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突破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袁凤东 编  页数:119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内容概要

  《共和国故事》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在选题上,我们选取每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在内容上,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共和国故事:再次突破(国家新划一百四十个市县为沿海开放区)》将带你去了解国家新划一百四十个市县为沿海开放区中发生的那些故事。 --------------------------------------------------------------------------------

书籍目录

一、战略决策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十三大提出沿海发展战略中央决定扩大沿海开放区二、规划发展福清吸引侨胞积极投资萧山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静海打造良好投资环境丹东下工夫改善软硬环境日照成立对外出口加工区淄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椒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晋汀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三、突破行动开发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开工建设唐山湾滨海大道建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鞍山鞍钢进行创新技术改造威海建设开发区筑巢引凤沈阳改造铁西老工业区批准设立营口市鲅鱼圈区建设发展扬州江阳工业园

章节摘录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同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在这份文件中提到:  立足现有基础,以提高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在搞好企业改革和改组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替代进口、改善环境和安全生产,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  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轨道车辆、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重大装备产品,把东北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沈阳的铁西区,在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上千家国有企业,曾经是中国规模最大、密集度最高的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铁西区风光占尽,它为共和同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从天安门城楼上第一面国徽,第一台5吨蒸汽锤,第一部50万吨钢坯初轧机组,到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组合机床,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地,被称为“中国的鲁尔”。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铁西区的辉煌迅速退去,昔日最让铁西骄傲的大型企业却成了铁西区背上巨大的包袱。  沈阳市有一条赫赫有名的街道叫北二路,曾经有37个大型国有企业坐落在这条街道上,它们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350个第一。  但是,从1995年至2003年,这条街道却有了另外两个名字,叫做“亏损一条街”、“下岗一条街”。  在这期间,铁西区大部分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再没有一家盈利了。  1996年11月,生产出我国第一台拖拉机的大型国有企业沈阳拖拉机厂,在一次大会上,到会者每人发了一根香肠以示安慰后,就这样宣布破产了。  1986年至2002年的16年中,90%,的同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90%;城市功能单一,二、三产业比例严重失衡;职工生活困难,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社会保障缺失,10万多名下岗职工没有参加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这时候,陷入困境的铁西区流行起很多顺口溜:洗手没有肥皂,干活没有手套,什么时候发工资不知道。  不仅铁西的工人没钱,整个铁西区都成了有名的贫困户,2002年铁西区每平方米的土地出让金只有邻近和平区的五分之一左右。  面对这种困境,辽宁省政府一直在积极寻求振兴之路。  1988年,辽宁省政府将铁西工业区列为辽东半岛开放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3个示范区之一,成为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的试验区。  2002年6月,真正的转折点出现了,沈阳市作出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战略决策,为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全面升级提供了制度支撑。  铁西区的地域面积从4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了484平方公里,为铁西突破重围开辟出广阔天地。  铁西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的剥离、转型,然后是寻求市场的生机,恢复市场体制,最后借助于“东搬西建”,腾笼换鸟,“真正让他们彻底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政府组织结构变革之后,铁西区实施了“东搬西建”,大量的老国有企业从原铁西区迁出,搬迁到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同年,铁西区开始了大规模拆除烟囱的行动。  沈阳冶炼厂3座100多米高的大烟囱,曾经是铁西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核心标志。2004年3月23门,这三根大烟囱被定向爆破,轰然倒塌。  在随后的几年间,上千座烟囱被拆掉,建成绿地和休闲公园。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被彻底消灭。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再次突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