会阶层党员。上海吕巷实行党委成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制度,党委委员联系5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5名群众,形成了广泛的“党群联系链”。自2002年以来,上海浦东外高桥功能区域所属的高行、高东、高桥三镇,相继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建立代表小组活动制度,畅通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工作渠道。高桥镇党代表135名被划分为四个代表团,每10至15人建立一个党员代表小组。①代表团一般每半年活动一次,党员代表小组一般每季度活动一次。高行镇的9个代表小组推行联络员制度。 (4)列席党委会议。同级党的委员会召开讨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解决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都应根据专题和实际,邀请党代表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发表意见。2007年来,吕巷党代表列席党委工作会议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党代表必须列席的党委工作会议范畴、列席的党代表的相关人选要求。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