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张广济 编著  页数:120  字数:3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关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张广济编著的《崇圣寺三塔》,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崇圣寺三塔的简介如下: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宋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塔群之一。千百年来,三塔鼎立于苍山洱海之间,成为大理的标志和白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崇圣寺的三大奇观:
奇观之一——抗震奇迹。大理属地震多发带,三塔建成后,历经30余次强烈地震而不倒。奇观之二——神秘的天宫。三塔没有地基,在塔顶巧设天宫珍藏文物,迥异于其他地宫藏宝的建筑格局。奇观之三——偶数佛塔。我国佛教多为奇数塔,而三塔却为偶数塔。《崇圣寺三塔》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崇圣寺三塔的由来
崇圣寺三塔的美景与重器
三塔的相关背景
三塔的形制与结构
崇圣寺三塔的轶事与传说

章节摘录

  (三)匪夷所思,工艺奇绝  千余年来一直作为滇西地区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的崇圣寺三塔,矜高傲古,历经重重波折,屹立不倒,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1.地基之迷  唐塔大多造有地宫,一方面用来存放国王或高僧尸骨,另一方面也用来加固塔基,确保塔身稳固。所以,许多人推测,崇圣寺三塔一定有坚若磐石的地宫。然而,1978年至1980年三塔维修期间,有关人员在经过缜密的探测后却惊讶地发现,塔下数米内只有地砖、厚土和一层筛洗夯实的灰绿色细沙。不但没有猜想中的地宫,连建筑物惯用的深夯基础都没有。这就是说,三塔居然只是简单的建于土基之上!然而,这独特的构造不但抵御住了千年风雨侵蚀,还经受了多次毁灭性的地震,这不能不令人称奇。  2.塔身之谜  建造高达69米的高塔,这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算不上什么难题;但在一千多年前,决非易事。那么,古人是如何完成这项艰巨而又浩大的工程的呢?关于造塔工艺,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垫土修塔法,也叫“土层掩埋法”。相传古时修建三塔,垫一层土修一层塔。塔有多高,土就垫多高,这样就解决了建筑材料运送难的问题。据史料记载,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在第16层塔建成时,土堆的斜坡已延伸到10里外的大理银桥村,所以,银桥村古称“塔桥村”。待塔修好以后,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所以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如此浩大的工程。当然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但许多人对这一建造时间表示质疑,认为在1000余年前,按当时的建筑水平,8年很难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因此,当地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该塔耗时48年才建成。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搭架法”。1978年,考古专家在维修三塔期间,拆掉千寻塔外表包的一层砖,再去除旧有灰皮后,惊讶地发现塔身各层四面都有13厘米见方的孔。许多孔外面塞砖块以作塔面,可内部还留有不少非常紧实的栗木。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孔的位置,与1300年后维修时所搭建脚手架的位置惊人地吻合。这种不谋而合,一方面让人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专家猜测,这些栗木是当时搭架时残留下的横排木。有专家据此认为,造千寻塔时采用的是搭架的方法,并非传说中的堆土法。  不论哪种方法,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3.抗震之迷  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的风雨侵蚀外,还经历过30余次强地震的考验而巍然屹立。史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可竟然奇迹般地“旬日复合”;南北两座小塔也仅仅发生侧倾,南侧小塔斜8度,北侧小塔斜6度,有趣的是,它们都同时向内倾斜,所以明代便有“两小塔如翼内向”的记载。1925年地震,城乡民房倒塌达99%,可千寻塔只震落了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奇迹。  ……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丛书文字优美生动,图文并茂,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囊括内容之广泛、出版规模之巨大,在国内罕见。  由张广济编著的这本《崇圣寺三塔》就是该套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崇圣寺三塔的由来、美景与重器、相关背景、形制与结构、轶事与传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崇圣寺三塔/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