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迪利谋杀案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英] 安东尼·伯克莱  页数:271  译者:吴彦妮  
Tag标签:无  

前言

多重解答第一人探求推理小说的无限可能性,提倡和实践犯罪题材创作,创立“侦探俱乐部”,撰写精彩明畅的专业书评……安东尼·伯克莱(AnthonyBerkeley,1893-1971)在推理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是大师,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他无疑是推理小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而其最突出的成就则是——充分展现了“多重解答”的艺术魅力。煊赫生平伯克莱全名安东尼·伯克莱·考克斯(AnthonyBerkeleyCox),1893年7月5日生于伦敦附近的赫特福德郡的沃特福德,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乡村医生,育有三个子女,伯克莱是长男。他早年进入位于英国西南部韦塞克斯、拥有悠久历史的私立舍伯恩学校,后来考上著名的牛津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从这时起,他就开始构思长篇小说。1912年8月,伯克莱撰写了两个笔记本长度的小说草稿,内容是以两个年轻女性为主人公的日记体长篇。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是他现存最古老的手稿。伯克莱早年的理想是以一个诗人身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他最早印成铅字的作品是1913年9月号《格兰德杂志》(GrandMagazine)发表的十四行荒诞诗《致厄瓦德涅》(ToEvadne)。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粉碎了他的理想。从军后,他远赴法国,在“一战”最初的三年期间多次负伤。从1918年因病(一说是遭毒气弹袭击受重伤)回国直到成为全球著名作家的这段时期,伯克莱到底如何生活,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他为政府效力,有人说他任职于房地产公司,有人说他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至于真实情况究竟为何,谁也不清楚。不过,他曾在一家名为“帕布里希蒂”(Publicity)的广告代理店当过董事,却是不争的事实。此外,伯克莱还同别人共同经营过一个名曰“A·B·Cox”的公司。由此可见,他大概负责管理过考克斯家族的巨额遗产。伯克莱一生结过两次婚,却没有生养子女,他跟第一个妻子玛格丽特1917年结婚、1931年离婚。众所周知,伯克莱具有一种怪僻的幽默感,离婚那一年,他以法兰西斯·艾尔斯(FrancisIles)之名出版了以杀妻为主题的著名犯罪心理小说《杀意》(MaliceAforethought),宣称要把这部小说献给玛格丽特。翌年,伯克莱同当过其代理人的A.D.彼得斯(1930年出版的《枪响二度》就是献给这位仁兄的)的前妻海伦结婚。1932年发表的描写薄命女主角最终被有性格缺陷的丈夫杀害的《事实之前》(BeforetheFact,1932),则是献给了海伦。关于艾尔斯就是伯克莱一事是否被夫人证实过,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显然不能将这一插曲仅仅当成简单的恶作剧。伯克莱早年曾编辑出版过一本幽默散文集《一锅好料》(JuggedJournalism,1925)。这本被视为短篇小说创作的实用入门书,除了收入英国小说家P.G.伍德豪斯向福尔摩斯致敬的“谐模推理”作品《阿福与飞翔的女人》外,也同时囊括了他当时为《笨拙》(Punch)撰写的大部分短篇作。在这本书的开头部分,伯克莱高喊“杂志时代就要到来了”。当然,他说出如此豪语是有一定背景的,因为以颇受欢迎的时事讽刺杂志《笨拙》为代表,加上《幽默家》(Humorist)、《时秀》(PassingShow)等一批知名刊物的助力,有着庞大执笔阵容的英国杂志业正在兴起。1922年,以小说家崭露头角的伯克莱,开始着手整理出版伍德豪斯、柯南·道尔、威尔斯等人气作家的幽默短剧(humor·sketch)、谐模小说(parody,又称仿作、戏作)、短篇小说和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又称小小说、掌篇小说)。从涉足这个领域到1929年因经典名作《毒巧克力命案》(ThePoisonedChocolateCase,1929)而成为大师级作家的短短八年间,上述类型的作品总共发表了将近250篇。此后,他组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DetectionClub)并担任首任名誉秘书。关于这家俱乐部,D.G.格林所著《卡尔评传》第八章中有详细论述。要言之,其宗旨是谋求推理作家间的和睦相处,恪守侦探小说的传统。“侦探俱乐部”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和最重要的推理作家组织,其第一任会长是G.K.切斯特顿,成员都是当时英国最顶尖的侦探小说家,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等。一开始,只有撰写纯粹的解谜推理小说的作家才有资格入选会员,惊悚小说作家则被排除在外。后来,会员标准有所放宽,像派翠西亚·海史密斯这样的犯罪作家亦得以跻身其中。1931年,成员们还以接龙形式合作撰写了小说《漂浮的旗舰》。伯克莱在1939年突然宣布停止小说创作,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早期军旅生涯带来的长期病痛;最后一部作品《至于女人》(AsfortheWoman,1939)的糟糕表现;从富裕的父亲那里继承的以不动产为主的一大笔遗产(到他去世的时候,其遗产总额达到了骇人的税后130余万英镑)。随后,伯克莱的写作活动转向以“法兰西斯·艾尔斯”的名义撰写书评。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叶,他就已经在《每日电讯报》和《顺流逆流》(TimeandTide)上发表书评了,但正式开始书评创作则是在“二战”之后。1953年至1956年间的《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Times)和1956年至1970年间的《曼彻斯特卫报》上,均有着伯克莱的书评专栏。他的书评深得读者信赖,经常结集印行。伯克莱很早就发现了鲁丝·伦德尔(RuthRendell)和费莉丝·多萝西·詹姆斯(PhyllisDorothyJames)等新锐作家的才能,他对美国作家的批评一般都是很辛辣的。1971年3月9日,伯克莱在位于伦敦西北部的圣约翰森林区的自家寓所中安然病逝,享年77岁。

内容概要

在众目睽睽之下,区特威克很紧张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毫无反应。他又拍了拍。还是没动静。人们从四面八方望过来,区特威克感觉到了很多双在看笑话的眼睛,于是变得手足无措,最终失去了勇气。他用两只手粗暴地抓着老妇人,用力地摇晃。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她的头很不自然地垂在肩膀上,双手从大腿滑落在身体的两侧,整个人好像完全陷在了椅子上。区特威克忘记了别人的目光,这时彻底警觉了,他弯下腰,轻轻地抬起了老妇人的头。    那双眼睛没有完全闭合,区特威克只扫了一眼,就明白了,很重的杏仁味迎面扑来。老妇人死了—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死了。

作者简介

安东尼·伯克莱(1893-1971) 
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

章节摘录

一般认为,这个所谓的“犯罪圈研究学会”系以伯克莱创立的“侦探俱乐部”为原型,但是,侦探俱乐部却是在《毒巧克力命案》出版以后的1929年末或1930年初创立的。但我们不妨这样推论:伯克莱创立“侦探俱乐部”的想法,在1928年写作《毒巧克力命案》的时候就有了。《毒巧克力命案》的独创之处在于“多重解答”,即同一个事件竟然有两种以上的推理结论,而且这些推理结论相互之间的不同点,显示出其一种比一种高明、层层递进,最后的真相也出人意料。对那些钟情于逻辑推理分析、喜欢数学式心智游戏的读者来说,这部小说简直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梦幻巨作。小说开头,由苏格兰场官员叙述完案件以及警方调查的结果之后,六位推理小说迷便展开了调查和推理。他们基于不同的切入点(动机、证据、手法等),对案件进行了不同的推理分析。可以说,每一种解答都可以敷衍成一部不错的长篇推理小说,大部分解答都是巧妙而独特的,其严谨性也不容质疑。最令人惊讶的是,在五位推理小说迷提出了六种解答之后,最后登台演讲的会员,由之前的六种解答中剥丝抽茧,找出真正的凶手。读者这时才发现,种种线索已经埋于之前六种解答中,作者惊人的诡计让人赞叹不已。情节展开如此别致,自然引起了黄金时代其他作家的注意。塞耶斯(DorothySayers)的《五条红鲱鱼》(TheFiveRedHerrings,1931)、帕特里克(Q.Patrick)的《屋舍险情》(CottageSinister,1931)、戴利·金(CharlesDalyKing)的《海上迷云》(ObelistsatSea,1932)和《铁路奇案》(ObelistsEnRoute,1934)、李奥·布鲁斯(LeoBruce)的《三个侦探》(CaseforThreeDetectives,1936)等佳作,都是在《毒巧克力命案》的影响之下诞生的。也正因此,英国推理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Symons)盛赞这本书是“侦探小说史上最惊人诡巧的故事”。在他之前,只有本特利写过包含三重解答的《特伦特最后一案》,而本书之后,即便是以推理分析和多重解答为特色的奎因,也没有提供过超过六种解答的推理小说。由此看来,史上最具“推理性”的小说,非《毒巧克力命案》莫属。犯罪先驱1931年2月,曾经出版过多部畅销小说的格兰兹出版社推出了伯克莱以“法兰西斯·艾尔斯”名义创作的《杀意》。但这部长篇被认为不属于推理小说的范畴,没有列入该社的“推理小说丛书”出版,而是由旗下的一家小出版社以简装书的形式发售。尽管没有受到出版社重视,这本书还是让读者想起了1922年发生于威尔士的、一个专横的律师杀死妻子的“阿姆斯特朗事件”(据说《杀意》就是受到这个事件的启发而创作的),而且,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也在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那个时候引起的骚动,堪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引发的关于公平性问题的争议相提并论。不久,出版社申明,法兰西斯·艾尔斯是一位著名作家的笔名。对《杀意》给予高度评价的《每日快报》连载了该小说,再次掀起全国性的骚动。关于作家究竟是谁,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毛姆,有人说是埃德加·华莱士,有人说是乔治·威尔斯,有人说是阿道斯·赫胥黎,还有人说是以“开膛手杰克”为原型、写了犯罪小说《房客》而闻名的贝洛克·朗兹。但就是没有人猜是伯克莱。有意思的是,看穿了作者身份的,是E.M.德拉菲尔德。当年,伯克莱的《维奇福德毒杀案》一书就是献给这位女作家的。当记者问德拉菲尔德“艾尔斯是不是您”的时候,这位女作家立刻否认,并且推测说,法兰西斯·艾尔斯恐怕就是写了《毒巧克力命案》的安东尼·伯克莱。人们最终确认了这一点。于是,关于“法兰西斯·艾尔斯究竟是谁”的争论于焉画上句号。《杀意》写的是一个外科医生,娶了一个比自己大八岁,但由于是准男爵的女儿而傲慢无礼的妻子。这个小个子外科医生经常受到妻子虐待,遂萌生了杀妻的想法。作品以这个外科医生的心理活动为重点,描写了这个心里有劣等感、耽于空想,希望过一种没有妻子的生活,总算想到一种毒杀办法直至毒杀妻子的全过程。作品中描述的主人公在杀害妻子之前,跟妻子一起参观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细节,以及他杀人以后人格变异,在自信和不安之间动摇的心理描写,都细致入微。现在的评论家常把《杀意》跟奥斯汀·弗里曼的“倒叙侦探小说”和F.W.克劳夫兹的《十二点半从克罗伊登起飞》(The12:30fromCroydon,1934)等作品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浏览当时的书评就可以知道,除了赞赏《杀意》的新颖性和给人以巨大冲击的内容以外,没有谁提到过《杀意》跟上述二位有何接触。虽然从凶手的视点来描写犯罪的叙述方法跟弗里曼、克劳夫兹的作品有共通之处,但是《杀意》的不同点在于,它是没有侦探介入的犯罪心理小说。并且,《杀意》之所以成为里程碑式的名作,是因为它在推理小说中,首次描写了向凶手倾斜的心理世界,给犯罪小说创作思路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这要比鲁丝·伦德尔的同类作品早几十年。于是,理查德·赫尔、C.E.瓦里美等人很快加以效仿,包括罗伊·维克斯在内的其他作家也不同程度受到这部作品的影响。朱利安·西蒙斯更是将其收入“百大推理小说书单”,并说道:“如果要说哪本书是战后现实主义犯罪小说的鼻祖,就是这本了。”《杀意》是从凶手的视点来描写犯罪的,与此相对应,稍后的《事实之前》则是从被害者的视点来描写犯罪的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犯罪小说。主人公丽娜跟生性乐观而招人喜欢的约翰尼结婚以后不久,知道了自己原以为的“理想丈夫”喜欢赌博,而且输了钱就把结婚时置办的东西拿出去变卖。不仅如此,约翰尼性格怪异,还有爱说谎的坏毛病,善恶不分。更有甚者,约翰尼为了得到遗产,竟然杀害了丽娜的父亲。尽管如此,丽娜还是不想放弃对约翰尼的爱。众所周知,这部长篇被希区柯克改编成电影《深闺疑云》(Suspicion,1941),不过电影比原作的笔触显得温柔许多。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1930年到1939年,伯克莱一直是个罕见的“二刀流”创作者,白天写布局奇诡的正统推理小说,晚上写内心难测的犯罪心理小说,两者都跻身该类型的巅峰,都是该类型里屈指可数的重量级人物,这不能不算是创作史上一个奇迹。  ——台湾著名书评家、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出版集团、城邦文化创办人 詹宏志

编辑推荐

《皮卡迪利谋杀案》: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英国“侦探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侦探小说界独具慧眼的先知安东尼-伯克莱媲美《毒巧克力命案》的名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皮卡迪利谋杀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一位老妇人在区特威克眼皮底下死去,毫无征兆,这诡异的一幕掀开了这本书一些列的悬疑和谜团的序幕。本书将犯罪心理与逻辑推理有机结合起来。作者伯克莱称推理小说应该是心理成分大于数学成分,该作品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观点。
  •   这是我看的伯克莱的第三部作品,还会继续追他的其他作品。
  •   媲美《毒巧克力命案》的名著
  •   茱蒂出身低微,她和母亲只能靠亲戚们的接济过日子,只受过很少的教育,当过店员,后来当服装模特。她很有手段,先是与辛克莱尔少校“一见钟情”并成为辛克莱尔夫人,从此打入上层社会。不过少校没有钱财,虽然其姑姑辛克莱尔女士很有钱但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威胁要取消少校的继承权并采取行动,准备把遗产交给另一个亲戚。你真不能不佩服茱蒂,她首先谋害了辛克莱尔女士,确保了遗嘱不被修改,这样,遗产就到了少校的名下,少校当然会把遗产留给她,然后少校会因为谋杀姑姑被判死刑,最后,那个一直非常爱慕着她的年轻富有的公爵将会成为她的囊中之物。哈哈,到那时茱蒂可就是公爵夫人了。
  •   又一宗经典的谋杀案,等着你来判断
  •   感觉不错,这个作者的书也败了不少了
  •   希望喜欢
  •   读过安东尼·伯克莱的几本书,均以立意独特,另辟蹊径见称,这本《皮卡迪利谋杀案》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

    本书主角区特威克先生,相信读过《毒巧克力命案》、《裁判有误》的读者已有印象。比起自信满满,却糊里糊涂的薛灵汉,这位却是另一种性格:有些懦弱,缺乏自信,似乎是个受控于强势姑姑的乖乖男……不过碰上犯罪事件和推理,他倒是不含糊,这大概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补偿机制吧~

    这次,区特威克先生再次涉入杀人案件,而且还成了关键证人,目睹了整个犯罪经过。一上来,这似乎是个无甚可说的案件,一切清楚明白,证据确凿,让人替作者担心到底怎么写出后面的剧情。谁知事件却峰回路转,区特威克在犯人亲友的苦苦相求下,勉强同意重新审视案件,没想到这一审视,竟然审出了许多蹊跷。于是我们也就在他时灵时不灵的推理带领下,体验了一把业余侦探的瘾头。

    布局方面,开局平淡,中段进展略嫌缓慢,不过到最后奇峰突起,数次逆转。尤其是最后一次逆转,堪称出人意料。推理方面,其实算不上复杂,很多布局都能猜到一二,即使猜不到真凶,过程还是能看出些端倪。加之出色的心理描写,插科打诨的描述方式,以及多重逆转的结局,本书也绝对算得上精彩了。

    而且,本书中还塑造了一个善于伪装和算计他人的“反社会人格”角色。凑巧的是,最近还看了另一本东野圭吾的《幻夜》,里面也有一个与本书罪犯颇为神似的角色。一样的负面人物性格,东西方的推理大师对此的诠释会有何不同呢?大概可以算是各擅胜场,不过从结局来看,似乎还是伯克莱更加积极一些,而东野则更加消极吧。
  •   这些小说确实不适合快节奏的人们的生活,应该退休以后看,或者放长假的时候看,有空的时候看两眼,有点破坏书本固有的节奏感,让你内心的悸动消失得无影无踪。掏钱要慎重
  •   本书故事情节一般,悬念一般,也是有利益动机的案件,单从情节本身没有很大吸引力。但是作者把本书的主人公写的像人,有一般人的怯懦,害羞,胆小,不同于一般作者塑造主人公是无所不能,值得欣赏。
  •   这个情节是挺不错的,通过不断的分析,然后得到凶手,真的是意想不到,挺好的
  •   外出旅行或者出差的路上,可以带着一读.
  •   读过安东尼·伯克莱的几本书,均以立意独特,另辟蹊径见称,这本《皮卡迪利谋杀案》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 本书主角区特威克先生,相信读过《毒巧克力命案》、《裁判有误》的读者已有印象。比起自信满满,却糊里糊涂的薛灵汉,这位却是另一种性格:有些懦弱,缺乏自信,似乎是个受控于强势姑姑的乖乖男……不过碰上犯罪事件和推理,他倒是不含糊,这大概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补偿机制吧~ 这次,区特威克先生再次涉入杀人案...... 人物塑造相当成功,滑稽好玩的区特威克在安东尼·伯克莱笔下时而窝囊,时而精明,时而振振有词,时而装傻......案子最终破了,我却若有所失:怎么是他揭谜啊?!值得称道的是小说里相当严密的逻辑性和意外迭起的解谜性,读起来津津有味,具有“多重解答”的艺术魅力,不愧是英国推理小说翘楚之作。 主角的形象塑造很有意思,幽默感十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