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学生探索者》编委会 编 页数:143
前言
从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停地创造着奇迹,也给世人留下无穷的好奇与想象。人类在感受造物神奇的同时,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恰似对造物主不绝的回应。 人类在这颗星球上不停地繁衍生息留下了太多令今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一块被洗磨的石头、一根镌刻着先祖传奇事迹的圆柱、一尊被膜拜千年的残损的神像、一幅俗世生活的画卷、一个个难以解答的历史之谜,这些人类的陈迹历经了岁月的沧海桑田,抵达我们的面前,启口讲述,绵绵不绝。 到底是谁创造了这些文明的奇迹?那些深藏于历史背后的又是怎样一个世界呢?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们,他们究竟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爱恨情仇、生生死死,都随时空的变幻,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那些真相或许会永远不为后人所知。 而这遗留于世的陈迹,便像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们默然矗立于天地之间,接受日月风雨的洗礼,或许它们正是以这种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它们那饱经风霜的面容,讲述曾经的故事。而那散落在荒草间的片片瓦砾、残败的雕像或建筑、晦暗光线中的斑驳壁画,无不散发文明的光辉,触发今人对历史更深地探寻和思考。 本书遴选了世界各地遗留于今的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文明奇迹,图文并茂,将那逝去的辉煌复现在世人面前,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历史雄浑的美感与震撼力,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字与视觉的盛宴。让我们在现实与梦幻之中自由游弋,经历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
内容概要
从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停地创造着奇迹,也给世人留下无穷的好奇与想象。 巴黎圣母院、圣索菲亚教堂、科隆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学生探索者》之《文明奇迹》遴选了世界各地遗留于今的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文明奇迹,图文并茂,将那逝去的辉煌复现在世人面前,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历史雄浑的美感与震撼力,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字与视觉的盛宴。
书籍目录
Chapter 1 神圣的膜拜德尔斐——世界之脐帕特农神庙 ——雅典娜的礼物巴黎圣母院——塞纳河畔凝固的钟声圣索菲亚教堂——神性之光科隆大教堂 ——世界上最完美的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盛开在伞花上的“天国之门”圣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仰光金塔——穿越千年的佛音Chapter 2 皇权的尊严克里姆林宫——权利与革命凡尔赛宫——太阳国王的意志白金汉宫——远离尘嚣伦敦塔——最后的囚徒故宫——微微宫阙,天下位焉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陵泰姬陵——流淌在时光里的爱情Chapter 3 消逝的辉煌雅典卫城——高丘上的城邦罗马竞技场——古罗马的回声庞贝——失落之城巴比伦古城——永逝的辉煌特洛伊——荷马的吟诵图拉——光明与黑暗吴哥——遗落在雨林里的圣物Chapter 4 神秘的遗迹米洛斯迷宫——走不出的人类秘迹巨石阵——神秘的史前遗迹卡纳克石柱群——原野上的秘密蒂卡尔——隐匿在密林深处复活节岛石像——巨人背后的秘密金字塔——永恒的渴望狮身人面像 ——斯芬克斯之谜乌斯玛尔 ——玛雅最后的精灵马丘比丘——空中之城特奥蒂瓦坎——众神莅临之所Chapter 5 历史与荣耀长城——万里长龙苏伊士运河——梦想之河巴拿马运河——穿越中美洲的黄金水道都江堰——以水为墨,重绘天府拉什莫尔总统山——山峦上的凝望Chapter 6 雕刻时光婆罗浮屠——通达极乐之界的佛塔莫高窟——古丝绸之路上的佛境盛景巴米扬——永远消逝的圣迹桑奇大塔——通往天堂之路阿旃陀石窟 ——遗落在幽谷中的奇葩
章节摘录
这座大教堂意在强调神圣的“彼岸性”,进入者从平视的角度看,这里是极宽敞的场所:宏伟的正堂、两旁的侧厅,巨大的支柱支撑巨大的穹隆,而侧廊与中厅的骨架券共同组成的尖券结构,使中央大厅增加了高度。事实上,进入的人们不会持久地平视,在那些飞腾的线条的影响下,会不由自主地向上仰望,也就必然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求索状态。 在这里,视觉获得的不是对象的完整自足的形象,而是很不确定的空间意象。空间在绵延,空间是生动的、连续的、无限的、开放的,似乎消除了时间性,化做一个虚空的联想之母。在线条无休止的律动与升腾所构筑的意味世界中,充满升华了的力的向上的运动,在表现强度上,超过了、摆脱了物象的阻隔,成为一曲摆脱有限、涌向苍穹的乐曲,乐曲中,一种不断增强和不断上升的不安的未获得解救的力量,把自身不和谐的心理推向极度的迷狂,精神急速地升腾。这就是在哥特式教堂中领略的高峰体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枚炸弹落在科隆大教堂的周围,这座大教堂的羊皮设计图纸被精心保管下来,就为它的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份图纸也成为研究12~13世纪哥特式艺术的重要资料。教堂已经修复,战争带来的物质性的电已经慢慢得到补充,世界似乎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机,但人的精神高度确实在回落,不断的堆积、升高的物质正在以华丽的、格调化的、虚浮的形象吸引人们的目光。 艺术是生命本身的一种特定象征,它可以被视为特定地区或特定文化形态的人的自我表现。古希腊人热爱现世生命,他们的艺术是此岸艺术;中世纪的人们向往天国,这时的艺术表现为彼岸艺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忧郁的强动性、极端性、崇高感,给后世文化留下的影响是可以感知但是难以估量的。 对于佛罗伦萨人来说,1436年3月25日是一个愉快、幸福的日子。 这一天,新建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举行了落成典礼仪式,旗帜林立的街道上,浩浩荡荡的行列由教会高级神职人员、外交官、政治家、雕塑家、诗人、音乐家、城市官员和行会首领以及他们的仪仗队组成。教皇欧仁四世头戴三重冕,身着白色长袍,在身穿鲜红外袍的红衣主教和身穿紫色法衣的主教、大主教的陪同下步人教堂。有意思的是,与教皇在一起的人中有些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人物,其中有艺术家、学者莱奥内-巴蒂斯塔·阿尔贝蒂,他是《论绘画》和《论建筑》两本著作的作者。 大教堂被命名为“圣母玛利亚之花”,是因为佛罗伦萨这一词派生于nora,即“花”之意。这一天,佛罗伦萨确实是欢乐的花中之城。3月25日是圣母领报节,在这一天,天使加百利向童贞女玛利亚传达神已选中她作为圣子的母亲。因此,佛罗伦萨人在这一天将大教堂奉献给圣母。庄严的弥撒回荡着对上帝的祈颂,在杜菲的歌词中,大教堂是 “最宽敞的神庙”,它的圆顶被看做是“巨大的艺术品”和“艺术的奇迹”。 虽然这座大教堂在1296年就已动工,但建造过程拖延了很长的时间。由于主教堂的中殿和耳室的跨度达43米,在这样巨大的八角形上架上建造圆屋顶十分困难。40年后的这一天,所有佛 罗伦萨人的眼睛和思想都被引向高处的那个巨大的圆屋顶,它覆盖了大教堂的十字形部位,从而赋予了城市独特的轮廓。 为了完成这个巨型圆顶的设计和修建工作,建筑学家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和雕塑家多纳太罗特意到罗马研究了万神殿和其它古代纪念性建筑。布鲁内莱斯基“在离地54.9米的高度上架起8根巨大的弯梁。弯梁从起支撑作用的八角形的角上向天空伸展,在高出约30.5米之处会聚在一个灯塔的底座上”。为了隔热和壮观,布鲁内莱斯基设计了内外两个圆顶,减轻了外顶的重量。雄伟的圆屋顶流畅的线条和外部轮廓造型肇始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它像一把巨大的伞花盛开在佛罗伦萨的地平线上。 大教堂有一座老式罗马风格的洗礼堂,这个洗礼堂有三道青铜门。北门的制作者吉贝尔蒂所作的第三道镀金青铜门——东门,还在那里保存着。这扇铜门的创作在建筑师米凯洛佐、画家乌切洛等人的帮忙下,耗费了27年的时间才完成。吉贝尔蒂把大门分割成两个门扉,共10个方格,每个方格内都雕饰着《圣经》中的宗教故事情节。雕饰富于精致、细腻、逼真的立体感,人物与景物繁缛富丽但有清楚的层次。因此,它被米开朗基罗称之为“天堂之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