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国绘、 朱喆 黄山书社 (2013-01出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湖山有幸•杭州》是关于西湖边故人、故居、故事的书,写书的,却是现在西湖边的两个人——一个留人,一个过客。说到底,其实无非是路过的人,住着的人,住过的人,和一直都在的西湖。我们必须感谢西湖,它既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也安抚着南来北往的过客,更接纳了形形色色的停下来不走的人。而正因如此,在漫长的时间和空间里,我们可以暂时停留在这湖边,从里、从外,静静地看着这一直都在,且一直都在变的西湖。
书籍目录
第一章西湖的“里”,北山的街 且听风吟,林下入眠林风眠故居 粉墨春秋,豪情叫天盖叫天故居 空山夜雨,栖霞宾虹黄宾虹故居 第二章风过西泠,雪残断桥 曲园春在,逢人说梦俞樾、俞平伯故居 西泠片石,明月前身吴昌硕故居 第三章西湖之外,潮到钱塘 红尘炽处,究竟清凉弘一法师故居 气结殷周,天成铁石潘天寿故居 第四章湖山之间,市声之中 情多酒醉,风雨茅庐郁达夫故居 懵懂少年,缘缘前生丰子恺故居 第五章宦海商界,红顶布衣 机声茅店,人迹板桥都锦生故居 满城风絮,一身憔悴胡雪岩故居 不拘一格,剑气箫心龚自珍故居 第六章燕园故人,浙大旧友 清雅遒劲,一代儒宗马一浮故居 文映秋月,身逸孤山蒋梦麟故居 有意桃李,无心龟鹤马寅初故居 第七章文理辉映,桑梓留名 生随光影,魂系江南夏衍故居 惊涛易跨,草庐难留茅以升故居 琴音可鉴,燕能双飞钱学森故居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机声茅店,人迹板桥 都锦生故居 20年前,第一次知道都锦生这个名字。 那时候的凤起路还只是一条寻常巷陌,远不如现在扩建成主干道后这么符合其名称的气势。那时候的小学从不声称实行素质教育,教师们整天要求我们考上重点中学,但是我们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却总有着大量的时间三两成群地去闲逛。逛的内容之一就包括窥探所谓的重点中学究竟能有如何的神气。 我读的是有名的安吉路小学,附近唯一的重点中学正是位于凤起路的十四中,而都锦生丝织厂又正好在十四中的对面,于是记忆中就有了都锦生这个名字。不过仅是小学二年级的我还无法想象这居然是一个人的名字,所以就误以为这个厂名的意思是“都为了锦的生产”,直到四年级后通过什么张小泉剪刀、毛源昌眼镜的类比才纠正过来。 20年后,我这个杭州人走在杨公堤上一路打听去茅家埠该怎么走,因为这里的变化之大更甚于凤起路。从空军疗养院走不多远,面前出现了一片其实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乱石野水荒滩,有点像影视明星们那头代价不菲打造的乱发,这是西湖西进的一大杰作。巨石上一个新娘正在无奈地搔首弄姿着拍婚纱照,让你打消了对这个荒滩瞬间的错觉,而沿着水面就可以望见不远处的茅家埠了。 路的一边竖了块写着“云升远壑”的牌坊,里面就是杭州市政府出资改造的茅家埠仿古民居,原来的村民们免费享用了这次装修,并且纷纷以此门面招揽游客喝茶营生,村后的山坡自然全是茶园。而路临湖的另一边就是都锦生的故居了。 都锦生,号鲁滨,1896年2月12日出生在这座砖木结构的中式花园别墅里。主体建筑位于正门的第二进,立面装饰简洁,注重实用。内部方正对称,上下两层四开间,一楼房间可作会客用,二楼作卧室。现在这里成了织锦名品的陈列室,进门就挂着著名的“九溪十八涧”及其意匠图。1919年,当时23岁的都锦生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艺徒班)教习,任教期间经反复钻研,在1921年他绘制成了一幅意匠图,并在学校实验工场亲自轧制花版,亲手织出第一幅丝织风景—5×7英寸的“九溪十八涧”。这幅小巧的织锦只用了黑白两色,不留神看会以为是素描的山水画,但素描又岂能像丝绸的质地那样把九溪烟树的朦胧意境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于是我这个杭州人第一次为这家乡的丝绸吃了一惊。
编辑推荐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湖山有幸•杭州》由黄山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