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郑红峰 主编
内容概要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语的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是谜语的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化、历史、风俗、民情、医学和农业等各个领域。它的比喻灵活、生动、确切、易懂好记。一个歇后语一旦产生便能很快地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口头禅,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这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读后往往能令人会心一笑,如果说笑话让你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你嘴角微翘,暗暗叫妙。
歇后语产生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左传》、《战国策》中即已出现。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当然,那时还没出现歇后语这个称呼。最早出现“歇后语”这一名称的是在《旧唐书·郑綮传》:“綮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缩脚语”,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歇后语。.
由于歇后语的历史悠久,涉及面广,所以歇后语颇多,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许多新的歇后语出现,本书只能摘取其中一部分介绍给读者。为了便于查找,本书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歇后语方面的资料,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故书中所选的大多是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望广大读者从中能有所启迪。本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书籍目录
第一册
A
B
C
D
E
F
第二册
G
H
J
K
L
第三册
M
N
O
P
Q
R
S
第四册
T
W
X
Y
Z
章节摘录
扳不倒盖在升子里——四下无门;四路无门扳不倒骑兔子——不稳当;不稳扳不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扳不倒坐到烧饼上——面上人扳不倒坐火车——没有稳当劲;摇摇摆摆扳倒大树掏老鸹——拣有把握的干;太死板了扳倒大瓮掏小米——摸到底了扳倒碓窝吓婆婆——泼妇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扳倒是鼓,反转是锣——两面派扳手紧螺帽——丝丝人扣扳手拧螺母——顺着转扳手敲轮胎——真棒扳着腚(臀部)亲嘴——不知香臭;闻不着香臭扳着炉子烤头发——了(燎)不得扳着指头算账——有数;数一数二班长坐在台上——官小架子大班房里的衙役——听差的班房里识字——求(囚)学班门弄斧——自不量力斑鸠抱窝——悬蛋斑鸠吃小豆——心中有数;肚里有数斑鸠吃萤火虫——肚里亮堂斑鸠打架——卖弄风流斑鸠翻跟头——卖弄花屁股;耍什么花屁股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搬家丢了老婆——粗心搬块豆腐垫脚——白费力气搬了菩萨没拆庙——老一套搬楼梯摘星星——没谱儿搬菩萨洗澡——越弄越糟;白费神;空劳神搬起碌碡(石磙)打天——不知天高地厚搬起碾盘打月亮——痴心妄想搬起石磙砸碾盘——实(石)打实(石)搬起石头打脑壳——白讨苦吃;自找苦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找罪受;自找难受;自讨苦吃搬石头上山——吃力不讨好;费劲不落好;出的闲劲搬竹竿进胡同——直来直去搬着车轱辘上山——硬干搬着磨盘过江——费力不讨好;费劲不落好搬着梯子上擂台——没有好下场搬着梯子上天——无门板齿生毛——开不得口板凳倒立——四脚朝天板凳爬上墙——怪事一桩;怪事板凳上放鸡蛋——冒险;危险;靠不住板凳上搁蒺藜——坐不稳;坐不住板凳上睡觉——往宽绰想;好梦不长;翻不了身板凳上玩麻将——扒拉不开;打不开场面板凳上钻窟窿——有板眼;有板有眼板斧劈柴——一面砍板门上贴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板上的泥鳅——无地容身;无处藏身板上钉钉子——实实在在;没跑;变不了板上敲钉子——稳扎稳打板上扎刺——存心不让走半边铃铛——想(响)不起来;啥想(响)半边羊头——独角半边猪头——独眼半道上拔气门芯儿——故意刁难;有意为难半道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半道上捡麒麟——快乐无比;乐不可支半道上遇亲人——喜相逢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半个铜钱——不成方圆(比喻不合格局)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真(针)慢半根麻线——少私(丝)半截梭子织布——独来独往半截砖头——甩了半斤对八两——彼此彼此;一码事;没高低(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半斤放在四两上——翘得高半斤换八两——谁也不吃亏半斤肉一斤作料——够味了半斤鸭子四两嘴——就是嘴硬;好硬的嘴半斤一个的汤圆——大疙瘩半空的云彩——变化莫测半空翻跟头——终究要落地半空挂口袋——装疯(风)
编辑推荐
《中华歇后语大全(经典线装本)(套装全4册)》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