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选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杨慧艳 编译  页数:204  字数:268000  

前言

  “大语文丛书”总序  白 烨  语文课程的教授与学习,离不开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这套“大语文丛书”,便是配合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专门编选和出版的大型课外阅读作品的系列读本。  “语文”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另有“语言和文章”的解说。从人们的实际运用来看,把“语文”理解为“语言与文学”的看法更为普遍,因为早期的“文学”与“文章”的界限模糊,“语言与文章”的说法也完全成立。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语文”,它应该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说是它的初期阶段;它既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必要工具,又是人类记录和积累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  “语文”的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但“语文”的渊源与历史却可追溯到人类产生口头语言和出现文字表达之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语文”——“语言与文学(文章)”,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与辉煌的文明传承。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便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篇、名家名作。它们在精到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时代情绪与审美精神,并作为文明的载体和文化的传统,滋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些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检验而成为宝贵文化财富的语文经典,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教育部在2001年与2003年,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即“语文新课标”)。这一“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要求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一个高屋建瓴的指导性的意见,对于切实保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水平,无疑是及时的和重要的。  关于阅读书籍对于人们的成长与成才是如何的重要,许多先贤大德都有精深透辟和精警启人的论说。如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我国的著名文学家鲁迅也指出:“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所以,读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累进,单纯的范文借鉴,更不是一种实用性的消闲与娱乐,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心智的徜徉、心性的滋养。经常性地阅读好的作品,能够积累文学知识,增进艺术感觉,丰富文化素养,掌握语言规律,进而充实精神世界,提高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当然也包括欣赏作品和写好作文的实际能力。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我们这套“大语文丛书”,既注意了所选作品在体裁、样式上的多样性,如中外文学名著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精品、童话、寓言、故事、神话、科普科幻等方面的中外名作;还注意在各类体裁作品的遴选中,选收那些既有代表性,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以使“大语文丛书”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有切合其需要和适合其阅读的作品,从而做到丰富多样,各取所需。特别要指出的是,丛书的选与编,充分考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能力、应对语文考试等实际性的需要。可以说,整体上的丰富性与具体上的实用性的较好结合,是我们这套丛书有别于同类丛书的一个鲜明特征。   为使这套丛书在配合语文学习和应对语文考试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本套丛书根据不同的类别,在提供原作原貌的基础之上,分别增加了以下一些内容:   1.导读:包括作品写作背景、内容提要、思想内涵、阅读要点等;   2.知识链接:包括作者介绍、作者的生平与成就、作品的地位与影响等;   3.译文: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力求做到“信、达、雅”;   4.注释:将原著或古文的正文中出现的疑难词句、问题等,予以解释性说明,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   5.名师点评:由知名语文教师总结每篇文章的主要特色并作简要评论;   6.经典记忆:以节选的方式推荐优美的语言、警句;   7.阅读延伸:就作者的历史资料、奇闻轶事及相关人物、事件等,作提示性的介绍:   8.问题与思考:对文章中的精彩观点与描写等内容,或提出鉴赏性的意见,或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使学生更深地领会文章,并把握其精髓。   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良苦用心与编选努力,能使这套“大语文丛书”给中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提供既丰富又实用的精神食粮,陪伴中小学生们有益而快乐的阅读,为推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促进中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略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是为总序。   2009年7月26日于北京朝内

内容概要

  二十世纪外国散文创作在继承散文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大语文丛书·语文新课标必读: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选》以随笔、评沦、演讲辞、游记、书信、传记、序跋、回忆录、日记等体裁的作品居多。

作者简介

  姜玉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现就职于北京第十五中学。先后担任国际部、高中部和初中部语文教师。

书籍目录

名师导读
知识链接
日本
自然与人生
牵牛花
古都的风貌
听泉
印度
我的童年
孟加拉风光(节选)
埃及
尼亚加拉瀑布
思想的诞生
与花儿攀谈
英国
空袭之夜盼和平
射象
戴·赫-劳伦斯
勒奇山谷之行
大旱的消失
林鸟
旅伴
法国
沙漠
北京之游
松鼠

德国
童年杂忆(节选)
懒惰哲学趣话
奥地利
世间最美的坟墓
西班牙
移民
老鹰和牧羊人
瑞典
父亲与我
美国
不散的筵席
最后的山
我有一个梦想
信仰自由
……
哥伦比亚
巴西
阿根廷
波兰
捷克
俄罗斯
丹麦
墨西哥
荷兰
加拿大
韩国

章节摘录

  芥川龙之介  (1892—1927),日本近代小说家、散文家,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笔名“我鬼”。夏目漱石的门生,新思潮派的主将,向有鬼才之誉。在东大读英文期间开始写作,以《罗生门》、《鼻子》、《山芋粥》等短篇小说崭露头角,奠定其新进作家的地位。早年作品《大川之水》(1914),表达一种乡土之爱,既抒情,又浪漫,还带有些许青春的感伤。而到相隔六年时间的《东洋之秋》,已然见出生活的重压。人生的厌倦,使他陷入深刻的苦闷,精神的危机正一步步逼近。终于在1927年7月24日,怀着对未来的“恍惚不安”,35岁的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为纪念芥川,奖掖后进而设立的芥川奖,至今仍是日本纯文学的最高奖。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作家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却让读者深深地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竹林中》已然成为经典之作。  大川之水  我出生于大川端附近的一条街上。走出家门,穿过米槠覆荫、黑墙毗连的横纲小路,便可看到一条宽阔的大河,河边立有上百根桩子。从小学到中学毕业,几乎天天都望见这条河。那水、那船、那桥、那沙洲,还有那些生于斯长于斯,每日忙忙碌碌的人。盛夏的午后,踩着灼热的河砂,下河学游泳,不意中河水的气息扑鼻而来。这种种情景,现在回忆起来,那份亲切的感觉似乎与年俱增。  那银灰色的雾霭,绿油油的河水,隐隐然有如一声长叹的汽笛声,以及运煤船上茶褐色的三角帆,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引起不绝如缕的哀愁。河上风光如许,使自己那颗单稚的心,宛如岸边的柳叶,颤动不已。何以如此钟爱那条河呢?是因为那一川暖融融的浊水,引起无限的怀念之情,还是有其他因素,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总之,在以后的时间里,每见大川之水,我便会莫名地感动,想要流泪,还会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慰安与寂寥。我的心情,好似远离寄身的世界,沉浸在亲切的思慕与怀恋的天地之中。怀着这样的心境,为能咂摸这一慰安与寂寥的况味,才尤爱大川之水。  三年来,我陶醉于郊外杂树林内浓荫覆盖的书斋里,那平静的读书三味。尽管如此,我仍不能忘情于大川之水,一个月里总要去眺望三两次。书斋寂寂,却不断予人以情思的亢奋与激烈。而那大川的水色,似动非动,似淌非淌,似乎能融化一颗凄动不宁的心,仿佛羁旅归来的香客,终于踏上故土一样,既有几分陌生,又感到舒畅和亲切。因为有了大川之水,所有的情感,才得以恢复本来的纯净。  不知有过多少次,看到绿水之滨的洋槐在初夏和风的吹拂中,白花纷纷地凋落。多少次在多雾的十一月夜半,听见群鸟在幽暗的河面上,瑟瑟啼叫。所见所闻的一切,无不使我对大川增加新的眷恋。就如同年少的心,像夏日河面上黑蜻蜓的翅羽一般易于震动,不由得要睁大一双惊异的眸子。尤其在夜里,在撒网后的渔船上,依傍船舷,凝视黑悠悠的大河无声地流淌,感受着飘散在夜空与水气中的“死亡”气息,忍受着寂寞的煎迫,又是何等的孤单无助。  每当遥望大川的流水,便会想起邓南遮对意大利水都威尼斯的风光倾注的满腔热情:在教堂的晚钟和天鹅的啼声里,威尼斯沐浴在夕阳下;露台上盛开的玫瑰和百合,在水光月影之下,显得苍白而青幽;宛如黑色柩车的公渡拉游艇,从一个桥头驶向另一个桥头,犹如驶入了梦境。对于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新发现,能引起深切的共鸣。  受大川之水抚育的沿岸街区,对于我说来,都是难以忘怀且倍感亲切的。从吾妻桥下流开始,有驹形、并木、藏前、代地、柳桥以及多用的药师寺前、梅堀,直到横纲的岸边,这些地方,无一不令我留恋。人走到哪里,耳中都会听到大川之水汩汩南去的细响。那亲切的水声,从阳光普照的一幢幢仓房的白墙之间传来;从光线黝暗的木格子门的房屋之间传来;从银芽初萌的柳树与洋槐的林荫之间传来。绿水悠悠、波光粼粼的大川之水,就像一块打磨平滑的玻璃板。多么亲切的水声呀!像是在絮絮低语,又好似撒泼使性儿。河水绿得像榨出的草汁,不分昼夜地冲浇着两岸的石堤。不管是班女、业平,还是武藏野,它们的往昔我并不是很清楚,但远自江户时期净琉璃的众多作者,近至河竹默阿弥辈,在他们的风俗戏里,为了着力营造杀人场面的氛围,配合浅草寺钟声的常用道具,便是大川那凄凉的水声。十六夜与清心双双投河的时候,源之丞对女乞丐阿古与一见钟情的时候,或是补锅匠松五郎挑着担子走过两国桥的时候,大川之水如同今天一样,在客栈前的渡口,在岸边的青芦和小舟的舷旁,源源流过,喃喃细语。  听水声,最有情味的地方,莫过于在渡船之上。我记得,从吾妻桥到新大桥之间,原有五个渡口。其巾驹形、富士见和安宅三个渡口已相继荒废。如今只剩下从一桥到浜町、御藏桥到须贺町这两个渡口。现在河流业已改道,原先芦荻繁茂的点点沙洲,已消失殆尽。惟有这两个渡口,还是原来的浅底小舟,船头上一样的站着老渡工,每日不知要横渡几次。我时常没事也会去乘乘这渡船。渡船随着水波荡漾,人坐在渡船上,恍如置身于摇篮里,无限的惬意。特别是天晚时,愈能深深体味到船上那种寂寥与慰藉的情致——低低的船舷外,便是柔滑的绿水,如青铜一般泛出凝重的光。宽阔的河面,一览无余,直到新大桥远远横在前面,像是要拦住去处。暮色中,两岸人家灰蒙蒙的,只有映在纸拉门上的昏昏灯火,在雾霭中星星点点地浮现。涨潮时分,难得有半挂着灰不溜秋的风帆、溯流而上的一两只大舢板,但是船上悄无声息,连有无舵工都不清楚。面对这静静的船帆,感受着绿波缓流的水味,我总是无言以对,那种感觉,就像读霍夫曼斯塔尔的《往事》一样,有种无可名状的凄凉寂寞。每当此时,我便感觉到,自己心中情绪之流的低吟浅唱,已与雾霭之下悠悠的大川之水,交相共鸣,合成一个旋律。  然而,使我着迷的,并不只是大川的水声。其实,大川之水,还具有另一种别处难以见得的柔滑而温文的光彩。就拿海水来说,其色如碧玉,绿得过于浓重。而大川上游,翡翠般的水色又嫌太轻太淡,根本分不出潮涨潮落。惟有流经平原的人川之水,驶进了淡水和潮水,在清冷的绿色中,糅杂着混浊与温暖的黄色,似乎有种通人性的亲切感和人情味。就这个意义上而言,大川处处显得有情有意,令人眷恋不已。尤其流经的多为赭红黏土的关东平原,又静静地穿过“东京”这座大都会,所以,尽管水色浑浊,波纹迭起,像个难伺候、爱抱怨的犹太老头,可是却予人以庄重沉稳、亲切舒适的感觉。虽说同样是流经城市,但是大川之水没有用以沟通河流的人工渠水那么暗淡、昏沉。反而使人觉得,它总是那么生气勃勃,奔流不息,或许是因为同神秘之极的“大海”不断流通的缘故吧。然而,大川奔流的前方,是无极无终,不可思议的“永恒”。在吾妻桥、厩桥和两国桥之间,水绿得如香油一般,浸着花岗岩和砖砌的巨大桥墩,那份欢快自是不用提的了。河岸近处,水光映照着客栈门前白色的纸罩方灯,映照着银叶翩翩的柳树。过午,虽说水闸拦截,河水依旧在幽幽的三弦声中,在温馨的时光中流过。在红芙蓉花中,水流一面低声愁叹,一面因胆怯的鸭儿拍垌振翅而搅成纷乱一片,闪烁着潋滟的水光,悄悄的,从无人的厨房下面流过。那凝重的水色,涵蕴着无可形容的脉脉温情。再譬如说,两国桥、新大桥、永代桥,越接近河口,河水越明显地交汇着暖潮的深蓝色。在充满噪音和烟尘的空气下,河面如同洋铁皮,将太阳光反射得灿烂辉煌,懒洋洋地摇荡着运煤的驳船和白漆脱落的老式的汽船。然而,大自然的呼吸与人的呼吸,已经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间,化为都会水色巾那一团温暖,而这是轻易不会消失的。  每当日暮时分,河面上水气弥漫,暝色渐次四合,夕阳落照之中的大川之水,那色调简直绝妙无比。我独自一人,靠着船舷,闲闲望着暮霭沉沉的水面,水色苍黑的彼岸,一轮又大又红的月亮,在一幢幢黑黝黝的房屋上空渐渐升起。我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恐怕是我永生都难以忘怀的景色。“所有的城市,都有其固有的气味。佛罗伦萨的气味,就是伊利斯的白花、尘埃、雾霭和古代绘画上清漆的混合味儿。”(梅列日科夫斯基)倘有人问我“东京”的气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大川之水的气味。但却又不单单是水的气味,还有大川的水色,大川的水声,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东京的色彩,东京的声音。因为有大川之水,我才爱“东京”;因为有“东京”我才爱“生活”。  大正三年一月不久之后听说“一桥渡口”废弃了,“御藏桥渡口”的废弃,恐怕也为时不远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课外阅读要求,我们选收了那些既有代表性,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以使这套“大语文丛书”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有切合其需要和适合其阅读的作品,从而做到丰富多样,各取所需。  同时,为使这套丛书在配合语文学习和应对语文考试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套丛书根据不同的类别,在提供原作原貌的基础之上,分别增加了名师点评、经典记忆、阅读延伸、问题与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整体上的丰富性与具体上的实用性的较好结合,是我们这套丛书有别于同类丛书的一个鲜明特征。  白烨 著名文学评论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里面包含的散文的确经典。喜欢
  •   非常超值,对写作有帮助,喜欢阅读的孩子有用。
  •   下次还要买 这次晚定了,儿子很喜欢
  •   都是经典文章,适合初中生阅读。
  •   推荐给孩子,希望他能喜欢!
  •   很适合静下心来读
  •   闲暇时,多读一些好的文章,一方面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   女儿阅读用书
  •   大语文系列,买来给孩子读的,有时间要好好看看。
  •   是一本令人满意的书,孩喜欢!
  •   适合孩子的散文
  •   中外文学都接触一下,对小孩子扩宽思路比较好。
  •   一口气买了6本书,这本还没读到,冲名字买的,都是一些名作家学的文章,应该不错!
  •   都是不错的文章,多阅读可以开拓思想。
  •   还没看呢,一本一本来,不过看起来不错!
  •   太烂了哼
  •   好书,经常看书是不错的!可以充实自己
  •   中学生的范文
  •   便宜啊,几元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