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百句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刘以林  页数:224  字数:100000  

内容概要

  中国佛教著作被称为“经”的,唯此一部。《六祖坛经》略称《坛经》,是六祖慧能(638-713)在广东韶州(今韶关)大梵寺口述,弟子法海集录,后人陆续增订而成。《坛经》主要内容是记载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言教,以“自性本自清净”为据,讲述“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基本思想。《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引起“六祖革命”,变传统佛教的真如佛为心性佛,变传统的佛度师度为注重自性自度,变传统强调修禅静坐为注重道由心悟,变传统强调出世间解脱为注重即世间求解脱等等,它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标志,禅宗也因此而成了中国佛教的代表。《坛经》融合中国文化,影响到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各个方面,是中国文化原创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籍目录

行由品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般若品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第一莫著空。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疑问品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
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内外明澈,不异西方。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定慧品
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味。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_义而不动。
坐禅品
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
机缘品
顿渐品
护法品
付属品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教一百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