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荣牧民 页数:367
Tag标签:无
前言
近20年来,我先后去美国五六次,也读了一些介绍美国历史和现状的书,自以为对美国有所了解,看了荣牧民先生的《驻美记者直击美国》,我才发现自己对美国的了解是多么肤浅。读这本书,等于上了一堂“今日美国”的新课,特别是在美国的多元文化、西海岸美丽壮观的风光、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演变等方面,很长见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作者视野开阔,抓选题、看问题常能从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大局着眼,不局限于一时一事,写作时又能从小处着手,细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国内出版的关于美国的图书和报刊上介绍美国的文章,要么是专业人士写的,内容专则专矣,一般读者看起来未免觉得枯燥;要么是短期去美国出差、旅游的人写的,了解不深,内容难免肤浅;要么是长期居住在美国的人写的,受职业和活动范围局限,视野常常不够开阔;有些靠集纳现成资料编成的书稿、文章,因为缺乏第一手资料,又给人炒冷饭的感觉。
内容概要
就这样,我们喝着咖啡,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孕育了(新民晚报)走出国门、登陆美国的想法。赌城文化第一个要素是炫富。……第二个特点是忘时。一家一家大赌场,什么都不缺,独独找不到时钟,让人浑然不知现在已经几点钟了:而且赌场大厅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让人忘记白天黑夜,神魂颠倒,废寝忘食,沉醉在博彩之中。第三个是守序。一切似乎都在算计中……秩序井井有条。……还有一个要素是猎奇。……莫不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争奇斗艳……上午10时许,朱铬基总理披着淅沥雨丝快步走进宾馆大门,边走边微笑着向人们招手致意。饭店总经理送上鲜花。我忙不迭地按下相机陕门……时钟刚过12点,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朱总理健步走上宴会厅主席台,以犀利、风趣的语言,作了此次访美的第一场演讲。这也是中国总理十五年来第一次访问美国所作的第一场演讲。演讲十分精彩,大厅里不时响起友善的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简介
荣牧民,男,高级编辑1949年12月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是“文革”后陝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1982年春毕业,分配进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1986年起担任对外宣传处副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事业发展处处长。期间多次出访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开展外宣王作。1998年至2000年,作为驻美记者派赴洛杉矶,并任(新民晚报)美国记者站站长。期间经历了克林顿总统访华、朱铬基总理访美、美国轰炸南联盟、中美女足决赛、祖国五十大庆、澳门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和活动。
书籍目录
序1 第一次踏上美利坚国土 First Visit to US 到曼哈顿去办展览 纽约和上海十分相似 剧烈的变化只有一次 漫步在百老汇大道 金融风暴的策源地 第五大道惊魂一幕 被遗忘的先遣队 咖啡馆里孕育《新民晚报》登陆美国2 《新民晚报》印行美国,可行吗? IS OK to Print “Xinmin Evering News”in US? 从西雅图APEC会议看美国新闻绝对自由吗? 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城、唐人街 令人唏嘘的“走出去 《侨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 富豪邀去长岛别墅过感恩节 百老汇看歌剧《西贡小姐》 坐火车去华盛顿拜会大使 美国唯一的晚报《西雅图时报》 “报春的燕子”落脚“天使之城”3 见识美国多元文化 AmerIcal、Multi-culture 洛杉矶的多元文化和《今日上海》展 光怪陆离的赌城文化 五光十色的不夜城 劲歌艳舞欢乐夜 贫瘠沙漠上的奇迹 魅力无穷的“明日世界 见识航天飞机发射场 新奥尔良,弥漫着法国气息和黑人文化 太平洋上的民族文化村4 华盛顿展览和芝加哥广告 Extlibitior &OUtdoor Ads aboUT ShanghaI 入境被拦 酒店周围找不到一个餐馆吃饭 美国的公关、展览服务水准 这里离开白宫仅一个街区 驻美公使在官邸宴请市长 工厂生产的每一辆车都已卖出去了 乘私人飞机去水牛城 一个公司一座城 冬天的芝加哥 “上海——了解中国的桥梁”5 在美国过日子 My Days in US 在美国的衣食住行 从Shopping Mall到倒跳蚤市场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成人学校学英语 美国西部大报《洛杉矶时报》 新老美国人的不同美国观 芙国人的公民意识 守法的钓蟹人 教会的作用和荒腔走板 爱国主义教育原来是这样进行的6 记忆犹新的几次采访 Unforgettable interviews 基辛格演讲 美国轰炸南联盟 采访宋丹丹 为中国女足呐喊歌唱 他们在美国做出了成绩 自己种辣椒、番茄的大画家 被美国陆海空三军认可的公司 上海情结和平民情结 上海人在关生存状况 洛杉矶的上海人子女 在洛杉矾接待朱总理7 体悟美国休闲文化 What Do I Do in My LeisureTime? 都市里的文化绿洲 名品荟萃的艺术殿堂 高山之巅的白色宫殿 聊慰乡情的亚太博物馆 自然与历史的课堂 亨廷顿图书馆 航天/航海博物馆 尼克松图书馆及故居 里根图书馆陈列馆 迪斯尼看木兰游行 环球影城老少咸宜 赫氏古堡珍宝荟萃 圣迭戈野生动物园 北欧风情丹麦城 美丽的圣迭戈之秋 圣塔莫尼卡夕照 世外桃源 神秘山庄 热情洋溢棕榈泉 旧金山同性恋大游行 风景秀丽的“娱乐之都” 峰回路转2号景观路 这里就叫“17哩”……8 在美国开车和过节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洛杉矶地区各种餐馆很多。牛肉面、汉堡包、越南米线、羊肉泡馍、蒙古烤肉、广东茶点、港式西餐、日本自助餐等等,应有尽有。中餐要比美国其他城市味道正而价格便宜。其他有特色的也不少,市区靠近老中国城的地方有一家家族经营的老店,据说是世界著名餐厅,六七十年来一直坚持咖啡0.09美元/杯,各式西点精美可口。店堂里布置着不少介绍该店的老报纸,以及老式电话亭、老式座钟、古旧的木座椅等,地上撒着木屑,顾客们在柜台前排队等候。在太平洋岸边有家吃海鲜的西餐厅,进门一只大木桶装满了长生果,顾客可以随意拿了吃。吃剩的龙虾、皇帝蟹等要打包,招待会用一张金色厚纸把它打包成一只大龙虾或螃蟹的样子,像一件工艺品放到你手里。有个吃牛排的餐厅在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旁一个山头上,餐厅装饰成掘金年代的旧矿井,下层是酒吧、舞厅,上层是餐厅,再上去是出口,外面放着矿车、井架、滑轮等。坐在餐厅望窗外,层峦叠嶂,夜色苍茫,星火闪烁,景色优美。几条高速公路更是流光溢彩,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形成红白两道曳光、灯流。在SanPedro6街有家希腊餐厅,在我回国前,朋友在那里为我饯行。餐厅不大,须预先订座。地面是绿白双色的瓷砖。落座后,服务员将新鲜的牛排、羊腿用托盘送到面前让我们选择。在等候厨师烹饪佳肴的时候,该餐厅的特色节目开始了。先是餐厅老板取出两只透明晶亮的高脚玻璃杯,交到我们手上让我们往地上摔。我们迟疑不解。他又高高举起一只,使劲扔到瓷砖地上摔个粉碎。“啪、啪!”我们也把高脚酒杯摔了个粉碎。这或许和我们放鞭炮一样,图个吉利的开张吧。接着,一位女子在两排餐桌间跳起了肚皮舞,舞姿婀娜,充满了异国情调。掌声未了,一个瘦削的男子又上来跳起了踢踏舞,节奏清脆,舞步短促、快疾而有力。
后记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走进上海市委宣传部大门仿佛还是昨天的事,转眼已经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退休了。我们这代人,有人说发育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读书时“文化大革命”,工作时“上山下乡”……我算是幸运的,“文革”后恢复高考,考上大学,毕业后进了机关;更幸运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同时开始重视对外传播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而我在初始阶段就参加了此项工作,参与上海市外宣干部去日本考察公关工作;到横滨举办“上海百景展”;开办对外宣传大专班;联合沿江省市在北京、悉尼、洛杉矶举办“开放的长江”展览……最有缘分的是从1992年开始,我几乎每年去一次美国,1998年又被派去洛杉矾《新民晚报》美国版工作。整整两年,除了文字、摄影、采访、编辑、校对一身兼,两三个人每个工作日编出两个美国版版面来之外,我天天写工作日记。当时是为了自我检查与鞭策,如今却为我写作此书提供了帮助。在这本书中,我想敞开心扉,用尽可能轻松简洁的文字描述一个我所接触到的真实的美国。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在美国办报纸、过日子的真实情况,为大家勾勒一个美国粗印象,和读者一起分享那一次次访美所遇见的有趣的人和事,一起重温那段时光一一一个晚报记者的美国经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媒体是联系世界的桥梁,媒体记者肩负如实报道、促进沟通的重任。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国,本书出版是为之所作的一份贡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他眼中的美国,观察细膩,看法独到。 ——周文重 前驻美大使美国是一幅构图复杂、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图画,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加以研读……本书视角独特、情景交融,读来生趣盎然,轻松而又予人启迪。 ——韩敏 画家第一次出访美国,萌发了“在美国出版发行《新民晚报》的想法,几乎天方夜谭的想法……中国第一张在海外印刷发行的地方报刊。这是可以留在中国新闻史上的一笔。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体会到荣牧民观察美国的眼光,这是一种很独特的眼光。这种眼光,既不是出国考察官员的,也不是留学生的,既不是旅游者的,也不完全的记者的。总之,不是浮光掠影式的。 ——陈健 新闻工作者
编辑推荐
《驻美记者直击美国》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