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邹士方  页数:259  字数:24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因为种种机缘,我与中国许多文学大师有过亲密接触,本书就是这亲密接触的产物。    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那是一个干种矛盾交织的年代,那是一个争论与辩论的年代,那是一个追寻真理的年代,那是一个崇尚理想主义的年代,那是一个希望的年代,那是一个纯朴的年代……    那时,噩梦醒来是早晨,文学大师们由“鬼”变成人,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身上背负着过去的阴影,心中还镌刻着痛苦的烙印。有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多数则面向未来,引吭高歌,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焕发出空前的创造力。但荆棘并没有完全铲除,道路并非那么平坦,文学大师们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    那时,我以一个后生小子的身份做时代忠实的记录员,记下文学大师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隽永的警句,闪光的思想,反思与反省,喜悦与苦恼,前进与困顿,以及他们的性格习惯,人际交往,饮食起居,种种生活细节。我不知道我记述下的这些是否能折射出一个大变革时代的本质特征,成为一面历史的镜子。    本书中有不少篇章是关于文学大师们私人谈话和私人聚会的记录,这就使得本书具有相当的私密性。文学大师们的坦白和直率跃然纸上,赤裸的童心血肉丰满。    虽然文学大师们性格各异,风度不一,但他们身上却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是真诚;二是虚怀若谷;三是事必躬亲;四是放下身段,与人平等;五是对晚生后辈无私提携和帮助;六是君子之风,待人接物,礼数周到;七是不计报酬。现在号称大师的人,有几人能做到?    那时的大师,你写信,他一定亲笔回信;你突然造访,他不会把你拒之门外,而是热情接谈;你寄他照片,他会回赠他的签名本著作;你为他出点力,他一定尽力回报你。交往时间长了,大师会视你为心腹。你尊他为师,他视你为友。他与你谈话,毫无避讳,把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话吐露于你。有的话他对家人都不曾说过。    现在号称大师的人,你写信,他不回;你寄照片他不理;你打电话,他挂机;你求见,他躲起来。即使你与他约定了时间会面,他也会临时爽约,过后不脸红。    现在号称大师的人和一些准大师的人,在人格人品上与20世纪真正的大师相比,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大9币远去,大师不再!    谨以此书献给我尊崇的文学大师们,你们离去的背影都是那么美丽!值得我们去仰望,去追怀!    邹士方    2011年8月6日于北京藏经斋

内容概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因为种种机缘,作者与中国许多学术、艺术大师有过亲密接触。他们身上还背负着过去的阴影,心中还镌刻着痛苦的烙印,但荆棘并没有磨蚀大师们的风骨和爱国热忱,他们仍然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拳拳前行。
  作者以一个惓惓后生的身份做着时代忠实的记录员,用谦恭的文字和泛黄的信札、题词记下大师们的隽永话语和闪光思想,记下这些宗师巨匠在奉献国家以及提携传承人上的竭诚努力。作者用亲手拍摄的照片印下文学大师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喜悦和苦恼,他们的和蔼和严谨,他们的携手和抵牾……

作者简介

邹士方
知名作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画家、摄影家。1949年6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7级)。师从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宗白华及美学家杨辛、叶朗教授,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朱光潜、宗白华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曾任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民主》杂志副主编,《音乐生活报》高级编审,《中国画廊》杂志副总编辑,人过五十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北京市杂文学会理事,中华湖社画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现为《中华盛世》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
出版著作200万字:美学专著《朱光潜宗白华论》(1987与王德胜合著)、《宗白华评传》(1989),散文随笔杂文集《春天的问候》(1987),散文集《名人纪实》(1988),散文摄影集《北大访师记》(2012)。出版画集《万紫千红》(2004)和连环画《映山红》(撰文1977)。另外发表新闻、散文、评论、杂文、随笔、诗歌等数百篇200余万字。《中国哲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以及冰心、季羡林、端木蕻良、吴祖光、常任侠、李泽厚、蒋孔阳、管桦、蒋星煜、赵清阁、郁风、张允和、吴小如、刘章对其著作均有评介。

书籍目录


第一卷 互诉衷肠
 五四出了个猛将 
 大师云集北大 
 四巨头挺进重庆 
 冰心发出的绝密信 
 独立的奇树
 巴金的轻和重 
 大师与大师的对决 
 叶圣陶在1985 
 请来艾青作诗 
第二卷 80年代风云
 从上海城隍庙到北京国子监 
 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巍巍昆仑,荡荡夏衍 
 胡风在风雨中前行 
 沙汀留下的三件手迹 
 两位文坛巨匠病中泪别 
 曹禺雷雨日出 
 山东大汉跑到北京 
 东北作家发现新大陆 
 卞之琳与沈从文的小姨子 
第三卷 奔跑中的大师
 狂奔的萧氏父子 
 “三家村”幸存者 
 季羡林那时正年轻 
 一代大儒横刀立马 
 挥泪国家图书馆馆长 
 外国人的三个愿望 
 萧乾与郭沫若结仇 
 芙蓉秋色一平章 
 曹辛之看不惯臧克家的诗 
 请鲁迅看最后一场电影 
第四卷 风雨同舟路
 与曹靖华并肩在北大战斗 
 周而复书琵琶行 
 相逢何必曾相识 
 越洋来的狂人 
 又见红楼 
 四十年代的烟尘 
第五卷 似水流年
 人生不如初见 
 几百年来仅此一人 
 酒仙惜酒仙 
 偷偷创作《红旗谱》 
 小英雄雨来横空出世 
 三巨头聚会 
 不老冯骥才 
第六卷 望断天涯
 当年的冯玉祥国文教师 
 赵清阁与老舍的爱恨纠葛 
 一张珍贵的照片 
 挥别朱自清 
 从什刹海到复兴门 
第七卷 大师渐行渐远
 罗大冈的无奈 
 夜里挑灯看戏 
 诗人变侠士 
 台湾来的客人 
第八卷 何日再见君
 梁羽生论剑 
 别了,老友李辉英 
 再续当年真情 
 从湖南到英国 
 岁月的痕迹 
 大师再西行 
 作者版权声明 

章节摘录

叶老手拉着巴金的手,一直送他到走廊中,两人久久地握手惜别。巴金向前走去,又几次依依不舍地返回来向叶老道别。叶圣老目送巴金走到走廊拐角处。巴金回过身来,久久地挥动着手臂。当1983年初我第一次去见胡风时,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极其酸楚的。他在客厅里见我,秃顶微胖,额头很大,表情麻木,话也很少,长期的牢狱生活使他丧失了生命的活力。1986年12月初,张充和从美国回到北京,参加纪念汤显祖的活动,并且还客串昆曲《游园惊梦》。卞曾欣然前往剧场观赏。舞台上的张充和还是那么风韵不减当年,观众席上的卞之琳还是那么痴痴地凝望。那是一个暮春的下午,当我忐忑不安地叩响钱先生寓所的门铃时,一个高亮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来了!”随之门被打开,一个在心目中已很熟悉却又陌生的钱先生出现在眼前: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身驼色中式裤褂;眼镜片后机敏的双眸闪着探寻的目光,浅浅的笑意浮在唇边,一副乐观、大度、潇洒、睿智的样子。采访结束后,我与他交换了名片,他的名片上印的名字是陈文统,我请他在名片上签写了梁羽生三字,这成为我的特色收藏。独立的奇树与大师接触的机会多了,自己也扎堆进去了,不是因为我成为大师,而是因为认识了更多的大师。于是,我这颗幼苗就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所以我希望把这些幸运带给每一个人,我会把与那个奔腾的年代的大师点滴分享给每一个人。继冰心之后,我又有幸认识沈从文,并走近他。记得,自1985年3月我陪同巴金先生拜访沈从文先生后,多年没有见到沈老。期间听说沈老因病几次住院,又听说他迁进了新居,享受到副部长级的待遇,我心底暗暗祝福他健康!沈老的新居我只去过一次,那是前年冬天去看望他夫人的妹妹-美籍华人作家、昆曲家张充和女士。那时沈老正在住院,当然无缘相见。后来听说沈老已经康复,但又听说他杜门谢客,于是我就请沈老夫人的姐姐,昆曲家张允和前辈为我写了一封介绍信。1988年1月28日上午,我来到沈老的新居-崇文门附近的高层公寓。虽说近三年未见,沈老的夫人张兆和还记得我,她看到姐姐允和的介绍信,连连点头。她把我让到客厅,沈老正坐在藤椅上,精神甚好。他还是三年前印象中的那一副谦和大度、平易慈爱的神情,只是显得瘦了许多。我自报了姓名,并提起三年前陪同巴老访见他的事,他面露微笑,频频点头。我说:“沈老,您好像瘦了。”兆和说:“他过去那一阵子不是真胖,是浮肿,现在脸上、身上的浮肿都消除了,所以看起来瘦了。”我环顾着这间客厅,东墙上悬挂着沈老写给兆和的一首宋诗和黄永玉的一幅作品,南面的书柜里是大陆出版的12卷本的《沈从文集》和5卷本的《沈从文选集》,台湾出版的《沈从文选集》《联合文学·沈从文专号》,以及沈老的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此外还有他的孙女沈红为他画的两幅速写像。书柜上有香港摄影家为他拍摄的两张彩色照片,还有前几年的一些作品。沈老这时想起了我们相遇的年月,就问起许多熟人的情况。他问到徐盈,我说最近他住院了,他的夫人子冈刚过世了。他又问到贺捷生(贺龙的女儿),我说她已经调走了。他又问我关于易礼容(俞平伯的女婿)和贺麟(哲学家),我说他们都很好,尤其是易老参加活动很积极,记忆力十分好。他告诉我,唐生明(沈老的湖南同乡、唐生智的弟弟)故去了。后来,他又同我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吕德申。沈老感慨地说:“都老了!”这使我记起他曾说过的话:“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我注视着他那银白的头发和红润的面庞,陷入沉思,不禁自问道:他真的衰老了吗?可是他的听觉还那么好,记忆力也令人吃惊……兆和告诉我:许多熟人的名字我记不得了,他会脱口而出;某年某月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他都能回忆起他们的名字。尤其对历史文物方面记得更清楚,他的助手遇到疑难问题来询问他,他会给以十分准确的答复,甚至有些资料出自哪部书哪一页,他都记得十分清晰。前些日子他只能看看大字《参考》,现在也能看点书刊,但不能太多。我问兆和:“您的身体还好吧?”她回答:“我喉头的淋巴结发现肿块,而且又患有胆结石,西医让我动手术,我家里事情多得不得了,哪里能去?后来中医给我开了汤药,说是可以消的。我最怕吃汤药,现在也得吃。三个月以后看效果。”她又说:“现在找他的人倒不多,因为知道他一直病着。记者采访,电视台来录像,我一般都加以谢绝。但来信,寄文稿请他提意见,请他题字的还是源源不断的,我要回信。过去在《人民文学》当编辑时,最怕写信,现在仍然要写。有时来信多了,又怕丢失。其实这么多年我们同文艺界联系很少。这不,湖南吉首大学创办一本《沈从文研究》,让黄永玉设计封面,让他题字,他现在根本写不了字。黄永玉到处跑,抓不到。来,我现在再给他打个电话。”我知道,画家黄永玉是沈老的表侄儿。说着,她接通了电话,恰好黄永玉在家。她放下听筒后,对沈老说:“这件事总算有了着落,永玉已答应了。最近他的女儿黑妮结婚了。”我说:“黑妮好像在国外,是否还画画?”“在意大利,学美术。”“永玉还有个儿子叫黑蛮呢?”“早结婚了。”兆和无可奈何地对我说:“我家这个电话有毛病,我们这里讲话,对方老说听不清,请人修,说,电话机该换了。其实我家这部电话机才装上两个月就不好使。”我向兆和提出为沈老照几张相,兆和说:“我得跟他商量一下,他自从病了以后,不愿意照相,也很久没照了。”兆和同沈老商量,他先是不肯。兆和说:“你再同他商量商量!”沈老听完我的话说:“我这么丑,谢谢你,不照了吧!”“您既不丑也不老,特别精神。我给您照了,不发表,留作资料。”“那也是丑的资料。”在我的一再请求下,他终于应允了。于是我十分迅速地为他拍了几张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一边照,一边听沈老对我说:“照侧面,侧面还好。”我迅速抓住几个镜头,狂拍一阵。当时虽说不是一流的摄影师,但我敢说我是最幸运的摄影师,抓住了最伟大的瞬间。拍完后,兆和对我说:“他还真对你不错,一般人他根本不让照。而且他今天精神特别好,眼睛也睁得挺大。往日他10点半就要睡觉了,今天他好像并不困。”这时中国作协书记处葛洛、《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崔道怡、中国作协创联部周嘉华三人来看望沈老,我起身告辞。回到家,意犹未尽,我连忙找出我的纪念册,赏味着沈老三年前给我的题词:“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记得他告诉我,这是陶渊明的诗句。沈老,您不就是一株独立的奇树吗?您的作品,您的人格,在海内外掀起的“沈从文热”中,青春常在,永不衰老。夕阳沉下去了,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但是,那些流逝的光景再也找不回来了。如今我只能对着昔日故人的照片,独自叹息了。每当我看沈老的这一组照片,总能想起他说的“照侧面,侧面还好”这句话,感觉大师有趣极了。任凭我绞尽脑汁刻画这些场面,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昔人已远去,只有文字依然熟悉。我想,这也算是雕刻自己的人生吧。生活还在继续,故事还在讲述,只是要对大师说句,别了,沈从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士方的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是:文笔流畅,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感情真挚,蕴藏着一种内在的、诗意的美。他的笔不仅能精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思想和语言,而且能将他们的性格和气质表现出来。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文学大师吴祖光内容丰富,文笔流利,所记人物事迹,图片手迹,均极有史料价值。——著名作家柯灵士方的文章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应该引起重视。——著名学者常任侠难得如阁下这样一位学识多方面而又精力充沛的人物,在加上工作环境特有的机遇,才能捞到如许丰富多彩的人海珠贝。——著名美术家郁风这些都是世上难得的有历史价值的散文作品,你的见闻之广使我羡慕。大作实在令人兴奋、喜悦。请设想,当有些人用冗长枯燥,或华丽、绮丽、典雅的俗艳词藻写纪实性散文,或是在你耳边轰响着豪言壮语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严肃深沉而聪明的人,用朴素简练自然和充满哲学思想的语言,概括、提炼、凝聚历史以及现实生活中最有价值最本质的东西,把你带进新奇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如同到花园的浓荫中,你将会怎样呢?在邹士方的这些纪实散文里,我们看出他有意地进行抽象思考,表现了他对哲学概念所感到的兴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继承的关注。主要的篇章是在一些社会运动的转瞬即逝的插曲里,抓住了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的思想。朴素和内容的和谐、真实,绝对的真实,一篇篇如同画家用坚实而挥洒自如的笔,写成如画的素描,这是邹士方纪实文学的最显著的特色。——著名作家管桦我觉得书中的文章酷似那些摄影名作,都捕捉到了对方一霎那之间的特有的性格特征或习惯动作,因而留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著名学者蒋星煜

编辑推荐

《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首度公开茅盾、冰心、沈从文、巴金、叶圣陶、丁玲、艾青、臧克家、曹禺、周扬、夏衍、季羡林、廖沫沙、卞之琳、萧乾、沙汀、吴组缃、梁羽生等的绝密照片和罕见手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3条)

 
 

  •   亲历、亲闻、自摄、自藏,就这么四个词语,已经很足够来吸引我。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这个名字就如一抹清泉,从心尖尖上流淌而过,除了凉爽还有着它的肆意自在,那种抛弃了的坦荡。如夕阳下随眠的波光,零碎儿耀眼。

    书的内文一直是我,尤其还是那些尘封已久的私密照与那些不曾面世的手稿,就想极具诱惑力的大餐等着人去饕餮一顿。问责文矣,赏,则赏矣。
  •   邹士方不但是作家,也是位摄影家。我很欣赏书前面的两幅摄影。一幅是《思》,朱光潜坐在花前的藤椅上,右手握着烟斗,眼睛凝视着天空远处,老人家在思考什么呢?另一幅是《宗白华在北大未名湖畔》,穿着棉衣,戴着围巾,携了手杖,踏着杈丫的树枝投影,向前方走去,表现出老人家不畏风寒,永不退缩的治学精神。
  •   此书中有很多茅盾、巴金、曹禺、冰心、沈从文等大师的秘密照片和手入稿,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大师。
  •   书的感觉就是这样,看到一种光。书里面的大师几乎都已经辞世,我们再等不到他们的新作品问世,于是,只能翻着书本看着从前的章节。但是,当这本流年碎影打开的时候,那些熟悉的文字,那些黑白的照片,五一不告诉我们,他们依然还在,不过换了另外一种形式长存。
  •   书中文怀沙说:“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两件事,一个叫生离,一个叫死别。这些年来,生离死别这种经验太多了,但是我还没有失去敏感。我不止爱过一个女人,不会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从一而终,但是我每次都爱得很真诚。这个事情可对知者道,难对俗人言也。”有些故事,大师也有过,他们全然不像我们想的不食人间烟火,而且那样热切地爱着这个世界。
  •   读完《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对邹士方先生广博深厚的历史知识、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和严谨细密的治史态度感到由衷的佩服,起而拍案叫绝,因而读其另一本《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也就成为心中迫切的期待,进而成为一种必然。
    文人的趣闻逸事是文人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佐料。文人自然有故事,从古至今无不如此,这本书中也自然缺不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冰心的绝密信,如老舍与赵清阁同居,陷入热恋之中不能自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既让我们知晓了历史,也不由得为之一笑,让阅读过程变得轻松而自然。
  •   以前读书,书上说“读书人应当爱惜自己的羽毛”。那时候不懂何为羽毛。在这个大师逐渐远去的时代,读《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似乎懂得何为羽毛。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思考。很感谢作者。
  •   可能是因为塑封的缘故,这本书真的比我想象中拿到手里干净了许多,翻开书页,看着那些照片,感动了居然,我泪……怎么能有这么一个心情捏?好吧,写的不愧是大师。
  •   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个英语角,其实学习中国的文化应该也设一个文学角落的好。有时候大家总觉得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要学新的,却忘记,不讲自己的抱紧迟早有一天被人抢走!
  •   朋友送的,一本《文学大师》另一本是《艺术大师》,只把《文学大师》翻了一遍,里面的照片好珍贵啊,别的书里都没见过。
  •   我们没有红枣他们的记忆,他们的记忆终将随时光淡去。所以说,文字是个好东西,传承下来糟粕,踢掉那些不好的慢慢让人淡忘的,这些人,活在现代的我们都知道,喜欢的是那种恣意的恬淡,文字里面有他们的倾诉低吟。
  •   我们生活的年代似乎已经没有大师了,只有在书里面才能隐约见到大师的影子。幸好这本书里不只是大师的影子,是大师们真实的面容。那些大师的话语,那种透落着历史光坏的摄影照片……
  •   见多了现在PS的照片,猛然间翻到很黑白照片,感觉那么好,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年代。
  •   现在有些人写东西喜欢附庸风雅,于是以前那些大师的文字风格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们的东西,实施山,只有自己发扬自己的文字风格,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为大师!
  •   不曾经历的岁月,感受不到它的风云变幻,只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窥得一角衣摆。这本书里面有亲闻、亲历、有自摄,还原很多不曾听闻的文坛乐事。这是用文字与图片集在的我们看不到的大师风采,有着别样的光辉……
  •   诚然,人间悲或喜我们无法左右世事的变迁,但是把握好自己,把握好想瘦身或的每一天,让自己为自己勾起一抹微笑的弧度。赏心乐事谁家院~只看着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也是别样的恣意……
  •   大师也是平凡人,也会生老病死,不是神话中的仙人一般千古不变,突然想起一句话,有些人死了,却好或者,游戏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人生的定义本来就不是局限在一呼一吸之间,还有很多可以让它长存的东西比如人们的心……
  •   "现下的社会,似乎少了些什么东西,一大堆社会问题暴露在眼前,文学大多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偏激过度,学术大多都是滥竽充数,人们似乎都被物质蒙蔽了双眼。许多人永远总是感到迷茫。
    因为这些原因,我翻开了这本书。 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顾着保命还来不及,为什么还是涌现了那么多的名人贤士,他们是如何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做出那么多的学术研究,文学著作?疾病、战争的折磨为何不会磨平他们的意志和信仰?
  •   爸爸生日,一直不知道买什么礼物给他好。不经意间看到这本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大师们已经远去了,还留下什么给我们?我想知道,爸爸比我更想知道。他很喜欢这本书作礼物,我也很高兴。
  •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很伤感。一来,我是学文学的,对文学和创作文学的大师都很热爱;二来,大师不常有。尤其是五四时期,以及五四时期走出来的大师。
    但是读完,反观当下,也许,大师并不是不常在,而是在此时此刻,我们缺少发现大师的眼睛。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期待有一本新书,写“大师的当下生活”。
  •   好书就像好茶,要品,要细细的品,慢慢的赏,悠悠的读。中国文坛貌似还没有能与这帮大师们匹敌的地量,也只有他们的书才真正能让人有品的想法。
  •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也曾经历过,只是我们没有说,就仿佛它不曾存在过,就像生命,有些人可能在生命消逝时候还有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关于物质与意识,一直没谁说得清,我们看到的,只是眼前被挖出来的。
  •   看了这本书,读了大师的一些事,才知道为什么现在会没有大师。除了感慨,什么都没有。
  •   都说岁月无情,而文字的传承却是永恒。有多少东西被遗忘,有多少东西没掩埋,能留下的,能被人记住的不一定是大家觉得最好的,却一定是大家印象最深的,口耳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希望后继有力!
  •   一直喜欢叶圣陶老先生,当然,同样喜欢他的孙女,叶子。童年的教科书上,看到他的名字出现是总是莫名的带一些惊喜。他的文字从来都是淡淡地,温暖的,感觉充满了阳光。是我特别喜欢的意味作家之一。看到书里面的那张照片,我忍不住抚了上去,其实,不是没有那样多的感动,只是当一切归于平静,平静的温暖,平静的祥和。
  •   大师也有他们的性感,在文字,在相片,总有一些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深埋其中,就看细心的人能不能找出来而已。
  •   看到那些名字在数的封面上显现,我就想起来小时候的教科书,那段岁月现在想起来居然是无比的温馨,看到他们的文字感觉回到了童年。
  •   跟以前读这些大师的作品时心里的想法变了,不知道是时间变了人,还是人变了心境。
  •   大师性格各异,风度不一,但是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是真诚;二是虚怀若谷;三是事必躬亲;四是放下身段;五是对晚生后辈无私提携和帮助;六是君子之风,待人接物,礼数周到;七是不计报酬。
  •   看到沈从文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翠翠,单纯的翠翠,善良的翠翠,只是命运,为什么都由他们的笔杆子操纵,如果不平,那就自己拿住笔杆子!
  •   能把这些大师的手稿照片收集成书也是一个技术活儿,辛苦啦~
  •   岁月的流逝是生命曾经走过,那些虚的感动在你生命的某个时刻有过停留,你或抓住成就一代大师,或让其溜走成为普通人。其实大家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却在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中放射属于自己的光彩。
  •   即使是未曾面世的手稿,依然觉得这些文字是十分有讲究的,大师就是大师,不一样啊,汗~我没有个人崇拜哈,嘿嘿~
  •   这本书用轻松的笔调,给我们写富有风趣和诗意的短文。主要的篇章是名家在一些社会运动的转瞬即逝的插曲里,幸好作者抓住了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的思想。内容朴素、和谐、真实。一篇篇如同画家用坚实而挥洒自如的笔,写成如画的素描。
  •   岁月无痕,亦是无情,但在无情的岁月里,总有那么几个人留下曾经来过的痕迹,他们,是中国一代大师,给他们一代以及下一代或许还有下下一代不可磨灭的印记,有些东西的留下并不需要理由。
  •   我只是喜欢看书而已,看书使人进步……额,貌似篡改了,不过也没说错,呵呵。
  •   书的感觉是很不错的,只有觉得这些熟悉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书面上觉得无比的亲切,他们的名字就像一个时代的印记,让无数人牢牢记住。
  •   大师的经典会流芳百世,那些没有见过阳光的未必不是好样儿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一片淡然处世的文字,很有味道~
  •   买了一本,先评论后看,大师的作品,差不了啦~更何况相当于精品集~
  •   书中有一些大师的亲笔书信,看到感觉很亲切,有些字工整,有些活泼,非常丰富呀。
  •   在书中看到写红学大师周汝昌的部分,有些感动。“我没有娱乐,没有休息,工作是我生活的一切。我没有星期天。”想来大师是这样炼成的,他们也是很辛苦的。
  •   都说“书”途同归,咱们一起同归就好,(*^__^*) 嘻嘻……
  •   很喜欢摸起来的手感还有整体的视觉效果,当然,大师们的文字照片绝对为之加分。
  •   书中看到大师们的品格,让人不由得尊敬,这个时代缺少大师,也没有大师的土壤。
  •   看到了文学大师的睿智,体会大师的人生历程。
  •   虽然我不是每一位大师的作品都 看过,但是每一位大师的大名也是听过的,所以看到他们的私稿很激动。
  •   我们不曾真正感受过那些时代,只能从这些大师的笔触去接触,去臆想那些风情。
  •   我记得以前在教科书上看到他们的时候觉得很精神,而今垂垂老矣只觉得有些悲凉。时光荏苒,总有些东西要随之逝去,但愿大家都能留下自己想要的美好。
  •   我们总能从资历行间找到当时社会的一些影子,同时感悟现在神火的影子,人或许是同一个,但是影子,已由笔直变得佝偻,时光不等人啊!
  •   很多书,塑造的大师都是高大全,接近完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与大师遥不可及的距离。这本书不一样。在书中大师生活在尘世间,食人间烟火,与普通人一样爱恨情仇。
  •   文学大师,有图片,不错!值得珍藏
  •   好文要支持,支持支持在支持,大师给力!
  •   如果人生真如黄粱一梦,不知道那些大师在何处醒来,看一切空明遁世,只愿人间美好。
  •   这些大师们的文字总是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充斥其中,让读者受益,这样也是不错的,给书赋予了更多的价值。
  •   读这本书,像喝一杯清茶,沁人脾腑。是散文,是诗,也是淡墨画。写人物,在平凡中见伟大,在小事上见品格。没有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正是作者的笔风。
  •   其实我看的名人名家的书不多,但是吧,这几本书中写的几位确实是早有耳闻,甚至在幼年的教科书上都能看到他们的名字,用句调皮的话说:久仰~

    其实我从这部开始阅读,然后再看他们之前的,也许能好看出更多的不同哦~
  •   很喜欢的文字,还有那些大师们创造的经典留在这里。
  •   其实总说全集全集的,哪儿有真正的全集,最好一本一本的收藏才比较保险。而且全集系列盗版居多吧。
  •   大师离我们越来越远,只能通过别人的记载来了解,这本书无疑是首选。
  •   封面的感觉有有一种岁月的沉淀,依稀记得他们不是这个样子的,却依旧能看到身上的光辉,喜欢。
  •   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首度公开的,比如他们的私家照片啊,还有一些很难得见着的手稿什么的,他们的兴趣爱好都表现在这些文字照片里面 ,十分的让人兴奋。
  •   看不穿的那些年代总有些碎影留下,好给后人一些探究的目光与欣赏,只要前行,总有方向。
  •   模样跟记忆中有些许的变化,却改变不了心中对他们的尊敬,他们是前辈,是我们获得知识路上的助力,对于他们,只想问:“你们还好吗?”
  •   内容很丰富的说~很不赖!
  •   写人物访问记,我觉得应有两大前提。一是被访问者或由于知名度高,或由于他有特殊事迹,这才够得上是“名人故事”;二是访问记要写得有特色,对读者有吸引力,即所谓可读性。这两样,我看这本书基本上是做到了。
    谈到对读者有吸引力,其实并不容易。有人爱从标题上下功夫,有人则以珍闻秘事作为诱饵。这两者我认为都不足取。有了耸人听闻的标题而文章本身空洞,读者会感到失望**;看似珍闻秘事而实际上没有文献价值,读者看过也就算了,不会铭记于心。
    而这本书之所以可取,有三个地方的长处。第一,所写皆第一手材料,第二文章短小而流畅,第三不因事过境迁而使内容失去时效。
  •   这么多名人大师,还不痛快???!!!给力。
  •   那种厚沉只让人觉得有种充实的感觉,意味非常,很好……
  •   哇塞赛,前一段时间刚看完梁老师的《红色惊悸》和《尾巴》,现在又有私家手稿,上天,你实在是太厚待我了,哦哈哈哈哈哈哈……得瑟~
  •   就是纯粹为看书而买书的,不过大师的质量比较有保证多一些。
  •   黑白照片有一种历史的味道,仿佛尘封多年,需要细细去品,可惜不是酒,于是尝不到味道,只能闭上双眼在脑中自己思考。
  •   数的封面设计的真好,特别有味道,看着就觉得舒坦。
  •   在书店见过,貌似一个系列的,可以成套买来送客户,很有档次滴!书中讲述的这些视之如宝玉的文坛故事,都是作者亲历或亲闻,内容丰富,文笔流利,既有趣味性,又有史料价值。
  •   人生匆匆,总有些自己的小角落,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那些流年一楼的碎影在一旁荡漾,给人的感觉是有些淡淡的失落,却又有些得到安慰似地饱满的感觉、。
  •   手感真不错,封面也确实有流年碎影的感觉,名副其实~
  •   在书中的这些名人故事散文里,我们看出作者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生命和成长的关注。深有启发,受益匪浅。
  •   之所以买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是照片,我信得过~但是现代新力军里面有水能够接棒再战江湖?期待!
  •   那些珍贵的照片在手里抚摸着,在颤抖着,仿佛它在自己的指尖颤抖着。这些文字图片记载的它们自己的历史,在薄薄的纸片上演绎着他们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即使在黑白中依然炫色!
  •   拿到的时候有塑料纸包的好好的,里面的纸张印着那些照片,有点儿涩涩的,但是还是觉得有那些该有的沉淀在里面,虽不厚,亦不薄。
  •   数的封面是很习惯的样子,真有那么一番流年碎影的模样,很赏心悦目。
  •   书拿到手,好漂亮,装帧真好,收藏之。哈哈
  •   翻书的感觉很好,觉得好像得到了某种久违的满足感。
  •   其实能看到那些未曾曝光的稿子已经很兴奋了,还有私家照片,无比激动。那些灰色的画面,年轮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文字的生命力反而一下子彰显出来,能持久地生长着……
  •   有些年代回不去了,却依旧有东西流传下来,人或者物,承载着它的历史,匆匆流过,其实,真正能到自己手中并吸收的不多,也许,只有自己超越,才不会讲别人的奉若珍宝。
  •   他们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人的双眼和见闻,只是他们有一双不平凡的手,将他们的见闻以文字记录下来。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同样一个世界,却因为角度的不同,有着看不到的色彩与光芒……
  •   里面的文字确实之前见得不多,不过一贯的引人深思,希望读者都能有一定感悟才好。
  •   看到冰心的名字有点儿难受,后代真的有点儿……
  •   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字,又不是那些人,又重新组合了那些字……我看到的hi不一样的东西,只觉得笔尖处引人深思。
  •   花了两天读完了这本书,爱不释手啊,书里面的插图也很好。收藏了!
  •   朋友买了一本放在桌上,忍不住就拿来翻了翻,很久没有看这样让人沉静下来的东西了,仿佛适应了喧嚣,再看这些,更觉得一阵清凉。
  •   家里收藏了很多类似的书,但是都是大家常见的,所以这个有亲历亲闻还有一些私家手稿的书必须买啊
  •   我觉得书中的插图酷似那些摄影名作,都捕捉到了对方一霎那之间的特有的性格特征或习惯动作,因而留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
  •   看书觉得品像真好~
  •   如果说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那么在不同的地狱总有不同的宽度,比如,长江九曲回肠照样有十分宽阔的江面。每个人的人生就那么长,如何在不同阶段拓宽人生的宽度呢,需要用实力去做到。
  •   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他们的那些照片,很久没有感受黑白照片人物后面的笑容,虽然没有色彩,却依旧温暖。
  •   这些都是世上难得的有历史价值的散文作品,作者的见闻之广使我羡慕。
  •   作者的见解常有不凡之处,其文字也灵活自如,少有学究气,是研读中国文艺史难得的辅助读物。也可以当作休闲读物,增长见闻。另,很喜欢书中收录的几篇很有见地的文字。
  •   我看按那些照片,看那些文字,如流水从身边走过 ,伸出脚尖沾了一下,冰凉舒爽,却觉得欣慰。
  •   站在这里,跟随他们的脚步,就这样一直走着,貌似前任的个子太高,虽然是引路,同时挡住了光芒,期待一位巨人,真正的能闯出一片天空。
  •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珍贵的一手图片,摄影的技巧和人物的形象都表达的很好,值得收藏。
  •   其实这是一本中国文化史的拾遗,值得珍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