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卞庆奎 主编 页数:234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那么短暂,那么弥足珍贵。
每一个人,都多想遇到一个人,希望他能够理解自己,爱护自己,和自己一起嬉笑也一起流泪,一起玩耍、一起看电影,一起陪你看日落云起。这个人,能够,能够遇到,是幸运,遇不到,是命运。
而我是多么幸运,在这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了你。
这是一部关于你和我青春的那些大事和小事,写尽我们年少时的那些甜蜜和忧伤、开心和伤心。
作者简介
卞庆奎,作家,编剧。江苏盐城人,现居北京。曾就读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先后任《青少年与健康》《神州》杂志编辑、人民日报社《市场报》记者等职。现为某出版社策划编辑。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
《董加耕——毛泽东没有看错的年轻人》《只露一半——中国“枪手”生存实录》《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等。另,主编《第一次心跳》《我的野蛮室友》等青春读物若干。作品多次被《北京晚报》《深圳商报》《现代快报》等连载,或被《青年文摘》《作家文摘》等选载。
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百种优秀图书奖 、首届中国长城文学奖、第八届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心灵走过一条
第二章 旋转木马炫缤纷
第三章 书中梦中有芬芳
第四章 朋友一生一起走
第五章 彼时的年少时光
第六章 勇敢不害怕受伤
第七章 花季雨季总难留
第八章 在心灵的海洋里
第九章 谁的青春不忧伤
第十章 真情世界
章节摘录
涛声 李晓东 猛然间记起了涛声,记起了涛声中蕴含的不懈和执著。我方才如梦初醒,觉得对不起深爱的涛声,便奋发图强了。涛声唤醒了我沉睡的梦想,抚慰我受伤的心灵,让我时时刻刻铭记在心。 从小我就很向往水手,向往蓝蓝的海。深爱着那长长的飘带。海风吹起,飘带飞扬,伴随着执著的涛声,用心去领悟生命的真谛,便是我欣赏的形象——永远为此奋斗在所不惜。从真正记事起,便爱上了涛声,爱上了涛声的执著和永恒。 童年的记忆里除了蓝蓝的天还有蓝蓝的海,除了蓝蓝的海还有清晰的涛声。那个时候的书中的海,不是小鸭子就是小鱼儿。我之所以不爱看儿童小画书,是因为那不是我理想中的海。我心目中的海,应该是伴随着悦耳的涛声,蓝色中闪着波动的银光慢慢延伸直到远方,远方——那个海天融为一线的平光。因为孤单,所以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坐在海边岩石上,双手捧着五光十色的贝壳,用心去看海,去听海……就这样,我在涛声中度过了孤单却不寂寞的童年时代。 长大后,因为要上学,渐渐疏远了海,疏远了我的涛声,总觉得有些不甘,有些于心不忍,不应该这样对待我的海、我的涛声。放了假,我立马奔回海边,千里迢迢只为听一听那悦耳的涛声。 学业功课很紧,我挤不出时间来欣赏我的涛声,又一次次疏远了它。失败后的我痛心疾首,终日以泪洗面,意志消沉。猛然间记起了涛声,记起了涛声中蕴含的不懈和执著。我方才如梦初醒,觉得对不起深爱的涛声,便奋发图强了。涛声唤醒了我沉睡的梦想,抚慰我受伤的心灵,让我时时刻刻铭记在心。 昔日的海,昔日的涛声,依然不时回荡在我心头,催我前进,让我感动。 呵,涛声依旧! 编辑心语: 文章以“我”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涛声”为隐线,脉络清晰。作者赋予涛声执著的性格,并把它和自己的奋斗历程结合起来,这使得文章立意较深,突破了一般写景散文的俗套。 风光 张薇薇 世上风景,千姿百态;山峰高峻挺拔,无限风光在险峰,是览胜的壮美。山谷幽深雅静,“曲径通幽”,同样美不胜收。峰高谷深,峰谷并存,人生亦是如此。 暑假里,随校“创业者足迹”考察团赴延安等地途中游览了华山。 登上通天亭,眼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碎石路,右边是石壁,左边是峡谷,山崖陡峭险峻。走一步,喘一口气。女孩们几乎坚持不住了,仿佛被人抽光了全身的力气,仅凭着一股毅力支撑着。 终于爬到了“回心石”。顾名思义,就是在这儿还可以回头下山。自古华山一条道,陡险至极,只能容一个人行走。上山的队伍开始分化了:男孩们义无反顾地要向上,发誓“不到山顶非好汉”;女孩们刚体验过筋疲力尽的滋味,体力还未恢复,不免思虑再三……终于,队伍一分为二,一支上山,一支下山。 我选择了向上,手脚并用,奋力攀登。“千尺嶂”“百尺峡”,终于到达了峰顶,那一刻,是何等的心旷神怡!眼前是奇峰俊秀,云海翻腾,远处所有的山峰被云雾缭绕,时而朦胧,时而清晰,真的是“一览众山小”,这开阔的风景更引人豪情。那一刻,真的是“无限风光在顶峰”! 可后来我才知道,下山的那一队在悠闲的心境下慢慢下山,同样充分领略了华山的风采。他们悠悠下山,细细品味,下山的风光一样美丽。虽没有极顶的壮观,却有山腰的壮丽;眼界谈不上开阔,眼中却是一片隽秀。上山下山,山上山下,同是一道风景! 多么奇妙的一件事!无论是放弃还是坚持,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没有遗憾,也无怨无悔。取舍之间都成就了一份完美。 由此,我想到了许多…… 世上风景,千姿百态;山峰高峻挺拔,无限风光在险峰,是览胜的壮美。山谷幽深雅静,“曲径通幽”,同样美不胜收。峰高谷深,峰谷并存,人生亦是如此。邓稼先是共和国的“两弹元勋”,丰功伟绩,何人可比?在核弹研究领域中,他是国家的功臣,在事业上,他是无人可比的“高峰”。他的老同学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他“是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普通人一样平常,辉煌的业绩和平凡的人格在邓稼先身上得到了如此完美的统一。峰高谷深,皆有风光。闻名沪上的劳动模范徐虎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可是他在平凡的工作中造就了一座人格的高峰——“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平凡的事业与伟大的人格在徐虎身上得到如此完美的统一,这又是谷深峰高,别有风光。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塑造自己,渴望攀登事业的顶峰。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成为元帅。钱钟书先生拒绝诺贝尔奖金,谁也不能否认他在学术界的地位。杨绛先生在《隐身衣》中写道:“假如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有了一点钱,就自诩为“成功人士”;得了一点权,就傲视普通人,追名逐利,“得陇望蜀”,实在是狂妄和无知!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无论处于社会的什么位置,都努力创造人生的辉煌。 峰高谷深,皆有风光——我看人生。 编辑心语: 由登山悟出一条深刻的人生哲理:放弃或者坚持都是一种获得。作者思维成熟,语言老道。 丽江印象 洪鹄 我想人不仅可以在这个城市居住,也可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欣赏它,从它本身获得对似水年华的追忆,对今天生活的热爱。 千禧之夏的云南之旅,最让我难忘的当属丽江。尽管从昆明出发,颠簸了十二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我早已疲惫不堪,可旖旎风光足以让再疲惫的人容光焕发。玉龙雪山像一位圣洁的女神,银装素裹地伫立在蓝天之下;清净的白水河从原始森林参天的针叶树中潺潺流出,呢喃着一个纯澈的传说;金沙江、澜沧江从这片古老的土地周围奔腾而过,留下的涛声呼啸着岁月刻印下的风雨沧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的纳西族人,则用他们原始的“东巴文”为我们诉说自己千百年的生活……而我最钟情的还是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大研镇。 她是一座真正的古城。她宁静而古朴的气质使她坚决地拒绝新时代流行的水泥与钢筋大厦。整座城市,没有一辆自行车,她坚持着自己的漫长的岁月里获得的传统栖居方式和与此相应的日常生活。当我走在古城的主干道——四方街上的时候,我以惊异的眼光打量着古城:古老的石板路,街两边一座红木结构的小楼,这方的天是那么蓝,万里无云,是久违的一种纯净。 我随意地拐进一条无名的巷陌。岁月悠悠,小巷幽幽,长长的巷子一眼望不到尽头。脚下是青青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对于一个在城市生活很久的人来说,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两边古老的民居,大部分仍雕栏玉砌,崭新如画。偶有几座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刻上了岁月之痕,但那些断瓦残垣,在斜阳之中,依然执著地抒写着历史与它本身的庄严。 不如何时飘起了雨,我有些仓皇地跑进了一间普通的民居。当我面对着纳西庭院三房一照壁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冒失,而院角闲话家常的几位老人和善的微笑,使我顿时没有了尴尬。也许,这儿人们的交流也都宁静安逸吧。我也随意起来,打量着这户平常的纳西人家,我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已少见的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时,一字平、斗室、厢房、边门、芸窗、山墙……依然支撑着这里的生活。我缓缓地走出,身后的院门关上了,发出苍老的吱呀声,我想起了李清照的词:“萧条亭院,又斜细雨,重门须闭。” 巷子越走越深,两边的明清红木建筑拥着这古巷一弯一弯地拐边,曲径通幽。忽然,我眼前一片明亮——一条清澈的河出现在了我面前,一树一树的如烟碧柳在粼粼清波中照出自己的婀娜,这清新的绿与横于河上的拱桥的古朴形成了对比,让我在一片古旧中也感受到了年轻蓬勃的生命气息。这城市,多像一座公园啊——目之所及,不是小桥流水,便是碧树繁花,闻之不是黄鹂鸣翠柳,便是玉笛暗飞声,随处可见温良恭俭的老人、像蜜蜂一样忙碌的妇女、手持卷轴的儒者、提着鸟笼悠闲自在的人,他们从古城的小街、石桥、雨巷中飘然而过。在某个大院的纳西古乐演奏会上,满台皆端坐着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着上个世纪传下来的乐器,奏着唐乐元音、道家仙乐……我想人不仅可以在这个城市居住,也可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欣赏它,从它本身获得对似水年华的追忆,对今天生活的热爱。 夜幕降临时分,我登上了丽江城边的狮子山,怀着景仰与崇敬的心情俯瞰这座被古代瓦片覆盖的城市,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来的纳西人,用自己的双手,用泉水、泥土、石头与树木这些原始的材料建造与雕刻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蓦然忆起杜甫的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心中油然而生一股亲切和感动。 我想,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美丽的丽江的。我固执地认为,这是最适合人类栖居的家园,我不以为这样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低劣的,也许它在某方面是有些欠缺,但只需要改进而已。在最根本的例如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这一意义上,它的雕梁画栋,它的鸟语花香,它的邻里亲情,都是更符合人性的。难忘丽江的那些黎明,阳光总是把糊着棉纸的雕花门窗映成一片朦胧的透明,坚硬的夏日光线在窗户柔软下来,一棵老树的影子在窗楹上晃动,静静地抒写着百年不变的温情。 编辑心语: 古老的纳西文明,在作者明快的笔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朴实的人性,和善的微笑,一切都在诉说着百年不变的温情,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栖居”。 ……
编辑推荐
《最年华·恋恋红尘:我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你》记录了他们那些绚烂多姿青春,这是他们是最美好的时候,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了90后每个人青春和梦想的散文集。 这本书记录了他们的成长以及渐渐对世界很多事物看法的改变,此时的他们爱情,学业,友情,亲情,一切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