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伊利莎白一世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广东经济  作者:艾伦·阿克塞尔罗德  页数:167  译者:吴修华  
Tag标签:无  

前言

关于伊丽莎白时代的序言“降落在我身上的重担让我不可思议。”——伊丽莎白,成为英国女王三天后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毫无争议的最伟大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理查二世》中这样描述英国:“这一个君王们的御座,这一个统于一尊的岛屿,这一片庄严的土地,这一个战神的别邸,这一个新的伊甸——地上的天堂……这一片幸福的土地,这一个国度英格兰……”莎士比亚大约在1595年,即伊丽莎白统治的第37年,写下了以上文字。此前大约40年,英国在旅客心中的印象并不好,他们都称之为“世界底端”。尤其在伊丽莎白加冕前的那几年,他们谈及这个岛屿王国时通常以“这个不幸的国度”代替。“这个不幸的国度”在伊丽莎白1558年加冕时,她的一个子民概述了英国的悲。惨境况:“英国现在饱受磨难,一方面与苏格兰人(苏格兰当时未归英国管辖,下同)纷争不断,另一方面又卷入与法国的战争;负债累累,国库亏空;加莱被占领,让英国人民蒙受极大耻辱;不同的宗教政策使得民心涣散;女王缺乏强势朋友,又没有与外国君王联姻以增强国力。”1558年的英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的穷乡僻壤,国家贫穷,由贬值货币引发的通货膨胀失控,没有像样的陆军或者海军,因宗教纷争而处在内战的边缘,疲于应对苏格兰的敌人与爱尔兰(当时仅名义上是英国的领土,下同)的叛乱,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在虎视眈眈,以及不少王位觊觎者在蠢蠢欲动。从生意的角度看,这是一笔不成功的生意。在二十五岁的伊丽莎白看来,这是一笔需要扭亏为盈的生意。王室自有王室的烦恼英国王室如今的家事和当时差不多:丑闻不断——这里一个私通事件,那里一个鲁莽之举;这边厢有人离婚,那边厢又是小报上出现了不雅照片。然而,在文艺复兴初期伊丽莎白祖父在位时,家族“丑闻”更为残酷而后果也更为严重。1485年8月22日,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战场上打败约克王朝的国王理查三世后夺取了英国的王位。毫无疑问,这在当时好像又只是英国动荡政府的一个产物,很少人想到都铎王朝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毕竟,自从1399年理查二世被迫让位给亨利四世后,英国已历经六位国王的统治,他们为争夺王位已经至少挑起了十五次重大争斗。然而,英国王位并非那么具有吸引力。英国甚至不是一个岛屿,而是半个岛屿(因为当时苏格兰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虽然只是一片荒芜的野蛮之地),大多数人贫穷,只有少数几个人享有封建制度下的财富。国王几乎相当于一个军阀,只不过是侥幸地暂时性打败其他军阀而登上了王位。就在英国受困于无休止的内乱时,欧洲大陆的国家持续扩张,经济与文化一片繁荣。亨利·都铎,即现在的亨利七世,并不是依靠自身的强大能力取得王位的。他既没有魄力,又缺乏坚定的信念,只不过在主要贵族抛弃倒霉和不受欢迎的理查三世时,他刚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但是,他非常英明地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因而把英国两大敌对家族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统一起来。兰开斯特家族的徽章是红玫瑰,而约克家族的徽章是白玫瑰,因此在1455-1485年间爆发的内战被称为“玫瑰战争”。亨利七世与伊丽莎白的联姻给这场战争画上了句号。不仅玫瑰战争结束,英国也终于得以从14世纪中期爆发的黑死病瘟疫中恢复元气。须知,此次瘟疫除了引发极大的恐慌与灾难,还导致了长时间的经济萧条。英国的人口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由1400年的大约200万人增长到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末期的400万人。由于人口越多对衣服需求量越大,人口增长因而刺激了英国经济尤其是毛织品贸易的发展。随着以毛织品出口为主要基础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的岛屿封闭政策在此期间也开始松动。不过,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相应的严重问题,其中主要是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加速,真正工资降低,泛滥的减色铸币——即那些用很多的普通金属和很少的金子铸成而导致其内在价值低于面值的铸币。作为通货膨胀的副产品,减色铸币让英国商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愈加不利的境地:外国债权人因为他们会用贬值的货币还款而不愿贷款给他们;同时外国生产商出口货物到英国时开始要求他们只可以用金子来付款。更糟糕的是,欧洲大陆的国家已经开始开发美洲新大陆的财富——一个巨大的原材料和黄金新来源。而英国正面临着被淘汰出欧洲经济的危机,更不用说起航探险。这些经济和人口问题在英国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在经济萧条的14世纪,土地剩余,租金低廉,人力极度缺乏,工资相对于生活成本来说较高。如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土地稀缺、昂贵,租金高昂,生活成本远远超过工资。反常的是,尽管人口增长了,劳力需求实际上却降低了,因为地主现在从劳力密集型的种植业转而投入更多的土地在仅需要一个牧羊人及其牧羊犬的放牧业。城市里的商人机会增加了,农村里的地主也发达了,但是英国人口的最大群体——小地主与农业劳动者却依然在受苦受累。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七世在1509年去世,把王位遗留给了他十八岁的儿子亨利八世。虽然在这个年轻人的领导下,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共同点比他父亲在位时期更多,但是对毛织品贸易的依赖使英国农村地区比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更加封建,因而更加落后和贫穷。时机成熟后,亨利八世从他的首席顾问托马斯·沃尔西与其他大臣手上夺取了政府的控制权,于是英国开始卷入国际政治与国际战事中。同时,受过教育的他把欧洲大陆的学者、美术家和音乐家请来英国,将一个中世纪式的宫廷变成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谦恭而文明的宫廷。在亨利八世的统治下,虽然英国政府比以前权力更集中、效率更高以及宫廷文化更丰富和学习氛围更浓厚,但是他同时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宗教混乱。1509年,在他加冕前不久,一亨利娶了他哥哥亚瑟的遗孀。不可否认,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在婚后近20年里是幸福的。但在1527年,亨利为凯瑟琳不能生个男孩来继承王位(她在1516年生了个女儿,后来的玛丽一世女王)而耿耿于怀。与此同时,他迷恋上了宫廷侍女——年轻活泼的安妮·博林。通过引用《利未记》第20章第21节中禁止与兄弟遗孀结婚的内容,亨利争论说上帝不会同意他通过与凯瑟琳的罪恶婚姻从而解决男继承人的问题。于是,他命令沃尔西去请求教皇克列门七世下达法令,宣称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并允许他重婚。教皇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拒绝了这个请求。其一,最初他应亨利的请求特许他娶了其哥哥的遗孀为妻,现在亨利实际上在要求他承认他当初做错了,而这不是一个罗马天主教教皇很乐意做的事情。其二,教皇很大程度上依赖神圣罗马帝王与西班牙国王即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侄子查理五世的庇护。凯瑟琳不想解除婚姻,而克列们则不愿意去得罪和疏远查理。因此,他拒绝了沃尔西的请求。1529年,亨利在没有教皇法令的情况下进行了离婚审判,但最后无果而终。一怒之下,国王解除了沃尔西的职务并在第二年以叛国罪名起诉他。沃尔西于1530年在去面对国王控诉的途中去世。两年后,亨利起用非常圆滑的托马斯·克伦威尔替代沃尔西。他针对亨利的婚姻困境提出了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彻底与罗马分裂,并以一定会批准离婚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取代罗马教皇的职位。1533年,亨利敦促议会通过了各种必要的法案,与凯瑟琳离婚并迎娶安妮·博林。在此过程中,他创建了英国国教,让这个王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处于由宗教问题引发的内战边缘。从表面上看,新成立的英国国教与罗马天主教没有什么不同——弥撒仍然以拉丁语进行,礼拜在本质上与罗马天主教也一样。一方面,这舒缓了国民对与罗马教皇分裂的震惊,因而减少了他们对此的抗拒。而另一方面,虔诚的新教徒却对此非常不满。他们认为天主教的很多礼拜仪式落后,教会机构腐败,需要彻底变革或者完全废弃。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这样的定位在英国国教内部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削弱了它自身的影响,并在全国引发了激烈的骚乱。不过,当时英国的骚乱主要集中在亨利的宫廷里。1533年9月,安妮·博林为国王生了个女儿伊丽莎白。她取代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女儿玛丽,被称为王位的指定继承人;事实上,在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被宣判为非法之后,玛丽就成为了私生女。不过,亨利却不满足于此。像之前的凯瑟琳,安妮“不能”给他生下一个男继承人。他坚信安妮对其不忠,而这在英国法律下是叛国罪,因此她在1536年被处决。亨利的第三任妻子简·西摩的确为他生了个儿子爱德华,但却体弱多病,似乎注定寿命不长。由于分娩困难,简很快死去,接着亨利在1540年娶了克里维斯的安妮作为第四任妻子。身体结实但相貌平平的德国路德会教徒安妮对亨利没有一点诱惑力,因而他很快与她离婚,以叛国罪名控告此次婚姻的安排者托马斯·克伦威尔,并亲自过问了随后对他的审判与处决。亨利的第五任妻子凯瑟琳·霍华德年轻漂亮,与平凡的安妮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她既顽固而又容易受人影响;另外,她显然在肉体上从年老肥胖的亨利那里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她与宫廷的一个朝臣私通。结果,她也被以叛国罪审判,并在1542年被砍头处决。亨利八世的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则比较幸运,她做到了前几任姐妹没能做到的功绩:守寡。血腥玛丽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后,九岁的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由“摄政者”——他的舅父爱德华·西摩摄政统治。不过,他后来被沃里克伯爵和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推翻。在爱德华在位的六年里,英国坚决实行新教改革,因而引起了依然对天主教念念不忘的那些人的强烈反对。在爱德华十六岁死于肺结核后,诺森伯兰于1553年7月6日至19日期间策划了一场叛乱,试图扶持其儿媳简·格雷郡主取代玛丽登上王位。当时玛丽官方上还是私生女,但亨利八世却在其遗嘱中将她而非伊丽莎白指定为爱德华之后的王位第二继承人。简·格雷郡主仅仅在位九天,叛乱就被平息。诺森伯兰与简·格雷均被处决,玛丽一世继承了王位。早在1549年,伊丽莎白就被怀疑谋反爱德华,现在她又被怀疑与达德利合谋试图将简·格雷郡主扶上王位。在玛丽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伊丽莎白都被不同程度地软禁。而后在1554年,玛丽怀疑她参与策划了肯特郡托马斯·怀亚特领导的武装叛变而将其遣送到伦敦塔。两个月后,她被释放了,非常幸运地活着逃离了那个地方。尽管受到如此对待,在玛丽的统治下她却毫无办法,只能静观女王一步步把英国弄得四分五裂。玛丽从未放弃过天主教信仰。正是受它激励和为她母亲平反的想法驱使,她撤销了在其父亲和爱德华统治下掀起的新教改革。1554年,她与神圣罗马帝王理查五世的儿子——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正式将罗马天主教恢复为英国的国教。此举让英国的新教徒非常愤怒和恐慌,同时却不能让该国所有的天主教徒高兴,因为他们很多人对腓力统治下的西班牙的天主教极其不信任。此外,玛丽与腓力的联姻将英国卷入了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而为战争融资而导致的征税让英国人民苦不堪言。因此,这些“外国之间的”战争乃逆民意而行,极为不受欢迎。1558年1月发生的事件则给了英国人民最沉重的打击:他们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领土加莱被法国占领了。(据说玛丽曾经说过:“在我死后,如果打开我的胸膛,你将看到加莱珍藏在我的心中。”)在国内,新教改革的颠覆使英国慢慢走向了内战的边缘。玛丽对形势的处理完全缺乏同情心与政治智慧。她以恐怖政策应对新教徒的抗议。1555年至她去世那年即1558年的三年间,她以异教徒的罪名将大约三百个新教领袖烧死在火刑柱上。无数的其他新教徒,或逃亡或被驱逐至欧洲大陆。为此,她获得了“血腥玛丽”的绰号。不过,玛丽自己的最大痛苦并不是卷入欧洲的战争又或是国内的宗教骚乱,而是她没能生下个孩子。在统治末期,她终于表现出某些怀孕的迹象,而这让她欣喜若狂了一段时间。可残酷的是,她很快发现长在她的肚子里的并不是一个孩子。1558年11月17日,玛丽死于癌症,据说是卵巢癌症。没人悼念她的死亡,而此时的伊丽莎白官方上依然是一个叛国者的私生女,留给她的是一个十分不幸的王国。噢,天哪!女王是个女人!1533年9月7日,在格林尼治皇宫出生时,和王室的任何一个女儿一样,伊丽莎白令她父母非常失望。在王室,只有男孩最重要。毕竟,男孩可以成为国王;而女孩虽然可以成为女王,但是,就像一个国民在伊丽莎白的加冕礼后不久第一次看到她时发出的惊叹一样:“噢,天哪!女王是个女人!”没错,女子可以成为女王,但她能够真正统治一个国家吗?事实上,在都铎时代的英国,女人仅被当做财产看待,而且通常不能得到和男人一样多的关注。该时期的法律史提到一个男子因为无情鞭打其女仆而受罚款时宣称:世界已到了一个可悲的境地,将有一天“男人甚至不可以打自己的老婆”。出生固然令人失望,谁知伊丽莎自在成长道路上要面对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当做不贞的叛国者处死,而她自己被宣判为私生女。在整个童年时期,她都或多或少被放逐到一个远离宫廷的哈特菲尔德庄园。按照她的家庭教师和导师的说法,她极其聪明好学,举止礼貌得体,不像一个小孩所具有的品质,反而像一个中年女子。十岁起,她大部分时间就和她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在一起。她很爱护爱德华,而她的后妈即亨利的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帕尔也很关心她。1547年,几乎是亨利一死,凯瑟琳·帕尔就马上嫁给了英国的海军上将托马斯·西摩,一个英俊潇洒、春风得意、野心勃勃和肆无忌惮的男人。在亨利死后,他马上策划谋反他的哥哥——十岁的爱德华六世的摄政者爱德华·西摩。1549年1月,在凯瑟琳·帕尔死后不久,爱德华·西摩对他蠢蠢欲动的弟弟发动进攻,以一系列叛国罪名起诉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罪名是图谋和伊丽莎白结婚以夺取王位。审判后,托马斯·西摩被处决,而同时伊丽莎白遭到了严重的怀疑,被控诉与西摩发生感情甚至肉体关系并参与了他的策反活动。虽然最终没有证据(事实上这些怀疑也不可能有任何依据)证明伊丽莎白有罪,她还是被严密监视。伊丽莎白明白自己的性命继续存在危险,因而她学会了见机行事,假装处处顺从他人的意愿,以此苟全性命。1553年,随着爱德华六世去世和玛丽一世继承王位,伊丽莎白发现自己甚至面临着比以前更大的危险。她要求自己表面上遵从天主教并接受其礼拜仪式,她还向玛丽表达了她的忠诚与爱戴,但是,她依然被怀疑谋反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并因此被关进伦敦塔达两个月,而后被软禁在伍德斯托克镇。大约一年后,她被释放了,但她一直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被监视着。毫无疑问,虽然精神上非常紧张,但却是个学习、锻炼与提升政治、精神和生理等方面生存能力的好机会。长时间在危险的妥协与持续欺诈的艰苦政治环境中的生存经历,在她成为女王之后帮助非常大。伊丽莎白登基虽然除了最忠诚的天主教徒外没人悼念“血腥玛丽”的死,但是很多英国人对王位又传给另一位女性而感到苦恼。不过,伊丽莎白马上用自己的表现打消了他们的疑虑。她是传统的皇宫骑士文化中女性的最佳诠释:身材修长,相貌靓丽,皮肤白皙,脸色苍白,丝绸般的淡红色的头发。她很快向集结在伦敦街上庆祝其加冕礼的人民展示了她充满魅力的亲和力。人们都说,她就像一缕清风吹来般令人舒畅,却又不像旋风刮过般难以承受。通过声明与象征性手势,她向国民表明了不仅要把英国带回到新教改革的道路上,而且要恢复英国在贸易中以及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她很小心地避免表现得很突然或者很彻底。她危机四伏、韬光养晦与自我克制的童年生活让她学会了一种坚韧的耐心。她会逐步实行改革,保留足够的旧事物以给予每个人一定的舒适感和信心。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虽然意志坚定且决策果敢,她却同时把英国的政治与经济高明人士集中在自己的身边,成为她的私人顾问团枢密院的成员。甚至在枢密院中,她都谨慎地保留了其前任统治下的精英,包括一些忠诚的天主教徒,然后在这基础上慎重地增加自己挑选的新成员。男人世界里的女人在伊丽莎白时代,很多人都自以为然地认为女人不但在才智与性情上不适合当领袖,而且在道德上也不能胜任。男性领袖符合上帝的意志以及自然法则,而女性领袖不行。面对这些反对声音,新任女王以她谨慎、果敢与天才的综合素质给予了回应。我们刚刚探讨了伊丽莎白的谨慎:她用人唯能,在自己身边集中了精明能干的顾问。另外,她巧妙地把前代王朝的顾问和亲自挑选的新任顾问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种改革中的延续感,而不是突兀和不连贯的革命。伊丽莎白的果敢体现在她的领导方式上。她利用自己在该时代最伟大智者多年指导下培养的强大才智,对她王国内发生的所有事情了如指掌,不论是政治形势,或是经济形势,还是宗教形势。她还利用自己卓越的阅人本领(这本领也是在其成长的恶劣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因为当时每个朋友都是可能的敌人)来深入分析其身边那些人的需要、欲望和意图。在这些信息和自己远见的武装下,伊丽莎白下达的命令都很果断甚至专横。她这种责无旁贷的领导方式充分体现在她大胆的声明以及果敢的行动中;但在她需要争取时间或者故意延迟最后行动的时间时,则需要另当别论。这种领导方式是独特而有效的。最后来说说伊丽莎白的才智。所有成功的领袖都明白形象的力量,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努力为自己创建一个适合其下属心理诉求的领导形象。伊丽莎白深深了解如何培养自己及其子民的文化偏好。对于女性来说,该文化偏好两种综合形象。骑士文化的迷人传说与宫廷传统把理想中的女性描绘成处女,金色头发,身材苗条轻巧。无独有偶,/罗马天主教不仅视圣母玛利亚为上帝的母亲,而且当做一位会为向她祈祷的人说情的女神,是值得人们膜拜的合适对象。伊丽莎白认识到新教在情感生活上有个弱点,即缺少一位和圣母一样的角色。不可否认,圣母依然被视为耶稣的母亲而被膜拜,但新教徒不再视其为他们与上帝之间的联络人。意识到圣母的“消失”在新教徒的心中留下诉求空虚后,伊丽莎白开始在外貌、举止与谈吐上为自己创建“童贞女王”的形象。这让她立即成为宫廷典范和宗教典范的综合体。如果说圣母玛利亚的缺失在英国新教徒的心中制造了情感空白,那么伊丽莎白自己就去填满它。因此,她把自己描绘成圣母在世间的化身,而她同时也允许别人这么描绘自己。这个自我创建的形象在给伊丽莎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负担。她的长期统治一直伴随着一个无法避免的闹剧,即婚姻与指定一个无争议的王位继承人的问题。议会反复催促她结婚,伊丽莎白反复躲避这个话题。她允许多个可能的结婚对象向其献殷勤却不嫁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同时也没有疏远他们。圣母形象给她拒绝结婚提供了理由,即使保持这个日愈珍贵的形象意味着她不能结婚。寄情英格兰在伊丽莎白死后的这么多年中,许多评论员都在猜测究竟是什么深刻的心理障碍或者秘密的心灵创伤妨碍她接纳一位丈夫。伊丽莎白自己对此的答案很简单:她不想结婚后其丈夫高居她头上,削弱她的权力。此外,不论她选择哪个人作为她的丈夫,他给婚姻带来的不利因素与利益一样多。与一位外国君主结婚可能会得到一个想要的盟友,但同时会让英国卷入该盟国的事务中。玛丽一世与腓力二世的联姻导致英国陷入了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与一位英国人结婚则会在得到坚定支持者的同时,在贵族中引发很多嫉妒和敌意。当然,伊丽莎白不结婚,一个严肃的问题就必然得不到解决:王位的继承。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每位国王的去世都是一个危险的时期,社会动荡甚或革命潜伏。而没有一位被明确指定的王位继承人则让危机更加严重。既然伊丽莎白不会结婚并生下一个法定的继承人,那么议会就强迫她至少指定一位继承人。不过,她在统治期间一直拒绝这么做。她明白王位继承人的指定会诱使被选者及其党羽提前夺权,而同时会疏远落选者,迫使他们及其追随者叛变。因此,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期间,她都沉着应对并故意躲避关于王位继承人的问题。领导经验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你会了解到伊丽莎白如何在其统治的45年间一次次通过采取积极但不激进的方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伊丽莎白在以下两个方面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其一,在对宗教问题的处理上,她强制推行新教,却没有以其子民的个人良知或者坚定信念为代价;其二,面对身为苏格兰女王的表侄女玛丽,她非常聪明地处理了与其王位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尽量引用女王自己的原话,并通过简要的事件描述向读者展示她在危机与胜利中的领导艺术。概括地说,这些事件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面对重大危机、强大挑战与大好机会时如何加以利用,实现她及其国家的利益。毫无疑问,她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不过,她的经验却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点的任何企业的领导者。对于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有效满足投资商、客户、老板与下属的不同需求的商人,伊丽莎白的故事尤其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在本书中,我们将解读女王如何领导她的王国——●应对来自苏格兰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危机与挑战:●克服经济困境,实现经济发展与腾飞;●声援被围攻的法国新教徒即胡格诺派教徒;●开启对美洲新大陆的开发;●支援当时的荷兰共和国抵抗西班牙的压迫;●在公海上非常有效地击败西班牙;●阻击西班牙舰队以及外来入侵,保卫英国;●为大英帝国的创建,英国文化在文学、艺术和学识上的繁荣发展以及政府的持久稳定建立基础。每个章节以及其中每个事件都是独立的,也希望是不解自明的。不过,挖掘四个多世纪之前的事件必然需要读者展开历史时空的想象力。参考本书附录的“伊丽莎白时代的编年史”可能对你会有所帮助,它让你熟悉都铎时代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同时也邀请你阅读后面的“推荐书目”(本译作已省略该部分——译者注),其中所列的著作是《CEO伊丽莎自一世》这本书的主要资料来源。伊丽莎白的生平和以其名字命名的时代的文化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研究,而这些书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内容概要

1999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和往年一样,好莱坞迎来了电影的大丰收,必不可少的飙车、爆炸、肢解、超自然恐怖、同性恋与粗俗搞笑的影片到处堆积。不过,以466年前英国女王为原型的传记电影《伊丽莎白》的出现,仿佛在黑夜中划过一道闪电,让人眼前一亮。看似难以想象,但《伊丽莎白》还是凭借其浓厚的文学性、细腻的描述以及让观众仿佛亲临遥远而又极其复杂年代的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票房。然而,在466年前的当时,谁又能想到,一个金红色头发、脸色苍白、身材细长、体弱多病的女子,在被冷酷无情的父亲与顽固的议会宣判为私生女,童年时期大部分时间被囚禁,并遭到一连串叛国罪名控告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活下来并长大成人,而且在其二十五岁时登上了英国的王位。
伊丽莎白不仅成功加冕为英国女王,更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君。她遗赠给后代的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英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她杰出的领导力更是一个已传承五个世纪并且将会永世流芳的完美典范。
因此,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子、一位非常伟大的国君、一位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人物。而另一方面,作为读者的你,或是主管,或是经理,或是总裁,或是CEO,又或是老板,你的事业不是一个王国,你的员工当然也不是比你地位低下和对你心存感恩的子民。那么,在一位领导她的国家从欧洲底端攀登至世界之巅的女人身上,你能够学到什么?
你能学到如何当一名领袖,不论你的事业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王国、一个大公司、一个企业部门、一份小生意,还是一个三人小作坊。由艾伦·
阿克塞尔罗德编著的《CEO伊丽莎白一世:帝国创建者的战略课程》为我们提炼并呈现了一个长时间、困难重重而又极其成功的统治(一个关于带领一个正在没落的国度走向复兴并塑造一个民族长久命运的领导生涯)所展示出来的关键领导经验。
“关于伊丽莎白时代的序言”让你先了解伊丽莎白所来自的非正常家庭以及动乱不堪的外界环境,同时让你熟悉她治理英国的事迹。紧接着序言的十个章节,将以选择性的细节来探究女王的事迹,并从中得出在十个关键领导艺术方面的简要领导经验。
1.领袖的第一堂课:生存 2.建立领导形象 3.将领导魅力与近民作风结合
4.创建共同事业而无须苛政 5.组建一个忠诚的团队并创造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6.增强企业,摧毁竞争对手 7.将危机转化为胜利
8.紧握手中的权力 9.做事不找借口 10.伟大领袖的自我评估
在你往下阅读前,请思考这样一个朴素的事实:在伊丽莎白于1558年加冕时,英国内外受困,由于落后敌国太多,甚至被称为失败者。在伊丽莎白于1603年去世时,经过她长达45年的统治,英国已成为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并正在发展成为世人所知的最伟大帝国。
她是如何将其组织的形势扭转过来的?
这是《CEO伊丽莎白一世:帝国创建者的战略课程》试图回答的首要问题。书中每个章节与事件都取自她生活与治理国家的经历。
那么,你又能从她的扭转乾坤中学到什么?
这取决于你会否借鉴历史。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历史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过:历史不过是伟人的传记;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也发表过著名的言论:不会借鉴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过去的覆辙。很少人能具有比伊丽莎白更显著的历史地位,也很少人拥有如此丰富的经验可供后人借鉴。任何人在阅读与了解伊丽莎白的生平之后都会受益匪浅。然而,《CEO伊丽莎白一世:帝国创建者的战略课程》却并非面向所有人,它针对的特定读者群是现今的领袖——当代帝国的创建者以及想要成为创建者的人。它面向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经理以及那些正在开始职业生涯的人。伊丽莎白的人生经历对那些刚刚开始职业攀登之旅以及那些已登上职业顶峰但不想滑落的人有许多的启发之处。女王对英国的长期统治在以下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如何形成领导态度 ●如何培养领导技巧 ●如何建立领导形象 ●如何培养和展示个人魄力 ●如何有效沟通 ●如何设定事情的优先次序
●如何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如何激励别人 ●如何有道德地控制别人 ●如何培养忠诚的员工 ●如何组建团队 ●如何有效地解决矛盾
●如何当一名好的教练和导师 ●如何以身作则却不事必躬亲 ●如何培养别人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了解敌人(你的竞争对手)
●如何开发高效的生产力 ●如何创造最佳业绩 ●如何创建优越的品质
最重要的是,伊丽莎白一世的事迹是一个关于远见、形成远见、传达远见与实现远见的例子。
谁能够从CEO伊丽莎白一世身上学到最多?答案就是那些希望增强自己的企业,扩展自己的公司,发展自己的事业以及那些已拥有梦想和现在已准备好构建自己梦想的人。
伊丽莎白领导和统治英国就像一位杰出的经理人管理一间庞大的公司:也许某些原则是至高不变的,但她把国家当成了一个动态系统来对待,时刻应对外界的风云变幻。她远达五个世纪之前的传奇经历亦是如今你能够借鉴的精彩故事。请谨记在阅读本书时你需要对故事进行梳理。从过去挖掘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需要你展开时空的想象力,尤其是当五百年的时光将我们和原始事件隔离开来的时候。因此,我邀请你从第一页开始阅读这本书。序言旨在让紧接着的内容最快、最全面地贴近你与你的需求。

作者简介

美国《商业周刊》畅销书《巴顿论领导力》、《CEO伊丽莎白》、《CEO丘吉尔》与全国畅销书《每一位美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美国历史:塑造美国的200个事件》的作者。同时,他在军事历史、军事传记和一般历史等领域著作颇丰。包括《独裁者与暴君》、《间谍之战:关于美国内战时期间谍活动的历史》、《印第安人战争的编年史:从殖民时代到伤膝谷之殇》、《美国历史》与《美国西部百科全书》。此外,他还著作了大量关于管理、商务交际与职业发展的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力量渺小”(领袖的第一堂课:生存)
第二章 从私生女到“童贞女王”(建立领导形象)
第三章 “忧民所忧”(将领导魅力与近民作风结合)
第四章 保持信仰(创建共同事业而无须苛政)
第五章 忠言诛言(组建一个忠诚的团队并创造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第六章 新大陆,新市场(增强企业,摧毁竞争对手)
第七章 “固君的勇乞和魄力”(将危机转化为胜利)
第八章 叛乱(紧握手中的权力)
第九章 有底线的女王(做摩不找借口)
第十章 胜利(伟大领袖的自我评估)
附录 伊丽莎白日寸代的编年史(伊丽莎白时代的时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领袖的第一责任是生存。对大多数典型的经理或者CEO来说,这句话意味着保住自己的工作。对伊丽莎自来说,它意味的更多。它意味着必须活着,让自己的头颅远离她母亲曾经被处决的地方——断头台。即便后来她早期的敌人已离开人世,而她活下来并登上了英国王位,生命的安全、体力的保持、身体的健康以及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对她依然非常重要。这些因素对任何领袖都是至关重要的。本章节中伊丽莎白的首要身份是一位幸存者。1.珍视核心价值“我永远不会羞于展示自己的思想”伊丽莎白十三岁时,一位匿名肖像画家在温莎宫为她画了一张肖像画。年轻的她把这幅画呈献给玛丽一世女王,并在随附的一封信中写道:“对自己的相貌我从来不敢沾沾自喜,但我永远不会羞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她接着说:“虽然优雅画像的色彩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它的画纸会随气候的变化而腐烂,它的画面会被偶然弄脏,但是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驾着迅捷翅膀的时间所不能超越,阴霾的云雾所不能遮掩,迈着平滑脚步的运气所不能瓦解的。”伊丽莎白早年就已明白肤浅的外在事物(包括权力的所有虚荣)都是脆弱和短暂的,甚至一经琐碎事情破坏就消失殆尽,而内在事实却远更为真实与长久。在呈献给她姐姐的画像中,伊丽莎白手握一本祈祷书,身边放着另一本书。在信中,她试图将其姐姐的注意力从外在事物——相貌——转移到这些书代表的象征物:思想,即内在生命。不止于此。想一想伊丽莎白的她“永远不会羞于展示”的思想宣言,它体现了她设定持久而高尚的原则以及在外在事物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都坚持忠于这些原则的决心。伊丽莎白早年就明白坚定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这些精神力量不是仅仅来自一套随意选择或者利己的原则,而是一个人的“思想”结晶,是一个人永远不必羞于示人的东西。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中世纪-bA:Z复兴时期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典型特征是不变,而后者的典型特征则是改变。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都是在他们的村子里卑躬屈膝地生活,或者躲避在他们的城堡里足不出户,那么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就是忙于和他人交易与漂洋过海到美洲新大陆探险。当然,今天的生意场上处处充满活力。今非昔比,贸易商以前在买人一批货物后可能会持有几年时间,而现在,在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内就可实现买人和卖出。商品的价钱在心跳的那一瞬间都可能出现变化。一项交易在早上提出,午餐前就可能被撤销,然后在晚餐时间却又被重启。那么,你能够把握的是什么?伊丽莎自在十三岁时就已经知道答案。2.生存杜绝恐慌保住你的头颅翻开任何一本近代管理教材,你都会看到很多关于“团队建设”、“和谐发展”、“相互帮助”、“体贴民情”与“良师益友”的词汇,而不会看到“担心”与“威胁”这些词语。但事实上,它们都是管理学中实实在在的组成部分。在某个时候,你的上司可能会向你施加某种压力:斧头落下、头骨被重击以及头颅大声滚动的威胁。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这些当然都只是比喻。“小心人头落地!”我们会这么说。“我不想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向他呈上我的人头。”我们会这么说。“嘿,你说‘你知道吗’这句话时也许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的头颅可在刀俎上。”我们会这么说。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这些比喻都只供埃德蒙·斯宾塞与威廉·莎士比亚之类的诗人与剧作家使用。国王和女王不需要比喻,他们手握生死大权。因此,当十六岁的伊丽莎白发现自己被牵扯到刚被砍头的托马斯·西摩的叛变中,被指与他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并被控告与他共同谋反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时,她心中充满忧虑。在刚刚把亲弟弟托马斯送上断头台后,年轻国王的摄政者爱德华·西摩就派遣了仪表堂堂的托马斯·蒂里特爵士来审讯这个小女孩。所有与她关系较近的人都已被捕并被关进了通常作为死囚等候室的臭名昭著的伦敦塔。蒂里特相信很容易就能恐吓到年轻的伊丽莎白,让她自己认罪或者供出其他的囚犯,包括她的管家托马斯·帕里爵士及她非常喜爱的教师凯瑟琳·阿什利(昵称凯特)。蒂里特无情地拷问了伊丽莎白几天。不过,在1549年1月23日的一封信中他间接承认输给了她:“她很聪明,我想尽一切方法,却不能从她口中问出什么来……她不会供出阿什利夫人或者她的管家。”伊丽莎白知道如何保住自己的头颅。不是通过反抗,而是依靠坚强的意志,不畏惧威胁以及镇定的作出选择。这些品质现在就已在她的身上显现出来,并且经过了严酷的考验。在成长过程中,她似乎刻意去形成、培养和锻炼不畏威胁与遇事不慌的性格。她当时是否已懂得这些品质不仅能挽救她的性命,并且对她后来拯救英国和带领它走向繁荣富强很有必要呢?也许吧。不过,从伊丽莎白的例子中,我们必须获得的经验是,领袖必须学会保住自己的头颅,学得越早越好,因为,巨大的斧头之下没有第二次机会。

媒体关注与评论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英国最为坚强和最为杰出的国君之一。一生中,她克服了被其父亲宣判为私生女和被囚禁的艰难,躲过了对其性命的谋害。处理了不忠的臣民。她对创新充满激情。对学习孜孜不倦,创造了以其名字命名的一个时代。与商业人士打交道时,这本书的段落具有极高的价值,我打算时常从中引用。  ——帕特丽夏·施罗德(美国出版商协会CEO兼总裁、科罗拉多州前国会议员)艾伦·阿克塞尔罗德深入挖掘了伊丽莎白一世及其统治的历史,清晰地展示了她领导艺术的很多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在1 6世纪十分有用。而且与时俱进,是21世纪商业院校的好教材。每一个元素都被深刻分析,重点评论。在最后。我们终将明白她的个人能力就如她的画像一样金光闪闪。英国的繁荣正是源于CKO伊丽莎白一世善于把握机会和敢于承担责任。  ——芭芭拉·利维·基普(利维公司董事长)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个非凡的奇女子和一位甚至今天都可借鉴的领导典范,这是阿克塞尔罗德在书中传递的信息。作为又一本歌颂伊丽莎白生平事迹的图书,本书清新而可读性强。……不过,“童贞女王”以前是否被视为一个商业领袖的典范值得怀疑。阿克塞尔罗德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正如他的前作《巴顿论领导力》——一本如今众多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美国《书评专页》无论你刚刚开始你的职场攀登之旅,还是你已经到达顶峰并想保持在那里。你都可以从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身上学到领导经验。  ——《投资者商业日报》

编辑推荐

《CEO伊利莎白一世:帝国创建者的战略课程》记述了伊丽莎白一世生平的经历,从女王生平各种不同的经历中归纳出大量的管理理念。《CEO伊利莎白一世:帝国创建者的战略课程》使读者了解到伊丽莎白一世从出生到人生的低谷(被囚禁)然后成为女王的波澜壮阔一生,十分有趣味性。同时《CEO伊利莎白一世:帝国创建者的战略课程》在女王的记述生活细节同时不断渗透管理学的知识,指导读者从中学习女王的管理手段,并指出在日常企业管理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CEO伊利莎白一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个会把伊丽莎白的一些当时的举措然后总结为现在管理上的一些行动,还可以
  •   也许英文原版会比较有看头
  •   这本书的开篇就很吸引人,后面的内容比较简单扼要。挺喜欢的。
  •   历史与管理的完美结合,在了解古代伟人的伟大生平的同时学习其处世和管理经验。赞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