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吉林省吉出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马伍森 注译 页数:178 译者:马伍林 注释
Tag标签:无
前言
语文课程的教授与学习,离不开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这套“大语文丛书”,便是配合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专门编选和出版的大型课外阅读作品的系列读本。“语文”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另有“语言和文章”的解说。从人们的实际运用来看,把“语文”理解为“语言与文学”的看法更为普遍,因为早期的“文学”与“文章”的界限模糊,“语言与文章”的说法也完全成立。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语文”,它应该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说是它的初期阶段;它既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必要工具,又是人类记录和积累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语文”的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但“语文”的渊源与历史却可追溯到人类产生口头语言和出现文字表达之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语文”——“语言与文学(文章)”,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与辉煌的文明传承。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便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篇、名家名作。它们在精到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时代情绪与审美精神,并作为文明的载体和文化的传统,滋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些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检验而成为宝贵文化财富的语文经典,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教育部在2001年与2003年,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即“语文新课标”)。这一“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要求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一个高屋建瓴的指导性的意见,对于切实保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水平,无疑是及时的和重要的。
内容概要
《大学》和《中庸》是中国古代典籍珍品,它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书籍目录
导读 大学一、经文二、释“明明德”章三、释“新民”章四、释“止于至善”章五、释“本末”章六、释“格物致知”章七、释“诚意”章八、释“正心修身”章九、释“修身齐家”章十、释“齐家治国”章十一、释“治国平天下”章 中庸第一章 纲领第二章 知人第三章 正心第四章 正心第五章 修身第六章 审问第七章 明道第八章 正心第九章 正心第十章 明道第十一章 正心第十二章 知物第十三章 笃行第十四章 修身第十五章 齐家第十六章 齐家第十七章 知天第十八章 齐家第十九章 齐家第二十章 治国第二十一章 知性第二十二章 诚意第二十三章 诚意第二十四章 治国第二十五章 诚意第二十六章 博学第二十七章 修身第二十八章 明道第二十九章 明辨第三十章 知法第三十一章 修身第三十二章 诚意第三十三章 正心附录:大学中庸名言集释
章节摘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殊的问题,每个人也有自己特殊的问题,这些特殊的问题不能算是大学问,大学问是基础性、永恒性的学问,它是我们解决各种特殊问题的总的指导原则。各种特殊问题都出现在社会之中,那么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存在呢?一大群男男女女能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奇迹,这表明他们之间有某种默契,这就是:彼此信任,彼此承认,彼此宽容。这时,我们就达成了共识。没有这种共识,就形成不了一个相互合作的群体,构不成一个社会。社会成员问所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存在最根本的保证,研究这些共识就是大学问。尽管任何社会任何人在特殊的情境中,都有自己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但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不能以牺牲大学问为代价。相反,有了大学问才使现实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大学问往往被人忽视,甚至遭到短视之人的蔑视。大学问不仅适用于特定社会中的某些人,而且适用于所有社会的所有人。《大学》中把它归纳成三条,又称“三纲”,这就是:发扬人固有的崇高德性(明明德),使人民每天都有新面貌(新民),最终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至善)。“三纲”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序的递进排列。先是个人修身,再推己及人,使所有人自新,最终共同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三纲”只是规定了大学问的最终目标,还嫌粗略,《大学》又详细讨论达到这一伟大目标的具体过程,它有严格的顺序,不能随便颠倒。具体是:由格物到致知,到诚意,到正心,到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到平天下。这些哲学名词(又称“八目”)后来成了宋明儒学和现代新儒学的重要概念,由它们所组成的哲学命题构成儒家哲学的命脉。难怪朱熹硬说《大学》是孔子的遗书,放在《四书》之首,并把它看作是德育教育的入门书,连《论语》《孟子》都落在它的后面,可见《大学》的重要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