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智慧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1日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韦政通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引起我写这本书的动机,实出之于偶然。去年底,读到周勋男译的、阿德勒博士的《西方的智慧》(Great Ideas From The Great Books),书中讨论的问题,和表达的方式,都使我感到兴趣。许多年来,我教书每一学期总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份参考书目,然后要他们写报告,并在上讨论课时提出问题讨论。我觉得阿德勒的书,非常适合我们的需要,我就介绍给学生,得到很好的反应。在上讨论课时,有学生提议,希望我能针对书里的问题,谈谈中国思想家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或思考,以资比较。就这样,激起了我写一本《中国的智慧》的动机。阿氏的书,的确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今日西方人所感困扰的,也是我们东方人所感困扰的。阿德勒根据两千多年来的西方思想,对这些问题提出答案;我的工作,是要看看中国的思想家们,对这些东西方共同的课题,究竟有怎样的看法?这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性,是一次重大的考验。这本书的写作,对我个人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因为这些问题是西方人根据西方的文化背景提出的,这等于是由别人出考题由我来答,逼迫着我没有遁逃的余地。但我深知,在这一方式下,可以使中国古老的思想,透过现代人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更新颖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藉此也多少有助于缩短当代好学深思的青年们与传统思想之间的差距,并增加进一步追求传统思想家们的经验与智慧的机会。为此,我全心乐意接受这次思想工作的挑战。《西方的智慧》,一共讨论了107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西方传统所独有的,像有关基督教教义和希腊诸神之类。也有些问题,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成为问题,如自动化之类。因此在我所讨论的90个问题中,只有70个问题,和阿氏的全相同。其余的则是我根据中国文化的背景所设计的,这些问题有些是中国所独有的。从各自独有的问题,不难看出中西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从共同的问题,则正好提示了我们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些线索。由本书所引征的中西思想资料,使我们知道,中西文化的比较,不但可能,且有必要,因为在此工作中,可以较为深入地认清自己文化的优点和短处,此极有助于选择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站在作者的立场,我有一个愿望:希望有兴趣和学生们讨论问题的各级教师,能对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尽量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予以补充。像这样广泛的问题,我一个人所知毕竟有限,传统思想家们一定还有很多更好的见解为我所不知,也希望大家热烈提出来,或写成专文专书,这对促使中国文化的振兴,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对读者来说,本书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嫌太简略,这一方面是由于出版社在字数上的限制;另方面是我想到现代人都很忙,读书时间有限,就是常读书的人,也由于现代该读的太多,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读到完整的单元,本书的体例,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一本讨论问题的书,它最大的目的,不在提供答案,而是希望能诱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假如读者也能抱这样的态度来读这本书,也许就不会嫌它简略。为了方便读者,特制了一个中西智慧对照表,是对70个共同问题所做的提要,也可以当备查的观念索引使用。高明博学的读者,如果没有时间读整本的书,浏览一下对照表,也一样足以引发思考。

内容概要

  要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不可嘲避的是揭示中西方文化在认识世界和社会时的洞见异同。在莫蒂默·J.阿德勒所著的《西方的智慧》书中一共讨论了107个问题,有问题是中西方共有的,而有些问题是西方传统所独有的,诸如有关基督教教义和希腊诸神之类,还有些问题,在中国社会还没有问题有些是中国所独有的。从各自独有问题,不难看出中阿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从共同的问题,则正好提示了我们从事中两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些线索。为了方便读者,作者还特制了一个中西智慧对照表,是对70个共同问题所傲的提要,也可以当备查的观念索引使用。即使没有时间读整本的书,浏览一下对照表,也一样足以引发思形成或者还没有重要到为人们所关往,如自动化之类。与此埘应,在《中国的智慧》讨论的90个问题中,只有70个问题,和阿德勒的全相同。

作者简介

韦政通,1927年生于江苏镇江。中国台湾资深学者,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思想史》是其代表作之一著有《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中国哲学辞典》、《中国的智慧》、《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传统的更新》、《中国哲学思想批判》、《伦理思想的突破》、《先秦七大哲学家》、《孔子》等近三十部著作。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哲学、科学问题一 学的意义与哲学二 什么是真理?三 知识与意见四 知与行五 人与自然的关系六 科学与技术七 科学时代中的伦理八 历史的意义第二章 政治问题一 个人与社会二 政治领导三 民本思想四 从贵民到民主五 法律的本质六 什么是正义?七 法治与礼治八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九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十 战争与和平第三章 道德问题一 幸福的追求二 成功是必须的?三 什么是良心?四 基本德性五 目的与手段六 价值的相对性七 自然法的意义八 守法九 忠诚的要求十 道德义务的性质十一 人的尊严十二 现世的乐利十三 理智与感情的冲突十四 人的伟大性质十五 中庸第四章 教育问题一 什么是学艺教育?二 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三 德饣在学艺教育中的地位四 智慧是学艺教育的目标五 手工在学习生活中的角色六 教学的艺术七 变化气质八 习惯的形成九 读书的方法十 如何阅读艰深的书?十一 为什么要读古老的伟大作品?十二 什么是伟大观念?第五章 宗教与形上学问题一 信仰与理性二 天道存在的证明三 灵魂的性质四 不朽问题五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六 命运与自由七 政教分离八 悲剧的意义九 存在主义第六章 社会问题一 人的平等二 进步的实质三 人口爆炸四 时尚是怎么回事?五 惩罚的目的六 赞成与反对死刑的理由七 家庭在历史中的角色八 离婚问题九 子女的养育十 老年人的安排第七章 经济问题一 藏富于民二 贫求富三 金钱的正当使用四 消除贫富差距五 经济改革六 经济与道德第八章 美与艺术问题一 艺术的本质与形式二 诗的真髓三 诗人——工匠还是预言家?四 音乐的功用五 美的定义六 创造力一一人与神的七 生活艺术第九章 爱情与友谊问题一 爱的种类二 爱与欲三 爱物与爱人四 婚姻的形势五 友谊的衡量六 谈话的艺术七 观人的艺术第十章 人的问题一 人的概念二 人性的不变性三 人与动物的差别四 生命的目的五 人生的机缘六 自由的意义附录 中西智慧对照表

章节摘录

假如说现代“学”的意义是指求取分门别类的知识,那么在传统中国,这一意义的“学”是不存在的。中国的经、史、子、集,其中尽管也包括许多门类的知识,但古人学习它们,不是抱着“为知识而知识”的态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出仕的凭借,尽教化的责任,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修身。因此,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许慎《说文》即训教为“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也有同样的解释:“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所含的旨意,化为行动,提升人格,这就是传统中国所特重的修身之学,也就是萄子所说的“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君子之学。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在修身方面有了相当的成效,然后对社会才足以尽教化之责,一旦出任,才能扮演一个理想的儒吏角色。除了觉悟以外,对学的意义的另一解释,是伏生所说的:“学、效也。”效指摹仿或效法,这一种的学习活动,必须有外在的对象,如以人为对象,则为“效法古人”的行;如以外物为对象,则正是《墨经》所说的“知也者,以其知遇物而能貌之,若见”的求知活动。后者在古代,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荀子是一个重视经验之知的哲学家,但他的理想仍然是:“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孔子在更早的时候就说过:“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知之,知之次也。”他不但把经验之知,视为次要的,且将效法的活动,赋予道德的意涵。等到宋儒朱熹,终于把“觉悟”和“效”这两种解释,结而为一,“效”成为后觉者效法先觉,二者再难加以分辨。由于强调学的意义在觉悟,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哲学的定向。在这一意义的传统背景下,当我们要回答“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时,其答案与西方人所说的大异其趣。苏格拉底在某一意义上和孔子一样,都是伦理的哲学家,但苏氏认为善良的生活,必须听任理性的引导,走的是“知识即道德”的路数。孔子则认为合理的生活,必须顺从“心德”。传统中国有“哲人”之名,无“哲学”之词。目前通行的哲学一词,是由日本人翻译西方philosophy一词而来。“哲”字《尔雅》释为“智”,《伪古文尚书·皋陶谟》说:“知人日哲”,单从哲字的字义,还显现不出中国哲学的特色。西方人对哲学的解释,一直是人言言殊。如果以西方哲学的特性和中国对比,可以说西方哲学家所从事的主要是属于纯智的活动,而中国哲人则要求既能得之于己(所谓“古之学之为己”),又能用之于世。传统中国的哲学特性,由于西方思潮的影响,在现代中国人的学问领域里,几乎已完全被剔除,中国人学哲学,所学的主要是西方哲学,所做的主要也是把中国哲学西方化,西方哲学成了独一的标准。在西方哲学独尊的标准下,自然导致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培贬抑东方哲学的结论。雅斯培反对把中国、印度的哲学和西方赋予同样的重要性,认为“那些能够激发我们的主要观念,仍然在西方哲学”。东方和西方的哲学,无论是它的方法和它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实很难对它们之间做适当的评价。中国的哲学家们如要对西方哲学的挑战做有力的回应,就应努力学习他们明晰的分析技巧,以及对各种问题的精确陈述的公式,使中国哲学能有更系统化的表达。作为一个中国的哲学家,绝不应止于此,还须更上一层楼。在磨砺德性、创造人格上下番工夫,使中西双方的哲学特性,化于一人之身,他不但对真理有热切的求知欲,同时人格高超,对社会、人类也有一股浓烈的博爱之情,如此,人类历史上将出现一种新哲学家的典型。二什么是真理?西方人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答的方式:第一,自明的真理;第二,经由经验与观察,可以证实陈述的真假;第三,大多数人所持的意见,可以看出它是有些可能是真的。一般所说的真理,是以第二种为主,即科学的真理。传统中国,除了佛教视真如为真理外,向无真理之名。“真”字根据说文的解释是:“仙人变形而登天”,其义与真理无关。

编辑推荐

《中国的智慧》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的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本来应该是很喜欢的书,但是因为积习的缘故,没有看到本书的授权或者原版的版权信息。带到我看到韦政通先生的原版书籍《巨变与传统》的时候,才知道《中国的智慧》是有所删节的。至少扉页上的“若是我们还想骄傲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同的课题上,表现出我们的贡献来”是没有的。很遗憾。希望吉林出版集团在以后出版台湾地区的书籍的时候,尽量保持原貌。即便有删改,也应该在出版说明中有所交代。
  •   书中内容涵盖了中国目前面对的所有的社会话题。作者本身即为台湾大家,书中观点自然深入浅出。对于那些既想了解传统哲学,又不希望花费太多时间的"快餐文化"主义者来说,作者特意制作了一个中西文化对照表。但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岂是这薄薄的一本书能够论述透彻的,作者为了满足大众自然牺牲了些许深度,另,作者虽然不是台湾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个人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足揭示不深,或许这也是每一个国人的文化属性所在吧。强烈推荐!
  •   书的质量是可以,字有點小
  •   书是好书,名家力作,分析透彻,又能深入浅出。只可惜印刷不太好,好像还有错字,让我有些小担心,不知会不会是盗版的(卓越亚马逊这样大的网店应该不会卖假货吧?)如果有其它版本,建议别买这个版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