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贵州教育 作者:张仲景 页数:319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医经典名著全注全译系列丛书主要选择了能体现中医学理论构架的理、法、方、药和临床应用范例的七本典籍。这七本主要典籍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和《温病条辨》。通过对这七本医学经典名著的全注全译,使这些奠定中医学基础的名著以通俗易懂的面目展现在热爱中医中药的广大民众面前而被认同。凡被民众认同的学科知识才能具有生存的土壤和无限的生命力,也才会有发展的空间和市场。如果把发生于古代的经典医著永远尘封在神秘面纱之下,永远是“阳春白雪”,只让少数人读懂,那么这样的经典也只能束之高阁,为了使其从真正意义上发扬光大,永远传扬,这便是我们勤勉译注这些经典名著的缘由和动因。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学科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学科品质的必要方法;是丰富学科的科学内涵,强化学科生命力的核心;是学科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工作和根本任务;也是解决学科学术层面的理论问题以及技术层面应用问题的必须的手段。学科的科学研究需要有相应的人才来实现,所以学科的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链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链环,是解决学科存在、学科发展进程中技术力量的贮备。无论是学科的学术理论或技术应用,都需要有相应的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予以实施。可见,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内容概要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杂病临床治疗学专书,它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全书共25篇。按所论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涉及杂病的方方面面。其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辨证为纲领,对杂病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体例上采用汉代散文文体,以语录、问答、条文形式进行论述,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实际指导作用,所以,该书备受古今医家的推崇和重视,而被列为四大经典医籍之一;有“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之誉,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书籍目录
《金匮要略》研究金匮要略方论序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鱿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主要参考书目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金匮要略》还十分重视药量的变化。根据证候的病机,改变方中药物的用量比例,而改变方剂的作用侧重点,使其成为新方。例如桂枝汤重用桂枝,而成为桂枝加桂汤;四逆汤重用附子、干姜而成为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通过改变三药的用量,而有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等。 4.重视药物的炮制及煎服法:通过适当的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方药的正确煎法,也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所以,《金匮要略》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和方剂的煎服法。原书所用诸方下,皆注明每味药物的炮制、煎药法和服药法,这些对于中药炮制学、临床护理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匮要略》善于应用峻毒药物以治疗重病(如乌头等),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特别讲究药物炮制、配伍、用量及煎服法。提出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而采取个体化用药原则;服药后密切观察药物反应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后世效法。
编辑推荐
《全注全译金匮要略》以宋·林亿等诠次,明·赵开美所刻《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方论》(简称“赵本”)进行编写。并参考《古今医统正脉全书·金匮要略方论》(简称《医统正脉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进行校注。 《全注全译金匮要略》篇章顺序悉遵原本。取自“脏腑经络先后病第一”至“果实菜谷禁忌第二十五”。篇章及篇内原文顺序悉遵原貌,各篇内仲景原文正方详注详译;附方照录,简注简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