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风骚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董胜 编  页数:119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庞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今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内容概要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书籍目录

一、改革探索中央下发经济体改文件理论界关于股份制大讨论体改委召开试点座谈会党的十五大指明股份制方向李岚清对规范持股作出指示中组部提出股份制要求李岚清指示深化股份制改革二、实践措施企业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北京市委出台企改政策海南大胆推行股份制山东试点转制与股份制黑龙江实行股份制改造吉林化国企股份制改革安徽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四川德阳国企全方位重组泉州、济南力促经济发展三、美好前景广东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钢铁企业股份制激发活力股份制激发职工责任感实行股份制效益大增华药股份制改造显生机玉柴崛起不断创造奇迹转换经营机制新步伐把股民压力变成动力企业改制业绩突出促进事转企与企社分离河海公司改组为股份制

章节摘录

   理论界关于股份制大讨论   就在股份制企业不断试验和涌现的时候,理论界对股份制进行着一场大讨论。   这场争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股份制经济性质的争论,即股份制“姓社”、“姓资”的问题;二是关于股份制的实践结果,股份制能否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问题。   关于股份制的性质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制作为一种财产组织形式,早于资本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相反,是股份制拯救了资本主义。   股份制不隶属于某一特定的制度形态,不应给股份制贴上“姓社”或“姓资”的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孕育着股份制经济,是客观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它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能决定的。   股份制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社会商品经济的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同样可以为公有制经济服务。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股份制经济。   另一种观点则是根本否定股份制,认为股份制会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就是借股份制之名,行自由化之实。   两种观点的争论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之后才基本结束。通过争论,对股份制的认识才逐渐趋于明朗,并形成共识。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股份制经济。”“姓公”、“姓私”是由出资人的性质决定的,法人财产本身是一种混合所有制,没有“公私’’之分。   此外,还同时存在对股份制实施后果的争论。一些人担心实施股份制将削弱公有制地位、产生食利者阶层等,并认为国有企业不宜推行股份制。   另一些学者则积极主张搞股份制,认为在一般竞争性行业中,股份制企业将代替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   股份制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并未真正地活起来。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改革并未触及产权关系,国家仍牢牢掌握着所有权,只给企业部分经营权。股份制是明确企业产权关系的最好形式。  经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股份制不会削弱公有制地位,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改变为货币形式,只是资产形态发生了变化,本质上并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股份制可以而且能够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方向。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股份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从而结束了多年的关于股份制的争论。   体改委召开试点座谈会   1992年2月29日至3月4日,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联合在深圳市召开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   这次会议交流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的情况,研究了股份制经营方式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作用,拟定了《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工作的规范意见》及配套的10项政策规定。   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国家机关13个部门,14个省、市的体改委、计经委、金融、资产管理机构,21个股份制试点企业,以及三位从事股份制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130余人。   在这次会议期间,恰逢邓小平的重要谈话在全国传达。这个重要谈话,对会议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并给与会同志以极大鼓舞。   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特别是国务院13个部门经过协调,针对当前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工作中的迫切需要,共同提出、拟定了《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工作的规范意见》及配套的10项政策规定,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会议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在座谈中,与会者回顾和总结了几年来的股份制试点工作,一致认为,股份制经营方式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筹集资金发展经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次会议提出:要积极地、坚定不移地继续搞好股份制试点。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当前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中的问题,并不是股份制本身带来的,而更多的是外部环境、知识不足和缺乏工作经验造成的。   会议提出,下一步的工作不应按现有的不规范模式扩展数量,而是要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帮助现有股份制企业按规范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积极进行新的规范化股份制企业的试点。   会议还提出,股份制只是企业多种经营方式的一种,在当时的条件下,各种经营方式对搞好企业都有一定的作用,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又有着共同需要改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应该鼓励企业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经营方式,不要一哄而起,都搞股份制。   这次会议对下一步进行股份制试点提出的指导思想是:   坚决试,不求多,务求好,不能乱。会议指出,现在各地搞股份制试点,特别是要求公开发行股票和建立股票市场的呼声很高。这种热情是好的,但必须积极引导,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   一定要胆子大,步子稳,工作实,分阶段地把工作做好。所谓搞好,就是严格按照基本规范进行试点,试出效果来。   会议对下一步试点工作提出建议:   一是尽快制定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的法规、办法。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等基础工作。   三是研究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管理。   四是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试点工作。   此外,国家体改委准备直接抓若干个股份制企业进行试点,推进规范化工作,并继续同上海、深圳两市一起研究股票上市的股份制企业试点中的有关政策和配套改革。   同时,还准备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本着坚决试点、从严把握、分步推进的精神,同广东、福建、海南省落实搞好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扩大试点工作,并研究不上市股票过户转让的办法和方式,确保这些省、市股份制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进行。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独领风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