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代名人故事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王杰成 撰  页数:200  

内容概要

催人奋进的励志故事,扬起你理想的风帆。恒久动人的爱国故事,培养你高尚的情操。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开启你睿智的心灵。温暖心灵的美德故事,播下你真爱的种子。《中华历代名人故事》精选了我国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在这些精彩纷呈的名人故事中,你将不仅能深切地感受到名人们跋涉的艰辛,同时也能真切地感悟到——面对名人,会有那么多的捷径可寻、有那么多的诀窍可学、有那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为《中华历代名人故事》之美德篇。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请看,这些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的名字:王羲之、苏轼、李时珍、孔子、司马迁……他们中有文学大家、医林圣手、也有科学泰斗、思想巨擘……《中华历代名人故事》精选了我国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在这些精彩纷呈的名人故事中,你将不仅能深切地感受到名人们跋涉的艰辛,同时也能真切地感悟到——面对名人,会有那么多的捷径可寻、有那么多的诀窍可学、有那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为《中华历代名人故事》之美德篇。

书籍目录

治理洪水  公而忘私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周游列国  矢志不渝    ——漂泊十四年推行仁政的孔子推己及人  泽被天下    ——义埋两头蛇的孙叔敖鞭打芦花  代弟留母    ——以德报怨的闵子骞千里奔波  救民水火    ——巧谏楚王消弭战争的墨子大胆变法  富国强兵    ——锐意改革的商鞅谏逐客令  千古一相    ——临危不惧仗义执言的李斯忍辱负重  青史流芳    ——坚忍不拔著《史记》的司马迁杖节牧羊  忠贞不渝    ——牧羊十九年不改忠心的苏武魏武挥鞭  屯田安邦    ——爱惜粮食倡导节约的曹操心怀仁术礼贤下士    ——重仁义忧天下的刘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痛改前非以身殉国的周处闻鸡起舞  击楫中流    ——收复失地雪国耻的祖逖采菊东篱  淡泊明志    ——归隐田园洁身自好的陶渊明力戒奢侈  法不恤亲    ——戒奢倡俭以法治国的隋文帝人命至重救死扶伤    ——万世楷模的“药王”孙思邈源正水清  信行天下    ——虚怀若谷严以律己的唐太宗西行取经  百折不挠    ——献身佛教九死不悔的玄奘戒奢倡廉  犯颜直谏    ——清廉俭约直言进谏的魏徵丰碑无语  行胜于言    ——唯才是举的武则天一代诗仙  德才双馨    ——重情重义人格伟岸的诗仙李白漂泊一生  忧民一世    ——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道济天下  岂惜残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韩愈六次东渡  精神长存    ——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鉴真义薄云天  护送孤女    ——独行千里送京娘的赵匡胤刚正为官  忠心著史    ——呕心沥血著《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天姿峭直  皎若青天    ——清廉刚正的包拯英雄词人  英雄业绩    ——奔袭敌营斩杀叛徒的辛弃疾科学奇才  水利专家    ——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郭守敬写窦娥冤  为民请命    ——一代戏剧大师关汉卿一代药圣  科学之光    ——编写“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志在四方  壮游天下    ——旅行探险家徐霞客粉身碎骨  清白传世    ——挽大厦于将倾的于谦翻译几何  融会中西    ——翻译《几何原本》的科学家徐光启父子宰相  懿德流芳    ——和谐美名扬的六尺巷放眼世界  师夷制夷    ——编写《海国图志》的魏源为大事来  做大事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章节摘录

  传说尧在位时,神州大地时常洪水肆虐。滔滔洪水铺天盖地,摧毁了房屋,淹没了田地,淹死了牲畜。老百姓流离失所,将妻携雏,蜷缩在巴掌大的高地上,艰难度日。  尧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尧问道:“谁能治理洪水?”群臣议论纷纷,有人推荐鲧,尧反对说:“鲧的性格暴躁,不能用。”诸侯们说:“鲧不是这样的人,让他试试吧。”尧于是采纳了诸侯们的意见,任用鲧治水。鲧接到任务,二话没说,奔赴洪涝灾区,着手洪水治理工作。鲧治水九年,披星戴月,四处奔波,但收效甚微,因为他治水的方法不当——鲧只知道水来土挡。他造堤筑坝,堵截洪水,结果挡来挡去,这边堵住了洪水,那边又被冲垮,泛滥成灾。  尧派舜去视察灾区,检查鲧的治水工作。舜看到鲧面对洪水束手无策,浪费了不少物力、财力,老百姓依旧饱受洪灾之苦,不禁怒火中烧,喝令手下人:“来人哪,将鲧拖出去,斩了。”舜杀死了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想:现在派谁去治水呢?想来想去,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非常苦恼。突然,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跃入他的脑海,“对,对,就是他,”舜自言自语,“禹为人诚实,爱护百姓,聪明勤劳,一举一动都是老百姓的表率。可是……刚刚杀死了他的父亲,他会接受这一任务吗?你愿意去治水吗?”舜轻轻地询问禹。刚刚失去父亲的禹心情无比沉重:父亲治水九年,虽然没有功劳,但历尽千辛万苦,没想到因此命丧黄泉。面对下令处死父亲的舜,禹心中波澜起伏:去治水吧,但想起父亲的惨死,心如刀绞;不去治水吧,想起黎民百姓的悲惨生活,心情更加沉重。面对舜充满期待的眼神,禹坚定地点点头,转过身,大步迈向洪水泛滥的地方。  怎样治水呢?禹苦苦思索。想啊想啊,他终于找出了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决定先进行实地考察。他率领着益、后稷和大批助手,踏遍了当时我国九个水灾地区,跋山涉水,测量地势高低,分别树立木桩作为标记,然后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制订治水的计划。禹和助手们带着石斧、石铲、骨铲、木耒等简陋的工具,来到冀州地区,从那里开始治水的工作。  为了消除洪水灾害,禹和助手们在外辛勤奔走了十三年。在这期间,他们吃的是粗糙的食物,食物没有了,就挖野菜、摘树叶充饥;穿的是补了破、破了又补的旧衣烂衫,衣服烂得不能再穿了,就剥下树皮围在腰间。夜晚经常露宿野外,铺点树叶作为床铺。治水的人们夏天冒着烈日劳动,冬天顶着寒风干活,流血流汗,做出了重大牺牲。有人从山上掉下来摔死了,就在山脚下刨个坑埋掉;有人淹死了,就在河里水葬。禹是治水工程的首领,他为群众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脚垫,脸顾不得洗,插在头发上的簪子掉了也顾不得捡起来,经常蓬头垢面地辛勤工作。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趾甲都脱落了,小腿上的汗毛也掉光了。他的手下人看了,个个都感动得流泪。  禹在治水的十三年中,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屋子里传来新生儿的呱呱啼哭声——禹的妻子涂山氏生下个胖小子,禹身边的人纷纷劝说他进门去看一看,刚刚当上父亲的禹何尝不想抱一抱自己的亲生骨肉,可一想到治水大业,他就心一横,加快步伐,跨过自家门口。禹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妻子抱着儿子等候在门外,襁褓中的儿子已经能开口说话,大声叫喊着“爸爸”“爸爸”,禹揩去眼角的泪水,满怀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已经看到他们了,然后随着治水的队伍越走越远。禹第三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远远地看见了爸爸,兴高采烈地飞奔过来,伸出双手,拽着禹的衣襟要他回家。禹弯下腰,深情地摸摸孩子的头,轻轻地说:“孩子,爸爸治水的工作很忙,没有空闲时间回家。你长大了,要好好照顾妈妈。乖儿子,听话!”说完,禹迈开大步,坚定地奔向远方。  禹治水采取了一套正确的方法:凿山开渠,疏通壅塞,把洪水引入大江大河,然后归人大海。那时候,在今天的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有一溜高山,正好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奔腾的河水到了这里找不到出路,就溢出河床,四处奔流,两岸的广大地区经常是一片汪洋。禹认为这里是治水的关键,决定凿开一个缺口,替黄河找一条出路。挖啊挖,凿啊凿,许多天过去了,山终于被凿开了,奔腾的河水通过缺口,欢快地向山下流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劳,就把这座山叫做龙门山,把这个缺口叫做禹门口。  在“叮叮当当”的凿打声中,在一次又一次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中,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山风吹来,拂动着禹花白的头发,禹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好清爽的风啊。洪水总算被制服了。若九泉下有知,千百个为治水牺牲的弟兄终于可以瞑目了。”梅雨季节,山洪暴发,股股洪水从山上奔腾而下,却没有了当年的桀骜不驯,如今都乖乖地顺着挖掘好的河道,像温顺的绵羊般向前流淌。河堤上的人们载歌载舞,欢庆治水的重大胜利,为今后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而放声歌唱。  十三年的呕心沥血,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禹终于治理好了泛滥的洪水,他的威信也如涨潮般节节攀升。舜老了,理所当然地把部落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禹受禅为帝后,推行善政,爱护百姓,为人依然勤劳朴实、和蔼可亲,继续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作风,更加博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圣明君主。

编辑推荐

  《中华历代名人故事:美德篇》适用于文学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历代名人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多看看丰富阅历来着~
  •   国学经典还是给力
  •   很适合做作文素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