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集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作者:黄涌  页数:219  字数:17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作者(黄涌)多年来写的若干篇读书随笔,大多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或者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之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古今的一些知名作家、诗词人等,并对其作品进行了中肯的评介,同时又进行了富有诗意的鉴赏,文字恣意纵横,充满激情,体现了作者思想的自由驰骋。作者热爱文学,与书为友,自得其乐的真性情跃然纸上。阅读《杯水集》,可以使读者认识许多有名或无名的作家,如同经历一次文学之旅,从中窥见书中天地,激发起读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作者简介

黄涌,诗人,书评人,出版有诗集《润言之诗》、文集《人淡如菊》等,作品散见《诗歌月刊》、《星星》、《中国图书评论》、《中华读书报》、《新快报》、国学网、共识网等各种报刊传媒。曾被评为安徽最有潜力青年作家,现为安庆中学教师。

书籍目录

辑一
张岱的心灵味
唐诗里不死的灵魂
隐隐迢迢隔野烟
绝代词人纳兰性德
依然此柳,雨打风吹絮满头
傅山和他的世界
品读庄子
人面桃花
旧时月色忆姜夔
人约黄昏后
辑二
写在《边城》的边上
现代诗意里的胡适
胡兰成说文学
缘聚丰子恺
禅外的人,禅内的书
《挪威的森林》和我的青春
青山有史
书间的旧梦
暗香浮动
端午节里的“留白”
与许知远有关的阅读
边裁边读张宗子
面对董桥
一灯破万愚
还乡图景里的理想丢失
我们距离理想主义有多远
辑三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如何走向现代——重读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学术应如何规范
阅读不死
我们生命里的怕和爱
听栾保群说鬼:
幽怨的诗画史
每个人的政治
禅的意蕴
并非多余的话
饮食也风流
辛亥年的那幕剧,谁是主角和配角
文人的闲话
民国艺术范儿
青铜挥麈
在中学相遇鲁迅
旧时明月空伫梦——读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
历史视域里的金庸小说
文化的晃荡
冷眼看宋江
作为想象的文学史
检讨历史,我们需要怎样的反思
远征军,活在历史的黑洞里
读《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札记
跟《教师人文读本》有关
《人淡如菊》序
辑四
乡音黄梅
恋恋许巍
微博时代
传统的失落
永远是多远
秋天的诗
文学青年
和三生石相关
王小波,回归内心
三毛,三毛
悲欣交集的弘一

七夕节随想
禅语四则
微雨·残酒·人意浓
辑五
日暮酒醒人已远
渐行渐远的林庚
当海子已成往事
斯人已逝,谁解“红楼”
梅边吹笛
苇岸,活在大地心坎上的作家
精神马骅

章节摘录

  张岱的心灵味  给学生讲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候,天色有些微暗。我对学生说:“在张岱的作品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意,更主要的是心灵味。虽然这种心灵味你们现在也许还不能够理解,但时间会长久地把它保存在你们心灵的一角,等待开掘。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张岱便是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的人。”  读张岱,最好在微雨的天气里或者雪后,任张岱的文章味自然散发。“繁华过后的苍凉”大约不是寻常人可以轻易体味出的。张岱无疑把这种基调调到了极致:“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人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台静农评张岱文字有“如看雪个和瞎尊者的画,总觉水墨翰郁中,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却又捉摸不着”语,这大抵是因为对张岱身世遭遇了解之同情吧。而这同情又依着那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便一下子能够让读它的人触动了起来。张岱身上有很多非同代知识分子所拥有的气质。《明遗民传》称其“衣冠揖让,绰有旧人风轨”。少年时代曾过着很长一段时间的纨绔生活,自称是人无癖不与之交,并说自己“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把一般人不屑或不敢说的都说了。不过一旦“国破家亡”居然“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也许正因如此,张岱的文字里总透着一股清明与不羁的气息。  《陶庵梦忆》一书,在我读来更好似读一个人的心灵。虽然这本书通篇不过是在叙说地方的风物人情,从归类上看更像是都市文学的代表,但张岱却把他心灵深处的矛盾诉诸简洁而透明的文字,故而他的文章时时充斥着一脉气象,让读它的人总能在文字外感受着时代的阵痛。  读张岱仅仅读出记忆中的少年靡丽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读出其中的风味来。  张岱一生论艺,崇尚一“气”字。古人气息之法在他那里得到了重新的体验。所以他的文章里没有太多呆板、刻意的成分,均是无心而作,妙手偶得,法百家而胜百家。同代人祁豸佳赞之曰:“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可谓恰切!  张岱的心灵味便是从这散杂的文章意里衍生而来。《湖心亭看雪》结末有“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语”。着一“痴”宇而文章意与心灵味俱出。故而张岱的风味并不仅在文字里,往往是人乎其内而出乎其外。  ……

编辑推荐

  阅读这样一本小书,是令人向往的舒坦,这就好比在三四月里晒太阳,不经意地伸了一下懒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杯水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文/by何诚斌
       
       一张张裁开,掀起……读黄涌兄的《杯水集》,感觉自己在书坊里一边装订,一边窥阅,纸屑纷纷下,思绪翩翩飞。
        毛边书见识过,而如此接触还是头一遭,似乎隐喻了读书不易,在当今纸书逼仄的时代,耐住性子,刀削手摸,恍惚明清光景,兴味于墨香,寄情于翰章。与黄涌相识近八年,寒暑辗转,他不变的是仍喜读书,已变的是所读的书更“冷门”,亦更“杂乱”,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现代性的后果》、《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剑桥倚天屠龙史》、《灵地的缅想》等等。无疑,他通过大量阅读,思维的触须蔓延,盘绕诸多学科边际,一阵纠缠之后,如蝶之脱茧,神形俱异。他现在阅读是有选择的,尽管读的书还是很多,但有了思想的过滤,知性的甄别,如同“育种”一般有心。我想,黄涌算不算一个读书种子呢?
        还是在《杯水集》里来看他如何将思想的种子埋入文字吧。窃以为,读书随笔是颇能检验作者学识功力的,尤其是发现的“眼力”,因为弄不好就会流入“浅见”,幼稚可笑,甚至太“脑残”,让人厌恶。读书不显功力一如涉世不深的人对什么都觉得稀奇,还大惊小怪,以为别人也觉得稀奇。只有“积学以储宝,研阅以穷照”,且让目光透过泛滥的文字信息,贯穿历史的通道,抵达灵魂的净土,才能杯水见沧海,一字勒精神。读书随笔,思想的位置非常靠前,而思想有无见地一方面体现作者阅读是否丰赡,一方面反映作者思考是否独到,最后落实在语言的表达上,张扬着文字的力量。
        黄涌显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把第一部散文集《人淡如菊》中的一篇《张岱的心灵味》移到《杯水集》中,一定有着自我心路的检阅而认定这些年的读书之法使其步入了快乐的杯水书海人生。他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张岱的作品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意,更主要的是心灵味。虽然心灵味现在也许还不能理解,但时间会长久地把它保存在你们心灵的一角,等待开掘。”
        从大学时代群书觅金至今,黄涌个人的发掘是很深的,获得也是很多的。我还记得曾对他说过这句话:“你思想的文字很‘真’, 只有真才会让自以为阅人阅事阅书太多的我静下心来,听一听心灵上空的声音。”黄涌当时如此回答:“恪守着内心深处的观念,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思考,而不是如何地活着。”他相信自己通过思考抵达思想与信念洁境的努力是真实的,而思考本身即是一种活着,思考或许沉重,生活却相应简单了,淡定了。没有在思考中忽略真实,真实自动删除了生活中的虚假成分。现在,《杯水集》中那汩汩的声音,同样呈现“思想在生活的真实里”。
        《杯水集》中除了少量篇幅是介绍性的文字,多是他以自己的思想“体验”文本(原著),心灵的呼应,抑或批判,发端于社会、历史、人文各个层面,不是为读而读,而是一种再创作,让我不由得想起唐代刘知几的话:“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何为杯水?我或有所意会。
        黄涌说:“评价胡适是难的,而谈论胡适总是容易的。”(《现代诗意里的胡适》)这句话在我心底产生一阵震动,不禁想,我们何尝不是往往以谈论替代评价?“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庄子语)。黄涌以《品读庄子》一文表达了他的读书观(或批评观):“我们不能像读寻常书一样,很轻松地就能够把握庄子的思想。因为庄子的思想并不是显露于外,很多时候它和阅历与智性紧密相连着。”
        实际上,他对所有试图去把握的书籍,都一样怀着这种心灵的准备,直接拷问自己——阅历与智性的关联度,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先验主义”的审判:“只是真实的体验是否与我们所倡导的‘体验’相关呢?”(《禅的意蕴》)……他通过灵犀来体验原著作者之“体验”,思考文本既有之“思考”,一如“复归于朴”,乃至“童子能通水观心”,于是对鲁迅、丰子恺、胡兰成、王小波、金庸,以及对林庚、苇岸都能以杯水相赠。
  •     只看过跋,诗人的心灵还是那么的多愁善感,那么的悲天悯人,何苦呢!
      
       平常心是道,向你推荐佛法大道,获得世间的解脱。黄诗人,你觉得呢?前段时间,有一位美国人来到中国,看了中国股市走势后,开玩笑说:2008年我以为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到中国才知道原来它发生在中国;今中午走过工地的时候看到了靠在墙边的梯子,就突然想到2012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梯子放了下来,然后昂着头骄傲地走了。果然高考题出的就是有内涵,刚没走几步就听到了在屋顶的民工用嘹亮的嗓音喊道:“我日你妈的高考,老子今天干一上午活,梯子被放倒六回”年我以为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在欧洲,也是到中国才知道它原来发生在中 后面都是凑的,烦人,字数不够
  •     阅读之乐,闲谈之趣
      ——读黄涌《杯水集》
      
       最近工作极忙,常常加班至深夜。所以每天抽空翻读几页心怡之书,便显得更为难得,也就倍加珍惜。就在这时,收到了黄涌的读书随笔集《杯水集》;尽管有所克制,但还是忍不住把工作撂到一边,翻起书就先读为快了。
       黄涌最初写诗,我们是诗友;这两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移向了读书随笔的写作,由诗友而成为书友,显得那么自然。这大约是因为我们同处于安庆故里之故吧,他在怀宁,那是出陈独秀、海子的地方;我生于桐城,清朝桐城派的发源地,距怀宁十里之遥,几年来却素未谋面,以文字相交,却常常能体会到面对面闲谈之趣;我把他归功为黄涌文字的魅力。
       钟叔河老先生在《知堂序跋》的编者序中提到读书的三不易时说,我一直还算喜欢读书的,然读书于我亦大不易:一是不易有线,二是不易到手,三是不易读懂。有时便只好找点书评书话来看看,舔眼救馋,掬水降火……钟先生是前辈高人、出版大家,他的读书尚且有三不易,我辈更是无从谈起了。在忙碌之余,还好有黄涌的《杯水集》来“舔眼救馋,掬水降火”,也算是一种福气了。
       正如书名一样,《杯水集》犹如一杯温度正好的白开水,忙碌时一吞而尽,所有的疲惫就像被脚下的昭苏高原的雪水,一冲而散。加班时读《杯水集》,感觉是最好的休息了。因为读起来,心里没有负担,读起来不累,就像是在和多年不见的老友在闲谈,平平实实之中蕴藏的是过往岁月发酵的记忆。而这也正是钟叔河老先生所想看的:只是那些平平实实的文章,它们就像朋友闲谈一样向我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叙述了哪些我们想要知道的或者感到兴趣的事物。
       《杯水集》便是这样一本书。比如他读胡兰成,读到的是通透,“改变了对本土文学固有识见”;读丰子恺,读到的是暖意的渗出:“寒冷的冬夜,独自坐在家里,品着一茗清茶,翻阅着丰子恺漫画和随笔,自然有股暖意由心扉而渗出。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丰子恺便是那让我们的心灵多了份暖意的作家。”;而他读我们共同喜欢的作家董桥,也读出了别一番的情致:“面对董桥,从深秋的一树红叶开始。把书本垒得很高,把文章写得很短,只有董桥的声音像轻风一样吹拂着我的心灵。”;这些非常个人化、私己的阅读体验,构建了本书的框架。这就像是技艺娴熟的匠人,在和老友分享多年总结的经验,谈至高兴处,起身就开始示范。
       黄涌的职业是语文教师,或许是职业的缘故,他的小部分文章在平实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解说意味,如同语文课上面对学生对某些课文的分析。这在本书关于那些古诗文名篇的阅读随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作为诗人的黄涌,在本书中也有所体现。具体表现除了文章时常闪现的诗性语言和思想外,几篇与诗相关的随笔也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一个青年文学之路的最好见证。
       在这本《杯水集》之前,我的办公室抽屉里一直放着的是古吴轩出版社出的《止庵序跋》。但收到《杯水集》后,我决定把止庵先生的书替换掉,不为别的,只为《杯水集》于我,还有一种乡思在其中。这是在读《乡音黄梅》等篇时才意识到的,这些有关故乡的文章,读着读着,很多以前认为遗忘的记忆慢慢地正在复苏……
       作为同龄人,黄涌和我有着很长一段重合的阅读记忆。在那些青春的岁月里,我们读金庸,读三毛,读《挪威的森林》,读胡河清,读丰子恺,再继而读胡适、读董桥、读张宗子,直至林文月的《青山青史》、阎连科的《我的现实,我的主义》……而黄涌明显比我智慧得多,敏感得多,也勤奋得多,一路读下来,当年随着书记录下的零星感触,如今已经成为现在捧在手上的这本不薄的《杯水集》了。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五日晚,七十七团
      
       (《杯水集》,黄涌著,天地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定价:28.00元)
      
  •     杯水见功夫
      
       如果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那么,诗歌的源流可谓是源远流长的了,从《诗经》至今,绵延不绝。也正因为这样,诗人在古中国虽不是一顶桂冠,却也荣耀了许多年, 就今天而言,诗歌固然是小众的,其价值不可小窥。那么,考察一个地方文化的繁荣程度,如果以诗歌来评判,似乎更直观一些,这比不上GDP对经济贡献大,却也是软实力之一种。如此,我对诗人的作品,自然是更多了一层喜爱,这没有多少其他的原由,无非是缘于诗歌吧。
       但黄涌的诗歌作品,我读的不是很多,自然不好随意评论,只是知道他是诗人海子的同乡。不过,黄涌的随笔,却有着日常生活的精致,更有着诗人的敏锐的视觉,在他的随笔集《杯水集》,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文字之奥妙。或者说,在教书之余,涂鸦诗歌,然后再是随笔,当然这不是主从关系,而是两者之间的微妙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读书,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好坏都不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有的是囫囵吞枣,有的是读之再三,少不得思考。境界最高的是不仅仅读书,而且把读到的知识再传布出去,这样的分享让读书变得更为有意思。黄涌所写下的随笔大抵是有着这样的由来。他谈张岱、傅山、纳兰性德,说《边城》、丰子恺、王小波……看似杂乱,却足以显示他的阅读范围之广博,不满足于一册书,往往求证书中的问题,求得了学问,也不私藏,这样的精神远远比私藏家更具有奉献精神,就像他说的那样:庄子的思想并不是显露于外,很多时候它和阅历与悟性紧密相连着。
       读黄涌的随笔,也有这样的思想。好的随笔是耐读的,甚至是不花哨的,当然也具有诗歌的简约品质。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黄涌的随笔,显然是出人意外的美妙,不管是谈阅读,还是回忆以往的生活,都是令人向往的舒坦,这就好比在三四月里晒太阳,不经意地伸了一下懒腰。
       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黄涌作为诗人,少不得对诗歌发表评论意见,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诗歌这样或那样的评论,但都颇为中肯,比如他说,诗歌,一门古老的技艺。但时下的诗歌变得有些光怪陆离,那是因为诗歌变得浮躁起来,以今天的视觉来看海子的诗显得就格外纯粹,他说,与上个十年大众的冷淡不同的是,在接下来的另一个十年里海子由诗人圈内而走向大众,遭遇到大众的不断地谈论和神化。对于海子的书写成为诗坛里的一个神话,但对海子来说,无疑还是最孤独的一个,这不是因为时间的隔阂,也许更应该理解为诗歌之外的物欲所引起的。对此,黄涌有着独到的见解,这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海子的本真面目。
       那么,对黄涌随笔的解读,无疑应该是多面的,如果局限为一个点,可能就误入到文字之处,就难以发现他的文字的美妙了。
      
      《杯水集》 黄涌著 天地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定价:28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