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于杰 页数:119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问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内容概要
《共和国故事·建筑奇葩: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建成》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建筑奇葩·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建成》讲述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建成的发展过程及其最终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书籍目录
一、规划设计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鸟巢”方案引起广泛关注“鸟巢”方案投票脱颖而出城建集团中标筑“鸟巢”大胆进行科技攻关二、施工建设举行“鸟巢”开工奠基仪式开始实质性结构建设论证修改“鸟巢”设计方案进行“鸟巢”地面施工建设进行“鸟巢”钢结构施工进行“鸟巢”主结构卸载进行“鸟巢”配套系统施工胡锦涛视察“鸟巢”工地温家宝看望“鸟巢”建设者“鸟巢”工程完成最后施工三、建成使用隆重举行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奥运会闭幕式隆重举行残奥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残奥会闭幕式
章节摘录
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2002年10月25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征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设计方案。 奥运会作为一个国际化文化体育盛会,它的规划工作也是繁重庞大的,其中特别要求各项工作要充分体现国际化特点。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盛会,它不仅吸引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而且,世界上最高明的建筑师也积极为之创造出最伟大的作品。 在这次征集活动中,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许多最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这次竞赛。 早在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时候,全国人民的热情就已经被点燃了,社会各界不约而同地搞起了支持申奥“大签名”的活动,甚至有的活动达到了上千万人的程度。 与此同时,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出国访问,进行与“友好城市”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各国的奥委会委员都进行了友好沟通。大家在交流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对中国了解并不多,他们更无法理解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奥运的企盼和热情。 当北京市领导向他们讲述了中国社会各界对奥运的支持活动时,外围朋友都在惊讶之余,发自内心地表示赞叹。 他们说:“除了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想象如此人数众多的签名。” 访问归来之后,北京市马上召开会议,大家在会议上更明确了一个认识: 举办奥运,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充分了解中国,而后接纳中国。 所以大家决定,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招标必须跨出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招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北京奥运的国际化。 同时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样可以弥补国内建筑设计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弥补国内没有大型奥运场馆设计经验的缺陷,迅速提升国内体育设施建筑设计水平。 2002年4月份,北京市计委成立了“奥运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项目法人招投标的组织、协调,制定出各类招标相关文件,积极向国内外推介奥运场馆招标项目。 2002年6月,“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论证会在北京举行。论证会由科技部和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北京‘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其中包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公交区域调度系统、西客站公交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和北京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等。 从7月3日至5日,北京市召开“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专门研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什么?” 7月3日,北京奥组委主席、北京市市长刘淇在“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开幕式上表示: 北京将通过宏伟壮观的形象和景观设计,与世界分享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魅力,传达“新北京、新奥运”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和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生机勃勃的今天,以及充满自信与希望的人民…… 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创作出令世界叹服的作品,为现代奥林匹克设计留下宝贵的遗产,也成为北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袁伟民,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吉哈德?海博格等出席了这次会议。 与此同时,“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设计大赛”也拉开了帷幕。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与景观工程,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2002年到2003年,制订北京奥运会视觉形象与景观战略规划,完成奥运会标志设计。其中包括国家体育场的规划设计。 第二阶段为2004年到2006年,制订奥运会形象识别标准、完成奥运会吉祥物设计以及其他主题设计。 第三阶段为2006年到2008年,制订形象市场开发计划、完成场馆和城市景观布置方案及运行计划与实施。 截至7月3日17时,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结束。 北京规划委共收到89个规划设计方案。 7月16日至26日,在北京同际会议中心对所有89个方案进行公开展览,并组织公众投票选出各自喜爱的方案。 2002年10月,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公开发布奥运项目资格预审和意向征集文件。同时,北京《国家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方案》举行国际竞赛。 国家体育场是第一个进入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设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