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杜怀超 页数:1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写长篇系列农具散文,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缘于散文组篇《乡间农具》首发于《四川文学》,后被《散文海外版》转载。我猛然意识到我该为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渐行渐远的农具写点什么。农具、大地、村庄以及生活在旷野上的农人,在我的生命里早已血脉相融。我是踩着乡村泥泞的田畴长大的,我的父辈是中国农村里最地地道道的忠实劳作者。我亲眼目睹他们在面对生存的困境中,用粗糙的智慧、裸露的肌肉、骨骼的抵抗,夺取延续的粮食。而在变幻的天气之外,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这浓缩着生与死、冷与暖的农具了。 农具是灯。在历史的阡陌上,曾经举着火把,点亮人类远行的脚步。每一个从农耕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从那木质、铁质以及石质的农具里,找到了维持生命的温度。然而在物质日益泛滥的时代,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我另类地对农具的回忆与叙述,是否不合时宜?难道我们还愿意回到那靠天吃饭靠力气种田的艰难岁月?我不否认。但在高速发展的滚滚车轮下,我却倍加珍惜与怀念那种在大地上劳作的真实与生活,乃至生命的真实。
书籍目录
l/谁能够听到农具的呼吸1/铁器篇2/镰5/犁8/刨11/镢14/耙17/镐19/锄22/锤25/耧29/草木篇30/木锨34/连枷38/草帘40/纺车42/木杈45/独轱辘车49/牛笼嘴51/棍53/木屐57/牛鼻枸60/牛轭62/太平车64/牛鞭66/木桩73/石器篇74/碓78/夯81/碌碡84/石碾87/磨刀石89/牛槽91/石磨95/水具篇96/蓑衣98/檐灯102/油布伞105/洗衣槌108/葫芦瓢……119/烟火篇157/土具篇195/家具:中国乡村的兵马桶
章节摘录
锄,貌似简陋耿直的农具,但一部华夏的农业史,哪一章不是烙印着它的指纹与汗珠?无论贫穷或者富贵,狂风还是暴雨,都是一柄坚硬的木质与冰凉的铁在夕光中劳作,抵御岁月的洗礼。纵然史册铜墙铁壁,你随便打开一页,都会发现它的根部,都是由一群群草民在垄上躬耕,用这朴素、温暖的动作装订着。 据资料记载,西周以前就有锄,不过都是石锄,也有极少数的铜锄,战国以后遗址中发掘到的多是铁锄。《王祯农书》描述铁锄道:“其刃如半月,比禾垅稍狭,上有短銎,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绔(皆以铁为之),以受本柄。钩长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陆田,举皆用此。”古诗有日:锻金以为曲,揉木以为直。直曲相后先,心手始两得。秦人望屋食,以此当金革。君勿易耰耡,耰耡胜锋镝(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二耰耡)。带着土地厚重日子的沧桑,一同凝结成这穿透千古、桀骜不驯的锄了。 锄头是乡间主要的农具之一。它大抵由锄刀和锄柄两部分组成。锄柄笔直,用韧质木制成。“立”时微微欠身,横卧时其“头”俯下,谦恭倍至,宛如我们与泥土生死相依的农人,对土地、对庄稼、对岁月河流里所有的事物,充满着虔诚、崇拜与隐秘。我们所用的锄基本有三种,即大锄、板锄和扒锄。大锄长约两米左右,由“锄脸”、曲钩和木柄组成。“锄脸”偏方,刃口呈月牙状,曲钩形似鹅颈,弯曲修长,钩尾受以木柄。大锄把长体重,适宜于大面积秋作(玉米、高粱等)田地间的锄草、松土活动。板锄与大锄在形制上有些相似,但板锄“锄脸”下宽上窄,外形呈弧状,曲钩较短,颈部曲线较陡,用于在土质较硬的地里锄草、翻土、整理地垅等便于施力。这两种锄头的刃面与锄柄之间形成了一个斜度,执锄者不用弯腰曲背便可轻松锄草。另有一种短小的手锄,柄长尺许,“锄脸”呈扇形,可蹲踞田垄间自由操作,方便简易,俗称“小扒锄”“小挠子”等。 锄,关于它的谚语遍地开花。如“多锄草,籽粒饱”“千锄生银,万锄生金,一锄不动生草根”“苗怕草欺,草怕锄犁”;保墒时有“锄头底下三分水”“无雨不要怕,紧握锄杠把”“浇水不锄地,出了傻力气”等等。锄,它与庄稼呼吸在一起,与农人共命运,融入农人的生命里,是庄稼的节气,土地的守护神。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不知道几千年前的村庄是什么样子,却一直在使用从那时就有的农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为有了农具,人与土地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我们因此活得踏实。活着活寿,就好像又活在了几千年前的村庄里。 ——刘亮程 杜怀超的系列农具散文,不但让司空见惯的农具洋溢着浓郁的乡村气息,还闪烁着农耕文化的文明印记。 ——彭学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