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徐贲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化批评基于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它是知识分子介入社会事务和公共政治的公民行为;它剖析、评价与“共同的善”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观念和群体价值,难免会触及“不方便”的政治敏感议题。1990年代的“文化讨论”撤离了1980年代业已形成的政治敏感议题,丧失了文化批评的公共政治锋芒,变成一种精致而无目的的游戏,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困境。    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这样的文化批评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和宪政民主建设所必不可少的。

作者简介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足好的公共生活》,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书籍目录

再版序: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引言:“文化讨论”中国式的文化批评第一辑  文化批评和公民社会  文化讨论和公民意识  “我们”是谁?——论文化批评中的共同体身份认同问题  第二辑  文化批评和社会伦理建设  学术规范的社会理想——从“新国学”的价值观谈起  从人文精神到人文教育    当今中国文化讨论需要关注的伦理话语第三辑  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  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  能动观众和大众文化公众空间  当今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第四辑  文化批评的政治文化关注 重提“政治文化” “文革”政治文化中的恐惧和暴力   什么是中国的“后新时期’,和“后现代”?——“现代性”在当今中国的政治文化意义  第五辑  第三世界的文化批评 后现代、后殖民批判理论和民主政治 从本土主义身份政治到知识公民政治——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及其文化批评 第三世界批评在当今中国的处境附录1  公共知识分子:记忆有目的,言说有立场  附录2  中国知识分子可以从德国政治文化学习什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2.批判主体和社会政治空间对抗意识和批判主体是和“压迫”联系在一起的,而作为社会问题的“压迫”以及与之关联的“被压迫”意识都必须首先放到实际社会政治关系和环境中才有实际意义。这是后殖民批判走出认识和主体困境的第三种途径。在被压迫和反抗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被压迫者并不意识到压迫的情况并不鲜见。“压迫”本身就是批判意识对现实中权力分配不均衡现象的一种诠释。后殖民批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启和增强第三世界人民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压迫形式的意识,这也就是它的思想解放意义。在西方社会中,来自第三世界的少数族裔并不人人对统治意识形态都有批判意识。少数族裔和白人之间固然有肤色、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会自动产生政治上具有对抗意义的“身份”(identity)意识。种族身份不是自然民族特征的总和,而是一种伴有政治要求的特定意识。身份意识和它的政治要求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和意识形态条件下才能形成。黑人、亚洲人和阿拉伯人早就存在于美国社会之中,为什么这些族裔的知识分子直到不太久以前才提出文化平等、民族身份和历史这类问题?这倒不是因为当今美国少数族裔的生存处境比早期当奴隶的黑人和修铁路的华工更不堪忍受,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美国公民社会中的平等和权利价值观,就其深入人心和社会共识影响而言,已经达到了一个能允许讨论少数族裔的文化和权益问题的水平。这种社会变化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编辑推荐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80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不一样的视角,反思中国80年代以来的文化批评,很值得看
  •   徐本先生早年出版的书,这是第二版,可以人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批评现象
  •   透彻地分析了我们所面临的当前中国人的精神状况,为更有力量的文化批评指出了方向。
  •   值得一看哦。思想深刻。有内涵。
  •   书已经看了一半。着实是一本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看的书,边看边思考。敢说,敢写。
  •   关于文化,何去何从?批评赞赏,见仁见智!
  •   徐先生的书至今都收集齐了,非常喜欢!
  •   谈的命题不错,但总体上学术味太强,不适合一般大众
  •   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无须杞人忧天。
  •   还行,内容还没看,书的质量挺好
  •   很多东西没法说得更深。
  •   探讨的后极权社会。。你可以联想,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中间,一针见血,和国内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不是一层次。原因很简单,项研究也没法研究,禁区太多
  •   英国绅士最时髦的谈话内容就是谈天气,中国学者最擅长的学问就是谈文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