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李井慧 著 页数:135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内容概要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古代政治史话:八股文》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八股文的有关内容。 《中国古代政治史话:八股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书籍目录
一、八股文简介二、八股文的发展演变三、八股文与古代教育四、对八股文的批判五、八股文在历史上的影响
章节摘录
(二)八股文的结构及其作法 八股文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僵化的,就文章的形式而言,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法也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写作者只能按照固定的结构填充内容。八股文的结构,通常由题前和正题两部分组成。题前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解释题义,说明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见解,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破题、承题、起讲。正题部分通常要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作成八股,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正题部分要求根据题意阐发儒家的有关思想,即“代圣贤立言”,同时还要写作者表达自己的认识。八股之后还要有结束语,要总括、照应全文。除此之外,八股文中还有人题、出题、过接等名目。 1.破题 “破”是解开、分析的意思,文章开篇先点破文题,说明题意,这就叫“破题”。八股文破题的文字规定只用两句,这两句说明题意时,必须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注释相一致,不允许随意解释,也不能直说题义。破题的文字可以对偶,也可散行。破题最后一字,清代科举考试中要求要用一个单音节虚词,如焉、也、矣等。同时,破题不准直呼圣贤的名姓,如果直呼姓名就是对圣贤的不敬,比如提到孔子、孟子、周公等人时,要用“圣”“圣人’,遇到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子等时,要称“贤者”。 要作好破题,—定要既透彻又概括,长而复杂的题目,要用简单的两句话把它点明,一两个字的题目,则要用多一点字数的两句话把它说透。破题破得好,首先要学会“认题”,就是理解题意,在落笔之前,先要认真思考,在理解题意上多下工夫,否则不容易抓住要领。常见的破题方法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正破、反破等。清代人梁章钜的《制艺丛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有个叫赵时春的人,年少时就聪明过人,9岁时参加童子试,八股文作得很好,考官怀疑他是找别人代作的,当场以“子日”为题让他破题。赵时春马上破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接着考官又用他的名字“赵时春”三个字让他破题,赵时春又立刻回答道:“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赵时春的两个破题十分巧妙,前者借用了苏轼《韩文公庙碑》中的两句话,句中暗含“子曰”的意思,后者用“姓冠百家之首”暗指“赵”字,用“名居四序之先”暗指“时春”两个字,这里用的都是“暗破”,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2.承题起讲入题 在破题后,一般用三四句话进一步说明题义,并根据所破题义指明作者文章的主要意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叫做“承题”。承题的开头用“夫”“而”“盖”等单音节虚词,末尾用“耳”“焉”“矣”等虚词。承题提到孑L孟等圣贤时不用避讳他们的姓名,可以直接说,这和破题的要求不一样。 作八股文时一定要注意破题与承题之间的关系,因为承题的文字从破题而来。八股文的写作者常常追求两者的相反相成,如正破用反承,顺破用倒承等等,要求两者如“双龙抱珠”,忌讳“破自破,承自承”,所以,以前论说八股文的作法时,经常以“破承”为名,一起论述。 破题、承题之后是起讲,也叫“小讲”,主要内容仍然是引申、讲明题义,或者说明题目内容的背景等等。起讲开头多用“且夫”“尝谓”“若日”等双音节词,也可以用“且”“而”等单音字。明代八股文的起讲一般为三五旬,清代为十句左右,根据内容可以增缩。起讲时要开始“人口气”,即用古代人的语气行文,这是起讲的文字与破题、承题的明显区别,起讲可以用排偶,也可以用散行。 以上三部分都是在说明、解释题意,不要求作者发挥,文章还没有进人“正题”,所以是题前部分。以上三部分作完之后,还要有一两句或三四句把文章引入正题的过渡的话,这叫“入题”,也叫“入手”“领题”“落题”“领上”。人题的作法一般是题目有上文的,要领上文入正题;题目有下文的,要照应下文;也有领上文兼照应下文的,人题时要点明本题所论内容的界限。 3.分股 以上几个部分作完后,文章就进入正题了。八股文正题要根据题意加以具体发挥,阐述作者对题意的理解和认识,表现作者的看法,要用古人口吻阐发儒家思想,“代圣贤立言”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这部分共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八股,要求用对偶的文字。“起二股”后有“出题”,“中二股”与“后二股”中间可以有“过接”,这两个部分可以用散句。 起二股也叫“初股”“初比”“提比”,每股四五句至八九句。起二股内容以总论、虚说为主,不宜写得太实,要点出题意而又不把题意说尽,并要为后文留下余地,文字宜短不宜长。提比之后通常要用一两句或三五句散句点出题目,叫“出题”或“点题”,有的在入题部分已经点题,此处即不再用出题。出题与人题不同,入题重点在从题意上把文章引入正题,出题是从文字上把题目点出来。 中二股与后二股是阐发题意的主要部分。中二股前面如有点题,那么应紧接题目从正面加以发挥。中股要回答文题中提出的问题,要把题目中的问题阐发清楚。写作时要注意中二股和后二股之间的关系,写中股要为后股留有余地,如果文题是“两扇题”,中股可以在上半题上下工夫,后股在下半题中多用笔墨。中股文字可长可短,短的每股四五句,长的可以十几句。 后二股从中二股承接而来,中二股没有说到或说得不够的时候,后二股要说全、说尽,可以尽力发挥,通过联想等手法拓宽题意,使题意显得更加丰富,也可以就前边的议论加以咏叹、发表感想。后二股是写作者最卖力写作的部分,通常每股十来句到二十几句,如果中二股字数较多,后二股也可以缩短,由于字数较多,又叫做“后二大股”。后二股开头常用虚词,如果文章是进一步发挥的,常用“且”“况”“或谓”等;如果是承前说明原因的,常用“盖”“惟”“若此”等字。 如果前六股还没有说尽文义,那么可以用束二股收尾,或者总括全篇。束二股在八股文结构中不是必需的,如果前六股已经把题意说尽,束二股则可以省略。束二股通常较短,一般每股二三句或三四句,所以又称为“束二小股”或“二小股”。 4.结语 八股文的结尾处一般有一两句收束全文的话,叫做结语,也叫收结、落下。多用散句,不用排偶。八股文各部分之问要有内在联系,全篇文章的逻辑关系要清晰,要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即破题是解释题意的,这是八股文章的“起”;承题、起讲进一步阐发题意,从而引出“人题”的文字,“承题”“起讲”“人题”是八股文的“承”;八股文阐发作者的认识,用排比、对偶,是八股文的“转”;文章结尾的结语是八股文的“合”与“收”。 八股文的结构吸收了古代诗文的结构,依据这种结构写文章,条理比较清楚,但过于程式化,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文章写作有法而无定法,八股文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原因之一就是它违背了“文无定法”的法则。 ……
编辑推荐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中国古代政治史话:八股文》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八股文的有关内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