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命境界

出版时间:2010-4-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蔡仁厚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三卷,卷上为《生命境界》,卷中为《返本开新》,卷下为《理学新诠》。《生命境界》一卷收文七篇。前三文直接从生命说话。第一篇是孔子的生命境界,孔子一生,不厌不倦,下学上达,无论就人格发展、人生之路、人文精神来看,孔子都是上等的型范。第二篇也是顺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言,以说明生命活动与文化表现皆有所谓兴发、自立、圆成。因此,生命心灵需要“诗”,人文教化需要“礼”;宇宙人间需要“乐”。第三篇是就生命的三个本始:天地、祖先、圣贤,以反显现代人失落根土之后的贫血症。故提议在家庭安置“天地圣亲师”之神位,使只供住宿的家,转化为与祖先同在,与天地、圣贤同在的安身立命之所。

作者简介

蔡仁厚,江西雩都人,1930年生。先后任教于东海大学中文系、中兴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与哲学研究所。现任东海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教授。著有:《孔孟荀哲学》、《宋明理学·北宋篇》《宋明理学.南宋篇》、《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墨家哲学》等书。

书籍目录

自序卷上 生命境界 第一章 孔子的生命境界:兼论道德宗教之融通  一、孔子的生命境界:下学上达  二、从有限通向无限   (一)五十而知天命   (二)六十而耳顺   (三)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祭(宗教)与礼(人文)的融 第二章 “诗、礼、乐”与文化生命  一、“诗”的兴、观、群、怨:生命的兴发  二、“礼”的别异与规矩:生命的自立  三、“乐”的合同与感通:生命的圆成  四、文化的“诗、礼、乐”与生命的“兴、立、成” 第三章 生命的本始:天地、祖先、圣贤 第四章 天道与上帝:以儒耶的“天人关系”为线索  一、儒家之天道与耶教之上帝  二、儒家之性善与耶教之原罪  三、天人合德与神人关系  四、人类自救与上帝救赎 第五章 从儒家思想看人权问题  一、先看一个对比——儒、道、墨、法的特色  二、“个人”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1.从伦常关系中看(人伦)   2.从人格世界来看(人道)   3.从政治分位上看(人爵)  三、人权之“实”与人权之“名   1.人伦、人道与人权   2.从刑罚刑具比较中西人权的实况   3.现代人权的“观念”与“事实  四、人权与自由   1.万物一体与主客对列   2.主体自由与人权  五、人权的实现   1.民主政体的建立   2.人民权益的保障  六、结语:学习圣之时者 第六章 先秦儒家心论要旨  一、弁言  二、孔子由“不安”之仁以言心  三、孟子由“四端、不忍、良知良能”言心  四、荀子由人之“知道、知统类”而言心  五、儒家心论之影响与展望 第七章 荀子的思想体系  一、天与人   1.天之自然义   2.天人之分   3.天生人成   4.制天用天  二、性与心   1.性恶说   2.化性起伪,以心治性   3.以智识心  三、心之义用   1.解蔽   2.正名   3.知类明统  四、礼义之统   1.隆礼义而杀诗书   2.法后王   3.知统类   4.礼与义、辨、分、群  五、论君——荀子政治思想阐微   1.天子无让说   2.君之四义与天子之道德担负   3.君之恰当的地位与三统并建  附:杨著《荀子类存有论之研究》序卷中 返本开新 第一章 文化生命的坦途:返本开新  一、离根拔土三百年  二、什么是儒家之本  三、什么是文化之新  四、为什么要“返本”而“开新”  五、文化生命的坦途  六、由会通到达时中 第二章 从继往开来看当代新儒家的学术功绩  一、弁言  二、儒家学术的回顾及其未来之发展   1.从孔、孟、荀到董仲舒   2.宋明心性之学的意义   3.明清之际的大崩塌与起死回生   4.儒学与中国文化之未来  三、当代新儒家的努力及其学术功绩   1.阐扬内圣心性之学的义理   2.开展儒家外王学的宏规   3.抉发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涵蕴的问题   4.打通“中国哲学史”开合发展的关节脉络   5.疏通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  四、结论:超越与开扩 第三章 斯人千古不磨心——当代新儒学的精神开展 第四章 当代儒家的学术贡献及其文化功能之省察  一、一个回顾: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  二、当代新儒家的用心及其成就   1.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新诠释   2.对中国文化前景的新设计   3.对西方哲学之译解、融摄与消化   4.对中国哲学史上哲学问题之省察   5.对中西哲学会通之路的疏导  三、义理上的具足与功能上的限制 第五章 当代新儒学的回顾与前瞻  一、当代新儒家的成就——以牟宗三先生的著作为主线   1.阐明三教:儒、释、道三教义理系统之表述   2.开立三统:文化生命途径之疏导   3.畅通慧命:抉发中国哲学所涵蕴的问题   4.融摄西学:康德三大批判之译注与消化   5.疏导新路: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  二、未来中国文化的走向…… 第六章 当代学术界的大豪杰:徐复观先生 第七章 徐复观先生的学术通识与专家研究 第八章 牟教授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第九章 牟宗三传(国史拟传)卷下 理学新诠 第一章 宋明理学与当时的世界思潮 第二章 宋明理学之新的疏导 第三章 王阳明致良知宗旨之蕴酿与确立 第四章 王阳明的知行思想 第五章 王阳明对心性功夫的指点 第六章 王明阳言礼之精义 第七章 王阳明辨“心学与禅学” 第八章 论江右王门的学脉流衍 第九章 宋明理学的殿军余论 第一章 二十星霜话“鹅湖” 第二章 忆念博伟勋教授 第三章 新的思考和具体的建议 第四章 在解构中重建,在诠释中开展

章节摘录

对“鬼神”一面,孔子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以及“未知生,焉知死”之言。这是表示:以“事人”之道为先,以“生”之道为本。一个人的诚敬,如果不足以事人,又如何能奉祭祀于鬼神?如果不知“所以生”之道,又如何能知“所以死”之理?所谓“义之所在,生死以之”。可知“死之道”并不异于“生之道”;人从生到死,只是“尽义”,只是“由仁义行”而已。此外,孔子对于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反对“非其鬼而祭之”。认为平日生活诚敬不苟,即是卜,即是祷,不必临病之时而祷求于鬼神。至于“祭祀”,自是宗教的要素之一(虽然各种宗教的祭祀形式和含义,彼此互有异同)。在儒家,是将祭祀纳于“礼”的范畴之中。这固然是“摄宗教于人文”的表示,但反过来说,“礼”之中既然包含“祭礼”,就表示儒家之“礼”,不只是伦理的、道德的,同时亦是宗教的。伦理、道德,统于人文,故“人文”与“宗教”也通而为一。这就是儒家的基本性格。儒家作为一个“教”来看,应该是世界大宗教中最为特殊的了。有人说,儒家之为教,是“教化”之教。这话不周延,不妥当。儒教当然重视礼乐教化,但它不是单单只有“教化”这一层。儒家之为“教”,是含具宗教意识,能表现宗教之功能作用,能显发宗教之超越精神,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大教。在此,我们可以简括地从“宗教形态”与“宗教真理”两个层面加以说明。从“形式”方面看,儒家的确不像一个宗教。例如:(1)儒家没有教会的组织;(2)儒家没有僧侣的制度;(3)儒家没有特殊仪式(如入教受洗、出家受戒等);(4)儒家没有教条和对独一真神的义务;(5)儒家没有权威性的教义(如明确的来生观念,决定的罪恶观念,特定的救赎观念等)。以上各点,儒家或者认为并不需要,或者早已予以转化与超越,有的则是属于精神方向和实践入路的差异。

编辑推荐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的生命境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世人理解夫子遭遇的痛苦,但世人不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   还没看里面的内容,但是从本书的封面以及里面的纸张质量感觉都不错,让我有想去读书的感觉,挺不错的,因为出差,所以朋友帮忙取得,挺快的
  •   大师的书值得一看!
  •   分析到位,偏僻入里
  •   这本书我关注很久了,或者说,孔子的学说我已经研究有年头了,对于孔子研究成果我一直在关注。一般认为,孔子作为一位思想家,重在仁礼之思。本书的深刻在于,从生命境界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孔子,把理论问题与人生问题结合起来,读来不仅不感到空泛,而且觉得很贴近自己的生活。我们从事哲学的研究,主要不在于理论创获,而在于智慧启迪。“古之学为己”,成就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才是哲学最主要的任务。既然不是专门为学,通过哲学修身,就成为最重要的任务了。今读该书,启迪尤在于此。
  •   孔子有關,讀讀不會錯。
  •   还不错,本来买了蔡仁厚先生的前面几本书之后,我都快后悔了,如果是吉林出版集团公司直接拿来印的话,我还不如自己去复印。这回出版社终于知道在版权页上印上该有的话了,可以购买
  •   喜欢内容,不喜欢表达风格
  •   名家的书,但别期望太高。
  •   现代新儒家发展到第四代,感觉学理意识更强了,可是怎么着就感觉没那么个性鲜明了。蔡先生此书也有此问题;加之台湾学者的文风向来拖沓罗嗦,虽有精义,也为形式所累。是为憾也。
  •   看了序言就知道这是本很好的书。封面的感觉也不错,设计和纸张都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