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英) 霍布斯 页数:316 译者:朱敏章
Tag标签:无
前言
上帝创世治世之术,谓之自然,自然之所有,人每效而为之。夫所谓生命,不外肢体之动作,而由其中之一部为之发动,如钟表之弹簧之与齿轮是也。人身之有心,譬犹弹簧也;其神精,譬犹游丝也;其骨骼,譬犹齿轮也。自然界之制品最精者,莫如“人”,而人遂能创作庞大之“利维坦”,名之日“国”者,以拟之。此机械人之组织及力量,皆远超越乎自然人,而转为自然人之保障焉。一国之中,主权,其灵魂也;官吏,其骨骼也;赏罚,其神精也;私家之财富,其体力也;公众之安宁,其事业也;顾问之辅弼,有如记忆;公道与法律,有如理志;民和,则有如健康;民怨,则有如疾病;内乱,则有如死亡。若夫立国之本之“民约”,则有似乎上帝创世时“其令有人”之一念。今欲述此机械人之性质,予将分为四篇以论之:第一篇,论制造之者,及借以制造之材料,二者盖皆人也。第二篇,论国以何契约而造成,及统治者之权力与力量,并论国之何以存何以亡。第三篇,论基督教国之为何。第四篇,论何为黑暗之国。
内容概要
《利维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领婪的种种丑行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已经在霍布斯的笔下黯然失色。
作者简介
朱敏章,民国时期的政法学者,有译著多种,生平不详。
书籍目录
译者引言作者序言第一篇 论人类 第一章 论感觉 第二章 论想象 第三章 论想象之连续 第四章 论语言 第五章 论理智及科学 第六章 论自由的动作即情欲之内部起源并论表示此种动作之言辞- 第七章 论议论之终结 第八章 论智识之德及其弱点 第九章 论知识之分类 第十章 论权力身价尊显荣誉及身份 第十一章 论举止之异同 第十二章 论宗教 第十三章 论人类之自然的状态由其祸福之点察之 第十四章 论第一第二自然律并论契约 第十五章 论其他之自然律 第十六章 论人法人主动人第二篇 论国 第一章 论国之起源发生及其意义 第二章 论建立的统治者之权利 第三章 论建立的国家之种类及统治权之继承 第四章 论保育的管辖及专制的管辖 第五章 论人民之自由 第六章 论集会结社 第七章 论大臣 第八章 论国家之营养及生殖 第九章 论建议 第十章 论国法. 第十一章 论罪犯恕罪及减罪 第十二章 论赏罚 第十三章 论国家何以致弱而致解体 第十四章 论统治者之职权 第十五章 论因于自然的上帝之国第三篇 论基督教国 第一章 论基督教政治之原则 第二章 论《圣经》各篇 之总数及其年代范围威权及注疏家 第三章 论神灵天使灵感之意义 第四章 论《圣经》文中天国圣洁圣餐各词之意义 第五章 论上帝之言及先知 第六章 论异迹及其应用 第七章 论永生地狱得救赎罪及来世 第八章 论教会一词在经文中之意义 第九章 论亚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及犹太列王时代上帝国之权能 第十章 论救主之职分 第十一章 论教权 第十二章 论人人天国之必要条件第四篇 论黑暗之国 第一章 论误解《圣经》所引起之灵的黑暗 第二章 论神话及其他外邦宗教所流传之遗迹 第三章 论无益之哲学及荒诞之惯例所招致之黑暗 第四章 论前述之黑暗孰因之以为利结论
章节摘录
第三章 论想象之连续所谓思想之连续者,谓一思想接续又一思想,可名之为心之言语,以别于字之言语。人每思及一物之后,其第二思想之继起,绝非尽出偶然。吾人之想象,既系出于前此感觉之一部或全部,故由一想象过渡于又一想象,其过渡之程序,亦必前此感觉中有类似之者。缘一切幻觉,皆系内部运动之一种,即感觉之遗迹。某某运动曾经相续而起者,则其中一种再起而甚强时,别种必连续而起。譬如倾水于桌之平面上,以指引之,指之所至,水亦至焉。但在感觉之时,每得一物之印象后,其续得者每有不同。故当想象一物之后,其继续想及者,亦不能断定必为何物;但可确言者,此物必与彼物曾有一度相续之关系耳。此种思想之相续,或心的语言,凡有两种。第一种为盲行的,无定则的,因其无情欲的关系,故不能定其继续之方向。此类思想,游荡无定;虽亦甚复杂,但不协调。譬如不调之琴,发声杂乱;又如已调之琴,而遇不善奏者,则亦不成声也。然虽在此乱杂之心境中,而细一察之,亦常可发见其连续之关系。譬如论及吾国近今之内乱,忽有人起而问罗马时代一文钱之所值,固觉其毫不相干矣;但此二事之关联,正不难说明。盖一想及内争,即联想到国王之陷于仇敌之手,因而想及基督之陷于仇敌之手,于是想及卖基督者所得三十文钱之赏金。故此问题,非无因而至矣。因思想之动极速,故一问题引起别一问题,毫不费时也。第二种思想之连续,为有常轨的,为欲念所管辖者。缘吾人所欲或所惧之物,其印象最深而持久,往往可以扰及睡眠。因有欲念,于是想及如何之方法便可生出所欲之结果,于是更想及方法之方法,直至想出吾人力所能及之下手点。因所欲求之结果,印象极深,故思想中偶有分歧,可令其即刻复回原途。昔日哲人昭示吾人,谓凡吾人之行动,应常以所欲得者为标的,则思想自有途径,而可向成功之路进行也。有节制之思想,其连续复有两类:一即思及一结果而搜求其原因,或能达此之方法。此于人类及动物皆同有。一即思及一物,而更思此物所能发生之结果。换言之,即得之之后可以如何利用之是也。此则殆为人类所独具。盖在动物,除饥渴淫怒等肉体之情以外,其性非能生此好奇心也。故心之语言,在为欲所节制时,结果即为寻求,此即发明之起源。其寻求也,或求现在及过去某结果之原因,或求现在或过去某原因之结果。设人失落一物,则必由其失物之时之处,回想及某某处某某时,以求得其尚未失去之时之地。盖必先求得一确定之时间空间,以便着手寻求;于是再由此时此地,续想及以后之时之地,以求得在某行动或某环境中可致遗失此物。此名日回忆,即重思过去之行动是也。有时吾人知所寻之物必不出某范围,于是可就此范围中一一遍察其各部分。譬如有珍饰遗于地上,则必将地板仔细扫除以寻之;又如猎犬,常遍走田间以觅猎物之迹;又如有人将欲作歌,则先遍察各字母,以求叶韵也。有时吾人欲知某一行为之结局,则必思及前此同一行为之结局何如,盖假定同一之行为将造成同一之结果也。譬如人欲知罪犯之结果,则必回忆前此之所见;于是依次想及犯案、法警、监狱、法官、行刑场。此类思想,名日先见或先知,亦名日智慧。唯类此之推测,因不能尽知其各方情势,往往归于谬误。但有一层可以无疑,即某人之经验较多,则其先见之程度亦同一较多,而其推测亦较鲜失误。凡现在之物,存于自然;过去之物,存于记忆;将来之物,则尚未存在。故“将来”也者,乃吾心之所造,不过以过去之因果施之于现在之行为耳。经验较多者,施之亦较有效;唯不能决其有效也。故推测适中,实未得名为智慧,亦只为妄揣而已。真正之先见,唯上帝有之。盖一切事物无不由上帝之志意而成。唯上帝超乎自然,而能发预言。世间之预言家,不过善于猜测。如其于所猜之事物知之较详,则其猜也亦较准,因其所得之迹象较多也。迹象也者,后事之前兆,或前事之后果。故于一事经历最多者,则其所得之迹象亦最多。本此以推,白易得之。凡事以生手当之,无论如何精明,终不及有经验者之可恃;第一般青年人或不信此说耳。先见之能,初不限于人类;一岁之兽类,往往能分别利害,知所取舍,较之十岁之童子且有过之。对于未来之事之智慧,既由过去之经验而来。则对于过去之事之因果,亦往往能以辨别过去之陈迹。推之读史,往往见某邦方在兴盛,忽遭内乱,竟归败灭。于是当其见别一国之残败遗迹,遂亦推想其曾遭同类之内乱,以致败亡。第此种揣测,亦多不中,正犹对于未来之推测耳。人心之功能除五官外,未有自然发生而能独立为用者。下文所将述之各种功能,皆系后天所得,且系用力研求以得之者,此皆赖有文字语言之相助也。盖除感觉、思想,及思想之连续以外,人心无复其他活动。但因有语言、有方法,而心之功能之发展乃不可限量。人类所以异于其他动物,诚以此也。凡吾人之所想象,皆为有限的,故一切意见概念,皆不可称为无限。无论何人,不能想象无穷大之何似,亦不能领会无限速度、无限时间、无限力量之如何。当吾人述一物为无限的,实不过表示吾人不能想象其终始其范围,并不能有对此物之概念,只自觉其无可设想而已。是故吾人称述上帝之名,只因欲尊崇上帝,并非图想象上帝之为何。盖上帝乃不能理解的,其伟大、其威力,皆吾人所无从设想也。凡吾人之所能理解,无不先自感觉得来,已如前所云矣。故于感觉所不及之物,当然无从理想。人所能想之物,必有其所在之处,必有一定之大小,必可分为几部分。若谓某物可以同时在此处又在彼处,或谓两件以上之物可以同时在同地,凡此之类,皆感觉中之所不能有,而为妄言无疑。此不过一般愚人,由自欺之哲学家及自欺欺人之学院派人裨贩而来,不自知其所云而已。
编辑推荐
《利维坦》中译本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为“万有文库·汉译世界名著”之一种推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