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作者:阿忆  页数:2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一百多年间,北大清华历经风雨,他们在国耻中诞生,在民族危亡的抗战中浴血成长,在新时代的召唤中肩负起新中国事业的梦想。在中国的大学里,还也没有哪所大学,能像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一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与交织。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命运又交织着多少北大清华基因?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是北大清华?

作者简介

  阿忆,本名周忆军,曾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著名的电视节目策划人,在1997年至2003年任职凤凰卫视期间,担任大型历史专题片总策划兼总撰稿,同时他还是电视学术节目《世纪大讲堂》创始人、总策划、主持人。

书籍目录

北大:从京师大学堂起步
老园子的变迁
此时幸遇先生蔡
五四学潮
巨星的陨落
国难当头
西南联大(上)
西南联大(下)
风雨中的红楼
有朋自远方来
50年代那一批(上)
50年代那一批(下)
北大与毛泽东
邓小平时代(上)
邓小平时代(下)
最后的圣人
荣耀与危机
清华:这里从工字厅说起
遥远的清华园
先生之风
未树先荫
在民族危亡之中
千秋耻,终当雪(上)
千秋耻,终当雪(下)
风雨清华园
五十年代的激情
我以我血荐轩辕
风雨如晦
夺回失去的岁月
无阻我飞扬

章节摘录

这里曾是驸马府,和嘉公主出嫁的地方,不知为什么,老北京一直称它是“和嘉公主府”。帝制时代,公主住在公主府。驸马想跟公主亲热,必须请公主宣召。这种繁琐的君臣手续,让大多数驸马与公主貌合神离。但乾隆的四公主与众不同,像是革新派,直接住进了驸马府。她和附马恩爱有加,生了好几个子女,但他俩命不长,驸马活了不到40岁,公主只活了22岁,于是这座具有革新气质的大宅院,被冷落了一个多世纪。当清朝由盛世转入危命,中兴祖业成了群僚之梦。1896年,司法部副部长李端菜上奏光绪皇帝,第一次求设“京师大学堂”。两年后,光绪戊戌变法。他任命自己的老师孙家鼐做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这便是北大第一任校长。那段时间,《京报》几乎天天登载孙家鼐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奏折。营建这所大学,成了文人圈中最热门的话题。按照光绪的意思,京师大学堂不仅是一所大学,而且是最高教育机关,它的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光绪还接受李鸿章和孙家鼐举荐,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博士做西学总教习。这个惊世骇俗之举,让北大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重的西学印记。不过好景不长,戊戌变法仅仅百天,慈禧便夺了光绪的皇权。孙家鼐先是进谏反对,随后托病辞职。也就是说,学富五车的孙家鼐,只做了不到三个月的空头校长,连北大校址也没能选定。侥幸的是,慈禧废止了戊戌变法的一切,惟独留下了美国传教士担任西学总教习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不仅被留下,而且加速筹建。后来,慈禧把沙滩后街空闲了一个世纪的驸马府,拨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首次招生,在1898年最后一天正式开学。戊戌变法失败,北大丝毫无损,直到八国使馆卫队进京,北大才第一次倒了霉。慈禧不得不下令,停办大学堂,然后逃往西安。驸马府成了俄国兵和德国兵的兵营。谈判成功后,已是1902年,慈禧回到北京,恢复京师大学堂,任命重臣张百熙做管学大臣。张百熙聘请一批学问家,掌管北大,桐城派名家吴汝伦是总教习,学贯中西的辜鸿铭是副总教习。教育家蔡元培是经史教习。此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组成外交部,40年前它创办的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严复因为翻译《天演论》,名扬四海,林纾翻译《茶花女》,名声更大。张百熙任命严复做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林纾做副总办。译书局就是北大出版社的前身。

编辑推荐

《风雨北大:水木清华》著名媒体人阿忆策划、撰稿,凤凰卫视精心打造清华远去的大学,逝去的大师北大,胡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鲁迅、赵元任、朱自清、傅斯年、陈寅恪、吴宓,钱钟书……少年中国的故事,从红楼、工字厅讲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6条)

 
 

  •   凤凰卫视深度采访历史亲历者,阿忆踏访档案,查证历史史料,详实记录清华北大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全景展示百年中国风云际变下的大学年轮。
  •   风雨北大水木清华(著名媒体人阿忆倾情撰写!凤凰卫视深度采访,120余位历史亲历者独家追忆北大清华历史年轮!) 好看。
  •   著名媒体人阿忆策划、撰稿,凤凰卫视精心打造,独家追忆北大清华历史年轮。
  •   一百多年间,北大清华历经风雨,他们在国耻中诞生,在民族危亡的抗战中浴血成长,在新时代的召唤中肩负起新中国事业的梦想。
  •   本书收集了大量的历史照片资料和历史文件档案,涉猎图片300余张,全面还原历史视野下的北大清华风貌,以视觉的印象见证北大清华历史变迁。
  •   作者阿忆,本名周忆军,曾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著名的电视节目策划人,在1997年至2003年任职凤凰卫视期间,担任大型历史专题片总策划兼总撰稿,同时他还是电视学术节目《世纪大讲堂》创始人、总策划、主持人。
  •   详实记录清华北大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全景展示百年中国风云际变下的大学年轮,很不错。
  •   踏访档案,查证历史史料,详实记录清华北大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
  •   阅读北大清华,重温百年中国;追忆过去的大学,缅怀逝去的大师!
  •   在中国的大学里,还也没有哪所大学,能像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一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与交织
  •   中国不仅需要神舟飞船,也需要北大清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上一个百年,她们和她们的大师们承载着这个国家,下一个百年愿她们延续辉煌。这一本书,道尽了两所大学百年历程,经风雨之后,愿水木如故。
  •   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命运又交织着多少北大清华基因?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是北大清华?
  •   还原历史视野下的北大清华风貌,以视觉的印象见证北大清华历史变迁.
  •   北大和清华的变迁是一部大历史,是让人回味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保持风骨不是不容易的,关键是人的独立和人文关怀。北大有燕京大学的风骨(因为是合并了燕京大学后延续的),主文。清华是清华学堂为主,后又合并了一些院校,包括后来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大学非大楼,也非院系多,也非形式上的地方大,而是有大师也。
  •   的确,作为中国最有名的两大学府,北大和清华的历史悠久,辈出名人,传奇和故事都很多,许多并不为人知,这本书就是深度发掘的结果,很不错。
  •   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奋力学习的动力。但看得越来越深,我发觉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激励。清华北大那些远去的历史……在战火中求生存,在动荡中给予中国人不朽的信念,都让我了解了历史,让我学会永不背叛。那些逝去的大师……他们不仅是教育家文学家,还是思想家革命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孜孜不倦,忘乎所以;什么是凛然正气,舍身取义。那段支离破碎的历史,那些永垂不朽的大师,都是我奋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   清华北大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很有深度的一本书。
  •   北大清华可以说是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北大和清华也与国家的兴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个部分,青年人应该了解,我们更应该知晓这些历史,日后,我们才好向我们的孩子们普及这些历史。
  •   图文并茂,了解中国最高的学府历史,北大清华,给你精神的鼓励
  •   行文流畅,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北大清华,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历史的必然选择。
  •   书中有300余张图片,视觉的北大与清华。
  •   大学之为学者,必有其为学之道。有人曾对北大和清华作过比较,认为水木清华,教学严谨,实行标准化管理,平均水准较高。而北大提倡自主、自立,不拘一格,故能人才辈出。
  •   很喜欢作者的文风,看了之后对北大清华100多年来的历史有了第一次很深刻的了解。
  •   很好一本书 值得一看,记录了北大清华的历史。
  •   风雨北大,水木清华
  •   风雨北大,水木清华,很诗情画意的地方
  •   出身清华后来又做了北大校长的胡适曾经说:“吾他日能望见中国有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的哈佛,英国的剑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
  •   作为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清华北大总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令人神往的北大清华,读这本书了解了两所名校的历史故事,混合着近代史,收获很大。
  •   关于北大清华的历史很详细,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史实,很有启发。
  •   让我了解清华北大的历史
    好书!
  •   很不错的书,技术了北大清华的历史
  •   为什么是北大清华? 这是历史的选择
  •   在这里看到了经历了百多年风雨的北大,还有为了教育,为了祖国前途,为了人生,为了理想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一切的人们,真心感动。。。也看到了清华的坚韧与保存至今的至真,真好,这一切应该会一直存在吧
  •   北大和清华百年历程,想想如今的学校及校风是否还像当年一样呢?北大还有那种有容乃大的精神吗?想想之前北大的某位教授,对香港人的那种言论。清华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吗?强了都去了国外,曾经的老师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学生学到的知识即使到了国外也不觉得落后,可如今呢?
  •   清华、北大固然让人心往,让人难忘,但我更怀恋自己的母校,怀恋地僻景秀的大学母校,怀恋依山林葱读硕博的母校。
  •   北大清华总能不负众望,培养出杰出人才
  •   写的很真实,第一次看到这么详实的描写北大清华变迁及发展的书,推荐大家看看。
  •   当水木清华遇到未名湖畔的北大。。。
  •   走进百年北大清华,感触颇深
  •   清华北大是多少学生的梦想?这两座高等学府真的很了不起。
  •   买来送朋友的孩子看的,了解下清华北大。
  •   如果说清华北大与国运息息相关,恐怕没有人会反对。
  •   对清华和北大的回忆。喜欢的可以看看。
  •   就是介绍清华北大吧,和我想得有些差距
  •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我们了解北大和清华有很大的帮助。很喜欢。
  •   里面还有图
    更好的了解 北大清华
    很喜欢
  •   希望北大清华能够继续努力,走进世界名校的行列
  •   这本书让我对北大清华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
  •   现在的北大清华成材率显然不如那个年代了
  •   北大清华真是所有中国人儿时的梦啊
  •   在清华北大读书的孩子,可以为母校骄傲
  •   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闻一多、鲁迅、胡适、蔡元培、邓稼先、季羡林……半壁人才汇聚北大清华。
  •   难得一见的好书,向我们细数清华北大的大事件和小故事,值得收藏。
  •   感谢作者这本精彩的书,看了很震撼,虽然这辈子极可能上不了北大清华,但真的要去看看。
  •   冯友兰、季羡林先生在谈论北大时曾说,它的创办虽然应当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算起,但它的渊源则要上溯到汉朝的太学。如果从汉朝建武五年始设太学算起,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这样看来,北大当属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其继承和集中了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东方文明之缘由。
  •   清华一百年与国运一直彼此交织,从一诞生,就与国耻紧密相连,其后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几乎随处可见清华人的身影
  •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清华学堂诞生之初,就显现出不同于普通新学的气象:她的教师延揽自欧美,她的经费由返还庚款保障,她的学制全部仿照美国,更为特殊的是,她的学生全部输送至美国大学留学……可以说,清华自诞生起,不惟与维新的大环境相连,更是与维新追寻的那个外部世界紧密相连。
  •   按照光绪的意思,京师大学堂不仅是一所大学,而且是最高教育机关,它的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光绪还接受李鸿章和孙家鼐举荐,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博士做西学总教习,让他做了二品官员。这个惊世骇俗之举,让北大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重的西学印记。
  •   这一百年,清华走出了14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6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1949年之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有59位出自清华。
  •   与脱胎于晚清旧体制的北京大学不同,清华的诞生,并非始于一个国家现代教育的正常发端之途。
  •   慈禧废止了戊戌变法的一切,惟独留下了美国传教士担任西学总教习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不仅被留下,而且加速筹建,慈禧把沙滩后街空闲了一个世纪的驸马府,拨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首次招生,在1898年最后一天正式开学。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方树人之地,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走过整整百年。
  •   当清朝由盛世转入危命,中兴祖业成了群僚之梦。1896年,司法部副部长李端棻上奏光绪皇帝,第一次求设“京师大学堂”。两年后,光绪戊戌变法,他任命自己的老师孙家鼐,做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这便是北大第一任校长。那段时间,《京报》几乎天天登载孙家鼐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奏折,营建这所大学,成了文人圈儿中最热门的话题。
  •   水木清华以西,是著名的荷花池,夏日里,垂柳拂岸,荷叶田田,一派锦绣江南景象。朱自清先生曾乘着月色,在此徘徊,写下名篇《荷塘月色》。那是风雨如磐的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迷茫失落,在文中隐隐约约有所逗漏。
  •   回顾100多年来的历史,总的看来,北大的经历是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同步的,“充满了弃旧图新的改革精神”。
  •   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形成了清华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激发一代代清华学子将自己命运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这个商品不错,很适合了解清华历史
  •   清华的这一百周年,不仅是清华的一百年,更是折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百年。
  •   清华的诞生,众所周知,是因为“国耻”,是用美国返还的部分“庚款”成立的,老一辈的清华人,都把清华称之为“国耻纪念碑”,骨子里就透出一种“雪耻图强”的劲儿。
  •   早在1911年4月制定的《清华学堂章程》中就规定,清华学堂的教育宗旨为“培植全材,增进国力”,其教育方针为“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在整个帝国教育目的还停留在培养“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之人”时,清华一诞生就超越了其时代束缚,早早抵达了教育的真谛。
  •   清华虽身负国耻的印记,但最终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爱国革命传统、为国家兴盛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校。
  •   张中行先生曾盛赞北大教学对课堂学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大学风范,强调学生要有独立判断及自我设计能力。林语堂认为,这种自由的大学教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国“书院中师生态度之闲雅,看书之自由。”
  •   在中国,无论对官员学者,还是对车夫小贩,清华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它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希望,是一个梦想,一个中国人为之动情的故事。
  •   梅贻琦、赵元任、胡适、竺可桢、梁思成、闻一多、罗隆基……这样的毕业生阵容,可谓灿若星河,在中国的学校中几乎无出其右。在1949年之后,清华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仍是中国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集团之一。
  •   如果说圣彼得堡起源于一顶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工字厅。彼得大帝坐在帐篷里开拓了一座俄国名城,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清华工字厅,它的大小房间有多少,不容易说清楚。如果从天上看,它的主体,是一条竖着的游廊,前后两排横着的房子连接在了一起,组成一个“工”字,所以人们称它为“工字厅”。1909年夏天,清朝外交部在这里设置“游美学务处”,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就在这年深秋,47位少年远渡重洋,后来,工字厅扩展成赫赫有名的清华大学。
  •   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   水木清华,毓秀灵钟,人文荟萃,骄子云集
  •   英法联军兵临城下,烧了圆明园南门外的政府办事处。1860年10月7日,海淀农民成群结队,打劫圆明园。12天后,英国驻华全权特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迫使清朝低头。浓烟飘向京城,仿佛黑云压城,整个天空看起来,很像是持续很长时间的日全食。大火一直烧过近春园,接近清华园时,渐渐熄灭。于是,清华园躲过一劫,它依然是乾隆笔下的“水木清华”。
  •   两百多年前,乾隆圣驾君临,转道工字厅后厦,发现这里山林变幻,环拢一泓清水,绿树点点,簇拥着古屋。这不禁让他想起晋朝诗人谢潉的诗句“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于是他抬起御笔,题写了“水木清华”四字。
  •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北大创始之妆,就与一个民族负重前行的命运紧密相联
  •   现在被称为二校门的那座牌楼,早年是清华学堂的校门。汉白玉雕花门楼,洋溢出浓郁的西洋风味,牌楼上方匾额题字“清华园”,出自大学士那桐手笔,圆润端庄,颇具台阁风韵。
  •   晚清时期,清廷迫于社会潮流,同意派遣学子赴海外留学。为了给留学生出国准备,利用京西北郊的原熙春园旧址,建造清华学堂。
  •   清华学堂一开始就树立了严谨的学风,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上都要求学生十分严格。
  •   北京大学从懵懂少年到青春焕发,享誉全国以至于全球,应该说主要得益于三件事:其一即前述蔡元培掌校并进行的改革,使北大在教育领域做了改革先锋;其二即本章所述新文化运动,北大在思想文化领域打了头阵;其三即众所周知的五四运动,北大当了救国运动总司令。
  •   1931年梅贻琦曾说:“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他的特殊地位,不使坠落。我所谓特殊地位,并不是说清华要享受什么特殊的权利,我的意思是要清华在学术的研究上,应该有特殊的成就,我希望清华在学术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
  •   著名媒体人阿忆策划、撰稿,凤凰卫视精心打造
  •   清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这些波折,也是国家的波折,但在这个过程中,清华许多有益的传统却散失了
  •   清华的成长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但是清华早期的掌舵人们,心里想的是如何摆脱美国的影响,成为独立的清华。
  •   清华作为留美学生的预科而开办,款项来自美国返回的部分庚子赔款,所以被称作赔款学校。
  •   清华学生衣着方面较朴素,大都竹布长衫、布袜、布冠。由于清华远处城郊,加上学校斋务处的严管,所以清华学生在生活上比较循规蹈矩,养成了简朴的风气。
  •   光绪还接受李鸿章和孙家鼐举荐,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博士做西学总教习,让他做了二品官员。这个惊世骇俗之举,让北大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重的西学印记。
  •   书还没有到手,但是看书名就被吸引,虽然在燕园呆了七年,又在清华工作,想来这本书是必须要读的,哈哈。等读完之后,再写更详细的评论。严重真心期待
  •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   写这两座名校,均为跨越百年纪事,难免首尾对比,同样的悲剧是,大学独立精神的集体丧失,而今,没有哪位校官会认为这是民族之耻,相反,能漠视和接受这种耻辱,是能否加盟校官阵营的绝对前提。——引自阿忆的微博
  •   北大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办学方针,吸引了海内外大批学者,逐步确立了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地位,成为群贤荟萃之地。
  •   北大的传统和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饱含了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
  •   如果要考察中国现代思潮变化发展的脉络和轨迹,是不能忽略北大在其中所发生的重要作用的。
  •   现代人已经不大知道,北大不只一座红楼,红楼只是老北大四个主要教学区中的一个。红楼前,笔直地横过一条碎石马路,过去叫“汉花园大街”,而红楼所在的院落,过去一直叫“汉花园”,也就是北大文学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