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翟昊
Tag标签:无
前言
周作人说,明朝小品“在个人的文学之尖端,是言志的散文,它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如果把明朝小品视为近代文学的源头,似乎颇出人意料,然而又恰如其分。因为明朝小品那种逐渐脱离传统道德式文章,而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笔下舒展自身性灵的特点,恰和近代文学一致。在明朝小品里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人文气质:从人出发,关注人格的发展,关心个人的体验;尤其眷恋于笔下的,是个人对于世间的钟情,是自由灵魂的种种爱与痴、愁与怨。所以后来人在明朝小品中看到的是那么相近的一种情趣。新文学运动的干将周作人从中看到了“活气”和“革新”;文学斗士鲁迅也发现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提倡“闲适、幽默”的林语堂则“近来识得袁宏道,喜从中来乱狂呼”,把袁宏道的尺牍作为他提倡的“语录体”的范文。今天的我们在这些文章当中,同样可以找到这些亲切的情感,作为“人”对社会、自然和生活的一份真挚。本书集结了从明初到明末34位名家的小品文,对他们的生平、经历、见解进行解读,更加以当时社会情态、风俗以及书画、遗迹的补充,力图借用这些经典之作,重现明朝士大夫的精神生活面貌,从而一窥明朝那个奇异瑰丽的时代,那个在传统伦理道学笼罩之下,慢慢开始转型的“人”的时代。
内容概要
周作人曾说:“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很有现代气息了。”明朝的士大夫们以各自的体验和思考留下了这些旖旎的篇章,为新文学革命的诸大家开启了创作的典范,也使今天的我们能借着这些文字,重新回到那个“人性复苏”的时代,并以今人的眼光去挖掘潜藏在丰富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背后的,那些追求人性自由的灵动与激昂。
书籍目录
前言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送天台陈庭学序刘基 楚人养狙 卖柑者言 司马季主论卜苏伯衡 志杀虎方孝孺 越巫 指喻杨士奇 游东山记祝允明 画鱼记唐寅 中州览胜序王守仁 象祠记 瘗旅文何景明 郑子擢郎中序归有光 沧浪亭记 寒花葬志 尚书别解序 先妣事略 项脊轩志唐顺之 任光禄竹溪记徐渭 叶子肃诗序张居正 答湖广巡按朱谨吾 辞建亭宗 臣 报刘一丈书王世贞 题《海天落照图》后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 短书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与友人书 赞刘谐汤显祖 牡丹亭记题记陈继儒 《园史》序 花蕊夫人宫词序沈承 与山阴王静观陶望龄 与袁石浦四首(其一)袁宏道 虎丘 满井游记 西湖二 叙陈正甫《会心集》 与丘长儒书 雨后游六桥记 拙效传袁中道 江行日记二则 书游山豪爽语 一瓢道士传杨涟 狱中血书王思任 小洋 游慧锡两山记钟惺 浣花溪记冯梦龙 序《山歌》谭元春 白题《秋冬之际草》魏学洢 核舟记张岱 湖心亭看雪 金山夜戏 鲁藩烟火 闵老子茶 西湖总记——明圣二湖 诸工 陶庵梦忆序 西湖七月半张溥 刘中山集题辞祁彪佳 《寓山洼》小序黄淳耀 李龙眠画罗汉记陈子龙 三概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章节摘录
插图: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品读明朝的一个冬夜,呵气成冰。马君则冻伤了双手。京城的冬天很难挨,对寒士尤甚。乡试、会试一路走来,到了京城拜谒名流这个关口,他却如何也迈不过去了。虽也得到宋大学士的面见,但数日过去,也没了下文。他正盘算着回乡一一东阳,不会如此冷吧。东阳……家乡……也会如此冷吗?宋濂在自家窗前暗暗思忖。朱户深院,高烛暖炉,小妇把铺褥熨得温暖。然而宋学士偏偏感到冷,冷得辗转反侧。那个穷酸书生,来自东阳,正是宋学士家乡。地缘的亲近感之外,那后生的文笔也让宋濂感到亲切,而昨日谈道,马生一句“为道者,真儒也”更令花甲的宋濂暗自动容。马生读懂了自己,这种被理解被尊敬的欣喜和曾为寒士的共同感触,令老学士难以入睡。一种感觉穿过岁月漫天扑来。冷——冷,冷得砚台冻了,手指骨也冻住了,呵气暖暖,翻书,再暖暖,写字……冬目的深山巨谷,狂风裹挟着冰雪,如果没有背后沉重的书箱,单薄的宋濂早被卷走了。他穷啊,穷得只剩背后的书了,一双脚埋在数尺深的雪里,渐渐没了知觉……更多的冷在心里。一小小的乡中先达已将世情冷暖写在脸上,执经、低首、叩问、俯身、倾耳,付出所有恭敬只为了一句未解的经文。好在,求知之乐使宋濂无畏于任何寒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动心忍性,孟夫子的告诫常响在宋濂耳边。当宋濂说话有了分量,他便主张“孟子之后无文章”,这是对孟子的感谢,也是与过去困苦的诀别,当然,这是后话。
编辑推荐
《明朝小品:士大夫的哀歌绝唱》:《国学杂谭》系列图书其国学的主题元素是毋庸置疑的,是对于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杂”者,兼容并收、发隐抉微、钩沉考逸也;“谭”者,品读、新解、成一家之谈也。《国学杂谭》就是传播国学的新的途径和路线,国学就此进入你的生活。先秦恢宏,魏晋风流,唐宋繁华,明清纷杂。多少典籍浩瀚,千载名家璀璨。古人留下的笔墨,最是民族灵魂深处的骄傲,自有颠簸不破的生命真谛。《国学杂谭》编委会选取垂为世范、风流蕴藉的著作,加以别开生面、摇曳多姿的文字品读,并匹配以精心遴选的传世名画及相关图片,让读者穿越文字的迷雾,真正进入历史中那一个个鲜活神奇的时代,品味传统文化的经典风韵。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从没有丢失,一种宁静致远的生命形式仍可以借鉴,就从《国学杂谭》系列图书开始。经典永不褪色,国学历久弥新。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