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公民身份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英)莫里斯·罗奇  页数:257  译者:郭忠华,黄冬娅  
Tag标签:无  

前言

背景介绍:熟悉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的读者对英国著名学者莫里斯·罗奇(Maurice Roche)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他对公民身份理论所作的深度思考自出版以来对公民身份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本译丛将其重要著作《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纳入其中。就在本书中文版即将面世之际,正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学术访问的郭忠华博士有幸对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围绕本书的写作背景、社会公民身份的主导范式、公民身份的权利与义务、当代中国的公民身份等四个部分展开。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作者从事此项研究的背景,使作者站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重新思考本书所涉及的重大问题,使作者对本书所没有涉及或者涉及不多的重要问题加以补充说明。以下为本次访谈的详细内容。一、写作背景与学术影响郭忠华: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想,为了帮助中国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

内容概要

熟悉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的读者对英国著名学者莫里斯·罗奇(Maurice Roche)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他对公民身份理论所作的深度思考自出版以来对公民身份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莫里斯·罗奇 译者:郭忠华 黄冬娅 郭韵 等 丛书主编:肖滨 郭忠华 合著者:曹海军

书籍目录

《重新思考公民身份》:再思考(代译序)  一、写作背景与学术影响  二、社会公民身份的主导范式  三、公民身份的权利与义务  四、社会变迁与公民身份致谢导言第一部分 主导范式及其局限  第一章  社会公民身份及其主导范式:英国的案例    第一节  公民身份的假设和范式    第二节  主导范式:T.H.马歇尔与公民身份社会学    第三节  公民身份的社会背景:贝弗里奇和蒂特莫斯    第四节  公民身份的性质:主导范式的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关于社会公民身份的替代性观点    第一节  主导范式的局限工:福利国家的“客观”问题    第二节  主导范式的局限Ⅱ:新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挑战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公民身份的局限:美国的贫困和下层阶级    第一节  下层阶级    第二节  当代美国贫困的相关社会因素第二部分  新保守主义的挑战:社会义务与文化变迁  第四章  新保守主义、公民身份与福利    第一节  公民身份与右派:新保守主义与新右派    第二节  美国的社会公民身份与新保守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改革社会公民身份Ⅰ: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家庭政策    第一节  家庭、民主与公民身份:新保守主义的视角    第二节  家庭的“瓦解”:新保守主义的诊断    第三节  家庭政策和家庭义务:新保守主义者的药方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改革社会公民身份Ⅱ: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劳动政策    第一节  工作伦理的“崩溃”:新保守主义的诊断    第二节  工作福利与工作义务:新保守主义的药方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的挑战:一项评价第三部分 现代性的挑战:社会权利与政治经济变迁  第七章  再造公民身份Ⅰ:后工业主义与新社会权利    第一节  后工业变迁与主导范式    第二节  后工业主义与工作权利    第三节  公民收入:轮廓与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再造社会公民身份Ⅱ:后国家主义与欧洲新社会权利    第一节  欧洲公民身份与政治变迁    第二节  欧洲贫困与社会变迁    第三节  欧洲社会权利与社会公民身份    第四节  总结:欧洲社会权利与社会义务  第九章  社会公民身份的再思考:权利、义务与资本主义    第一节  社会权利的神话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变迁、社会公民身份与义务    第三节  社会义务与公民身份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形态出现下述情形:一方面,对内经常是过分集权,以至对公民社会,对公民、政治公民身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欧洲邻国则经常表现出极富侵略性和军国主义的色彩。美国黑人运动、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德国的例子,从不同方面清楚地表明了普遍意义上的公民身份所经历的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公民身份与其他维度的公民身份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它们从相反的历史经验中揭示了推动社会权利发展的不同社会动力。在美国和女性运动的例子中,推动社会权利发展的是“自下而上”的公民社会行动,而在德国的例子中,推动此进程的则是“自上而下”的国家和政治精英行动。总体而言,我认为公民和政治的公民身份与社会公民身份之间的关系是,前两者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在马歇尔看来,建立在其他两个维度之上的社会公民身份概念是公民身份的最终归宿,它为人们能够更全面地行使公民和政治的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社会资源。然而,德国的例子则表明,社会公民身份可能脱离公民和政治的公民身份而获得有效的发展并带来某些问题。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告诫我们,在社会学研究中需要经常注意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所产生的意料之外的后果。人们可以通过追求社会权利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其他具有规范性的积极国家事务。尽管如此,人们的追求既可能会与公民和政治的权利产生冲突,也可能会为人们更全面地行使公民和政治的公民身份提供社会和物质资源,而这些结果有时是意料之中的(如德国的例子),但更多的时候是人们意想不到的。本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暗含韦伯之建议。这意味着,公民身份的社会学必须对当代不同社会现代化路径下的社会公民身份发展所产生的意料之中及意料之外的影响,保持开放性并充满警觉性,并以实证研究取代理论或意识形态研究。

后记

本书是英国著名学者莫里斯.罗奇(MauriceRoche)的重要著作,从1992年出版至今已近20年。20年的时间足以湮没无数曾经煊赫的著作,但却反增了本书的意义。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史和政治学说史中绵延千年的主线,社会公民身份(socialci.tizenship)则主导了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公民身份话语和政治发展话语的基调。1948年7月5日英国《每日镜报》(Dail夕Mirror)豪迈地宣布:“伟大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你想要国家为个体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你想要得到社会保障,从今往后,你已经拥有它们了。”以此作为起点,福利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表现得生机勃勃、前途无量。一方面,它以无可置疑的方式指引着西方政治发展的方向,以致不论左派还是右派都把它看做是“理所当然”之事,“政治斗争的焦点不是福利国家是否合乎需要的疑问,不是福利国家的功能是否必不可少的问题,而是建立福利国家的速度和方式问题”(克劳斯.奥菲语)。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对达到这一目标所具有的无坚不摧的力量,它可以夷平资本主义的阶级体系,并“重建整个大厦,哪怕这样做可能会以摩天大楼变成平房的结局告终也在所不惜”(T.H.马歇尔语)。然而,福利国家的瞬息芳华依然没有能够阻止得住其容颜的衰老。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1973年出现的“石油危机”作为起点,福利国家从“解决问题的方案”变成了“问题本身”。不论是政治左翼还是右翼,批判的锋芒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福利国家。哈耶克站在保守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发出严重警告。

编辑推荐

《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西方公民理论书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新思考公民身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从不同理论视角探讨公民身份,能够拓展思路
  •   政治、社会、历史多学科视角的解构。范式研究很有意义。
  •   需要时间慢慢读,比较专业
  •   本书还没看,先评价下拿积分,买书多了看不过来
  •   内容还不错,书质量也好。
  •   这是一本好书,亚马逊自己邮寄的书,保证了书的质量!感谢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