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7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林语堂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风声鹤唳”是乱世之中人心的惊恐彷徨,更是战火之下个人的卑微与无助。弥漫的硝烟笼罩了现实的种种,生命与情感却在此时变得更为清晰。穿越抗日的烽火,丹尼与博雅、老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爱情死生契阔的动人与悲壮,更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危亡关头国人的挣扎与奋斗,感受到了民族斗争的风起云涌。
丹尼和《飘》中的“郝思嘉”一样,在战争之中得到了个人生命的升华。她的成长是战火下被迫的坚强,也是不懈努力之后的华丽转身。这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史诗,也是一个国家在苦难中前进的缩影。《风声鹤唳》是《京华烟云》的续篇,与《京华烟云》《朱门》并称为“林语堂三部曲”。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 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书籍目录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拾壹 拾贰 拾叁 拾肆 拾伍 拾陆 拾柒 拾捌 拾玖 贰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九三八年一月五日,丹妮和玉梅到达汉口。南京在十二月十三日沦陷,足足有七十五万居民离开了那儿。另外有数百万人离开海岸乡村的家园,乘邮轮、帆船、汽车或步行沿河而上。这个内地都城的街上挤满难民、士兵、童军、护士、公务员和穿中山装的政府人员。旅社、饭店和电影院老是客满,饥饿的男女有些一看就知道是中等阶层,日夜在街上流荡,贫富都没有差别。新年那天,有人看见一位上海来的摩登小姐站在码头上,向轮船上下来的旅客兜售她的毛大衣,好换几块钱买食物。疲惫的士兵不断穿过本城。很多女员工走来走去,有些穿童军服,有些穿长袍,有些在值班,有些在找寻南京来时失散的亲友。长江的渡船总是坐满了人,长江对岸的武昌也像汉口一样拥挤。历史上最大的移民开始了。数百万人由海岸涌到内地,抛弃家园和故乡,跋山涉水,都难以逃避在敌人侵略中遭受屠杀的命运。敌人的鞭笞太可怕了。 中国战线在苏州崩溃,迅速瘫倒,过了三星期连首都也沦陷了。但是恐怖的不是战争、炮弹、坦克、枪支和手榴弹,甚至不是空中的炸弹,虽然榴散弹的冲击、爆炸和吼声相当吓人。不是死亡、肉搏,钢铁互击的恐惧。自有文明以来,人类就在战役中互相厮杀。闸北附近的村民在几个月的枪林弹雨中并没有抛弃家园。但是上帝造人以来,人也从来没见过狂笑的士兵把婴儿抛入空中,用刺刀接住,而当作一种运动。也没有遮住眼睛的囚犯站在壕沟边,被当作杀人教育中的刺刀练习的标靶。两个军人由苏州到南京一路追杀中国的溃兵,打赌谁先杀满一百人,同胞们一天天热心写下他们的记录。武士道的高贵,连中古欧洲的封建社会也做不出来;连非洲的蛮人也做不出来。人类还是大猩猩的亲戚,还在原始森林中荡来荡去的时候,就已经做不出这种事了。猩猩只为雌伴而打斗,就是在文明最原始的阶段,人类学中也找不到人类为娱乐而杀人的记录。 恐怖的是人,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所做的惨事。大猩猩不会聚拢猩猩,把它们放在草棚中,浇上汽油,看它着火而呵呵大笑;大猩猩白天公开性交,但是不会欣然观赏别的雄猩猩交合,等着轮到自己,事后也不会用刺刀戳进雌猩猩的性器官。它们强暴别人妻子的时候,也不会逼雌猩猩的伴侣站在旁边看。 这些事情并不是虚构的,因为有人也许会以为这是近乎发疯的作家最富想象力的杰作。不,这些都是中国抗战和日本皇军真真实实、有凭有据的历史。只有历史档案的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报告才有人相信,在小说中大家反而不信了。我们不谈历史,只谈小说,所以暂时略去不谈。但是我们对于日本民族心理以及整个人类学所隐藏的现象,深感兴趣。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果孟子说得不错,我也相信他说得不错,那么日本人也应该有恻隐之心。但是我们现在有必要解释人类的善行和恶行,一切宗教和哲学都主张人心恶念的存在。宗教假设有魔鬼,因为魔鬼对宗教和上帝一样重要,希伯来“善风声鹤唳灵”冲突的观念是最典型的,基督教神学也把加马来和毕斯勃情节化了。只有在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情况下,天使魔鬼混合的人类,才会完全失去羞耻心,被隐藏在心中的魔鬼完全控制住。异常和犯罪心理,大众和民族心理必须共同合作,才能把事件弄个明白,可惜我们懂的太少。 我们可以回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同的例子,张献忠嗜杀的喜好也到达顶点。十七世纪初期明朝还没被清朝灭亡,就先因治理不当而陷入乱局,这个狂人占领了四川,将军的手下将杀人当作信仰,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记录。除了狂人行动实在找不出其他的解释。年表上资料太少了,我们无法了解张献忠心灵暗淡的过程。他也许遭到很大的不幸,也许爱情上遭到大挫折,只能由他的口号中找到蛛丝马迹:“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据说有一次他用砍下的女人小脚做成一座尖塔。他找不到最小的来装饰顶尖。于是他想到爱妾的小脚,叫人把他爱妾的小脚砍下来,点缀在小脚堆上,开怀大笑起来,心满意足。但张献忠为何说人负天,他必须替天杀人呢?是什么忘恩的大举使他心智癫狂?难道是他好友夺取他所爱,他向全人类报仇? 但是张献忠只想灭绝忘恩的人类。他杀人后并不指望亲自统治人民,或者由傀儡来统治。他的疯狂行为局限在他自己的狂热里,其他方面他倒是正常的。他不想屠杀人民,一面建立“新秩序”。他杀别人,也自知会被人杀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丹尼和郝思嘉一样,经历战火的洗礼,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该书堪称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林语堂:中国精神的传承者,东方文化的传播者。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继《京华烟云》之后的又一长篇巨著,《纽约时报》赞誉其为中国版的《飘》。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再现中国民族斗争的历史画卷,生动表现了战争中的爱情与人性。让我们看到挣扎于大爱与小爱之间的纯真之心,感受战乱年代中最真挚动人的情感。 《风声鹤唳》是《京华烟云》的续篇,与《京华烟云》《朱门》并称为“林语堂三部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