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雷骧 页数:207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一直走在我前方,身形非常不同于我所看见的其他人。 有时我们离远了,或我悄悄靠近了,总看见他手中有一本簿子,一支笔,就停在街角画起来——他迅速地以笔描绘眼睛所见,将真实转换为虚幻,在完成的那一瞬间,他果决地阖上本子,动身离开,将街道遗留在原处,而他确实已经取走了些什么。 长年拍摄纪录像片,并信仰理性的力量,以至于他与任何人言谈起来,都有隐隐可让闻者惊讶不已的知识细节。 但是这样的人,是否会让人感到乏味严肃?事实正相反,在他身边够了解他的学生友人或读者,常常为他——着迷呢——因为,在陈述什么的时候,他的真挚热情和生动语言,总深深感动旁人,于是我才明白:往往在理性的极竟之处,真正埋藏着的,原来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感性哪。 这本《文学漂乌》是作者在十数年前拍摄纪录片“作家身影”之后,重返对于几位作家们有重要影响的地点——日本,并结集行旅时他自己的手札、家书。 跟着作者,我们走访东京旧书街,遇见买书的周作人;那神情孤独的青年郁达夫,正从午后的微光中疲倦醒来;而在皇宫前见证着第一场示威游行的乃是台湾来的作家杨逵:在仙台,医学院里的学生鲁迅,凝视着银幕上一幕幕令他感到屈辱的日俄战争画片,从此,他有了新的决定…… 最后,作者把我们带入函馆的一场大雪里,那些足迹渐渐淹没,被雪、被时间,被不可抵抗的自然之力。 最后的证据,就回到读者手上的这本书里啦。 作者确是时时走在前方,但我很幸运,我们的距离始终不太远:他是我的父亲。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九九五年三月,雷骧以友人,“文学碑”与深植的阅读情感为藉,为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杨逵汇集影像数据一路写下的字与素描的画。本书包含大量作者的摄影与手绘作品,图文并茂,文化情怀与艺术情趣并重;雷骧先生手绘作品和摄影作品都各有独特风貌,对日本风景与文化的追踪之外,亦是对中华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与呈现。
作者简介
雷骧,台北人,1939年生于上海,很小时即与家人移居台湾,现从事写作绘画纪录片拍摄,专业、兴趣、生活结合于一,因而恋家却常四处行走。行旅中素描随记,归来后缀写成篇。对高科技视听影音新设备兴致勃勃。
著有《映象之旅》、《地貌的背后—雷骧绘日记》、《逆旅映象》、《流动的盛宴》、《爱染五叶》、《断想记》等十数本文集,曾获金鼎奖、金钟奖、时报文学奖等。
书籍目录
附录中日世界大事年表
函馆之雪
仙台追迹
关于杨逵
沉沦心情
京都之旅
春帆楼
日向日落
金屑川和室见川之间
东京文学散步
文学漂鸟——雷骧的理性证言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福冈”是个较新的地名,它来自一六。一年黑田长政筑城的时代,根据他的祖先有关“备前福冈”,而取名福冈城。更早的记载在《续日本纪》里(七九四年)是称作“博多”的古地名,曾是代表整个博多湾沿岸地区的地名。十七世纪开始,一般将新的城下可称为“福冈”,而将旧商业都市称为“博多”。现在的福冈市,包括博多和福冈在内,大约相当于古代博多·大津的沿岸地区。对旅人如我,“博多”仅是靠近“空港”的一个地铁站名,或者演绎着繁茂商贾历史画面的“博多湾”、纹样精湛的“博多织”,以及妩媚纤巧的“博多泥偶”而已。从台北向东北直飞福冈只需两小时零五分,回程则要两小时半。换上浪漫情调的梅花标识以后,中华航空总算保住了这条航权。但是接下来的名古屋大空难等等的不利因素,华航在此几无地位可言。我回返时的登机门注明是“0”号,进了候机室果然划有“0”号门,但那是步下航站大厦的楼梯,一路随着空服员的指示,用步行到达停机坪——华航班机停在那里。回身看,一架架当次的飞机,全都幸福的连接着伸缩空桥,真不是滋味。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一些不同时代的作家们的眼,重叠在同一个地方,至今犹在,使我们的意识得以穿透时光,这即是兴味的所在。……这一切的纪念,因为是从事情的末尾倒推上去,所有当其时的空泛,而后俱都有了意义。……萨特说:“端看你的选择:要生活还是要诉说。” ——雷骧有时我们离远了,或我悄悄靠近了,总看见他手中有一本簿子,一支笔。就停在街角画起来——他迅速地以笔描绘眼睛所见,将真实转换为虚幻,在完成的那一瞬间,他果决地阖上本子,动身离开,将街道遗留在原处,而他确实已经取走了些什么。 ——雷光夏(台湾著名音乐人、创作歌手)“画人之眼”是什么?用绘画来讲,是视角是颜色是物我关系。转换成文字,成了叙事角度、用字轻重和悯人体物的一点念想。雷骧慧眼独具,利如鹰隼,热在心头,冷在笔下。 ——傅月庵(台湾著名媒体人、出版人)
编辑推荐
《文学漂鸟:雷骧的日本追踪》编辑推荐:1.作者自身的作为著名台湾文化人的影响力,包括作者的女儿雷光夏也是文青圈内很受关注的音乐人。2.《文学漂鸟:雷骧的日本追踪》自身内容的特质,日本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本身就是持续热门的文化主题,而《文学漂鸟:雷骧的日本追踪》是以游记形式对这种双向文化互动的一次别致的呈现。3.鲁迅、周作人等文化人在日本的故迹,本身亦非常具有第一手资料价值,因为《慢书单·文学漂鸟:雷骧的日本追踪》有很多现场还原式的内容,而又包含作者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比如,非常详细的考察了鲁迅当年在医专上课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些细节,包括当时鲁迅上课看过并深受刺激的幻灯片、鲁迅在藤野先生课程中的成绩单等,都有具体的描述。4.《文学漂鸟:雷骧的日本追踪》后附有中日历史大事年表,对热爱历史的人亦有非常有益的资料作用。“故文新地,旧人新情”——雷骧的日本追踪,一字一画尽述历史幽情。著名音乐人雷光夏亲情作序台湾著名出版人傅月庵诚挚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