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伯特•海灵格 (Bert Hellinger) 页数:180 译者:叶劲廷
Tag标签:无
前言
审阅这本书时,我正在飞往海灵格在奥地利国际训练营的旅途上。虽然我人坐在飞机里,但我的内在也同时踏上了内在之旅。我感受到内在与外在是分不开的,即使在颠簸的飞机上,二者仍是合一的——只剩下纯粹的“观照”。 这样的感受在我阅读这本书时经常出现。在静心许多年之后,这本书像是临门一脚,带给我当下的醒悟——在没有任何的预期下。 人怎能须臾离开“道”呢?但当我们开始寻找它时,它就已经离开了。成道并不是要达到某种特殊状态或境界,而只是要成为道的一部分;或者更确切地说,成道是认出我们就是道,我们就是。 每个人都能成道。 在这无穷的创造里,伟大的奥秘不断地引领我们向前进。在这趟旅程上,凝聚着很多指引,它们会引导我们朝向回家的路。本书也是一样,它就像是一位导游,能为我们的内在旅行进行导引,“存在”也通过这本书呈现它的爱。 欢迎你踏上这趟起点就是终点、此岸就是彼岸、旅程就是目的地的内在之旅。我们的爱会伴随着这本书,也会伴随着你——与道同行。 国际系统排列学院(TAOS)创办人 台湾海灵格机构创办人 周鼎文
内容概要
《活出内在的力量:海灵格的独特静心课》是国际级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几十年来的
静心体悟。在书中,海灵格会引导我们进行一次走在自身核心里,实际上却通往一切的内在之旅。在这趟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痛苦、冲突、恐惧、危险,然而在
海灵格的带领下,我们会通过凝聚、爱、观照等方式一步步避开或转化它们,让自己的身心灵逐渐沉定下来。
经过这样一场洗礼,我们的身心灵会得到疗愈,我们的内在会变得强大有力,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而变得丰盈充实。
作者简介
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德国心理治疗师,“家族系统排列”创始人。他的一生相当传奇。他年轻时经历过战争,后来进入天主教团开始一段净化身心与灵魂的过程,并在非洲祖鲁族担任神父近二十年,回德国之后又进修了精神分析及多项心理疗法。随着工作的探索进入心灵层面,他发现很多个案跨越数代并涉及家族其它成员,进而发展出“家族系统排列”的许多新洞见与新技巧。
海灵格的“家族系统排列”是一种心灵工作法,海灵格称之为Soul
Work,在国际上已赢得了高度的评价。他的数十本著作,在德国极为畅销,全世界也已有上百种翻译本,并且仍在不断增加中。他受邀到世界各国指导研习,教过无数的学生,包括大学教授、医生、辅导老师、社工人员、企业顾问、心灵成长团体等,很多人正在把他的心得传播到世界各地。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序
导言
第一篇 道路
凝聚
与当下同行
自由
旅程计划
向上
门
旅途远近
回归
日常生活
行动
寻常
工作
成就的力量
同意
接受
安心
感动
话语
只有现在
流逝
灰涩的想法
危机
恐惧
宽容
随顺
爱
道
与道同行
道之爱
和谐一致
辽阔
心
和平
平等
实相
一
内在与外在
衷心
持续
觉醒
信息
净化
好
纯净
疗愈
指引
痛苦
离弃
整齐有序
内在空间
两个世界
开放
冲突
聆听内在
妄想
谁在?
观照
灵性的观照
远见
等待
无尽
惊叹
感知
放松
活着
时间
为何?
距离
界限
积蓄
思想
它
奉献
单独
世界
是
神性
成就
怀疑
使命
踩刹车
停住
核心
全然
神圣
人性
其他
恐惧
将来
严厉
错误
错
赠与
欢迎
回家
门槛
通道
没入
恩典
人
神性
了结
第二篇 实例
神诞生在我们之中
神性的行动
灵性疗愈
执著与放下
与伟大心灵同行以及灵性疗愈
心灵工作
手
爱的奇迹
尾声
继续心灵工作
神的体验
自己的死亡
悬崖边的爱
远离悬崖的爱
第三篇 后记
生与死
流逝
未来
爱与苦难
究竟的观照
章节摘录
接受 内在的旅途上,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正在前往某个地方,然而我们所认为的自发的行动,其实是起于某种力量,它带动着我们的所作所为,牵引着我们。这样的力量是一种赠与。 内在之旅只是我们的回应。我们跟着这股力量前行,因为在我们觉知到它之前,它早已开始运作。这股力量带着爱推动着我们。 于是,我们不需要多做什么,也不需要试着把它抓在手里。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有——把自己交付出去。 不必担心自己做得对不对,我们所领受的赠与难道还会出错?毫不逃避地迎接所有到来的一切吧。 突然之间,,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另一个境界——超越了目的,超越了善恶,也超越了对错。我们只是放下,让自身运作并如实地同意一切,接受所有的层面。 还能有什么阻碍吗?又有谁能为我们指引另一条更好的道路呢?我们就这样获得赠与,我们就这样在其中感受恩赐的爱,并领会我们的使命以及该完成的行动。 还有什么更能使我们凝聚?还有什么更能满足我们呢?“接受”带给我们动力,“接受”使我们保持“空”,“接受”让我们成为自己。 接受也使我们懂得付出,让我们爱与被爱。因为唯有接受的人才全然地存在,活生生地存在;也唯有接受的人才能够爱与被爱。我们从谁那里得到最多的爱?从接受的人那里——全然接受。 安心 信任能够抚慰我们,能为我们带来安心。这里的信任指的是一种足以仰赖的信任。信任一个比我们更有力量的伟大存在,信任它的高瞻远瞩,并相信即使在绝望的时刻,我们仍然会受到关爱。 我们感到平静,并且安心地看待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即使我们还无法掌握它们。这证明了一个我们都曾有过的经验——人只要放下恐惧,眼前就会出现道路,最后一路平安。 一个安心的人是觉知的,他能在适当的时刻抓住时机。即使是等待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安心,而且也唯有安心的人才能坚持下去。 内在之旅也要走得安心。有时我们会想,有些事在启程前似乎非做不可,我们以为这些琐事比自己还要来得重要,然而内在的不安却会提醒我们,这违背了真实的力量。此时我们应该回到安心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交付给真实的力量,信任它,并展开我们的旅程。 这样一来,那些先前看来很重要的事,很快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虚妄不实的事终究是短暂易逝的。 我们的内在之旅会因为安心而受到许多力量的引导,并且愈来愈平静,愈来愈深,愈来愈凝聚。 走过内在之旅,再度回到日常的生活,我们将有别于从前:我们不再恐惧,我们信心十足,我们能够安心应对各种考验。 感动 “感动”是指我们的思想感情受到某种特别的触发,譬如伟大的音乐、美好的景象或者是壮丽的大自然,也可能是真诚的关爱,或者是久别后的重逢。 感动会触动我们什么?它触动的是我们的意念与心,有时候甚至是我们的灵魂,譬如在面临伟大奇迹的时候。 感动从何而来?一种感动来自于外在。外在某些动人的事物吸引着我们,以某种方式由外在触动我们。它们由外向内运作,带来感动;它们拨弄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在体验到不同于一般的东西。于是,这些动人的事物超越了我们所看重的事物,而我们也感到自己更加丰富了。感动凝聚我们,充实了我们。 然而,还有一种感动来自于内在。我们可以通过内在之旅体验到这股内向的力量,它在深处牵引着我们,带领我们超越。 这种感动接近于那些由外而来的感动。我们来到伟大的奥秘前,满是惊叹,它是那么遥远,却又那么接近。在这样的感动里,我们可以把自己交付出去,完全地奉献,不必想多做些什么。如果我们试着多做了些什么,感动反而会消失,我们也会马上孤单地跌落回去。 这样的感动与臣服,是一种礼敬——在伟大的存在之前将自己交付出去,毫无所求。而仅仅只是敬畏地站在它的面前,活在它的里面,长久地住在它的存在里,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一种终极的恩典了。内在的旅途上,我们将体会到这一点,并使它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 这种感动有别于那些使人疏离自己的感动,譬如群众的集体狂热使人失去自我。内在之旅的感动,将保护我们不至于陷入其中,使我们在面对这样的狂热的同时,仍能孑然独立。在内在之旅中,我们是“单独”被感动的。 话语 在内在之旅中,如果我们沉定下来,那股引导我们的伟大力量有时就会凝结为精辟的洞见,也许是一个字或者一句话,让我们从它的运行中接收到。或者更确切地说,那股伟大力量能通过话语来改变事物,它在话语中前行,从而达到目的。 这些话语就是行动,它们让事物完成运作。 这些话语从何而来?是某种论断?还是思考后的结果? 它们是从安静的凝聚中浮现出来的,所以那不是一般个体所说的话语。它们是创造性的话语,超越了个体平常的能力所及。 需要指出的是,它们永远是爱的话语。这里的爱指的不是感受上的爱,而是一种神性的爱;这种爱所展现的,永远与伟大的力量和谐一致。所以,这些话语对听到的人而言是一份礼物,它们改变了某些东西,带来新的行动与秩序。 此外,话语还有更多的作用。话语不只作用于被诉说的对象,还会触动那些长久等待提示和寻找出路的其他人,也帮助他们再度回到和谐。 当我们把这些话语告诉另一个人,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会忘掉这些话语。这些话语只是通过我们表达出来,我们只有忘记,才能够保持它们的纯粹与清晰。 内在的旅途上,这些话语有时会被送来给我们。也许此刻它们已经变得非常巨大,大得令我们害怕,我们也不要紧抓着不放,它们必须跟随伟大的力量离去。 当有人需要我们的提示——一个字或者一句话时,我们就要把自己退回来,走入内在,把他的状况和与他相纠葛的人与事物都放下,回到与万物一致运作的和谐中。通常在突然之间,这些话语就会浮现,被送来给我们。 我们把这些话语告诉他,同时将自己退回来,让他单独和这些话语相处,让他单独地处在这股力量之中。 到最后,这些话语总能发挥效用,而且有时会立刻发生。 P23-28
后记
生与死 死亡就在这里。它存在于每一个片刻,因为每一个片刻都不断流逝。于是我们和死亡共存,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另外,因为每一个片刻也同时有新的发生,所以我们会忘记从前。我们大可忘记从前,因为它会在新的片刻里继续,以新的方式不断地延续下去。“新”起源于“旧”,“新”是“旧”的实现与目标。 那我们的生命呢?生命是在死亡身边还是在死亡之前?还是生与死两者合为一体?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结束,它也是生命的开始,它一生都在维系着生命。 虽然如此,有时我们仍然会恐惧地看着自己的存在从肉体中消逝,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会把我们带往何处,以及死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还是不是自己,仿佛这一生就只是自我的生命,而死亡就只是自我的死亡? 要如何才能在“你”“我”之外活着以及死去?到底是什么在活着与死去?最后是只有“我”消逝,而其他“非我”都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吗?或者说这个“我”会回到另一个“我”——那个真实无尽的本我,并且融入其中? 我们不得而知。尽管如此,我们在活着的现在就可以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现在就可以用一种处于尽头的方式生活。我们现在就让自我联结到那个无尽的“我”,让自我融入其中,让自我在那个“我”里面流逝,仿佛现在就是生命的彼岸,是存在也非存在,并且在流逝之中不断地充实圆满。 这样自我就算成就了吗?自我就自动地有神力了吗?还是那无尽的“我”会自动地把自我拉过去,仿佛自我现在就要死去,就要在其中消逝一般? 流逝就是生命,生命一开始就已经活在死亡之中了。 流逝 会流逝的将会留下,因为它会逝去。因为逝去,所以才能留下。不会消逝的东西也就无法保留,因为事物只有通过消逝才能拥有未来。对于会流逝的事物来说,它的未来是全新的,因为会逝去,所以才会有来临。 停留的事物没有未来,它停止了,停留在那里。在停留的那一刻,它也就停止了,同时成为了过去。真正会留下来的,只有那些不断流逝的事物,它活在每一个接续而来的片刻。 之所以会流逝,是因为它在运作,朝向下一个新的局面不断前进,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够流传下去。所有留存的事物都是这样,从流逝到流逝,从前一个接续到下一个,保持着无止境的运作。它活在运作里,所以它的过去与当下并存。 为什么我要说这些?这只是脑袋里的一种想法吗?还是我们想都不用想,这一切早就在我们生活里了?如果认真地看待这个想法,其实我们生活仍然跟从前一样,因为我们也无法去过另一种生活。但生活却因此而丰富了起来,因为在我们的心里,那些将会流逝的以及已经消逝的事物,已经愿意保留一个位子给新的未来。 我们如何才能感到充实?经由充实的过去。而过去之所以充实,则是因为过去得以流逝。 未来 未来是虚幻的,如果我们把它视为将来,那么未来就只是一种想象。若要成为真实,未来就在当下。 我们在为预想的未来作准备:一方面,我们试着去达成未来;另一方面,我们又想要逃离未来。 但是预想的未来却是在当下运作。它可能鞭策我们充实现在的时刻,也可能让我们“瘫痪”,让当下完全空虚。因为当下并不只是现在,它也指向下一个片刻;当下通过下一个片刻而充实,也通过下一个片刻而结束。 所以未来真的就在当下,只有在当下。未来只有在当下成真,否则它就仅仅只是未来。于是我们也让未来回归当下,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下一个片刻,未来是不是还有用。只有面对终结,我们才拥有未来。 就因为未来也会终结,所以它在当下如此珍贵。就因为它也会消逝,它也可能会消逝,所以未来才能这么真实地存在于当下——此时此地全然临在。 爱与苦难 当我痛苦的时候,我是那个受苦的人吗?我是那个独自受苦的人吗?当别人痛苦的时候,他们是那个受苦的人吗?他们是独自受苦的人吗?或者整个人类与我和他们一同受苦?我和他们与人类一起背负着苦难,为人类受苦?我的苦难和他们的苦难会不会有益于人类?我的苦难和他们的苦难会是人类进展的前提吗?尤其是灵性的进展会不会需要这些苦难?道的运作涵盖万物,它会不顾个人以及他们的苦难吗?还是因为通过人的苦难以及命运,这股运作会让它成就另一份爱,成就全人类的爱?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日渐广大的爱归功于人们的苦难?我们的爱能够没有苦难吗?如果我们觉知到苦难所带来的爱,爱将会有什么不同?我们的爱将会变得多么谦卑?而我们又将如何感激地去爱——感激人们? 这样的爱究竟还算不算是个人的呢?我们的爱只有和人们以及人们的苦难同在,才能变得如此深刻;而在面对个人的苦难时,我们的爱又是多么辽阔啊!爱在他们与我们的苦难中成长,远远超越了个人的自我。那也就是人类的爱。“人类的爱”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份爱在我们之中,通过我们而展现”;二是“这是一份献给人类的爱,给全人类”。 道之爱带我们进入全然的爱与全然的苦难,并从中超越我们个人的爱与苦难,到达另一种未来的爱——这份爱来自于苦难并与苦难同在。它是浩瀚的人类之爱,全然的人性之爱,也是全然的灵性之爱。 这难道不就是神的爱吗? 究竟的观照 走过一段内在之旅后,我们会照见一个难以言喻的奥秘,既近又远。我们把自己凝聚在其中并交付给它,由它引领我们前去。不需要有任何作为,我们只是孑然一身,虔敬地处在它的面前。 我们是独自投身到它的面前吗?在它的面前我们是个别存在吗?好像“我”之于“你”,我们独立于他人之外,单独置身在观照之中,只是凝聚在自身里面?还是我们其实连同其他人一起,以一种“究竟”的方式凝聚精神,观照着那个视众人如一的无尽奥秘? 所有曾经活过的人们都凝聚在这个终极的奥秘里,而所有现在活着的人,在一段时日之后也会跟他们一样。对于所有的生命来说,献身于这份观照就是灵性的“究竟圆满”,连同所有的过去和未来。 允许我这么说吗?允许我把以上的想法当真吗?这难道不是一种狂妄的想法?但是它却在我们的心灵里面发生着作用。它使我们凝聚在最终的爱里,我们在这份爱里体验到最深的全然,与万物同处在最终的奥秘之前——当下,观照,究竟。
编辑推荐
《活出内在的力量——海灵格的独特静心课》是国际级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几十年来的静心体悟。 在这无穷的创造里,伟大的奥秘不断地引领我们向前进。在这趟旅程上,凝聚着很多指引,它们会引导我们朝向回家的路。本书也是一样,它就像是一位导游,能为我们的内在旅行进行导引,“存在”也通过这本书呈现它的爱。 欢迎你踏上这趟起点就是终点、此岸就是彼岸、旅程就是目的地的内在之旅。我们的爱会伴随着这本书,也会伴随着你——与道同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