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洪共福  页数:268  

内容概要

印度国情复杂,政治体制的内容又包罗万象,结合印度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及社会变迁来考察印度政治变迁,具有一定的难度。
洪共福的这本《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以时间为序,考察印度独立以来民主政体的演变;结合印度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社会变迁,考察印度民主政体的特点、政治变迁的动因。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三、本书的突破和创新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难点及解决的思路
第一章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与现代民主制的移植
第一节 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
一、两种统治形式与双重权力中心
二、公司贸易垄断权的取消
三、文官的选拔培养
第二节 英王接管后统治体制的变化与宪政改革的逐步推进
一、1858年《印度政府法》:英王接管后统治体制的变化
二、宪政改革的逐步推进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发展的双重作用
一、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
第二章 印度独立后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尼赫鲁的政治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一、尼赫鲁的政治思想
二、尼赫鲁关于印度政治发展的理论预设
三、尼赫鲁政治发展思想的实践:宪法的制定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联邦制的实行
一、议会民主制的确立
二、联邦制的实行
三、国家整合的完成
第三章 印度独立后民主政治的演变
第一节 国大党的一党主政
一、国大党在中央和邦的长期执政
二、国大党长期一党主政的原因
第二节 国大党一党主政地位的动摇
一、第四次人民院选举
二、国大党一党主政地位动摇的原因
第三节 英·甘地政府实行的紧急状态
一、英·甘地上台后面临的问题
二、英·甘地的政策措施及后果
三、紧急状态:威权主义的出现
第四节 人民党的执政:第一个非国大党中央政权
一、人民院第六次选举:威权主义的结束
二、人民党的政策
三、人民党的垮台
第五节 80年代英·甘地母子的执政
一、英·甘地的再度执政
二、拉·甘地的执政
第六节 联合政府的出现
一、1989年第九次人民院选举
二、政府的频繁更迭
三、从国大党一党主政到三足鼎立演变的思考
第四章 印度独立后民主政体运行的考察
第一节 议会民主制的运行
一、三权的分立与制衡
二、联邦政权更替和权力运转的有序化
三、军不干政原则的实行
四、文官系统的有效运转
第二节 世俗化政策的推进
一、世俗化目标的确立
二、世俗化政策的推进
第三节 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的渗透
一、教派主义政治的出现
二、教派主义政治兴起的原因
三、教派主义政治的影响
第四节 政治的种姓化与种姓的政治化
一、印度独立后种姓制的变化
二、种姓与政治的结合
第五节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
一、地方政治势力的崛起
二、地区认同与政治地方化
第六节 民主体制下家族政治的影响与作用
一、家族政治的形成
二、家族政治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一、印度民主政治启动的外因与内因
二、经济发展是政治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三、传统文化在印度政治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
四、中产阶级、政治精英是政治变迁的推动力量
五、国际因素是影响印度政治变迁的外部力量
六、印度政治变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中文译著
(三)论文
(四)英文著作
后记

章节摘录

  英王接管印度后,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逐步在印度推进宪政改革,移植了现代民主制的某些因素。  1861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参事会法,第一次吸收非官方人士参加立法会议。规定总督参事会成员实行分工,成立内政、外交、税收、财政、法律、军事等部门,这是政府部长制的开始。①1892年又制定印度参事会法,扩大了立法会议的规模,增强了其权限。但中央和省立法会议均无实权,总督和省督不仅不对其负责,立法会议通过的法案必须由总督、省督批准才能生效。立法会议的设置尽管形成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的体制,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大起义后拉拢印度上层。正如美国学者斯坦利·沃尔普特所说:“任命完全局限于忠诚的保守贵族,总督挑选他们是因其政治忠诚和完全可靠。他们是印度人统治的第一个象征,他们能一直被当做英国真诚倾听有关立法民意的证明。”  在经历了1905-190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后,殖民当局于1909年5月出台新的《印度议会法》,即莫莱一明托法案。该法案扩大了中央立法会议和省立法会议规模,增加了民选成员的比重。中央立法会议成员由最高16人增至最高60人,其中官员28人,总督直接推荐5人,其余27人为民选的非官方人士。省立法会议人数增至最高50人。立法会议职能也有所加强,可以对政府预算进行讨论,做出决议,但总督、省督仍拥有否决权。该法案比1892年法案有所进步,但进步不大。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