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走向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胡炎  页数:199  

前言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内容概要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由100名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麒麟书香出品,尚振山(东方)先生总策划,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本书为其中一册《秋天的走向》,书中收录了《街头表演》、《最后一只蟹》、《爱情的光晕》等作品。

作者简介

胡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逾百万字,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多种权威选本转载百余篇,曾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提名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50余项

书籍目录

作品荟萃  上山与下山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青苗  叛徒  神话  犁铧套在牛身上  洗脚  饥饿  历史  逃亡一种  微笑的雪山  乡长的舌头  蝴蝶飞  秋天的走向  花旦  蜡烛  永远的朋友  那夜的月光  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  诗眼  流浪的花花  正义的眼睛  跑  找驴  换目  老汉送猪  回家  鼓掌  落叶  角色  抚摩  孙一刀  反常  街头表演  归去来兮  渴望  电脑  安宁  目的  豆疯子  魔侠  金鱼  呢喃  花坛  厕所事件  鱼鹰  两条裤子  最后一只蟹  高雅  永远沉默  搀扶  矮屋檐  粽子的滋味  皮带眼  遥远的河  儿子的使命  祝寿  差距  爱情的光晕  蓝色情人  醉意缱绻作品评论  诗意笼罩下的残酷寓言  凤头豹尾含蓄隽永  表层故事与深层意蕴  肉体与感情的统一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掘一口深井创作心得  关于小小说的闲言碎语创作年表  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作品荟萃  上山与下山  学生说:“走好,老师。”  老师说:“无碍。倒是你,好走。”  学生是高材生,当年老师的得意门生。  老师是学术权威,学生一生的骄傲。  山,高峻峭拔,有老藤新蔓苍绿着,野林杂花点缀着,流泉飞瀑润泽着。所以,山是秀气的山。  羊肠小道,崎岖回环。路,难行。  学生已腆起了啤酒肚,福发得厉害,步子重,还一口一口地喘。老9币瘦削,一如当年,睿智,矍铄。  老师说:“累不?累就歇会儿。”  学生说:“不累。”脚却迈不动了。  倚石小憩。清风吹来,爽。举目四望,林梢峰巅烟岚袅袅。  学生感慨:“时光如梭啊,一晃十余年了。”  老师颔首:“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皆先哲之言。唯今昔有别,物是人非而已。”  学生说:“不错,学生自忖未给老师丢脸。”  老师浅笑,没答。  学生是出类拔萃的,先从文,后从政,扶摇直上,而今已是副厅级高干。  学生说:“很早就想见见老师,只是政务繁杂,分身无术啊。”不知是解释,还是炫耀。  老师说:“我晓得。”  学生便讪讪地,又说:“居官不自由啊,况身负要职……”  老师说:“奋斗至此,不易。为师者,欣慰于心。”  学生便满足,习惯了严肃的脸,开颜一笑。  又爬山。山势更陡,举步维艰。  老师说:“仕途如爬山。”  学生赞同:“知我者,尊师也。”  老师说:“登高望远,风光无限。感觉不错吧?”  学生又笑,笑出了一脸春风。  说话间,忽至一光秃之处。地上有树桩残留,再有,就是几棵弯曲低矮的老树。  学生说:“怎么成这样了呢?当年,这里巨树参天。”  老师微眯双眼:“好木皆伐,但余残树。”  学生说:“原来如此。”  老师看一眼学生,又看树,幽幽道:“故日:树不成材,可保其身;若为栋梁,常招其祸。”  学生没答。  老师又说:“你是栋梁,手下亦多栋梁乎?”  “……”学生有些尴尬。这些年,但凡可威胁其地位者,抑或锋芒毕现者,皆遭“贬戍”,分流而闲置起来。  老师笑:“走,快到顶了。”  沉默。风大起来,吹乱了老师的满头银丝。面前一巨石突兀,状若高歌之鸭,这便是峰顶了。山亦因此石得名,唤日:鸭头山。  学生重又兴奋起来,取了相机,说:“老师,留影。”  老师由他拍照。拍完了,老师又给他拍。  学生说:“不忙,让我骑到鸭头上,多拍几张。”  老师点头。学生笨拙地爬上去,叉腰,昂首,极威风。  拍过了,老师就淡淡地开了腔:“看到这只石鸭,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杀鸭的故事。”  学生说:“老师,您讲。”  老师说:“从前有人养了一群鸭,不为下蛋,只为享受鸭鸣。众鸭欢歌,唯有一只默默,除了勤恳生蛋,绝无声响。养鸭人怒,挥刀杀之。”  学生说:“不可理喻。”  老师说:“故日:金鸭不鸣,而罹其灾;草鸭狂叫,亦讨人笑。”  学生懵懂,无言地看老师。  老师忽而正色:“拍马溜须夸夸其谈之流,可用乎?”  学生垂首,只觉喉干,唇焦,额上有汗涔涔地渗出。  下山时,学生凝望远处,久久默立。  老师说:“想什么呢?”  学生说:“这下山的路,该怎么走呢?”  德富老汉给牛喂足草料后,便开始拉上牛去地里干活。在这样一个晴好的秋日下午,干瘦硬朗的农民德富老汉有着很好的心情,他和他多年相伴的老牛悠闲地踩着村路往自留地里去,所有的乡野风光看上去都熟悉而亲切,就像他身上的一块深及灵魂的皮肤。沙河依旧在哗哗地流,细密的波纹永无疲倦地揉搓着那轮干净浑圆的日头,麦场上一座座麦秸垛依旧散发着新鲜的麦香。有几条狗在玩着游戏,有一条正值青春的母狗显然已经懂得恋爱了……德富老汉就这样和他相依为命的牛走过了他稔熟的田园风光的一部分,口里喷着辛辣厚重的旱烟,不时很有资格地咳嗽一声……现在,他和老牛已经进入了那片待耙的自留地,走人了他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当然,也是这篇小说的重要场景。  这会儿年逾六旬的德富老汉打量着遍布麦茬的田野,温煦的阳光在田野上跳荡,这是个让德富老汉愉快而情意缱绻的地方。德富老汉每当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和收割的时候,总能闻到先辈们的汗腥味和臭脚板子的浓郁味道,德富老汉便会陷入一种痴迷,觉得自己正走进一个恒远的梦中。而每每最后提醒他的,还是几声沉实绵长的牛哞,德富老汉觉得牛哞是这世间最美好的语言。  德富老汉喷出最后一口烟雾,把长长的烟杆子在地上磕了磕,而后深情地打量着他的老牛。这是一头温驯无比的动物,对于鳏居多年的农民德富老汉来说,它简直是一个宠物,是与他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牛以它的温驯、沉默和勤劳给德富老汉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德富老汉很难想象假如有朝一日失去了老牛他会是什么样子。  这会儿,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祥和,博大而宽厚,具有无比的包容性。当然,这时的德富老汉对此浑然不知。他审视着他的老牛,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德富老汉并没有往别处想,他只是感到老牛是越活越精神了。老牛冲着德富老汉点了点头,德富老汉非常满意地笑了。这是他亲自调教出的牛,德富老汉还记得当初买下它时的样子,那时的牛是个烈性子,很难驯服的,德富老汉用鞭子蘸上水好一顿抽,牛哆嗦了一阵,便再不敢耍泼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德富老汉细心地照料着日渐衰老的牛,夏扑虻蝇,冬披棉褥,虽然还时不时要抽它一鞭子,牛也是毫无怨言的,只是更加卖力气。德富老汉想这牛是通人性的,它晓得打是亲骂是爱呢。  德富老汉向他的牛走去,开始为它套上耙犁。德富老汉右手攥住,鞭杆子,说:  “伙计,该干活了。”  秋日的下午一片静寂,德富老汉看到阳光在田地里流溢,金灿灿的很合他的意。在田野的东北方约十五米处,就是德富老汉先辈们的坟茔,草木丛密十分气派。德富老汉想这会儿先辈们也许正看他耙地呢,他是他们的后辈,是铁打的庄稼汉,不会丢他们的人。德富老汉向往着在这片田野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后到先辈们的中间去聆听他们对他这个后世子孙的评价。那评价一定是不赖的,德富老汉想。德富老汉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结局,一种是寿终正寝;一种是正在田里干活便蓦地倒下,永远融人泥土,和先辈们一块扎根在这里,看世代沧海桑田,看自己的后辈们犁地;还有一种最美满的结局是和他的老牛一块静静地老去,相拥辞世,永不分离,为那边的列祖列宗们牵去一头有情有义的牛该是多美的事!……总之,这三种结局都让德富老汉坦然,这是一个温馨的境界。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秋天的走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是女儿最喜欢的一套书,已买了82本,正在购买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