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修道院谋杀案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美] 约翰·狄克森·卡尔  页数:309  译者:等待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玛莎·泰特,这位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影星,如今竟来到了英国,准备攀登她事业上的另一高峰。然而,有人敲碎了她的头。  案发之前,玛莎曾收到一份毒巧克力,也曾在“白修道院”阴暗的楼梯上被人推下。但这几件事还不算奇怪。最让人惊愕的是,玛莎遇害的水榭周围,那半英亩被积雪覆盖的空地上,竟未留下凶手的脚印!  面对“白修道院”中一个个古怪刁钻的男女,H.M.使尽浑身解数,最终抛出了一切诡谲事件的解答。

作者简介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1977),史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举世公认的“密室推理之王”。其小说素以公平著称,线索隐蔽,解答惊人,具有超乎寻常的逻辑性、趣味性。他一生共设计了超过五十种密室,几乎每个都是构思精巧、无以复加;又兼其小说一贯具有的浓郁哥特风格,以及其谋篇布局的架构能力之强,自会让读者大呼过瘾,竞相传读。读推理,岂能不读密室;读密室,岂能不读卡尔!

书籍目录

01 镜中映像02 弱效毒药03 镜中之死04 查王楼梯05 走廊魔影06 踏雪无痕07 设计吊死08 早餐桌上09 不在现场 10 死人电话11 狩猎之鞭12 H.M.辩案13 瑟茜之夫14 水榭残灰15 再次指控16 银制三角17 灯影谋杀18 重新开局19 凶手现形20 白厅六月

章节摘录

  01 镜中映像  “哼哼,”H.M.说道,“如此说来,你是我外甥?”他边说边继续板着脸,从眼镜框的上沿阴郁地盯着对方。他不怀好意地撇着嘴,一双大手交叉叠在大肚子上,坐在桌后的身子压得转椅吱吱直响。他深深吸了口气,说道:“好吧。来根雪茄,再来点威士忌?——喂,什么鬼东西这样有趣?脸皮挺厚的嘛,你他娘的到底笑什么呢?”  亨利·梅利维尔爵士外甥的这种笑法,简直就是公开侮辱爵士本人。然而不幸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如此对待这位伟大的爵士,包括他在国防部的下属,这堪称他一大痛处。诸如此类的事情,难免全部传进詹姆斯·博恩顿·本涅特先生耳中。假设你是个刚从海上回来的年轻人,舅舅曾是英国情报局只手遮天的显赫人物,如今你第一次去他办公室跟他打交道,那你最忌讳的就是不懂得随机应变。尽管在这种平静日子里被晾在一边,H.M.仍不至于完全无所事事:动荡的欧洲不时会有体育节目,常常还会有危机消息。本涅特的父亲是H.M.的姐夫,在华盛顿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当儿子坐船渡海之前,曾给他讲了不少家族隐事。  老本涅特是这样说的:“不能跟他客套,绝对不能,不管什么情况都一样,因为他对此压根儿就一窍不通。在政治会议上发言时,他会漫不经心地提到内政大臣有个大鼻子,或者形容总理长了张马脸,结果惹得麻烦缠身。你也可能发现他正蒙头酣睡,却假装日理万机。他最喜欢幻想所有人都对他唧唧歪歪,而事实上却没人理他。他家的从男爵爵位从两三百年前就开始世袭,但他本人竟是一个奋斗不息的革命主义信徒。他有最高法院辩护律师和内科医师的资格证书,然而说话却颠三倒四、散漫不羁。他的思想粗鄙低俗,那个当打字员的小女生都被他给吓坏了。他还敢只穿双白袜,连领带都不系,就在公众场合招摇过市。别被他的外表骗了:他总以为自己如佛祖般面无表情,又如吝啬鬼般愁眉苦脸。也许我还应该加上一句,”老人补充道,“在犯罪调查领域,他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让亨利·梅利维尔的外甥惊讶的正是爵士跟这描述完全契合、分毫不差:在那张大而凌乱的书桌后面,一个两百磅的身躯挤进椅中,吁吁喘息,喃喃抱怨。他巨大的秃头映到邋遢房间的窗户上,在喧嚣的国防部中显得高大而又沉静。H.M.的房间很大,装饰略见剥落,是这个老旧潮湿的“养兔场”里最古老的地方,也曾是白厅的一部分:它俯瞰着阴冷花园的一隅,还有维多利亚堤和泰晤士河。圣诞周的幽蓝色晨曦,像雾一般凝着霜色,如今模糊了窗户。本涅特可以看到防波堤栏杆上一排路灯的荧荧反光,可以听到窗户晃荡的咯吱咯吱声、大巴疾驰的轰隆轰隆声,还有白色大理石壁炉里火苗的噼啪噼啪声。除去这火苗之外,屋里就没有其他光源了。H.M.闷坐着把眼镜从大鼻子上往下拨弄,眼神闪烁不定。他脑袋上方挂着一盏吊灯,灯上垂着一个硕大的圣诞节铃铛。  “啊哈!”H.M.发出一声咆哮,突然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对方,“年轻人,我知道你正看着那铃铛呢。别以为我尽在房间里挂些没用的东西,不过我也是个毫无价值的家伙——在这个鬼地方,他们就是这样评价我的。东西是罗莉波挂的。”  “罗莉波?”  “我秘书,”H.M.又咆哮道,“一个好女孩,但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总是告诉她不要打扰我,因为我正忙着,然而她却让我跟别人通电话。我一直很忙,呸!不过她也会在我桌上摆个花,也会把铃铛挂在……”  “呃,先生,”本涅特适时打断道,“既然你不喜欢,那为何不拿下来呢?”  H.M.抬起沉重的眼皮,嘴里开始发出“哼哼哼哼”的噪音,声如辘轳,目含怒意。而后,他骤然转换了话题。  “作为外甥,你很会说话,”他说道,“你跟别人没区别。让我们瞧瞧,你是基蒂的儿子,对吧,那个跟美国佬结婚的家伙……你有工作养家糊口吗?美国佬很会剥削劳动力的。”  “我有工作,”本涅特说道,“但我不确定具体的工种,我总是往返各个国家之间,就像我父亲的跑腿。这也是我今年十二月横渡大洋的原因。”  “什么?”H.M.嘟囔道,眼睛向上一瞥,“别告诉我他们让你也掺和进去啦。坏了,别干!这种不挣钱的勾当,不但无趣,还会缠着你到死。内政部总是莫名恐慌,让我们去保护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战舰——你真掺和进去了?”  本涅特从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雪茄,说道:  “不是的,先生,尽管我很希望是这样。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给拜访父亲所在部门的名人调调鸡尾酒,或者帮他捎几条言词老套的消息到一些小政府的外交部。你大概比较熟悉这些套话吧:‘部长表达了他的赞美,并保证阁下所提出的问题将会获得广泛关注——’就是这样。我这次来伦敦只是奇怪的命运使然。”他略一犹豫,这才说出了预先备好的话题,“是因为卡尼费斯特殿下,没准你认识他?那个操控着多份报纸的人。”  H.M.认识所有人。在人群中穿行时,他不修边幅的身躯能把人挨个撞上一遍,所以连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都没耐性向他道歉了。“嘿,卡尼费斯特?”他张口问道,仿佛被雪茄的烟雾刺激了鼻孔,“我当然认识那个大力鼓吹英美联盟的家伙。该死的日本人,瞎了他们的狗眼!呃,伙计,他还会用首相的声调说话,摆出一副掌管世界的老头子的模样,喜欢在各种可能让他粉墨登场的场合,用奉承的语气大放厥词。嘿,真是条放荡的狗。”  本涅特吓了一跳。“行了,行了,”他说道,“不得不说,这对我不啻是条新闻。我希望他是这种人,那样的话,事情会简单些。你看,我觉得他来美国,有一半其实是政治任务。‘一次充满善意的旅程’,这就是他的目的。一个英美联盟算什么东西?当然没人能搞出什么花样——但可以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他们邀请他共进晚餐。”本涅特想起卡尼费斯特那令人难忘的温和语调和苍苍白发,想起他站在一桌玫瑰后面,对着话筒如潮水般不断说着套话的场景,一时闷闷不乐,“他的演讲通过无线电发送出去,每个人都赞叹兄弟之爱是多么奇妙。作为跑腿,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跟他去参加那个晚会,另外还要带他环游纽约。但说真的,你形容他是条放荡的狗——”  他顿了一下,不愉快的记忆碎片使他有所疑惑。然而当他看到H.M.正好奇地盯着他,便只好继续说了下去:  “我承认,在那些场合,你永远不会清楚该干什么,因为你要先了解你主人的需要。那位独一无二的外国人说他想看看美国生活。好吧,你安排了数场鸡尾酒晚会,才发现他想参观格兰特将军的坟墓和自由女神像。卡尼费斯特想做的,就是希望没有人能回答他所提出的有关美国的问题。这是真的,直到玛莎·泰特出现——”  H.M.把雪茄从嘴里掏了出来。尽管还是一脸冷漠,但他的眼神却让人不安。  “嘿,跟玛莎·泰特有什么关系?”他问。  “没什么,先生。”  “你企图——”H.M.满面恶意地用雪茄指着他,“你企图勾起我的兴趣,就是这样。你小脑瓜里还在捣鼓着什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没人会两手空空来拜访我的,哈哈!”  过去两天里所有让他困惑不解的影像,霎时间涌上心头:阴冷公园里排列着的公寓;褐色包装纸卷起的包裹;照片中身披皮衣、笑靥如花、驾车疾驰的玛莎·泰特;还有那酒吧厕所中突然蜷身滑到一边的红发男人。谋杀虽未发生,但他已然有了预感。他不安地中断了这个想法。  “完全不是,先生,我只是回答你的问题。自从卡尼费斯特造访之后,我父亲就让我把一堆致谢信送到你的内政部。这就是全部的事实,根本没什么。我想早点回家过圣诞了。”  “圣诞?胡说八道!”HM.吼道,他腰板一直,怒目瞪着本涅特,“外甥,跟我们一起过圣诞,这是规矩。”  “实际上,我收到了邀请,要到萨里去。我承认接受邀请是有理由的。”  “哦,啊,”H.M.酸溜溜地观察着他,“女孩子的邀请?”  “不,是好奇——也许是吧,我不知道。”他再次转移视线,“确实,一些有趣的事情要发生了。有预谋的杀人,凑成一堆的怪人,包括卡尼费斯特和玛莎·泰特。这是友好的社交活动,然而——可恶,我有些担忧,先生。”  “等一下,”H.M.自顾自发出夹杂了喘息和牢骚的声音,从椅子里抬起巨大的身躯,然后打开一盏鹅颈形读书灯。一片绿色的光芒倾泻而出,映照着凌乱的官方邮票——上面撒满烟灰,还被H.M.的大脚弄得皱巴巴的。白色的大理石壁炉上,本涅特看到一幅肖像,画上的福彻满面狡诈。H.M.从一个高高的铁制保险箱中取出一只瓶子、一根吸管和两个杯子。无论他走到何处,那笨拙的步子仿佛总要撞到什么东西。此时此地,他正像是一个近视的传令兵,在桌子和保险箱中蹒跚穿行。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现今的侦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困惑我,但卡尔总能。  ——阿加莎·克里斯蒂  卡尔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三四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之列。  ——著名推理小说评论家  爱德蒙·克里斯宾  若克墨斯蒂是推理界天后,那卡尔就是天王。  ——著名推理小说评论家,作家  安东尼·布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修道院谋杀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宽阔的湖面被白雪覆盖,一行进去的脚印,一具女星的尸体。又一个诡计的密室。结局却是如此的简单,却是再阅读的过程中不曾发觉的。密室之冕非卡尔,谁能待之。
  •   其实出版商用的是“经典”,但国内译为“古典”,看过之后觉得是有些道理的。卡尔的作品似乎多以19世纪为背景,庄园,贵族,林林总总,因而在对各种环境,无论是罪案现场,或是侦探的办公室,都会着以大量笔墨。说实话,看惯了阿加莎的言简意赅,猛的转向卡尔时还真有些不适应,觉得多少有些繁冗。不过这也是他的风格,针对其故事的特性,着力渲染场景不啻为锦上添花。同时,不知道是否和翻译的情况有关,有些时候会觉得读着读着就被复杂的场面,人物的思路,对话,节外生枝的新线索搞的头比较大……于是联想起阿加莎也曾评论道“卡尔是极少有过的能让她感到困惑的作者”,想来,把局面搞复杂是他小说的特性,但似乎不应该有字面上的迷惑不解……故此,或许国内出版商再计划介绍卡尔的作品时,应该在翻译方面多加推敲。
  •   卡尔的书东一本西一本,装帧设计迥异,翻译也参差不齐,不过谁让咱爱古典推理呢,还是得收齐全套
  •   很好的一本书 值得一看 有悬念 让人一口气读完
  •   书不错,但是高仿正版书本。
  •   看到目前食之无味的书评,再次呼吁当当改变规则
  •   情节紧扣,引人入胜
  •   小说一开头通过H.M.的外甥嘴里,我们听到了一大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大段实在没多大意思,除了《弱效毒药》那一节。才让躺在床上的我打起点精神。虽然《导读》里说从亲人的角度来看H.M更添一层趣味,但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反正没觉得外甥眼里的H.M有什么不同,H.M的德性在其他小说里见多了,不希奇了。看完全书,倒觉得这本书里的H.M反不如其他作品中那么生动、生猛。大概是我这两天精神状态的关系吧。然后故事场景转移到了这部小说的中心舞台:白修道院。尸体被发现,案件来了。但是H.M却迟迟不登场,少了他,这戏还真是无趣多了。要么就是这部小说里对人物、对话、场景的描写太多了,多到读得有点讨厌了。但是线索、暗示却都淹没在这一大堆描写里。像是被裹上了一层又一层臃肿的外套,让人难以辨识,也因此摸不到破案的关键。如何通过100英尺雪地而不留下足迹?小说中给出了多重解答,然而在H.M的正解出现前,之前的解答照例一再地被推翻。而H.M在书中对广义的密室列出了一个粗浅的大纲。案件的真相即是这个大纲的最后一条所说的情况。但大纲毕竟太过简略,除了H.M本人外谁都不知道踏雪无痕的犯罪是怎么完成的。我想每个读者都只是如同故事中给出多重解答的那些人那样,只发觉了一部分真相,甚至离真相仅一步之遥。作者耍了诡计,但是他能够自圆其说,使得一向为他所重视的公平性不致遭到破坏。使得我们即使有所指责,也变得像是在吹毛求疵。写推理小说除了设计诡计之外,编故事也非常重要,就像这本小说一样,不会编故事,那些线索和暗示就太赤裸裸了。我想如何为了保持公证性而把线索巧妙地隐藏在情节的发展中,对于推理小说作家而言,大概是比诡计更麻烦的事情。既要让读者察觉不到,又要让人不至于因毫无头绪而失去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强大的编故事的技巧了。不过现在的推理动漫倒可以用不断死人的连续杀人事件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这本《白修道院》在编故事这方面似乎差点,虽然又有一对有情人成了眷属,但是不像《连续自杀事件》里那么热闹有趣,所以整本书的格调还是趋于沉闷。
  •   总觉得这个女演员的死是自找的。果然人不能太猖狂。爵士的外甥首次出现,就碰上了一起不可能的密室犯罪。还是雪地上的密室。有点恐怖,因为场景,也因为气氛的渲染,果然,大师就是大师。
  •   卡尔的高质量作品
  •   亨利的外甥的讲述很糟糕,使我不能提起兴趣往下看。
  •   就象用电脑整段英翻中一样,译者,出版社都太不负责任了!糟蹋一本好书!
  •   小说定得好
  •   开卷有益,与子同读。
  •   很喜欢约翰·狄克森·卡尔的书
  •   卡尔卡尔
  •   约翰·狄克森·卡尔
  •     布局不小,但解答很轻松,属于卡尔一向喜欢的四两拨千斤的手法。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之,总之我觉得情节很混乱,线索被藏的也太深了吧。比如,结尾处作者说那个凶器就是水箱盖子上的银色钢铁人像,然后第二天换了个青铜鹳。还专门加了作者按“若读者对此有所疑问,不妨翻回第25也和第194页。”于是我翻回第25页,原文如下:“车子有个巨大的银色水箱盖子,上面绘着‘辛哈兹摄影场’这几个字”。而第194页“埃默里那辆华而不实的黄色小汽车上,用全大写字母写着‘辛哈兹摄影场’,冒着烟的水箱上立着一只瘦小的青铜鹳”。请问,到底哪儿出现过什么“水箱盖子上的银色钢铁人像”?以至于我一直认为凶器就是水箱盖子,那东西又大又方,拿着就挺费劲的,更别说提着它走上狭窄的楼梯,还用来杀人。。。
      还有第186页,H.M.说埃默里,“这可怜的笨蛋甚至挺有良心,盒子递给他之后,他弄碎其中一块让别人不去吃,然后自己吞下另一块。”问题是,前面提到下毒事件的时候也没说过有一块被弄碎了,H.M.这完全是猜的嘛。
      第287页,H.M.说,“你们看出当威拉提到泰特在水榭中被杀、说明昨晚那里有一场幽会时,为什么他(约翰·博亨)会捧腹大笑吗?”我又把书翻了好几遍,也没看到约翰·博亨捧腹大笑的段落。。。
      还有,仆人汤普森因为牙疼整夜醒着,所以听到三点过五分或十分进来了一辆汽车,——也就是埃默里的开车来了,但汤普森以为他听到的就是约翰·博亨回来了。而其实约翰·博亨是“在一到两个小时之后才回来”,那汤普森为什么没能听到他这次回来的汽车声呢?H.M.问汤普森是否在“夜晚将尽时打了个盹,大约四到五点钟?”可我们没看到汤普森的回答嘛。谁知道他到底打没打盹。。。
      总之,我觉得本书的推理是相当的不严谨,或者说向读者隐瞒了很多细节。导致我看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对推理过程感到无语。
      
      本书的翻译就不评论了,但是注释实在是让人无奈了。比如:
      第145页关于“老贝利”的注释:“Bailey Gamaliel(1807-1859),美国记者,他编辑了反奴隶制度的期刊……”。苍天啊,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完全不挨着嘛。“老贝利”这个词不是经常会在卡尔的书中出现的嘛,这是英国中央刑事法庭的别称。
      第265页的第5个注释是关于马尔博罗,"Marlborough,位于马萨诸塞州东部”——真是活见鬼了,这页的第4个注释已经介绍了约翰·丘吉尔是“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还用单独再注释马尔博罗吗?没见过这么多此一举的注释。
      第305页第4行,埃默里的供词里写了个“南茜·博亨小姐”,我们知道这书里只有一个凯瑟琳·博亨小姐,最后嫁给了本涅特。这个“南茜·博亨小姐”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如果是埃默里的笔误,那么也该有个注释吧,该有注释的时候反而没有了。
  •     按音序排列
      
      贝里尔·西蒙兹(Beryl Symonds)白修道院的女仆
      比尔·洛克(Bill Locker)白修道院的养马人
      查理·波特(Charley Potter)郡警官
      汉佛瑞·马斯特斯(Humphrey Masters)苏格兰场犯罪调查部警长
      赫伯特·帝门斯·埃默里(Herbert Timmons Emery、提姆)玛莎·泰特的公关
      亨利·梅利维尔爵士(Henry Merrivale)侦探
      怀恩(Wynne)医生
      基蒂(Kitty)H.M.的姐妹
      贾维斯·威拉(Jervis Willard)男演员
      卡尔·雷格(Carl Rainger)电影导演
      卡萝塔(Carlotta)玛莎·泰特的女仆
      卡尼费斯特殿下(Lord Canifest)报刊界的重要人物
      凯瑟琳·博亨(Katharine Bohun、凯特)莫里斯·博亨的侄女
      里奇(Richter)H.M.的老朋友,指挥家
      露易丝·卡拉维(Louise Carewe)卡尼费斯特的女儿和秘书
      罗布列特(Robrett)G键案件的死者
      罗莉波(Lollypop)H.M.的秘书
      玛格丽特(Margarette)赫伯特·帝门斯·埃默里的妻子
      玛莎·泰特(Marcia Tait)好莱坞女星
      莫里斯·博亨(Maurice Bohun)白修道院的主人,电影原著
      乔治·博亨(George Bohun)博亨家的祖先
      山迪伏(Sandival)H.M.的朋友
      斯特拉(Stella)白修道院的女仆
      泰特将军(Tait)玛莎·泰特的父亲
      汤普森夫妇(Thompson)白修道院的管家及其妻子
      约翰·艾什利·博亨(John Ashley Bohun)莫里斯·博亨的弟弟、电影制片人
      詹姆斯·博恩顿·本涅特(James Boynton Bennett)H.M.的外甥,外交官
  •     不过好莱坞女星的身亡造不成一点点遗憾,她是个坏女人。
      私以为此书诡计和小说契合度最高,最耐看。
      卡尔的《白修道院谋杀案》分为三重解答,前两重解答也就平平,而由H.M.给出的第三重解答,则暗暗应和了以情节推动的诡计产生密室的手法。如若不是本书只是简单的雪地无足迹密室,凭质量均佳的三重推理几可成为卡尔的三大神作之一,至少在黑白红三部曲里,此书为最佳。
      同样用方程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掉个个:
      X=H(F)
      密室本身成了自变量,而诡计则没有那么明显,通过密室内外,构造环境,又情节变化,形成诡计。好比喜剧电影里,不是耍嘴皮子,而是由剧情的一波三折,自然而然的将包袱抖出来,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这里的X含义丰富,不仅是凶手对受害者使用的诡计,还包含作者对读者做的局。卡尔不愧为我心目中,黄金三大家里最会控局,故事亦出彩的一位,在下扣解扣方面,驾轻就熟,信手捏来,从每一章结尾宛如说书般的留下悬念,戛然而止可见一斑。《白修道院谋杀案》对于凶手的隐藏起到了《希腊棺材之谜》的效果,却不会因某方面的犯规而遭人指责,不过欣赏的人不似我那么推崇,有些遗憾。
      此书和涉及心理因素的诡计《沉睡的人面狮身》都可列进卡尔的冷门三神作。
      《至死不渝》可算之三。
  •     拖沓,挺家常的一本,有些地方语句不是很通,读起来比较混乱,轨迹之处有可点的地方,但是单单这么一个轨迹支撑全文,比较吃力,看起来也很累人,没调查过具体的出版事件,但应该是卡尔前期的作品。但比起前期的人物多,分不清谁是谁,这本好得多。非古典推理爱好者可以不用读这本。
  •     比起《瘟疫山庄》的初登场,H.M的第二次出场可是华丽多了~~~
      
      诡计猜到了,可犯人却着实出乎意料之外了····
      
      对于核心诡计卡尔给了三重解答,各解答间相互关联,非常巧妙。有点类似《毒巧克力命案》,话说这本里面也有毒巧克力出场····
      
      不过这本小说其实最好有地图的·····白修道院的地形其实很重要,虽然作者描述很详细,但对于不熟悉欧式建筑的TZ还是比较难以理解·····
      
      这本也对H.M做了更多的背景介绍····出现了H.M的家人···可见其慈祥(?)的长辈一面······
  •     The White Priory Murders by Carter Dickson(John Dickson Carr) ★★★★
      
      《白修道院谋杀案》,卡尔HM系列第二作。好莱坞明星Marcia Tait陈尸于白雪环绕的大宅内,而雪地上只有发现尸体者进入屋内的一行足迹。尸检结果显示,Tait是在雪停之后一小时才遇害的,那么凶手是如何做到踏雪无痕的呢?
      
      
      
      HM系列的头三部“黑白红”系列均属不可能犯罪杰作,而就我个人阅读感受而言,以这部白修道院为最佳。The Plague Court Murders(瘟疫庄谋杀案)次之,相对不太喜欢The Red Widow Murders(红寡妇谋杀案)。卡尔早期的作品在plot设置上大都略显凌乱,尤其是作品的开头部分往往让人云里雾里,阅读原文时颇难摸清脉络,不过这也许有一部分要归咎于作品中没有附上地图,黑白红三作中的案发地点都是某座大宅,而案情经过又与建筑布局很有瓜葛,在地图缺失的情况下阅读原版,理解起来难免就比较吃力了。
      
      这部作品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提出了三重解答,前两种错误解答在物理上完全合理可行,也是其他雪地无足迹类型的不可能犯罪中极为常用的手法;但HM通过逻辑和心理分析指出其中漏洞,将其一一驳倒。更难能可贵的是,三重解答并非各自孤立,而是彼此之间存在遥相呼应的递进关系;第三重的正确解答本身其实并不见得多么出奇,基本上也是卡尔惯用的模式之一,且与同时期的Dr.Fell系列某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通过渲染前两重错误解答,无形中暗暗地转移了读者的视线,巧妙地诱导出某种惯性思维模式,从而将trick和plot融合为一体,同时又保持了作品的紧张气氛和紧凑节奏,这才是本作运用多重解答的真正妙处所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卡尔在此作中提出了一个简明的“不可能犯罪之动机”讲义,将不可能犯罪的成因概括为如下三种:
      
      1.凶手刻意制造死者自杀的假象
      
      2.凶手刻意将谋杀包装成闹鬼等超自然现象
      
      3.意外情况导致谋杀现场形成不可能犯罪的布局,并非凶手刻意为之
      
      此外在三年之后的The Peacock Feather Murders(孔雀翎谋杀案)中,卡尔旧话重提,又为这一讲义补充了第四条:
      
      4.凶手刻意隐藏其犯案手法,而如果无法确定犯案手法,就无法给凶手定罪。
      
      实际上这第四条早在The Plague Court Murders(瘟疫庄谋杀案)之中就已经出现,后来的My Late Wives(我的前妻们)也延续了这条思路。细究如上四条,不难看出它们基本涵盖了卡尔大部分作品中的不可能犯罪类型,也包容了许多其他不可能犯罪作品的基本架构模式。
      
      (以下可能微涉情节,未读者请止步)
      
      
      
      
      
      
      
      
      
      
      此外《白修道院谋杀案》还具备两条卡尔作品的典型特征:
      
      1.死者的行动是案情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关键线索分散隐藏在一目了然却又让人完全注意不到的地方。
      
      从这两条便不难看出黄金时代三大家中的明显分野——卡尔与阿加莎的思路异曲同工,而奎因(这里侧重讨论早期奎因)特立独行。
      
      就第一条而言,对死者的研究在卡尔和阿加莎的案件中都占据重要、甚至是核心地位,只不过卡尔侧重死者在案发前的行动,干了什么,为什么,与凶手行动的潜在联系乃至“计划赶不上变化”模式,等等;阿加莎则更重视以死者为核心的人际关系。而在早期奎因的笔下,主要死者(不包括被灭口之类的后续死者)的作用几可忽略不计。
      
      就第二条,卡尔与阿加莎都是绞尽脑汁隐藏线索的大师,相比之下卡尔似更擅长拟态,当篇末案情揭晓、线索曝光时才令读者惊觉原来“那个地方”居然是关键一环;阿加莎则更擅长误导,以多条分岔的线索来模糊视线。而关注逻辑完备性的早期奎因就大方得多,唯恐读者看不到线索所在,慷慨地把所有元素都捧到面前。
      
      
      
      《白修道院谋杀案》的凶手可以说很难推理,但很容易猜测。换句话说,沿着卡尔在设置凶手方面惯用的一些思路,还是很容易摸到凶手的,但拜整篇作品的巧妙plot(尤其是三重解答的隐藏误导功效)所赐,在HM的最终推理出来之前都很难命中真相的全貌。当然,奉行诡计至上的读者可能对本书难免又有少少失望,因为在剥除层层plot之后,这起不可能犯罪的真正trick……可以说非常之简单。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卡尔的真正功力绝非体现在设计trick,而是在编织plot。事实上卡尔过于关注犯罪核心手法的作品,往往要么略显穿凿僵硬,要么就是过于离奇匪夷;而将原本普通的手法通过情节转折精心包裹起来,才是卡尔最擅长烹制的美味佳肴。
      
      
  •   长河的评论一向不错的。。。
  •   一笑
    负荷撑两个
    很小的时候爱看悬疑剧
    后来就不了
  •   分析的很细致 黑红白中我也最喜欢这部~
  •   你要是来翻译就好了,这本的翻译简直太头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