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潘宏波、 金开诚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01出版)  作者:潘宏波 著  页数:136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内容概要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陈桥兵变》为丛书之一,介绍了陈桥兵变的有关内容。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陈桥兵变》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书籍目录

一、赵匡胤的登场二、赵匡胤的谋权之路三、又见兵变——陈桥驿匹、兵变后的举措与历史影响

章节摘录

(三)整顿禁军中的势力扩展    在赵匡胤进行的所有征战中,高平之战对赵匡胤一生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赵匡胤在高平这一次战役中颇卖了一些力气,他的才能为张永德所赏识,在班师回京后,张永德在世宗面前盛赞其智勇,遂被提升为殿前司的散都虞侯,而后又出任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负责禁军的整顿和扩充。单从职务上看,此时赵匡胤在后周朝中还没有什么影响力。但高平之战却给赵匡胤带来两项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是在高平之战后,赵匡胤与张永德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二是赵匡胤受命负责后周禁军的选拔。尤其是后一方面与后来赵匡胤的政治举措是有极大关系的。    后周禁军分侍卫司、殿前司两大系统。侍卫司是老牌禁军,兵冗将众,而殿前司是周太祖郭威于广顺二年创建,共两万人,战斗力较强,但兵力单薄,殿前司系统原由李重进统领。李与张素来不合,也是后来赵匡胤的最大政敌。李重进统领殿前司仅一年即改领侍卫司,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此时,侍卫司的势力要超过殿前司,而李重进的地位也高于张永德,但高平之战中,侍卫司的表现不如殿前司,于是周世宗才决定对整个禁军进行整顿。此时禁军的整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全体禁军进行一次普遍筛选,原侍卫司的部分精壮兵补充到殿前司;二是对新招募的“天下壮士”加以精选。赵匡胤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周世宗交给他的整顿任务,使后周军队的面貌大大改观,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在整顿军队的过程中,逐渐在禁军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一方面,通过选拔禁军均衡了后周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军的实力。高平之战前侍卫司兵力约有十万,殿前司约两万,侍卫司实力远远高于殿前司。高平之战后,在选拔禁军的过程中,原属侍卫司的精壮被补充到殿前司,新招募的“天下壮士”也被赵匡胤优先选拔到殿前司。殿前司兵员大增,战斗力更有明显提高,所谓“士卒精强,近代无比”。这成为赵匡胤实力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侍卫司经过淘汰后,兵额大大下降,殿前、侍卫二司的势力已大致均衡。显德三年,即高平之战后的第二年,首设殿前都点检一职,为殿前司的最高统帅,由张永德担任,赵匡胤也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成为禁军高级将领之一,此时,殿前司无论是势力还是统帅的级别均与侍卫司相当,因为赵匡胤后来主要是依靠殿前司的兵力,并以殿前都点检的身份发动“陈桥兵变”的,所以,对赵匡胤负责扩充殿前司一事的意义,实在不能低估。    另一方面,为赵匡胤建立派系、排除异己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缘。在驸马张永德的庇护下,赵匡胤得以树立派系,扩张自己的势力。此时,张为殿前司的统帅,而赵则奉世宗之命负责殿前司的扩充,在整顿和扩充禁军的过程中,赵匡J乱广泛结交禁军其他高级将领。其中,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贽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十兄弟”。十兄弟中有六人在正史中有传,从《宋史》各传看,此六人大都是后汉时期投军的,高平之战后,他们均在殿前司各军中担任中级将领,如石守信为铁骑控鹤四厢指挥使,王审琦为铁骑都指挥使,韩重赟为铁骑都虞侯,刘廷让为铁骑右厢指挥使等等,这与赵匡胤乱负责“殿前诸班”的扩充无疑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后几年里,赵匡胤又陆续将自己的心腹罗彦环、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和王彦升等人安排到禁军中担任各级将领,进而从上而下控制了禁军。此外,赵匡胤还网罗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他帐下有大批谋士,如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和楚昭辅等人,后来还有他的弟弟赵匡义。正是这些亲信的存在,为“陈桥兵变”的实施积攒了实力和基础。    此外,由于赵匡胤在殿前司中下级官吏的选拔方面具有决定权,使其能够在借助张的力量的同时,来奠定自己在中下级官兵中的基础,而这与赵匡胤后来得国有着极大的关系。由于赵匡胤负责的是殿前诸班的选拔,以他当时的身份、职务,对中级以上的军官只可能有推荐权,而对士兵和小校之类的基层军官,则有相当的决定权,这就使得他在殿前司系统中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在殿前司系统中,张永德虽是最高统帅,长期位居赵匡胤之上,但他却并无赵匡胤这样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称:“太祖掌军政六年,士卒服其恩威……人望固已归之。”这虽然有粉饰的成分,但也并非没有根据。因为这“六年”,正是从赵氏负责简选殿前诸班开始的。    可以说,在高平之战后,赵匡胤的权力与势力急剧攀升,加之在他统率军队南争北伐、积极消灭地方割据势力过程中所形成的勃勃野心,促使赵匡胤这个曾经的流浪汉,也开始梦想着成为九五之尊,登上帝王的宝座。    P32-42

编辑推荐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潘宏波编著的《陈桥兵变》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陈桥兵变的有关内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桥兵变/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