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机50强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青木谦知  页数:205  字数:140000  译者:沈鸿泽,王琳  
Tag标签:无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空军投入使用了一种全新的 战斗机,它就是梅塞施密特Me-262喷气式战斗机。Me-262 采用了经过长时间研发的新型喷气式发动机,具备了卓越的 高速性能,远远超越了以往的战斗机,令盟国飞行员闻风丧 胆。不过,此时的德国已经是穷途末路,这种新式战斗机对 于改变战争形势也是回天乏力。但不容否认的是,战斗机从 此步入了喷气式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部队也开始研发喷气式战 斗机,但德国在这一领域中独占鳌头。因此,战争一结束, 各国就纷纷开始收集德国该领域的研究资料,并带回本国研 究,这也推动了喷气式战斗机的不断发展。就这样,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军用飞机(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等)进入了 喷气式时代。在朝鲜战争中,喷气式战斗机更是展开了激烈 的空中对抗。 与螺旋桨式战斗机相比,喷气式战斗机的最大特点就 是具有高速飞行能力。为了追求高速飞行能力,20世纪50年 代掀起了一场挑战音障的热潮。当物体的移动速度接近音速 时,周围的空气受到压缩,并会产生巨大的阻力,而突破这 种音障的必要条件正是巨大的能量。虽然人们遇到了各种各 样的困难。但最终还是找到了突破音障的方法,战斗机进入 了超音速时代。 另外,通过电磁波捕捉目标并测算距离的雷达,在二战 中开始投入实际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战斗机也实现 了雷达的装备,战斗机的性能也因此得到提升。早期的雷达 可靠性极低,探测距离有限,不过这些难题都被逐一攻克, 雷达最终成为最有效的探测装置。 在武器方面,安装了制导装置的空空导弹投入到了实际 应用,制导导弹也是喷气式战斗机的必备武器。这样,实现 了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可以通过雷达搜索远处的敌人,并 使用配备有制导装置的导弹将其击毁,这些也成了战斗机的 必备装置。 喷气式战斗机所带来的进步并不仅限于此。我们可以 从多场战争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何种战斗机,都无法避 免与敌机近距离格斗,而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飞行员要具备 较高的空战技术外,战斗机也应该具备较强的移动性。喷气 式战斗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进行高速飞行,因此具有较大 动能。当战斗机在空中盘旋时,这些能量会被迅速消耗。因 此,持续盘旋的战斗机在空中格斗中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如何 有效地管理能量,并尽可能地维持战斗机所需能量。美国的 F-14及其后的战斗机实现了战斗中的能量管理。 近年来,与移动性相比,战斗机领域中使用更多的是 “灵活性”这一词汇。这与人类对战斗机飞行能力要求有所 提高密不可分。在最先进的战斗机技术中,人们十分关注使 雷达难以捕捉到战斗机的隐身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 十分强调隐身性能的战斗机F-22,而隐身性也势必成为未来 战斗机的必备性能。 本书收录了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战斗机中的50种机型。在 选择过程中,笔者尽量摒弃个人喜好,选择了业内评价较高 的具有代表性的机型。其中既有攻击型战斗机,叉有以字母 “F”开头的美国战斗机。此外,笔者还加入了与上述机型类 似的其他国家的战斗机,并将各种型号的战斗机根据初次试 飞的时间进行排序,考虑到内容结构及版面构成,笔者还适 当调整了部分内容的顺序。 最后,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益田贤至先生给予了诸多 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青木谦知

内容概要

  《科学眼(第1弹):世界战机50强(全彩版)》收录了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战斗机中的50种机型。在选择过程中,笔者尽量摒弃个人喜好,选择了业内评价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机型。其中既有攻击型战斗机,叉有以字母“F”开头的美国战斗机。此外,《科学眼(第1弹):世界战机50强(全彩版)》的笔者还加入了与上述机型类似的其他国家的战斗机,并将各种型号的战斗机根据初次试飞的时间进行排序,考虑到内容结构及版面构成,笔者还适当调整了部分内容的顺序。

书籍目录

第1章 黎明时期
梅塞斯密特Me262
格罗斯特“流星”
德哈维兰“吸血鬼”
洛克希德P-80“流星”
麦克唐纳FH-I“鬼怪”
共和F-84“雷电”
北美F-86“佩刀”
格鲁曼F9F“黑豹”/“美洲狮”
米格-15“柴捆”
霍克“猎人”
达索“神秘”
第2章 雷达与超音速
道格拉斯F4D“天光”
麦克唐纳F-1O1“魔术师”
洛克希德F-104“星”式
沃特F-8“十字军”
共和F-105“雷公”
萨伯35“龙”式
米格-21“鱼窝”
这索“幻影”Ⅲ
康维尔F-106“三角标枪”
英国电气“闪电”
第3章 第三代战斗机
麦道F-4“幽灵”Ⅱ
通用动力F-Ⅲ“土豚”
诺断罗普F-5E/F“虎”Ⅱ式
米格-25“狐蝠”
米格-23“鞭挞者”
霍克西德利“鹞”式
达索“幻影”F1
萨伯37“雷”式
SEPECAT“美洲豹”
沈阳歼-8“长须鲸”
苏霍伊苏-24“击剑手”
苏霍伊苏-17/20/22“装配匠”C~K
第4章 高性能战斗机
格鲁曼F-14“雄猫”
波音F-15“鹰”式
洛克希德马丁F-16“战隼”
帕那维亚“狂风”
LAI“幼狮”
苏霍伊苏-27“侧卫”
米格-29/35“支点”
达索“幻影”2OOO
第5章 新一代战斗机
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
波音F-15SE“沉默鹰”
苏霍伊苏-30M/MK“侧卫”
达索“阵风”
萨伯JAS39“鹰狮”
欧洲战斗机“台风”
洛壳希德马丁F-22“猛禽”
洛克希德马丁F-35“闪电”Ⅱ
参考文献
写给“科学眼”系列图书的话

章节摘录

  虽然宝马汽车公司也参与了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但容克公司在1941年年内就已经解决了发动机研发的绝大多数问题,设计出了一款具有较高实用性的新发动机。但与宝马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相比,窖克公司的发动机外形庞大且重量更大。若委配备这种发动机,战斗机外形的设计方案必须更改。1942年7月18日,经过改造的3号原型机(Me262V3)完成了初次试飞。当时,共生产了12架Me262的原型机,其中,6号机装备有最初设计的折叠式降落装置,机体的完成度得到进一步提高。1943年11月,希特勒在观看了Me262的飞行表演后,表示“这正是我期盼的高速战斗轰炸机,应该用它来重重地打击盟国军队”,并武断地下达了将Me262战斗机作为高速轰炸机投入使用的命令。Me262战斗机原本是作为战斗机被开发出来的,但元首的命令不可违抗,设计团队只得临时修改了设计方案,将Me262改造为高速战斗轰炸机。另外,部分量产机因为来不及修改设计方案而作为纯粹的战斗机被生产出来。就机体外观而言,机身呈圆柱形,主翼位于机身的中央偏下处,呈18.5度后掠角,发动机位于主翼与机身连接处。1944年7月25日,Me262战斗机正式参与实战。在实战中,EK262试验飞行队率先驾驶Me262战斗机击落意大利空军的一架侦察机。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共生产了1430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许多德军部队部装备有Me262战斗机。在实战中,Me262的基本战术是:避免与敌军战斗机正面交战,充分发挥自身的高速飞行能力,采用“一击即离”的战术打击敌人。所谓“一击即离”,就是在敌机后方约650米处发射大量的火箭弹,待飞至距敌机约15。米处,再使用口径30毫米的MK108机关炮进行连续射击。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战术,Me262击毁了数十架盟军轰炸机。  ……

编辑推荐

  《科学眼(第1弹):世界战机50强(全彩版)》近年来,与移动性相比,战斗机领域中使用更多的是“灵活性”这一词汇。这与人类对战斗机飞行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密不可分。在最先进的战斗机技术中,人们十分关注使雷达难以捕捉到战斗机的隐身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十分强调隐身性能的战斗机F-22,而隐身性也势必成为未来战斗机的必备性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战机50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儿子喜欢,军迷一定是有所收获。印刷质量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