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3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周简段 页数:32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生长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而今九十多岁了,算得上一个老北京。然而北京城区之扩展,市面之繁荣,交通之便利,却今昔大大不可同语,其变化皆在我眼中,说之不尽。姑举今天的动物园为例,旧名农事试验场,建于清光绪年间,规模宏大;嗣因东面一部分被划出去成立苏联展览馆(现名北京展览馆)而缩小了。园的西北隅的畅观楼,曾是西太后游园歇息所在。今天的熊猫馆原非昔年所有,而馆前曾有彭家珍等五烈士墓却不见了。兹以友人近将刊布于《华侨日报·京华感旧录》专栏文章,集册成书,其意旨甚盛,承嘱为序言,衰老颓唐,聊以此塞责,愧甚,歉甚!梁漱溟1985年5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京华感旧录”,分艺文、风土、掌故、人情、名胜五种分类,精选周简段原出版过的内容和散轶文章,全面反映周简段先生心目中老北京时期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是一本介绍旧京文化的大众读物。
作者简介
周简段,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影响深远。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风土篇
北京人吃饺子
北京“杂拌儿”
元宵佳节话“元宵”
京华火树银花夜
昔日“燕九节”
高粱桥踏青
隆福寺的小摊
投亲访友的蒲包
药王圣诞与药王庙
伏天生活安排
夏虫也系京华梦
铜碗声声唤卖冰
什刹海茶棚的野趣
“兔儿爷”记趣
京华金秋卖蟹声
秋风吹来烤肉香
穆斯林的爆烤
真叫美啊一冻柿子
冬至吃馄饨
难忘燕都腊八粥
冬天话“火锅”
冬晨喝面茶的艺术
北京的糖葫芦
便宜坊和全聚德
誉满京华“爆肚王”
“驴打滚”与北京小吃
《豆汁记》和豆汁
炸酱面之恋
茶汤
忆北京的八大楼和八大居
北京的庙会
西四和东单
魅力引人的东安市场
北京人养金鱼
北京人玩鸽子
名胜篇
回眸北望天安门
北京的牌楼
九龙壁
北京的水系和桥名
“蓟门烟树”与陈子昂
中南海畔的名胜
瀛台景物
北海的荷花
龙潭湖畔袁督师庙
京郊的明清御园
登临佛香阁之乐
西人笔下的圆明园
霜秋叶红游香山
玉泉山“玉峰塔影”
七月话“卢沟”
漫话戒坛寺
居庸关抒情
古老的北京南堂
“荷花市场”说相思
香山阅武楼
钓鱼台风物之美
天坛古树
陶然亭登高怀旧
北京最早的公园一万牲园
人情篇
“水利专家”林则徐
张自忠与张自忠路
章士钊胡适之唱和
章太炎与汤国梨的婚姻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
章回小说家张恨水
郑振铎藏书献国家
吴稚晖言语诙谐
王襄研究甲骨文
郑天挺巧解东陵谜
林徽因多才多艺
郭嶙阁翻译《红楼梦》
清华园名师漫忆
钱宾四写《国史大纲》
石评梅长眠陶然亭
林海音与《城南旧事》
新闻界名人王芸生
画像大家蒋兆和
图书馆专家袁同礼
陆小曼画山水长卷
张伯驹毁家救国宝
“泥人张”泥塑神技
齐如山谈赛金花旧事
严复和辜鸿铭的沉浮
“二太子”袁寒云
艺文篇
五十年前北京五大学
北师大八十寿庆
老北大校舍述略
水木清华七十年
三十年代的教授生活
《四库全书》与天一阁
北京最早的私人图书馆
影印《三希堂法帖》
琉璃厂杂忆
清明节说《上河图》
故宫中的两组珍宝
法海寺的壁画
《旧都文物略》书后
紫禁城工程师样子雷
北京的戏园
中华戏校“四块玉”
难以忘怀的“北京剧社”
林琴南词赠梅兰芳
谭鑫培首演猪八戒
四小名旦
京剧的脸谱
难忘的书馆
“票友”与“票房”
宫廷冰嬉和音乐冰场
清朝的北京善扑营
灵魂按摩术一揉核桃
掌故篇
古老的前门大街
大栅栏沧桑
三十年代的西单商场
文津街的来历
鼓楼西大街的历史背景
北京的五大“镇物”
西城五塔、东城无塔
北京的石狮子
都城九门史话
雍和宫之荣枯
明清科举试场一贡院
红衣大炮的封号
什刹海边会贤堂
沧桑话协和
商务北京分馆创业史
北京镖局史话
金鱼胡同的“那家花园”
民初北京的“新世界”
柳荫蝉鸣话胡同
北京人与“八”字
章节摘录
版权页:名胜篇九龙壁九龙壁在北京有两处,一在北海公园五龙亭以北,一在故宫皇极门前,若就造作精工而论,则推北海公园之壁为最。北海的九龙壁,高一丈五尺,厚三尺六寸,长八丈一尺有余,金碧辉煌,建造极为壮观。壁上九龙,辗转腾挪,各尽其妙。据记载,此壁始建于辽,清乾隆二十一年重建。重建后的九龙壁,较前壁更加雄浑壮观,虽历二百年风雨剥蚀,颜色不变,诚为最有价值的古文物之一。九龙壁用色分黄、紫、白、蓝、红、绿、青。南北两壁,每壁用长方琉璃砖二百块拼组而成,二层四十块,计五层。若就龙的姿态而书,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跃身上腾者为升龙,俯身探海者为降龙。朝南向阳的一壁,绿海晴空,波涌浪卷。中央一条升龙,昂首冲霄,势崩雷电。此龙两侧,各有降龙一条,色蓝,屈身蜿蜒,鳞光耀日。降龙之外复有升龙,色紫,最外面为两条升龙,色黄。天海之间,悬有巨珠六枚,光芒四射,羣龙戏珠,摇首摆尾,活灵活现。北壁略相彷彿,但背景不同,下有惊涛澎湃,上呈祥云漫卷。龙身颜色,除居中一条升龙仍为黄色外,两侧之龙,背依蓝、白、紫、黄排列。绝妙的是,此壁之龙竟与南壁无一雷同者。九龙壁下有座,上有檐,皆系琉璃制成。檐顶兽头亦为九龙,盘龙一条居中,冲鬣怒睛。每侧四龙,皆依次曲伏成朝拱之状,映日生辉,灿然夺目。檐下托以琉璃平拱四十只,庄重、厚朴、大力,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传统特色。九龙壁是清弘历时著名工匠“样子雷”构思设计的。据说,当雷氏把烫样呈给乾隆审阅时,这位老师傅会巧妙地解释九龙壁的意义道:“数至明九,壁长为暗九,乃应中华国祚万年。”乾隆大喜,厚赏“样子雷”,即降旨命工部依样建造。故宫的九龙壁全长十丈五尺,图式与在北海有略同,独缺红、紫二色。西人笔下的圆明园李翰祥导演的煌煌巨著《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影片,是名闻海内外了。观众特别以在影片中能重睹“圆明”景色而赞叹不已。关于此园之描违国内甚多,而一些西人笔下,亦咸认为是肚界园林之奇观,可见该园确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中国觐见乾隆帚,参观圆明园后说:“只有理想中的仙境可以比拟圆明园的幽美!”以后,圆明园通过法、意等国传教士王致诚、鄙世宁、蒋友仁等人的信函往来被介绍到欧洲而蜚声世界,被誉为“万园之园”、“东方的凡尔赛宫”。王致诚赞誉为“人间天堂”、“造园艺术的模范”。他在信中说:“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浑伟和真正美丽。因为我的眼睛从来不会看到过任何与它相类的东西。……我们和他们比较起来,我们是又贫乏,又缺乏生气。”一个参加劫掠圆明园的法国人夏尔?德米特勒西,在其《中国战役日志》中写道:“圆明园是一座美妙的宫殿,员正的一千零一夜神话中的宫殿。当我们走进这座宫殿、宝塔、湖泊比比皆是的大花园时,我们都惊呆了,员不知把两只眼睛往哪里看才好。”另一个英国随军牧师在一书中写道:“假如你能幻想,神仙和常人一般大小,此处就可算做仙宫乐园了。……你必须想象一所广大的迷宫,充满着峥嵘参差的山石,景色可以入画,房子俱用上等香楠制成。……”他不无感叹又说:“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家、美术品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天才的人物,才能描绘图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所恨这种才具我却一点也没有。”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所作的热情歌颂;他在《致巴特力尔上尉》的信中说:“在人类艺术发展里有两个典型:一是产生欧洲艺术的思想,一是产生东方艺术的幻想。夏宫(圆明园)是基于幻想基础上的艺术,雅典女神庙是基于思想基础上的艺术,均有异曲同工之巧。”侧闻中共当局会有百名学者文人签名建议重修圆明园,近年且有筹划之擧,能否实现,这当然是中外人们所关心瞩目的事情了。八庙之一——柏林寺旧时北京人爱逛八庙,柏林寺甘l其中之一。柏林寺位于安定门内,西面临近雍和宫,建于元代至元七年,明清两朝会先后三次重修,其中尤以康熙五十一年修建规模最大,因此寺位于雍正帝潜邸(雍和宫)之旁,雍正为祝其父玄烽六十寿辰,特修此嘲为父祝寿。柏林寺的建筑共有五进: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及维摩殿。游此寺者皆有一种感觉:即御笔题字特多,几使人目不暇给。如大雄宝殿横匾“万古柏林”,即康熙御笔。中院立有两块满、汉文的石碑,则为乾隆十三年重修柏林寺时,乾隆亲书柏林寺历史沿革,至于禅堂,藏经闳之匾额,对联,亦多为雍正,乾隆亲题,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塑造的三比L佛,维摩阁上亦有七尊木制漆金佛像,虽是稀吐珍品,然观其仪态丰满,法仪庄严,仍不失一代杰作。东配殿南有康熙四十六年所铸交龙绝大铜钟一座,高近三米,铜锺周身刻有“往生净土神咒”铸工细致。寺内最名贵之文物,为十八世纪初叶所刻的全部龙藏经版。《龙藏》即清代朝廷所刻《大藏》(“大藏”即佛学大丛书之意)。《龙藏》亦称《清藏》,以别于北宋所刻造之开城藏、南宋迹砂藏、辽代契丹藏、金代赵城藏及元代南藏、北藏。“龙藏”自宋以下元、明、清三朝高侩大师及对佛学有研究之士的重要著作尽在其中。不少史书所不载之史料,从此亦可探源溯流。如玄奘《大唐西域记》,圆照《游方记抄》及禅宗各家语录,皆为研究印度与中亚各国古代历史遁要史料,亦是研究宋、元以来与日本文化交流史之参考资料。这部大藏,不仅是研究佛学宝藏,亦是研究文、史、哲、艺、译等重要资料。而且大藏的雕版本身也有极高艺术价值,不仅字体工整秀劲,而且龙碑、佛像、韦驮等亦雕刻得极为生动美观,全部经版皆选用上好梨木雕造,三百年来竟无裂纹。《龙藏》版刻成后,印数极少,三百年来流行印本不过二百郡,因此经版字口锋稜犹在,完整如新。版原存故宫武英殿,乾隆年间因印刷不便,故而移到柏林寺设长库保藏。居庸关抒情生平数登长城。四十年代之末,古都春晓,笔者与三五友好,兴致勃勃地僱了老乡的毛驴,登上八达岭,眺望长城内外。只见居庸叠翠,驼铃清脆,万里长城如天外游龙,翻山越岭蜿蜒而来,我是心随景动,分外精神。江山如此多娇,印象历久而弥新。毛驴不儍,会识得路,人刚下鞍,牠引颈长呜一阵,自己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了。五十年代之末,我在南口居住两月,访詹天佑铜像,登桂英点将台,捞涧中银鱼,望关上明月,乐也融融;同时还饱餐了长在河边的“西洋棻”,据说是当年詹天佑筑南口铁路时从广东移植的(无考)。我们在这山沟种树建房、养猪、放鸭,很快使荒关变了样。生活富于战斗气息,人也豪情满怀,别前,我有“十六字命”曰:“干,万马战犹酣。铁居庸,轮与英雄汉!”一晃过了二十载光阴,七十年代之末,我偕小孩子策杖三游长城。当年工舍仍存,种的树木都成林了,“十年树木”,感到高兴。途以董稚好奇之心,在古烽火台上拍了一张“战袍骑马,收费五元”的即景照片。看哪,战袍耀日,白马嘶风,虽然年过花甲,如苏东坡所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但满有神气,还像个“将军”……在这个能容“五马并驰”的长城上,我真要放开胸怀,好好的再看周围几眼。“何日君再来”?年老性懒,很难说定。我非常、非常之想念印上我的壮年足迹的长城的每寸土地。居庸关的雄壮,古老和美丽,重温在我的心头。说他雄壮,正是“悬崖夹峙,一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一身系燕京的安危,所以又称为“北斗锁钥”。这里是古战场、五邱像、六郎像、点将台,都点缀着歌颂民族英雄“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的民间传说,鼓舞后人。说他古老,居庸关门券周围的浮雕图文,如四大天王、大小佛像、梵、藏、西夏、蒙、汉文字的陀罗尼经咒颂文,在国内已罕见,对佛典和古代文字的研究,很有价值。说他美丽,“居庸叠翠”乃燕京八景之一,山花烂漫,山峯如碧涛翠浪,泛天卷地而来,目不暇给。笔力是笨拙的,只有一游其地,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奇趣。古来诗人吟咏居庸之诗极多,今录半首作结:“……山盘盘,石圉圉。山如龙,石如虎。尤怒欲腾虎欲舞。太行剑势犹如许。昔不容单车,今马列十五。贤人有道关门开,关门开,千万古。”
媒体关注与评论
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碎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全面,让人读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 ——季羡林
编辑推荐
《京华感旧录》:爱新觉罗•溥杰题写书名,梁漱溟、冰心作序。季羡林、启功、钱世明、胡絜青、侯仁之联合推荐!八十年代末香港的十大畅销书之一!北京民俗文化的经典代表作。梁漱溟、冰心作序,季羡林、启功、钱世明、胡絮青、米景扬、侯仁之联合推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后名列香港十大畅销书,经久不衰!亲历帝都古今变迁追忆京华旧时风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