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刘经岩 页数:210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11月,在被派到新加坡工作一年又四个月的某一个周末清晨,我一如往常地坐在床上读着当天的《海峡时报》(Strait Times),看着新闻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Pan Ki-Moon)呼吁美国与中国这两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排碳大国,采取更具有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有助改善全球气候的条约谈判。当时正是百年一遇金融大海啸肆虐全球,全世界二十大经济强国才在美国首府华盛顿开过高峰会议(G-20 Summit),而亚太经济合作高峰会(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正要登场前,我心里想,这个纷乱的当下,潘基文的苦口婆心究竟会有何作用时,眼角余光不经意地瞅到当时放在床头柜上的两本书与一本杂志。两本书分别是马英九先生所写的《原乡精神》,以及当时刚选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自传--《奥巴马的梦想之路:以父之名》(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至于那本杂志则是当年八月号以新加坡李显龙总理为封面故事的《天下杂志》。把他们摆在一起看时,发现这几位政治人物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哈佛校友。 这项无意间在床边发现的巧合,激起了我的兴趣,让人想进一步了解处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究竟有多少哈佛人可能在经济上、在政治上,因为他们的职务与表现而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结果发现除了前述的美国总统、新加坡总理以及联合国秘书长之外,在美国布什政府里首当其冲处理全球金融风暴两大要角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以及财政部长包尔森(Henry Paulson,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也是哈佛的校友;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最早任命的一批准备承担拯救经济重任的官员中,最受瞩目的白宫经济顾问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不过在两年前才卸下哈佛大学校长一职;素以扶贫济弱,协助落后国家与地区发展为己志,在经济大萧条年代更显重要的世界银行总裁佐立克(Robert B. Zoellick)更是哈佛法学院与政府学院双学位的高材生;而我们也不会忘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带领大家走出前一次世界经济大萧条阴霾的美国小罗斯福总统(Franklin Roosevelt)也曾是一位哈佛学子。 从哈佛1636年创校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时候像现在一样,它的校友可以有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分别在不同的岗位共同为全世界做出贡献,也从来没有一个时候,哈佛学子才干所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如当前这般险峻。这是一个需要领导人给予愿景、更期待他们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各国人民对其政府高度期许的时代。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由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也可能是无常例或前例可循的,这些哈佛人断不可仅仗恃光环耀眼的"学历",而更应重视他们的"学力",一种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甚至自我否定后再重新兴起以应变危局的终身学习能力。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对一向以培养学生解决公众问题能力,一向以鼓励学生投身公职实行变革因应新局为宗旨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其教育的多面向与广泛探讨,甚至对哈佛大学各个学院教育的介绍,对不同时期的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内涵、价值观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等内容的探讨,似乎还是值得尝试与鼓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探讨哈佛教育与哈佛经验各类大作已在书市汗牛充栋的情况下,我还是鼓起勇气将一个四十几岁老学生的哈佛经验以及热切拥护终身学习观念的心路历程写出来的最重要原因。 这本书能够问世,首先要感谢的,当为哈佛人出版社执行长张锦娥学姐,承她邀请撰写这本书,虽然我一再以公务繁重无暇为之、经验不足、所识有限、撰著内容恐不易引起读者兴趣等各种理由推辞,皆无法打消她邀稿的热诚。在她锲而不舍地一再纵容我延迟的情况下,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交出这份包含学前准备、学校介绍、学科说明、学习心得与感言等诸种体例杂陈的书稿。张学姐爱护与鼓励盛情,令人铭感五内。此外,刘静芝小姐在撰作初期协助整理文稿内容,使得本书能顺利完成,亦在此特为致谢。 能顺利取得哈佛大学的入学许可,特别要感谢三位推荐人,昔日"政大"的授业恩师与指导教授苏起博士;曾直接督导我工作的李应元博士与夫人黄月桂教授;以及杜筑生先生,他们的推荐,让我进修之路免掉许多披荆斩棘之困难。这次哈佛进修能顺利毕业,也要归功同窗好友林尚祯兄与陈爱兰大嫂对我的勉励与协助。 当然,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所在的部门,提供我在职进修的机会,得以公费待遇于2004年至2005年间前往哈佛大学政府学院。这段学习经历对我思想的启迪、视野的开拓、智识的增进、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弥足珍贵的影响。哈佛进修后我也一再鞭策自己,希望让部门对我的教育训练投资有物超所值的回收。 由于这本书之撰写是利用公务之暇片段的时间为之,前前后后撰写的时间很长,许多章节甚至是在出差旅行飞行途中的机舱内,或是客居出差的饭店房间内写出来的,文字内容、体例、文气,难期完整一致,所有谬误处,皆为作者一己之责。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终身学习”实践家的生涯规划建言书。
更是一部为梦想而奋斗的超级励志书!
作者简介
刘经岩,台湾地区公务员,2004—2005年赴哈佛大学留学获得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学位。
他出身于台湾南部一个兄弟姊妹众多、家无恒产、父亲早逝的家庭,但是相信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他拥护“终身学习”的观念,并自许为其信徒与实践者,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真正的知识才会发挥真正的力量。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凡事预则立
一位“终身学习”的实践家
卷首语
第一部分
1 我眼中的哈佛——有情人终成眷属
2 在职进修与终身学习
3 养兵千日功不唐捐
4 四十熟男出国进修的百般况味
5 风险评估
特别收录(一)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由来
特别收录(二)梅升学人计划与梅升院长
6 文件准备、申请与入学口试
7 磨亮你的计算机技能和英文
8 家人的调适
第二部分
9以人为本的教育殿堂
10 哈佛行前会议
11 哈佛居的停看听
12 与克林顿总统握手的暑期先修课程
13 选课学问大
14 选课投标制度
15 斗智不斗气的自我介绍
16 活跃的哈佛校园
17 诚实为上策
18 第一堂课
第三部分
19 国际政治经济学
20 国际贸易法
21 谈判学导论分析
22 公务机关战略管理
23 中国改革的政经状况
24 沟通艺术
25 领导学
26 中美关系专题研究
第四部分
27 与家人共享哈佛时光
28 休闲好去处——校园书店
29 当哈佛碰上耶鲁
30 波士顿人的红袜情结
31 农历新年的联欢会
32 画下完美句点——毕业典礼
33 哈佛的暮鼓晨钟——记三场具代表性的演讲
卷后语
章节摘录
哈佛之所以为哈佛,除了因为建校迄今将近三百六十年长期累积的名气,以及它浓郁且权威的学术气氛,更因为它提供了每一个前来求学的人最丰富、最方便的求知管道。 1 我眼中的哈佛--有情人终成眷属 对哈佛大学的知识最早起于何处?始于何时?现在已不复记忆,但是对这个世界首屈一指的名校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回想起来,倒是曾经历过几个深刻的片段。 进入职场前,在学校念的是外交与国际关系,1986年至1989年于“政大”念研究所期间,一度对于毕业后是要进入政府机关就业,或是出国深造,曾有过一番严肃的考虑。当时的情况是,除非能以优异成绩向国外的学校申请到奖学金,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否则要凭一己之力,以自费方式出国进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时在大学以及研究所的在校成绩,虽然不太差,但也实在称不上是出类拔萃、数一数二,并没有把握能凭借自己的成绩获得心目中理想学府的青睐。从当时的经济条件来看,家无恒产的背景下,就更不足论了。而这种必须兼具“在校成绩优秀”与“相当之经济能力”始宜规划出国进修的印象,所参照标准就是从哈佛大学的数据中得来的。 那时为了要了解美国研究所的情形,经常耗在“政大”中正图书馆一楼的阅览室,翻阅各种美国大学研究所入学指南一类的参考书,也常不由自主地翻看与我本科相关的政府系或政治系名列前茅的各大学所要求之入学标准与学费额度。其中哈佛大学相关的课程与师资颇令人向往,但那时听说台湾学生能申获哈佛政府系或政府学院入学许可者,凤毛麟角,入学门坎要求之高与学费之昂,实在让人望而却步。 后来在1988年参加“外交领事”人员特考,来年也两度参加公费留学考试、托福考试、GRE考试。在“外交”特考一举中的,而且成绩不恶,托福与GRE考试也顺利过关,但筹措学费所需的公费考试,两次都以些微之差功亏一篑,这样的结果令人不得不务实地选择投入职场。在确定无法通过公费留学考试的那一年,我终究未向哈佛大学提出申请,但还是要了一份1990年全本的入学申请书与研究所简介留做纪念。本来哈佛梦到此就该告一段落,只是没想到十五年之后,拜工作之赐,在2004年至2005年之间,我能以超过四十岁的“高龄”,获得公费留学在职进修的机会,被派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一年,并取得硕士学位。现在回想这段历程,常会好奇如果当年执意向哈佛提出入学申请,是否会有理想的结果?如果在学费无着,甚而要贷款举债留学,就算如愿进了心仪的学校,之后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后来在偶然的机缘下,圆了我进哈佛读书的梦,那种感觉很像历经十五年的苦恋后,与这所向往已久的学术殿堂总算“有情人终成眷属”。 对哈佛的认识也来自于一本由吴咏慧所撰写的《哈佛琐记》,听说作者是一位社会学者,以太太的名义立书著作,以他在校六年的所见所闻,用亦庄亦谐的笔调将哈佛描述为心灵的故乡与脑力的炼狱。 在得知自己有机会可以出国进修时,其实还有其他名校可供选择,但是为什么会选择哈佛?首先,必须承认除了有浪漫的憧憬,有一点虚荣的成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基于生涯规划上的一个考量,一种极其现实的考虑。 哈佛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种比喻 我觉得哈佛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她也是一种比喻(metaphor),一种让世界各国学子,基于不同目的而借之追求肯定与卓越的共同路径。哈佛的名号在全世界都可以说是一种品牌,美国对台湾的重要性无庸赘言,台湾受美国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具体地表现在经济、军事、社会发展、文化、学术、甚至娱乐与时尚各方面,台湾社会的价值观自然而然地也受到美国的影响。哈佛是美国的金字招牌,我们的社会或是全世界的社会,大多数的人都会赋予哈佛一个意义:优秀的、成功的、出类拔萃的,就好像迷恋偶像、迷信名牌的心情一样。 对我来说,“哈佛”之行就像一趟追星之旅,而且我也根深蒂固地认为拥有这个学校的学位,对于一个工作上必须与世界各地不同人物打交道的对外工作人员是有帮助的。 选择哈佛大学的原因:工作环境及未来规划 另外,对我这样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学生,虽然以前的教育背景是国际关系,适为从事外事工作的科班知识,但在职场上面临到的问题大多偏重于管理和公共行政方面,因此深感除了原有的专业领域外,也确有需要开拓新的视野和境界,培养第二专长。 许多中年人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好像是走到了一个交叉路口,抉择于应该继续往前走?还是应该转弯了?应该继续精进既有的专业?还是该增添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 在考虑过工作环境及未来规划后,我做了增添装备、扩展新知识领域的选择。由于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个管理者、培养一个领导人,这个方向和格局正好切合我的所需,因此它成为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哈佛在课程设计上拥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广度和多样性,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优点--我想是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学校都很难抗衡的--就是学生选课的自由和弹性。如果取得哈佛的入学机会,除了可以在自己所属的学院选课之外,哈佛校园内所有学院,不管是医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设计学院……只要有想修的课程,都可以去选。甚至除了哈佛本身的课程外,还可以自由游走于哈佛临近的学校,像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佛莱契尔法律与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都已和哈佛的教育体系连结,并且共享教育资源。对于喜欢念书的人来说,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不管是哈佛、MIT,还是佛莱契尔法律与外交学院,都是美国一流的学府,踏入哈佛,就等于是将这几所名校的知识宝藏都置于眼前了。 哈佛之所以为哈佛,除了因为建校迄今将近三百六十年长期累积的名气,以及它浓郁且权威的学术气氛,更因为它提供了每一个前来求学的人最丰富、最方便的求知管道。这个学术殿堂也许有些地方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但只要用心、努力耕耘,诚如吴咏慧在《哈佛琐记》的卷首语所说:“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在这座看似门墙宫仞森严的黉宫之内,其实也是一个温馨的家园。 ……
编辑推荐
刘经岩先生是我过去的同事。他将自己前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深造的经过,包括申请入学、赴美前的准备、选课、生活、进修、课外活动种种体验,以生动的文字撰为《我的哈佛经验:哈佛教我的33件事》一书。 读完《我的哈佛经验:哈佛教我的33件事》全书后,除了对刘经岩先生的认真态度表示钦佩外,更确认"凡事预则立"这句话真是非常重要。我深信这本书对于有志去哈佛大学或国外其他学术机构深造的学子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的哈佛经验:哈佛教我的33件事》由哈佛人出版社发行,该社创办人(也是执行长)张锦娥女士亦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硕士,她放弃执业会计师的丰厚待遇,经营这个机构,主要目的是出版好书,以造成对社会的良性影响。张女士出版很多中英文对照的有声童书,免费提供给偏远地区的学童,义行可嘉,是"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s)"的良好典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