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葛忠雨 页数:4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京三千年,建都八百载,多少鲜为人知的政界往事曾在此风水宝地轮番上演?玄机重重的文化谜团,伴随着帝王显贵长眠地下,至今还有多少未曾揭开神秘面纱?无奇不有的民间传说,皇城特色的平民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散发出独具特色的风韵……《图说北京三千年》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不可或缺的地图及富有创意的绘画,将千年古都的质朴典雅与绝代风华,大气磅礴的展现在您的面前。
作者简介
葛忠雨,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从事媒体工作,有多年的图书策划与编辑经验。代表作品有《皇权中的女人》(西苑出版社出版)、《细说宋朝十八帝》(笔名诸葛文,京华出版社出版)、《历史密码:揭秘历代悬案疑案》、《历史密码2: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等,在业界颇具影响。
书籍目录
第1篇 古都探秘——老北京的不世传说六朝古都的不朽传奇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中轴倾斜:京城中轴线之谜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古城的“双龙”布局中南海的历史沧桑北海九龙壁的传说什刹海的由来之谜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天安门城楼设计者之谜前门大栅栏之谜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社稷坛的五色土景山坐像之谜北京城的“后门”天人合一的紫禁城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宫门:解读故宫之谜的钥匙揭秘皇城三大殿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燕京八景的前世今朝居庸叠翠:断崖万仞如削铁蓟门烟树:十里轻杨烟霭浮卢沟晓月:送人几度出京华玉泉趵突:不改千秋翻趵突西山晴雪:万壑晶光迎晓日琼岛春阴:苍山突兀倚天孤太液秋风:波涵一镜俨蓬瀛金台夕照:幽兰一尽雄图歇文化古迹的谜团颐和园里暗含图案颐和园宝云阁铜窗之谜撩开房山石经的神秘面纱崇文门城楼挂钟之谜清末轰动京城的“大水怪”十三陵龟背立碑之谜公主坟埋藏的是哪位公主第2篇 紫禁风云——帝国政界文苑往事揭秘帝王嫔妃宫廷生活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神秘的明代皇帝葬仪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礼明朝皇后是怎样选定的明皇宫中的殉葬制度明定陵发掘之谜清朝皇帝尚“九”之谜乾清宫与明清帝王生活明清皇帝的结婚大典清朝皇子是怎样读书的康熙景陵四十八妃之谜乾隆皇帝的年夜饭乾隆的养生长寿之道溜进紫禁城的老百姓清宫中的盗窃案慈宁宫中的寡妇世界清宫的菜篮子工程清朝帝陵的风水慈禧墓陵究竟藏了多少宝住在养性斋的外国人皇宫门上建厕所谁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乘轿太监娶妻之谜追忆燕赵大地过往云烟泣血汗青:文天祥慷慨赴义靖难之役:一场皇朝内部的绞杀清白之臣:土木堡之变与于谦之死皇城蒙难:明代天启大爆炸之谜铁蹄入关:多尔衮定都北京之谜宫廷权变:康熙设计除鳌拜谍影迷踪:紫禁城中的行刺案傀儡之君:光绪帝衣带诏之谜变法图强:一群举子的百日维新英盗法随:两个强盗洗劫圆明园始末乱世枭雄:袁世凯称帝之谜外交悬案:美军“承包”大前门末日红颜:八大胡同里的尘缘旧事京城刀客:源顺镖局与大刀王五第3篇 京华遗韵——皇城根儿下的平民生活老北京的生活习俗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老北京的夏季饮食老北京的衣着打扮老北京的胡同趣事老北京的四合院老北京的交通出行老北京的婚姻习俗老北京的新年庙会老北京的戏园子老北京的宠物情结老北京的讲究老北京的理发业老北京的澡堂子老北京的传统字号老北京的会馆老北京的城门牌楼老北京的城墙老北京的民间艺术京剧:拥有多年历史的中国国粹相声:集喜剧特征与幽默元素于一身杂耍:老天桥艺人各有绝活儿鼓书:流行于北京的说唱文学雕漆:与景泰蓝齐名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北京传统珐琅手工艺品鼻烟壶:精巧绝伦的内画艺术玉雕:琢玉工匠齐集京城牙雕:方寸之间的微雕艺术紫檀木雕:稀世美材物尽其用北京绢人:揭开绢人制作背后的谜团北京面人:土生土长的北京民间工艺北京宫灯:久负盛名的木雕工艺品老北京的遗存胡同丰富胡同:老舍先生的“丹杮小院”国子监街:一条精彩的文化街帽儿胡同:“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烟袋斜街: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八大胡同:烟花柳巷的代名词琉璃厂大街:遥想文人墨客的诗酒风情金鱼胡同:显赫一时的“那家花园”砖塔胡同:北京的胡同之根三庙街胡同:年代最久远的胡同东交民巷: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菜市口胡同:在此居住名人最多的胡同门框胡同:有名的风味小吃一条街西什库胡同:明代储藏宫廷用品的仓库后圆恩寺胡同:茅盾故居与蒋介石行辕菊儿胡同:震动国际建筑界的文化路标钱市胡同:北京最狭窄的胡同百花深处:名称最雅致的胡同九湾胡同:北京弯道最多的胡同老北京的传统饮食字号烤肉宛:年久誉不衰的风味烤肉餐馆烤肉季:银锭桥畔烤肉季,天香韵味满京华便宜坊:拥有年历史的焖炉烤鸭老店全聚德: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柳泉居:奸相严嵩题匾的最古老饭馆都一处:都城老铺烧麦王,一块黄匾赐辉煌砂锅居: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白魁清真老号:至今名噪京城的清真饭庄南恒顺:别称“一条龙”的古老涮肉馆晋阳饭庄:以纪晓岚故居和山西菜闻名的老字号同和居:北京最早经营鲁菜的中华老字号惠丰堂:慈禧钦赐匾额的百年老号东来顺:后来居上的涮肉第一名店六必居酱菜:几百年来风味不减的?华老字号王致和酱豆腐:落魄书生发明的佐餐食品天福号酱肘:歪打正着发明的风味美食月盛斋酱羊肉:老北京最负盛名的美食天源酱菜:与六必居并驾齐驱的酱菜名店附录 新世纪北京旅游攻略北京最值得去的个地方故宫:体味皇家森严风范颐和园:皇家御用避暑胜地天坛: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群八达岭长城:守卫北京的军事要塞天安门:追忆伟人挥手的岁月王府井步行街:中华老字号汇集地明十三陵:祭奠沉睡地下的皇魂圆明园:耻辱者的墓志铭周口店猿人遗址:寻找那颗头盖骨后海?四合院:寻找京味的感觉北海:如诗如画的皇家园林雍和宫:尊贵大气的皇家寺院香山:红叶满山人心醉国家博物馆:历史在这里沉淀北大?清华:梦想起飞的学术殿堂爨底下:不可多得的古村文化经典北京最有人气的大商业街王府井:京城老字号与时尚购物西单:流光溢彩的商业街大栅栏:最能让人怀旧的商业街鼓楼:胡同穿梭的商业街雅宝路:交易最特殊的商业街金融街:租金最高的商业街潘家园:人气最旺的商业街簋街:餐饮业最发达的商业街什刹海:最浪漫的商业街琉璃厂:文人雅客汇集的商业街秀水街:洋面孔最多的商业街马连道:外地人最集中的商业街莱太商街:醒得最早的商业街五道口:学味最浓的商业街天桥:民俗保留最多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最前沿的商业街北京最有特色的种小吃豆汁:留恋那特殊的酸醇味道焦圈:大文学家苏轼写诗称赞过的美食炒肝:老北京流行的风味美食爆肚:乾隆年间问世的名小吃灌肠:外焦里嫩香味浓郁的食品卤煮火烧:由宫廷御菜创出的平民美食艾窝窝:宫廷小吃传到民间驴打滚: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的京味小吃小窝头:曾经是御膳房的香饽饽切糕:朝鲜族小吃打糕的改良萨其玛:满族将军发明的著名糕点茶汤:适宜老人和儿童食用的风味小吃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座现代建筑鸟巢: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水立方:蓝色的世界国家大剧院:华丽梦幻的殿堂中央电视台大楼:悬臂相接,激情飞扬中华世纪坛:“水”“石”的和谐之美国家图书馆:好学者的知识海洋人民大会堂:神圣庄严的殿堂北京工人体育场:国际水准的体育场地北京饭店:五星级的百年老店新北京南站:亚洲第一大站北京市百货大楼:新中国第一店首都国际机场: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
章节摘录
第1篇 古都探秘——老北京的不世传说 北京,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在古老而富有韵味之中又掺杂了现代都市繁华的庞大城区,向东南方铺展的广阔平原,加之逶迤蜿蜒、镇守城区西北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成就了北京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园林遗迹,古刹皇陵,给北京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纵贯京城南北的双龙布局,则给皇家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重兵把守,高墙围起的紫禁城,里面蕴藏了多少未解之谜?曾经的燕京八景,如今是否还曾留着那迤逦的景色?古老的北京城,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未知与神秘的画卷。 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 如果你是位细心的人的话,就会很容易听到老北京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北京城是漂来的。”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当时产自南方的大米、丝绸、茶叶、水果等基本物质资料正是经由大运河“漂过来”的,使得京城百姓的正常生活得到了保障和丰富。但是知道那流光溢彩、庄严肃穆的故宫,那建筑精致宏伟的天坛,那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所有这些都与大运河有密切关联的人却不一定很多。无论人们知道与否,京杭大运河却是一直默默地输送着建设京城所必需的金砖、楠木等物料,孕育着众多的名城古镇,为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即使有专家进一步强调说:“整个北京城都是从运河上漂过来的”,也没有多少夸大成份。 但是,对于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京杭大运河,历史学家们却提及甚少,甚至有些忽视。谁曾想,当年京城的繁华与权贵生活的安适正是出自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输送之功?所以,说京杭大运河是北京养家糊口的母亲,一点也不为过。 即使在新时代的今天,不像长城因随着防御功能的减退而早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人们却一直深受着大运河的恩泽,它仍是一笔仍发挥着功用的珍贵遗产,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依旧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大运河的重要功用与地位反倒熟视无睹了。 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全长约1800公里的河流,恰似一条绵长而又柔和的玉带,它一头系着北京,一头又连接着杭州,就这样蜿蜒流淌了千百年。时光飞逝,风云变幻,唯有它贯穿南北,横亘古今,激荡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目睹了运河周围发生的故事,如一首生生不息的民族赞歌。直到今天,河上川流不息的船队仍然点缀、见证着运河的生命力。 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而从大运河对北京城的重要性来说,也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京城。 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 自从元朝定都大都以来,北京便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而明清的北京城也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它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在封建时代,它不仅是皇权至上的象征,而且也是对外交流的形象代表,所以皇家会倾举国之建筑精英与财力物力来建造它,北京很自然地便荟萃了我国都城建设之精华,以至使其呈现出都城建筑构造之典型格局与恢弘气势。 从整体构造来说,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多以《周礼?考工记》为指导思想,所以大都体现出布局整齐划一的典型特点,北京城尤其明显。众所周知,明朝北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而坊内外棋盘式的道路网络就是北京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虽然有个别的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局限或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形成了一些斜街。 具体来说,内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全城的主干道,多数呈东西、南北向,斜街较少,但内、外城也有差别。外城先形成市区,后筑城墙,街巷密集,许多街道都不端直。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德胜门街等等。被各条大街分割的区域,又有许多街巷,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统计,北京内、外城及附近郊区,共有街巷1264条左右,其中胡同457条左右。比较而言,以正阳门里、皇城两边的中城地区街巷最为密集,达300余条。这是由于中城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人口自然稠密。 所谓的“坊”乃是对居民区的称呼,就如同现在的××小区,坊下称铺,或称牌。居民住宅就是典型的四合院。尽管清代北京的坊、街、巷、胡同多有变迁和易名,但大体上仍然沿袭明代的规模。北京的市场沿街道布设,但形成几个主要的市场区。明初的市主要集中在皇城四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钟鼓楼,以及朝阳、安定、西直、阜成、宣武门附近。明初为了招商,在上述城门附近修建了民房、店房,称作“廊房”。 由于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明北京的,所以保存到今天,有幸成为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王朝保存下来的唯一都城,从而也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突出的都城范例。在北京城内分布的紫禁城宫殿、太庙、天坛等都是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建筑群,也是表现院落式布局的最杰出的代表。 其次是中轴线纵贯全城。关于中轴线的观念,起源于中国人早有的对称概念,以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这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不仅元明清的北京城,即便是隋唐的长安城、北宋的开封城,中轴线都伸延得很长,把全城一分为二,使其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如果有机会能够俯瞰全北京城,我们就会很容易看到,在地面上有一条长7公里的南北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用来设计整个北京城的城市格局的,最明显的是,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线上。皇城、宫城则在城内中轴线上稍偏南的部位。中轴线穿过皇城、宫城的正门、主殿以后,顺着皇城墙向北,钟鼓楼成为了终点。 再次是宫殿为主体结构。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开,井井有序。具体地说,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北京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之外便是皇城,皇城之内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元为西御苑),中部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开南海)。 最后是宫殿建筑高台化。中国都城的宫殿一般都修建在了高台之上,除了有防潮目的的考虑外,更主要的是为了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不仅元明清的宫殿人为地建造在了高台之上,汉、唐长安城的宫殿也建在了龙首原上,这便是宫殿建筑高台化的鲜明体现。 总而言之,由于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所以其建筑特点还是保持了元代城池的典型特点。当然,也不仅仅止于此,明代还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后又修筑了外城,但仅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从总体布局上来看,整个北京城呈现棋盘结构的奇观,其建构之精巧可谓鬼斧神工。 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北京,从作为辽的陪都算起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而北京的古城墙在风雨中也度过了几百年的时光,这些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以至民国的古城墙,经历了长达7个世纪之久的岁月沧桑,像一株参天古树终于倒在了新时期的光泽里,只留下了一些断壁残垣。从历史文献来看,作为辽时的南京、金时的中都,以及元代的大都,其城垣建筑在当时都是甚为规整的,尤其是元大都城,就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原则建造的,其整体结构是略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端正,左右平直,此所谓“城方如印”。只是到了明代,在改建城垣时使规规整整的大都城改变了模样,略呈方形的内城西北残缺了一角。在今天,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明显感到南斜30多度,直到西直门立交桥和西二环交接,这个30多度的斜角就是缺掉的那一部分,西直门路段就像被砍去了一角的方形桌子。 为什么古城墙没有西北角?这是长久遗留下来的、不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的一个重大谜团。专家、学者纷纷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去探索谜团的答案,但是其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个谜虽有不同的阐释,但正是这些不同的阐释反而又为这个谜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色彩。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曾作出这样的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所缺失的西北角。当然,也有些人并不认同侯先生的解释,而是提到了一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说。据说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一开始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后来出于无奈,最后只好建为斜角。 除此之外,社会学家对这一谜团从传统观念上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是个缺口。如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缺口。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都北京,在一幅幅精美图片、地图、绘画和一段段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说下,将磅礴的气势、沧桑的风貌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在中国崛起的21世纪,此书的发行,无疑迎合了世人对中国首都——北京了解的需求和关注的渴望。愿千年名城文化随此书而传遍每一个角落。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 何黎萍 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京味儿十足的市井风情,各具特色的小吃……徜徉在城市宽窄不一的胡同中,你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留在其中的印记;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你可以感觉到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北京,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北京,也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北京。 ——北京市文物局 高志伟 《图说北京三千年》以翔实的内容、精美的图片,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有着三千年辉煌历史的北京城。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窥探到帝王后妃的宫闱秘事、也可以领略到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 ——北京电视台《悦读会》栏目编导 张源 周封召公姬奭于燕,后燕王迁都于蓟,是为北京首次建都。元大都、明清京师,历三代定都近千年,古典王朝的最后辉煌与衰落的悲喜剧,在此上演。北京的历史,与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始终,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新京报读书版编辑、学者 张晓波
编辑推荐
明清胜迹、民间旧俗,尽显千年古都风华遗韵,紫禁风云、帝国政事,追忆繁华京城过往烟云,古都探秘寻觅老北京的神秘传说,紫禁风云追忆帝国政界文苑往事,京华遗韵体验皇城根下平民生活,畅游京城奥运之后北京旅游攻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