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主编金开诚 页数:135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内容概要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书籍目录
一 河北梆子的产生和发展二 河北梆子历代名家三 河北梆子的艺术
章节摘录
河北梆子是中国北方梆子声腔系统的一个重要支脉,是山陕梆子的后裔,是在山陕梆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魏长生进京,到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河北梆子的第一个科班诞生,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是河北梆子的孕育期,山陕梆子艺人进京演出,并将山陕梆子传播于河北各地农村。其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采取“秦京合班”的形式。这里的“秦”就是秦腔,即山陕梆子,“京”指明末清初在北京和河北盛行的“京腔”。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 山陕梆子在清代的有关记载中,有的称之为西部,有的称之为秦腔,产生于山西、陕西交界的蒲州、大荔、平阳一带。明代,这里是商贩和手工业者的集中地,经济极为发达。这里还是南北贸易的必经之地,向南的商路远至江、淮、湖、广向北则直达少数民族的腹地。另外,这一带曾是金、元杂剧演出活动的中心之一,具有深厚的戏曲传统。杂剧衰落后,明代弋腔的支脉青阳腔传到这里,曾盛极一时。青阳腔与当地语言、音调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声腔,这就是最初的山陕梆子,也称弋阳梆子。 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清初,北京戏曲舞台最盛行的是昆腔与京腔。这时,昆腔逐渐衰落,北京梨园中以京腔最为盛行,王府戏班都演京腔。 魏长生率领秦腔戏班进京后,一鸣惊人。小铁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记》中记载道:“长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这是说魏长生在北京上演《滚楼》时,观者如堵,轰动了北京城。从此,昆腔更加衰落,京腔也大为失色了。 河北本地举办的第一个梆子科班于道光年问诞生在定兴和徐水交界的农村,咸丰(1851—1861年)、同治(1862—1874年)年间,各地陆续有所兴办。这些科班培养了本地的梆子人才'使外来的山陕梆子进一步河北化,形成了直隶梆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河北梆子中的直隶老派。 接着来的山陕梆子艺人,其演出既不同于前期纯外来的山陕梆子,也有异于本地的直隶老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河北梆子中的山陕派。 直隶老派和山陕派构成前期河北梆子的主力军,而民国前后崛起的直隶新派是由一些河北梆子女演员形成的。直隶新派使河北梆子的面貌进一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