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和文存(第2卷)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陈思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思和文存(第2卷):文学史理论新探》分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世界性因素四辑,内容包括:民间形态与现代都市文化;多元格局下的小说文体实验;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自己的书架·《垂柳巷文辑》等。《思和文存(第2卷):文学史理论新探》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世界性因素。

作者简介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代表性著作有《陈思和自选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巴金图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等。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波恩大学以及香港岭南大学等担任访问研究员或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关于“重写文学史”(代序) 第一辑:民间文化形态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民间形态与现代都市文化 还原民间:读张炜的《九月寓言》 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 《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 从巴赫金的民间理论读余华的《兄弟》 试论莫言《生死疲劳》的民间叙事 第二辑:共名与无名 共名与无名:百年文学管窥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试论19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 碎片中的世界·碎片中的历史 1996年小说创作一瞥 多元格局下的小说文体实验 营造精神之塔 林白论 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 第三辑:潜在写作 我们的抽屉 试论无名氏的《无名书》 自己的书架·《垂柳巷文辑》 自己的书架·《诗的隐居》 第四辑:世界性因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 余华小说与世纪末意识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试论阎连科《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 试论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 附录一:无名论坛·主持人的话 附录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 附录三:《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导言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但是民间呢?应该看到,经过了“文革”以后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民粹意识,对苦难深重的民众抱有近乎夸张的感情。但是当《悠悠寸草心》、《蝴蝶》等作品尖锐地指责一些官员在恢复原位以后就背弃了对民众的责任的同时,似乎很少涉及知识分子自身对民众的态度;当《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等小说揭示了农民的辛酸和痛苦时,似乎也是把主要的意义所指放在有关农村政策上面。民众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故事,是为了说明作家关于社会理想和现实批评的证据。民间的生活因为贫困而苦难重重,因为愚昧而冥冥无望,为改变这样的命运和这样的苦难,知识分子理直气壮地设想了种种方案,并希望对庙堂的决策者发生影响。这些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在困顿时期都曾下放底层,对民间的真实生活不可谓不了解,但奇怪的是。一旦民间出现在他们的笔底,立刻演化成他们先天拥有的思想优势。民间生活世界就像是卡夫卡笔下的城堡,知识者在其间转了半天,结果还是面对着自己。 在知青一代作家的作品里,这种状况略有变化。知青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自然各有苦衷,本来这会成为“伤痕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可是由于现实方面的压力,知青现象的真相至今仍然是个敏感话题。知青在返城后遭遇的种种失落,反而促使他们对于农村山野生活产生了回味,这种回味包含了对自身已经失落的青春、理想、梦幻的追寻。再说知青一代的成长教育期正逢“文革”年月,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没有王蒙张贤亮一代人那么浓重,自然也不像他们那么矫情。民间的生活场景在他们的回忆里逐渐展开,多少接近一些生活的真相:我们在那遥远的清平湾里,能体会到陕北农民在贫困中对生活所持的民间欢欣哲学;在那茫茫大草原上,我们也能感受到老牧民们在知识分子看来是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中表现出克服苦难的惊人毅力。知青作家们正是在亲近民间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时候,开始接近民间的文化形态,寻根文学的最初提出者都是知青作家,这个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1985年是中国文学变化最大的一年。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现实政治对文学的压力有关。1979年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最繁荣也是最为尖锐的一年,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广场意识高扬的一年,但随着《假如我是真的》、《飞天》、《女贼》等剧本受到批评,这股现实主义思潮初遇厄难。1980年王蒙就开始转向了对西方现代主义技巧的学习,当时人们以为提倡学习现代主义技巧的主张只是一个引进上的策略,现在看来不然,它开始的目的很可能是出于现实主义的包装,但既然开了头,现代主义思潮就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涌人中国大陆,到了1982年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已经相当深入。当然那时接受西方现代思潮最成功的仍然是知青一代作家,也许对他们来说这绝不是策略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认识途径。而一批在1970年代末已经占据了广场的知识分子并没有被现代主义所诱惑,他们依然如故地坚守着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并自以为是在为民众立言。1983年是这两股思潮同时受挫的一年,其结果就导致了1985年文化寻根的思潮。这个创作思潮的产生原因颇为蹊跷,不过以民族文化这样一个模棱两可、大而空洞的概念来取代政治、政策这样一些具体狭隘的条条框框束缚,是当时文学得以发展的一条最可靠的捷径。但是对一些知青作家来说,这个思潮的倡导可能还包括了寻找自身价值的要求,正如我在前面所分析的,知青一代作家的广场意识虽然难免,但与1950年代末开始就在苦难里经受考验、如今又重返广场并有希望向庙堂进军的一代知识分子相比,毕竟薄弱得多,他们既没有1950年代培养成的理想主义作为精神支柱,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让他们滋生出优越感。写苦难他们写不过上一代的作家,至少不会那样自如地在苦难现实与虚幻理想之间玩游戏,而且那时已经不像“思想解放”那阵,苦难可以打着批判“文革”的幌子轻而易举地给以渲染。这一代作家必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存在于文坛的意义,即使在现实中找不到,也应该到想象中去寻找。于是,他们很好地利用起自己曾经下过乡、接近过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些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民间的传统文化的价值。

编辑推荐

《思和文存(第2卷):文学史理论新探》由黄山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和文存(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思和文存(第2卷):文学史理论新探,是看到陈思和教授的名字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