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吉林省吉出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吴明星 译注 页数:195 译者:吴明星 注释
前言
语文课程的教授与学习,离不开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这套“大语文丛书”,便是配合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专门编选和出版的大型课外阅读作品的系列读本。“语文”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另有“语言和文章”的解说。从人们的实际运用来看,把“语文”理解为“语言与文学”的看法更为普遍,因为早期的“文学”与“文章”的界限模糊,“语言与文章”的说法也完全成立。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语文”,它应该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说是它的初期阶段;它既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必要工具,又是人类记录和积累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语文”的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但“语文”的渊源与历史却可追溯到人类产生口头语言和出现文字表达之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语文”——“语言与文学(文章)”,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与辉煌的文明传承。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便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篇、名家名作。它们在精到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时代情绪与审美精神,并作为文明的载体和文化的传统,滋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些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检验而成为宝贵文化财富的语文经典,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教育部在2001年与2003年,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即“语文新课标”)。这一“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要求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一个高屋建瓴的指导性的意见,对于切实保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水平,无疑是及时的和重要的。关于阅读书籍对于人们的成长与成才是如何的重要,许多先贤大德都有精深透辟和精警启人的论说。如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我国的著名文学家鲁迅也指出:“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所以,读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累进,单纯的范文借鉴,更不是一种实用性的消闲与娱乐,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心智的徜徉、心性的滋养。经常性地阅读好的作品,能够积累文学知识,增进艺术感觉,丰富文化素养,掌握语言规律,进而充实精神世界,提高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当然也包括欣赏作品和写好作文的实际能力。根据“语文新课标”的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我们这套“大语文丛书”,既注意了所选作品在体裁、样式上的多样性,如中外文学名著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精品、童话、寓言、故事、神话、科普科幻等方面的中外名作;还注意在各类体裁作品的遴选中,选收那些既有代表性,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以使“大语文丛书”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有切合其需要和适合其阅读的作品,从而做到丰富多样,各取所需。特别要指出的是,丛书的选与编,充分考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能力、应对语文考试等实际性的需要。可以说,整体上的丰富性与具体上的实用性的较好结合,是我们这套丛书有别于同类丛书的一个鲜明特征。为使这套丛书在配合语文学习和应对语文考试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本套丛书根据不同的类别,在提供原作原貌的基础之上,分别增加了以下一些内容:1.导读:包括作品写作背景、内容提要、思想内涵、阅读要点等;2.知识链接:包括作者介绍、作者的生平与成就、作品的地位与影响等;3.译文: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力求做到“信、达、雅”;4.注释:将原著或古文的正文中出现的疑难词句、问题等,予以解释性说明,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5.名师点评:由知名语文教师总结每篇文章的主要特色并作简要评论;6.经典记忆:以节选的方式推荐优美的语言、警句;7.阅读延伸:就作者的历史资料、奇闻轶事及相关人物、事件等,作提示性的介绍;8.问题与思考:对文章中的精彩观点与描写等内容,或提出鉴赏性的意见,或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使学生更深地领会文章,并把握其精髓。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良苦用心与编选努力,能使这套“大语文丛书”给中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提供既丰富又实用的精神食粮,陪伴中小学生们有益而快乐的阅读,为推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促进中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略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是为总序。2009年7月26日于北京朝内
内容概要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兵家宝典,主要着眼于战场上应敌的计谋、对策,揭示了如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对策以克敌制胜等道理。 《三十六计》由六套计谋组成,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思想。三十六计计名大多用成语典故概括而成,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易于记忆。其中“美人计”、“走为上策”等计谋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为了便于记忆,有人编成《三十六计》的口诀: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相传三十六计是檀公(檀道济)辑录的,所以诗的开头是“金玉檀公策”。这首诗里除了“檀公策”三个字外,每个字(最后一句‘伐虢’被看作一字)都包含了一条妙计。按照诗中的顺序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混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途伐虢。
书籍目录
导读知识链接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问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阅读延伸经典记忆
章节摘录
吕后八年七月,吕后病重,于是下令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梁王吕产统帅南军。太后告诫吕产、吕禄说:“封立吕氏为王,大臣心中多不服。我一旦去世,皇帝年幼,恐怕大臣们乘机向吕氏发难。你们务必要统率禁军,严守宫廷,千万不要为送丧而轻离重地,以免被人所制!”不久,太后去世。诸吕本打算乘机作乱,因惧怕大臣周勃、灌婴等人,不敢贸然行事。朱虚侯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所以得知吕氏的阴谋,就暗中派人告知其兄齐王刘襄,想让刘襄统兵西征,自己和东牟侯在长安为他做内应,来诛灭吕氏家族,立刘襄为皇帝。齐王就和他舅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暗中密谋发兵。齐国丞相召平反对发兵。齐王准备派人将他杀了;召平得知后,就发兵包围了王宫。魏勃欺骗召平说:“齐王想发兵,但他没有朝廷的发兵虎符,这是违法的。您发兵包围王宫,做得很好,我请求为您带兵入宫软禁齐王。”召平信以为真,就让魏勃指挥军队。魏勃掌握兵权之后,就把相府包围起来,召平只好自杀了。于是,齐王命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征发齐国的全部兵员。齐王派祝午到东面的琅琊国,欺骗琅琊王刘泽说:“吕氏在京中发动变乱,齐王发兵,准备西入关中诛除吕氏。齐王因为自己年轻,又不懂得军旅战阵之事,自愿把整个齐国听命于大王的指挥。大王您在高祖时就已统兵为将,富有军事经验;请大王光临齐都临淄,与齐王面商大事。”琅琊王信以为真,迅速赶往临淄见齐王。齐王乘机扣留了琅琊王,而指令祝午全部征发琅琊国的兵员,并由自己统帅。琅琊王对齐王说:“大王是高皇帝的嫡长孙,应当立为皇帝;现在朝中大臣对立谁为帝犹豫不定,而我在刘氏宗室中年龄最大,大臣们本来就等着由我决定择立皇帝的大计。现在大王留我在此处,我无所作为,不如让我入关计议立帝之事。”齐王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准备了许多车辆为琅琊王送行。琅琊王出发后,齐王就率领军队向西进攻济南国。齐王给各个诸侯送去檄文,历数吕氏的罪名,以及说明自己起兵的目的,就是要诛杀他们。相国吕产等人听说齐王举兵,就派颍阴侯灌婴统兵征伐。灌婴率军到达荥阳,与其部下计议说:“吕氏在关中手握重兵,图谋篡夺刘氏天下,自立为帝。如果我们现在打败齐军,岂不是增加了吕氏谋反的资本?”于是,灌婴就在荥阳驻扎下来,并派人告知齐王和诸侯,约定互通声气,静待吕氏发起变乱,然后一起诛灭吕氏。齐王得知以后,就退兵到齐国的西部边界,等候大家一起依约行动。吕禄、吕产想发起变乱,却又惧怕朝中周勃、刘章等人难以控制,畏惧关外有齐国和楚国等宗室诸王的重兵,更恐怕手握军权的灌婴背叛他们,打算等灌婴所率汉兵与齐军交战之后再动手,所以一直犹豫未决。此时,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及鲁王张偃,都年幼,没有就职于封地,居住在长安;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分别统率北军和南军,都是吕氏一党。列侯群臣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太尉绛侯周勃手中没有军权。曲周侯郦商年老有病,其子郦寄与吕禄结为密友。绛侯就与丞相陈平商定一个计策,派人劫持了郦商,让他儿子郦寄去欺骗吕禄说:“高帝与吕后共同安定天下,立刘氏九人为诸侯王,立吕氏三人为诸侯王,都是经过朝廷大臣议定的,并已向天下诸侯公开宣布,上下都认为理应如此。现在太后去世,皇帝年幼,您身佩赵王大印,不立即返回封国镇守,却出任上将,在京师统率禁军,必然会受到大臣和诸侯王的猜忌。您为何不交出将印,把军权还给太尉,请梁王归还相国大印给朝廷,您二人与朝廷大臣盟誓结好,各归封国。这样,齐兵就会撤走,大臣也得以心安,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去做方圆千里的一国之王了。这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事。”吕禄认为郦寄说的有道理,想把军队交给太尉统率,派人把这个打算告知吕产及吕氏长辈,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一时难下决断。吕禄信任郦寄,经常结伴外出游猎,途中曾前往拜见其姑母吕嬃。吕嬃大怒说:“你身为上将而轻易地离军游猎,吕氏难以保全了!”吕嬃把家中珍藏的珠玉、宝器全拿出来,抛散到堂上,说:“也不必为别人珍藏这些东西了!”9月10日的清晨,行使御史大夫职权的平阳侯曹窑,前来与相国吕产议事。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返回,数落吕产说:“大王不早些去封国,现在就算想去,还去得了吗?”贾寿把灌婴已与齐、楚两国联合欲诛灭吕氏的内幕告诉了吕产,并且督促吕产迅速入据皇宫,设法自保。贾寿的话曹窗听到了不少,就快马加鞭,赶来向陈平和周勃报告。周勃想进入北军营垒,但被阻止不得入内。襄平侯纪通负责典掌皇帝符节,周勃命令他手持符节,伪称奉皇帝之命接纳周勃进入北军营垒。周勃又命令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去劝说吕禄:“皇帝指派太尉代行北军指挥职责,要您立即交出将印,离京赴国!否则,必然大祸临头!”吕禄认为郦寄是至交,不会欺骗自己,就解下将军印绶交给典客刘揭,而把北军交给周勃指挥。周勃进入北军时,吕禄已经离去。周勃进入军门,在军中下令说:“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膀,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膀!”军中将士全都袒露左臂膀。周勃就这样取得了北军的指挥权,但是,还有南军未被控制。丞相陈平命令朱虚侯刘章辅佐周勃。周勃令刘章严守军门,又令曹密转告统率宫门禁卫军的卫尉说:“不许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离开北军,就进入未央宫,准备发起军事政变。吕产来到殿门前,禁卫军士阻止他入内,急得他在殿门外徘徊往来。曹窗恐怕难以制止吕产入宫,就骑着马赶来告诉周勃。周勃还怕未必能战胜诸吕,没敢公开宣称诛除吕氏,就对刘章说:“赶紧入宫护卫皇帝!”刘章请求派兵同往,太尉拨给他一千多士兵。刘章进入未央宫门,见到吕产正站立于廷中。当时将近傍晚,刘章立即率兵向吕产攻击,吕产逃走。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吕产所带党羽亲信慌乱,没有人敢上前战斗。刘章等人追杀吕产,在郎中府的厕所中将吕产杀死。刘章事毕返回,驾车驰入北军,报知周勃。周勃起立向刘章表示祝贺说:“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吕产。现在吕产被杀,天下已定!”于是,太尉派人分头逮捕所有吕氏男女,不论老小一律处斩。
编辑推荐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本书详解三十六计,每计各举战例,解释详尽,故事生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