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北溟玉 页数:239
前言
2006年,我在北京某高校上大二,一个网名叫。当年明月”的。75后”推出了一本用通俗浅显甚至娱乐化的手法叙写的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据统计,该书销量过千万册,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当年明月就此名满网络江湖,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名利双收。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启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通俗写史狂潮,无数的写手如过江之鲫般加入到了通俗写史的队伍当中,一时间,《汉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元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等纷至沓来,好不热闹。泱泱中华的图书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x朝那些事儿》。 2009年9月,中国北疆内蒙古锡林郭勒武警某部干部宿舍中,一位年轻的中尉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网上发布了他的第一篇通俗历史文章,就此加入了通俗写史的大军之中。这个人就是我。必须承认,我在一个错误的时机加入了通俗写史的行列。那时正是通俗写史繁华落尽、斑驳现身的阶段。《X朝那些事儿》的销售业绩均远远难望《明朝那些事儿》之项背,不仅书商叫苦不迭,通俗写史也就此转入了低迷。究其原因,无非是读者遭遇。审美疲劳”,对这种。山寨文化”感到了厌倦,一看到。这些人儿”、。那些事儿”等词汇,就会产生大海的感觉。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写手和书商都哀叹通俗写史的时代就要终结了。但小玉却不这么认为。或许,《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本的上市标志着通俗写史的最高潮一去不复返,但通俗写史作为一种潮流,尽管有低迷,却永远都不会终结。这是因为,普通民众对于过往的历史依旧怀有强烈的兴趣,相较于历史教科书式的艰涩语言,他们更喜欢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品读历史,丰富人生智慧。所以,通俗写史的生存空间始终不会消失。但如何才能唤起通俗写史的新高潮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小玉想到的路子就是——微观写史。《明朝那些事儿》仅是通俗写史的一个方向——宏观写史,小玉便反其道而行之,微观写史,将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掰开揉碎,故事情节更加细化,人物形象更加饱满。2010年11月,我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大唐乱世之天宝裂变》,三十多万字就讲述了。安史之乱”这一件事儿,算是迈出了第一步。眼下的这部是我的第二部专著,近二十万字,就讲。玄武门之变”一件事儿,其难度远胜于《大唐乱世之天宝裂变》,堪称。微观写史”中的。纳米写史”。为了写好本书,我曾经五易其稿,跨度长达一年,倾注了无数心血。 “玄武门之变”可谓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宫廷政变了。因为,这场政变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唐朝,且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又是名扬千古的李世民大帝。提起。玄武门之变”,稍有点儿历史常识的人都能将这场政变的大概过程说个八九不离十,那是在大唐武德九年(626)的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害了自己的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此后不久,李世民即登上皇帝宝座,开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 知道归知道,但很遗憾,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内幕。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渊是一个怎样的人7李建成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元吉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氏兄弟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在。玄武门之变”前发生了哪些事情?在“玄武门之变”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7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究竟孰是孰非?“玄武门之变”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细细玩昧。 针对以上问题,小玉以古籍史料为第一维,文学演绎为第二维,个人见解为第三维,郑重推出这部3D通俗历史作品。此书通俗而不低俗,诙谐而不恶搞,将全方位、多图景、高起点地为大家呈现出。玄武门之变”的全幅历史画卷。本书将成为市面上第一本全程详解。玄武门之变”的史学作品,绝对能颠覆很多人对于。玄武门之变”的固有看法。 但小玉绝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颠覆而颠覆,为了翻案而翻案,而是为了还历史以清白,还公道于人心。常言说得好,瑕不掩瑜,其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瑜不掩瑕。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这既是写史之人所应有的态度,也是读史之人所应树立的观点。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是一代明君,但他绝非完美无瑕。小玉所做的只是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世民,至于价值判断的问题就留给诸君了。 小玉是个“85后”的年轻人,不论是思想,抑或是笔力,无疑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未来的写作生涯当中,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就是在这本书中,史料的选撷、观点的正确与否、表现力的深深浅浅,肯定都有不足之处。但这些都不会妨碍一点:这本书确实很好看。我没指望着一书成名,也没奢望它能成为经典。能够在轻松的文字环境中,让大家增长历史知识,启迪人生智慧,吾愿足矣。 辛卯年庚寅月辛亥日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 北溟玉
内容概要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宫廷政变,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中国古代史中的千古一帝,有“天可汗”之誉。有关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
中弑兄逼父夺取政权的铁血行为历来都有争论。《天可汗李世民之血色玄武门》作者以其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力图还原政变本身以及政变前后纷繁复杂的权力博弈,使形形色色的参与者跃然纸上,还历史以真相,相信会颠覆很多人对李世民的固有看法。但作者绝不是“为翻案而翻案”,而是想更进一步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李世民形象,在“天可汗”的伟大光环下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简介
北溟玉,大众历史新锐作家,用军人对战争独特的领悟,举重若轻的展开一条条线索,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现“安史之乱”这场宏大战争的所有画面。这部横空出世之作,以它无与伦比的精彩,引领我们一起走入千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风云变幻,揭开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内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切的一切都始于这个男人
818老李家的家族史
大唐“第一家庭”成员简介
李渊其人
抉择在“大隋号”行将覆没之际
第二章 李家三儿郎
我能看看起居注吗?
史书中的李建成实是一具木乃伊
雄才伟略的李二
丑娃李元吉
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传统
大唐好男儿李世民的秀场
第三章 世民收小弟,多多益善
温大雅和长孙无忌
房杜组合
侯君集和段志玄
神拳太保秦叔宝
混世魔王程咬金
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第四章 刘文静之死:唐版诸葛亮的悲惨结局
吾二人相得,何患于卑贱?
古有隆中对,今有牢中对
多年友谊,毁于一旦
高鸟逝,良弓藏
第五章 东方时空:讲述刘武周被平背后的故事
龙的故乡丢了
尉迟敬德,跟我混吧!
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不倒翁
第六章 决战武牢:李世民的巅峰之战
战神来踢馆
弟弟,有哥罩着你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千面人兽封德彝
黑老大窦建德来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
相逢竟是首悲情的绝唱
第七章 从天策上将到文学馆馆长
野心的种子
天策上将:中国官制史上的怪胎
十八学士登瀛洲
挂羊头卖狗肉的文学馆
第八章 站在李建成背后的两个女人
将群众基础扩大到老爹的床上
土地门事件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第九章 刘黑闼反唐:太子党吹响进攻的号角
晴天霹雳
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下人?
幽州王罗艺
左膀右臂
着急的太子党
水淹刘黑闼
这一次,李渊没有拒绝
世间再无刘黑闼
一举三得
第十章 杨文干事件:季世民的还击
“犯便宜”
苍白无力的亲情
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
疑点重重
将你一军
各打五十大板
第十一章 他究竟更爱谁?
“第五力量”竟是他
李建成的文治武功
好父亲与好皇帝,不可兼得
你看看我这匹马如何?
第十二章 乱战
坚定的秦王党革命战士
想去洛阳?没门儿!
我很看好你哟
俺不是那种人
小卒也可以拱死老帅
轻轻地,他走了
步步紧逼
第十三章 艰难的抉择:先发?后发?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昆明池计划
灵魂深处的较量
就这么办
他们不是不行,他们是没有
碰了俩软钉子
东窗事发?
第十四章 玄武门前夜:生死就在一念间
特殊的天文报告
雷死人不偿命
玄武门:就是这里
“玄武门怪圈”大揭秘
第十五章 千古一变:喋血玄武门
中间路线
宦官怎么不见了?
到底还是让你给赢了
成败一线间
这也是我一贯的心愿啊
他终于创造了历史
第十六章 后玄武门时代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血泊中走向新时代:
我的荣华富贵全靠你了
一朝梦圆
罗艺之死
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十七章 树倒猢狲散:太子一党的最后归宿
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不是不算,时候未到
我现在都死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第十八章 五味杂陈:秦王党群雄的迥异下场
虎父多败儿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由人变神
尘归尘,土归土
第十九章 登峰造极:中立派“二李”的闪耀人生
一代战神李靖
黑色幽默
第二十章 宿命轮回:肝肠寸断的唐太宗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往是吾子,今为国雠
莫非出来混,真得迟早要还吗?
我也要去打高句丽
曲终人散
章节摘录
这还不止,李渊和他的龙子龙孙们还说了,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也是他们的老祖宗。李耳头上的光环可要比皋陶多多了,他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他老人家写了一篇名为《道德经》的文章,只有区区五千多字,还不够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长度呢。结果,这篇文章居然被翻译成了一千多个外文版本,是被翻译成外语语种最多的中国书籍,相当给力! 道教形成以后,李耳的自然属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凡夫俗子升格为神,成了著名的“太上老君”,位列仙班,长生不死,还曾经用火残’忍地虐待过珍惜野生动物——石猴(孙悟空)。李渊的玄孙唐明皇李隆基在天宝十三载(754)尊奉李耳为皇帝,庙号圣祖,谥号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列位,您瞅瞅李渊他们家的这些个祖先,不是圣人,就是神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是凡人。就照这阵势,李渊不当皇帝,那简直就是天理难容、人神共愤啊!亲们如果真这么想,那李渊这小子估计都该乐得挠棺材板儿了。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皋陶和李耳是李唐皇族的祖先,既没有遗传学的证据,也没有族谱学的证据。甚至于就连皋陶和李耳之间是否存在血缘关系,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所有的一切都是李唐皇族的一面之词,有点儿意淫的味道。 既然没有证据,那李渊为什么还要言之凿凿地说自己是皋陶和李耳的后代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玉其实已经告诉大家了。内里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我家的祖先不是圣人就是神人,这说明我们李家有德。所以,我李渊和我的子孙们当皇帝那是天命所归,是理所应当的事。说白了,我们就是为当领导而生的! 事实上,已知最早的确信是李渊直系祖先的是这一位:李□(音稿)。论辈分,李渊应该称呼李{蚕}一声“太太太太太爷爷”。此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他一手缔造了东晋十六国中的西凉王国,文韬武略均十分了得。李□一生以恢复汉族正统为己任,虽然称王,但仍然对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奉表称臣。他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一生“通涉经史”,“玩礼敦经”,著有《靖公堂颂》、《述志赋》和《槐树赋》等多篇文章。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二月,李嵩病逝,他的混蛋儿子李歆继位。李歆“繁刑峻法”、“大兴土木”,搞得西凉“人力凋残,百姓愁悴”,仅维持三年即为北凉所灭。李歆生子李重耳,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锡,李天锡生子李虎,李虎生子李日丙。李渊正是李□的儿子。 李渊后来能登上皇帝宝座,其实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的爷爷李虎。因为,正是这位李虎为老李家的雄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李家世代行伍,是关陇地区的军事贵族,不过只是小贵族。这是因为,老李家从李□的儿子李歆以后就破落了,一直到李虎的父亲李天锡这一代,都只是中下层军官而已。 这种情况在李虎这一代发生了变化。李虎参与了好友兼领导宇文泰的政治投机。结果,宇文泰的事业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李虎沾了光,也是水涨船高,不断升迁。西魏大统十六年(550),皇帝元宝炬颁发了一道敕书,将“柱国大将军”这一光荣称号授予八名高级军事将领,时人称为“八柱国家”。李虎正是其中的一根大柱子。北周建立的时候,李虎已经去世六年了。但是,他仍然被宇文氏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赐姓大野氏,追封唐国公。李唐的国号就是来源于李虎。 有这么牛掰的父亲,李□顺理成章地成为北周的骠骑大将军。后来,他和一个名叫普六茹那罗延的年轻人都娶了八根大柱子之一的独孤信的女儿做老婆。再后来,他协助连襟普六茹那罗延发动政变,夺取了北周的国家政权。再再后来,普六茹那罗延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隋,并且恢复了自己的汉族姓名——杨坚。杨坚投桃报李,册封连襟李□为唐国公。 李□育有四子一女,长子李澄、次子李湛和三子李洪全都早死,只留下老四李渊和女儿同安公主。小玉一直怀疑,李渊这厮命太硬,克人。他有三个哥哥,按说唐国公的封号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的身上。但是,三个哥哥竟然全都早逝,老李家的男儿就剩他一个了。紧接着,在七岁那年,老爹李晒也死了,小屁孩儿李渊便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 真是邪门儿了! 好了,了解完李渊先生的家族史。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他的家庭。 李渊的老婆窦氏是一个怪胎。根据《旧唐书》的记载,这位小娘子毛发系统极其发达,生来就是长发垂肩,三岁的时候头发已经可以当墩布使了。“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您瞅瞅,不是怪胎是什么? 我国古代十分讲究门当户对,身为唐国公李渊老婆的窦氏同样出生于世家大族。她的爹地是北周的上柱国窦毅,妈咪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音庸)的姐姐襄阳长公主。也就是说,她是北周武帝的皇外甥女。周武帝十分喜欢外甥女那满头飘逸的长发,于是便将她养在了宫中。 宇文邕很快就发现,他的外甥女虽然头发长,但见识可不短。当时,突厥已经成为帝国北方最严重的边患。迫于突厥“逼婚”的压力,周武帝不得不娶了突厥公主做皇后。可能是因为这位突厥公主长得比较含蓄,也可能是因为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反正周武帝对突厥公主是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性趣。 年幼的窦小姐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逮着一个机会,她偷偷地对舅舅说:“人家突厥比咱牛,舅舅你要以天下的老百姓为重,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时地抚慰抚慰皇后。这个我就不说了,你懂的。如果突厥肯帮助咱们,那么南朝和东北的异族就不足为患了。”一个小孩,而且还是个女的,居然深知国际政治关系的要义,实在是不简单哪! 周武帝听了,暗暗称奇。打这以后,他真的就听了外甥女的建议,时不时地去“抚慰抚慰”突厥老婆。小两口的私生活和谐了,北周与突厥的关系也就和谐了。 名将长孙晟(音胜)听说这件事之后,对窦氏惊为天人。这个老头考虑得比较长远:“如此奇人,生下的孩子也必定不是凡人。咱家孩子以后可以考虑和她的孩子结亲。”后来,长孙晟去世以后,由他的大舅哥高士廉做主,将长孙晟的小女儿嫁给窦氏的二儿子李世民。这个女孩儿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p3-5
后记
玄武门不是唯一的。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四座玄武门。那么,古代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偏爱“玄武”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玄武的背后包含着一种价值取向。 其实,从初始意义上来讲,玄武是一个动物学概念。和龙凤一样,玄武也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是龟和蛇的合体动物。南宋学者洪兴祖曾对《楚辞·远游》中的“玄武”一词做过注释:“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日玄。身有鳞甲,故日武。”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玄武的内涵日益扩大,后来又发展成为了一个天文学概念。我国古人把天空里的恒星分为七大星区,即“三垣”和“四象”。“三垣”分别是象征皇宫的“紫微垣”、象征行政机构的“太微垣”和象征繁华街市的“天市垣”。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四象”分布在三垣的外围。每一象由七个星宿组成。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的形状好似一条龙,故日青龙;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音资)、参七星的形状仿佛一只虎,所以叫做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星的形状似乎是一只大鸟,所以称作朱雀;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星的形状好像是龟和蛇的合体,所以就被称呼为玄武。 根据我国的神话传说,四象各有一位守护神,称为真君。青龙的守护神是青龙真君。白虎的守护神是白虎真君。朱雀的守护神是朱雀真君。玄武的守护神就叫玄武真君。 玄武真君兼有以下四种神性: 首先,他是北方之神。洪兴祖在《楚辞·远游》注释道:“玄武,北方神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 其次,他是水神。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北方属水。所以,玄武真君同时也是水神。《后汉书·王梁传》就说:“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解释得更细:“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国这样的农业社会,雨水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所以,玄武真君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这一点,是其他三位真君所无法比拟的。 再次,玄武真君还是生殖之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蛇,尤其是交尾的蛇,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东汉的魏伯阳在所著的《周易参同契》记载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他就是利用龟蛇纠盘的例子来说明阴阳必须相合的观点。 最后,他还是司命之神。民间老百姓常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龟在我国是长寿的象征。玄武七宿当中的第一宿是斗宿,俗称南斗。《甘石星经》中说:“南斗云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东晋学者干宝在《搜神记》做了一个归纳:“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综上可见,这玄武真君除了是北方之神外,还管着水、生、命三桩大事儿。这三桩大事儿都是人生的重头戏。所以,玄武真君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三位真君所无法企及的。青龙真君和白虎真君,仅仅做了山庙里的门神。朱雀神君稍好一些,后来发展成为九天玄女。玄武真君在唐宋以后竟然渐渐地变成了道教的超级大神—真武大帝。 正是因为玄武的内涵如此丰富,所以古代中国人,尤其是统治者,十分偏爱这个词。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玄武门就是咱们故事中所讲的那个玄武门。这个玄武门是大兴宫的一道门。大兴宫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宫殿群,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改称太极宫。负责该项工程的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建筑家宇文恺。隋亡以后,大兴宫被唐王朝所继承。大兴宫四面共有十座城门。其中,北面的正门就是玄武门。 第二个玄武门位于唐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之一(其余两个为太极宫、兴庆宫)的大明宫。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当时还不叫大明宫,叫做永安宫,第二年才改名为大明宫。根据北宋文史学家宋敏求所著《长安志》的记载,大明宫是“以备太上皇(李渊)清暑”而用的,最后建成完工则是在高宗时期。又根据《唐六典》可知,大明宫共有十一座城门,北面有三座城门,其中一个正是玄武门。我们由兴建时间便可推断出此玄武门非彼玄武门也。 第三个玄武门兴建时间更晚,已经是唐朝末年了,大约在昭宗乾宁二年至乾宁四年之间(895—897)。乾宁二年,流落华州的唐昭宗提出返回长安,时任京兆尹的大军阀韩建提出:“臣为陛下修营大内,结信诸侯,一二年间,必期兴复。” 因为战争的持续破坏和人口的大量减少,韩建只能对长安城进行改建、缩建。他去掉了原先广阔的外郭城和宫城(前两个玄武门很有可能就是在这次改建过程中被拆除了),仅仅保留了皇城。韩建改建后的长安城被称为新城。新长安城的北门也叫玄武门。 此后的五代、宋、金、元等朝代一直沿用韩建所建的新城。直到明朝建立以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对旧有城门进行了重新命名。打这以后,西安这座古城就再也没有玄武门了。 最后一个玄武门比较特殊。它既是四座玄武门当中唯一一个不在西安的玄武门,也是唯一一个保存到现在的玄武门。这座玄武门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始建于1911年,是南京著名旅游景点玄武湖公园的大门。 南京玄武门的名称来自于玄武湖。玄武湖古称桑泊,实际上只是一块因为地壳断层而形成的沼泽湿地。秦始皇灭掉楚国后,改金陵为秣陵,桑泊随之也改称为秣陵湖。三国时期,孙权又将之改称为蒋陵湖。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因湖中先后多次出现“黑龙”(很可能是现在的扬子鳄),因而改名为玄武湖。1911年,玄武湖被辟为公园,公园的大门也相应地改名为玄武门,沿用至今。 交代完玄武门的前世今生,我们的故事也要结束了。很多唐太宗的铁杆粉丝会对小玉拍砖,说小玉对历史的看法幼稚、思想浅薄啊之类的话。小玉想说,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是之所以把你们心爱的李世民写成这样,绝不是为了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为了还历史以清白,还公遭于人心。 常言道,瑕不掩瑜,其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瑜不掩瑕。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这既是写史之人所应有的态度,也是读史之人所应树立的观点。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是一代明君,但他绝非完美无瑕。小玉所做的只是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世民,至于价值判断的问题就留给诸君了。 咱们下部书再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