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黄河出版社 作者:樊建川 页数:140
内容概要
《书上博物馆系列丛书: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新婚夫妇抗战失散,60年后再婚巧遇原配、留有三个弹痕的梳妆台、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壮丁”、川军广德、泗安阻击战、川军死守滕县、川军保卫皖南、川军收复马当等。
作者简介
樊建川,祖籍山西,1957年生于四川宜宾。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馆长、四川山西商会会长。 曾下乡、当兵、执教、为官,后辞去宜宾市常务副市长之职下海经商,创办成都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在安仁镇创建了建川博物馆聚落。著有《一个人的抗战》《抗俘》《兵火》等专著。
书籍目录
不可忘却的历史记忆一、30万川军出川抗战(一)从内战到“打国仗”(二)四川人民的抗日呼声(三)刘湘与共产党的交情(四)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五)“失地不复,誓不回川!”(六)“淞沪会战”中的川军(七)川军血战太原(八)川军广德、泗安阻击战(九)川军死守滕县(十)川军保卫皖南(十一)川军收复马当(十二)“双枪兵”(十三)雕像模特儿张朗轩二、300万壮丁奔赴前线(一)“锄头给我,你拿枪去”——一组表现四川人民志愿抗敌的漫画(二)新婚夫妇抗战失散,60年后再婚巧遇原配(三)留有三个弹痕的梳妆台(四)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壮丁”三、青年从军运动(一)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二)女青年、童子军,热血救国(三)“献金运动”催人泪下(四)青年勇于从军,抗属一样光荣(五)炸不断的运输线(六)四川人民的奉献(七)一篇“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八)一面“死”字旗四、将士风范(一)刘湘(二)邓锡侯(三)李家钰(四)王铭章(五)饶国华(六)杨森(七)刘文辉(八)王缵绪(九)唐式遵(十)郭勋祺(十一)刘景轼
章节摘录
统一战线建立前后,共产党对川军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帮助不少川军将领接受了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是推动川军出川抗战的重要原因。1935年底,党中央派张曙时、张澜先生从上海到重庆刘湘部工作,对刘湘产生了很大影响。1937年,党中央又派罗世文为代表来成都与刘湘联系,刘湘聘罗为顾问,并任命罗为政治教官。刘湘在共产党的帮助下,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做了许多工作。抗战时期,共产党也派人到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所部,鼓励他们坚持抗战。川军出川抗战正是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结果。 (四)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 抗战爆发的消息迅速传遍四川,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民众的抗日情绪高涨,受共产党影响的青年服务队和川军官兵一起宣传抗战。 中共以及在中共影响下的进步组织,如车耀先领导的“民先”、成都救国联合会抗日宣传队、重庆大学师生组织的乡村宣传团等一些积极的爱国抗日团体,深入乡村等社会各个阶层,积极宣传抗日。 (五)“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名小学生也流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妇女会赠手巾250打…… 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成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此前的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川军各部组成第二路预备军,以刘湘为总司令、邓锡侯为副总司令,下辖两个纵队。从9月7目起,川军分别从川北和川东开赴抗日前线。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樊建川抗战文物收藏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和铁的证据,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罪行和伪满政府、汪伪政权的奴颜卑骨;更以饱满的爱国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抗击侵略者的伟大壮举,它再一次证明,中国人民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 一个贼,你问他承认不承认罪行,他至死都不会承认,因为他是贼。贼不承认,我们不要老管他,老跟他说也没用,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强大。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 有些人你不服不行,哪怕嘴上不服,心里得服,比如当代川人樊建川。这是一个执着坚韧从不言败的人,一个热情洋溢可持续亢奋的人,一个有着梦想又在追逐梦想的人,一个能创造奇迹的人。因为有了这个人,四川安仁镇诞生了这么一片蔚为壮观的博物馆群落,我们以及我们后人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古老而苦难民族的浩荡民间记忆。 ——著名作家(周梅森) 在我们的同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目光是那么深邃,他们的胸怀是那么博大,他们的责任感是那么强烈,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民族的富强,为了人类的和平,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一个不断孕育优秀儿女的伟大民族,有理由拥有自己光明的未来。 ——人民日报记者(林治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