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赵登明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赵登明 页数:891
前言
通史是连续地全面记录与评论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发展过程的史书,编年体通史是以年代为阶段特征撰写历史。通史能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人类社会从远古演变到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近现代以来中文编写的通史书籍,一般分为“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 世界历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结合起来,编写成《简明中外通史》,能够把“世界通史”与“中国通史”互相联系融会贯通,以中外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为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使我们能够简明全面地“鸟瞰”中外历史发展过程。 非洲、欧洲和东亚等地区是人类的起源地,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在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与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在亚、非大河流域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奴隶制国家,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城邦国家、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先进入封建社会,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14世纪以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人类迈人近代化社会。欧美各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世界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俄、日等国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各国综合实力迅速增加,各国加紧对外扩张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国家美国、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了老牌国家英国、法国以后,军国主义势力发展的德国要求按照实力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英德矛盾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在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政治对立集团,终于导致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外社会矛盾的激化在大战后期1917年发生了十月革命,使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一战以协约国战胜同盟国结束。战后初期,战胜国为“处置”战败国先后形成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使这个体系“埋下了战争的种子”,不可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特大经济政治危机过程中,—方面,美国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全面干预经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且影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另—方面,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兴风作浪,进行蛊惑人心的欺骗宣传。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大力进行扩军备战,不断地对外扩张,发动局部侵略战争。由于世界主要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推行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使德、日、意法西斯轴心集团发动了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中、英、苏、美等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后战胜了法西斯轴心国,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提高了国际地位。但是,由于苏联、美国推行大国强权政治,使中国丧失了北方领土外蒙古。 中国在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向近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次侵略战争过程中,中国多次战败,被逼迫签定了一系列中外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现代史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二战末期成立的联合国,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主要宗旨,联合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二战结束时,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和苏联由战时盟国发展到冷战对峙与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世界两极格局。在核武器能够多次毁灭人类社会的背景下,美苏争霸,既使世界不得安宁,也使人类社会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大背景下成立的新中国,由于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等原因,在对外关系方面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边倒”。在朝鲜战争和以后的20多年期间同美国处于敌对关系。中苏关系,由于苏联对中国推行大国霸权主义和中苏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逐渐由友好盟国走向两国关系破裂敌对并发生边境局部武装冲突。 在美苏两极世界格局时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第三世界”,中国至今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89年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但是,中国在全面建设时期的“左”倾错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终于导致了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文革”结束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路线方针,到1992年确立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路线策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特别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格局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大趋势是多极化方向,保卫世界永久和平,可持续性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中心问题。 中外通史书籍,既有利于中外历史联系研究的参考,也有利于在社会上普及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我和登明先生相识多年,2001年,应吉林省教育学院陆静教授的邀请,我们共同为吉林省高中历史教师讲授历史教育教学等问题。现在。我有幸最先拜读登明先生的这部书稿,所以敢为本书写序,完全是因为拜读后的感受。既有伏案难眠先睹为快之情,也有对本书“文若春华思如涌泉”的感触;既为作者铢积寸累之功力而心悦诚服,也为从中受益匪浅而不忍释手,心头总有必吐之方能后快的情绪在涌动。登明先生结合长期的教学事业,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使我感到激动和震撼。我认为这本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本书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综合述评,这有利于人们从总体上、宏观上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概括,探索中外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汲取中外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发展未来。 二、进入21世纪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以中外专题史为教材和教学的主要模式,中外专题史需要以中外通史作为基础知识。这本书的意义还在于比较规范实用,一书在手,就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概貌,掌握历史长河的时间脉络,又能拓宽空间视野。全书更加突出以史为鉴的内容,使之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可以成为广大爱好历史读者的中外通史读本,也可以成为广大高中师生的中外历史参考书籍。 三、史书的编撰是历史过程的美学再现,好的著述必须追求审美价值。在这方面,那些经典作家和历史学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把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使其著述产生了永不衰竭的魅力。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又是举世公认的卓越文学家。这是真理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字优美的力量。历史是人类的记忆,人类历史画卷自身是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历史工作者的笔应该尽量反映出历史的壮美。这部书文笔优美,文图结合,吸收了新的中外史学研究等观点,有独到见解,拜读本书,更觉文如其人。 四、本书是一种新的编写通史的尝试,也是一种创新。众所周知,历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的规律也是可以掌握依循的,进而言之,历史的智慧又是取之不尽的。用一本书来涵盖这么多的中外历史知识内容,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书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例如,如何把握中外历史的内在联系,如何认识中外历史的相互作用,如何阐述异质文化的相互吸收及排斥等等,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本书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内容。 夜幕收星,雪花飘舞,“幽兰凝香”,谨此为序。 程舒伟 2010年12月16日晚于长春净月寓所
内容概要
人们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审视中国,中国人以自己的目光观察世界历史。《简明中外通史(插图版)(套装上下册)》将“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结合起来,使得中外历史融会贯通,以中外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为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使读者能够简明全面地“鸟瞰”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以史为鉴,洞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
作者简介
赵登明,甘肃人,1979年高考考入宁夏大学,学士毕业。在宁、蒙、吉等地从事高中历史教学。2000年教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获省高考状元。在《历史教学》发表《美苏争霸》等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论文《优化教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被中央教科所评为一等奖;在《中史参》发表《红军长征新题设计》;在《人民文学》发表历史教学散文;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多篇论文。在蒙、吉、冀等地高三历史教师学会上主讲教学与方法。本人对中外通史研究与教学非常感兴趣,被学生称为讲历史课“最受欢迎”的教师。讲课手画世界地图在各网络视频上广传,在湖南、辽宁等电视台播放。
书籍目录
第一编中外古代文明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人类的原始社会 第二章世界文明古国 第三章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封建社会 第四章亚洲的封建国家 第五章欧洲中世纪封建国家 第二编中外近代文明社会的矛盾与发展 第六章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的开辟 第七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第八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九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向近代化迈进 第十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十一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第十二章中国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民主革命 第十三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三编中外现代文明社会的冲突与发展 第十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十五章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十六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发展 第十七章一战后的国际关系 第十八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编中外当代文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十九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十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第二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二十二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十三章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十四章美苏争霸与世界两极格局 第二十五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二十六章走向21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二十七章中外近代现代文化 第二十八章中外近代现代科技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人类的原始社会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太阳系和地球是怎样产生的?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人类是怎样在地球上诞生的?这些重大而有趣的问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发现。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人类在地球上诞生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如果把人类社会经历的时间压缩为“1天”,其中人类文明社会只经历了“几秒钟”。与地球现成的时间相比较,人类社会的历史才刚“开始”。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第—节我们的家园——地球 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在宇宙诞生以后形成的。那么,宇宙是怎样产生的?20世纪初,天文学家们对旋涡星云光谱作过多年研究,根据多普勒原理发现谱线红移现象。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1889—1953)通过利用天文望远镜对遥远星系的距离与红移进行了大量测量工作,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发现远方星系的谱线均有红移,它们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远离退行的速度越快。哈勃定律展示了宇宙整体退移也就是整体膨胀的图景:从宇宙的任何一点看,观测者四周的天体均在“四处逃散”,就像一个正在胀大的气球,气球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均在变大。科学家根据哈勃定律想到,既然宇宙是膨胀的,那么,越往早去,宇宙体积就越小,在某一个时间之前,宇宙就应该不仅极为密集,而且温度极高,到一定的时刻突然爆炸了——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宇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开始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后的三十四亿分之·秒间,宇宙以超光速(光速大约为每秒3027公里)的速度膨胀。大爆炸之后宇宙连续膨胀,温度由热到冷逐步地降低。所有的天体以及化学元素都是在膨胀过程中逐步生成的。宇宙大爆炸有一个预言,即宇宙大爆炸以后留下了原初的微波背景辐射。1964年,在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的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1933—)和威尔逊(1936—)意外地观测到了这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1978年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这次“意外”的科学发现,使大爆炸模型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可,从而成为宇宙学界的标准模型。…通过对宇宙大爆炸的研究,宇宙学家称宇宙诞生于大约137亿年前。 当代科学常数宇宙的年龄是137.3±1.2亿年。太阳是宇宙间第二代或第三代恒星,太阳诞生至今大约46亿年(太阳的“生命”大约是100亿年)。围绕太阳运行的第三个行星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和太阳同时代诞生。迄今为止,人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唯一有高级生命的星球,大约在3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初的单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哺乳类等高级动物,特别是在距今约300多万年前演化诞生了人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进化出高级生命的特殊星球,我们的家园——地球真是宇宙间的一个幸运的星球! 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一切总称为宇宙。宇宙既是物质现象的总和,又是整体天地万物的结构(也可能不只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是有许多宇宙先后经过大爆炸进行膨胀,多少亿年以后停止膨胀反过来“收缩”到原来的一个极小的奇点以后再发生大爆炸……)。在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的时间,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的地球的质量为5.98×1027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一恒星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地球距离太阳在7月为远距离是15200万公里,1月为近距离是14700万公里。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万公里,在天文学上称作一个“天文单位”。地球极地半径6371.004公里,地球赤道半径6378.140公里。地球总面积511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水圈)约占总表面的71%,陆地约占29%。宇宙间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特别是是否存在像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生命?无限的宇宙间很可能有类似太阳系中地球这样的行星,只要存在类似地球自然环境的星球,就能够自然演化出生命,特别是类似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生命,甚至有的星球上的高级动物生命的科技进化程度已经比我们人类更高。地球人类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发射和接受电波寻找外星人的电讯等信息,寻找外星高级生命。我们地球人类在茫茫宇宙中间是非常“孤独”的,我们是多么盼望早日与宇宙其它星球上的高级生命互相发现与交流啊。
后记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非常感谢吉林文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程舒伟对本书的阅读与撰写序言,感谢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吉林省党校的专家教授郑晓亮和邱信利对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审渎与建议。感谢我的亲人的理解支持,特别要感谢我的爱人朱琳玉、女儿赵姝、赵晴的全力支持。感谢我的大学同学们、我的历史教学同仁们、我的多年各年级历史教学课同学们的长期支持与鼓励。 本书将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融汇编著,这是一种新的中外历史撰写方式。这一方面有利于读者以世界历史为大背景了解中国历史;另—方面,有利于读者了解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与中国历史发展特征。本书的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指正。 著者谨识 2011年秋于长春
编辑推荐
《简明中外通史(插图版)(套装共2册)》规范实用,一书在手,就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概貌,掌握历史长河的时间脉络,又能拓宽空间视野。全书更加突出以史为鉴的内容,使之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可以成为广大爱好历史读者的中外通史读本,也可以成为广大高中师生的中外历史参考书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