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广东经济) 作者:李金亮,沈奎 著 页数:270
前言
由广东经济学会主编的《自主创新学习与实践干部培训丛书》已由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这是我们干部学习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一些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大学生4年所学到的知识在毕业后一年大约有1/3已过时了,目前这个比例已达到了70%以上。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进步正在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快速变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6月7日在院士大会上讲话所指出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现阶段各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面临的重大挑战与问题日益增加,如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以及人口健康等。2008年第四季度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为发端的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引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其根源被认为是实体经济缺乏技术进步推动的结果。基于此,当世界经济刚刚转入复苏初期,许多国家就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等作为决定未来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而千方百计地给予扶持。
内容概要
本书从简介创新理论入手,讨论了创新的作用,强调了近现代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的经济形态的变化以及经济的飞跃发展,都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并介绍了发达国家的创新经验。本书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的实际,论证了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与发展创新型经济相适应的“创新型政府”的概念,详细论述了政府在创新活动中所应起到的判断、引导、协同、助推和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操作形式。
书籍目录
上篇 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 第一章 创新理论概览 第一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 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三、创新与信用 四、创造性毁灭 第二节 创新理论的发展 一、内生增长理论 二、创新体系理论 三、制度创新理论 四、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章 创新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创新与产业革命 一、创新触发产业革命 二、产业革命的历程 三、创新引领未来产业 第二节 创新与知识经济 一、创新潮流下的知识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创新特征 第三节 创新与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推动中国低碳经济 第四节 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一、从“山寨大国”到“创新大国” 二、荒漠之洲流出“奶和蜜” 三、班加罗尔成了“世界办公室” 四、通信帝国的一个传奇 第三章 现代创新活动的形态 第一节 从自发创新到自觉创新 一、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 二、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三、从“蒸汽机”到“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节 从个体创新到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成为当今潮流 二、协同创新的实证案例 三、协同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自主创新的主要路径 一、不可或缺的原始创新 二、渐成趋势的集成创新 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四章 国家创新与区域创新 第一节 回眸新中国的创新之路 一、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 二、科技创新战略的演变 三、创新发展成果的涌现 第二节 国家创新战略与创新目标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条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框架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制度和政策 四、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节 “创新广东”的构想与蓝图 一、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 二、“创新广东”的战略规划下篇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型政府 第五章 发展转型与创新型政府 第一节 经济发展形态的转换——以广东为例 一、广东经济发展之路 二、创新型经济呼之欲出 第二节 创新型政府的内涵——“五个能力”分析 一、创新活动呼唤政府创新 二、政府对创新活动的响应 第三节 建设创新型政府的路径 一、学习型政府的创建 二、政府组织结构的创新 三、政府运作模式的改革 四、政府创新绩效的评估 第六章 创新活动中的政府作用 第一节 制定创新战略与创新政策 一、创新战略的主要类型 二、创新政策的发展演变 三、创新政策的基本框架 四、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决策机制 第二节 培育创新活动主体 一、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规律 三、助推创新型企业的成长 第三节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一、人才竞争与人才短缺 二、构建创新型教育体系 三、争夺全球创新人才 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第四节 发展支持创新的金融 一、创新与金融的关系 二、创新型企业的金融需求 三、创新型企业的金融供给 第五节 营造创新的法治环境 一、自主创新与法治环境 二、构建保障创新的法律体系 三、营造创新法治环境的路径 四、优化法治环境的经验与启示 第六节 搭建创新活动的平台 一、科技园——创新成果转化的载体 二、孵化器——创新企业培育的摇篮 三、加速器——“蹬羚企业”腾跃的助推器 四、创新联盟——集群优势的共生组织 五、信息网络——知识资源的集成系统 六、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桥梁 七、公共技术平台——创新资源的共享空间后记——从“海员俱乐部”到“广州科学城”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由于生产要素规模报酬递减,增加传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的投入规模不一定能获得经济的持续增长。因而,需要在资本、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之外,寻找解释经济增长之谜的钥匙。为此,他引入了著名的“A变量”,把经济增长中不能用资本与劳动等要素投入来解释的原因,统统归结到这个A变量上,因此,人们又把这个神秘的A变量称为“索洛余值”。(用今天大家习惯使用的术语来说,这个“余值”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索洛认为,这个传统生产要素之外的“余值”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尽管索洛并没有对这个A变量作进一步的分析,而是把技术进步看作一个既定的假设前提,但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则是他的复杂数学模型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他认为,如果生产技术不是以指数速率进步,增长就会停止。企业家们在追求名利报酬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罗默等人对索洛的增长模型进行了反思,试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这个神秘的A变量,即技术进步或知识生产本身是怎样发生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机制是什么?罗默发现,创意(代表创新的成果)不同于其他的物质商品,创意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一个人使用一种思想,并不会阻止另一个人同时使用这种思想。知识具有外溢性,人们可以免费享受知识成果,从而降低人们知识创造的边际成本。这意味着知识的生产必然是报酬递增的。例如微软公司生产的软件WindowsNT第1版的生产成本达到上亿美元,但这种思想以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就能够几乎无成本地进行复制。故微软公司的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边际报酬越高。
后记
这本书,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编著完成的。在接受编著任务时,有关方面提出的完稿时间要求,超出了几十年来我的所有经验。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之所以最后还是将任务承接了下来,“底气”来自一个判断:我有信心物色到一个团队,并跟他们共同去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团队,就是由沈奎为首并由他带领的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的一班青年才俊。这班正值当年的同志,身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的一个区域,对于创新活动有着第一现场的观察和感受。由于工作上的需要,他们注重学习,注重积累,掌握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也知晓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思想敏锐,已经在一些问题和专题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们有着较强的资讯搜索能力、文字驾驭能力以及年轻人所特有的冲刺能力;加上他们在得知有可能参与本书编撰工作时,都将其视为是对自身已经掌握的有关知识进行集约化和系统化的好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很高昂的士气。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团队,作为群体作品的这本著作,才得以如期完成,并基本上达到了“编写纲要”所提出的要求。在跟这班同志共同“战斗”的日日夜夜里,不但使我从这些可畏的后生之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还受到了他们的感染,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起来。在反复商讨写作细则、切磋有关观点和斟酌表达文字的过程中,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沈奎、陈永品、黄孝恕、周成就、张景铭、洪森、陈云锋、何来刚、蓝伟锋、向奔、彭宇、梁小玲、黄嘉庆、姚少雄、宿军杰。这个名单,几乎囊括了开发区研究室的所有成员。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如果没有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还要完成大量的日常工作,只有加班加点和牺牲休息时间来进行资料收集和文本写作),本书的编著是难以想象的。
编辑推荐
《创新与政府》在叙述基本的理论逻辑与观点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数据、案例与实践加以论述,更加突出知识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在充分地阐释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概括各国在创新机制、体制与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围绕着创新这个核心内容,对动力机制、各个环节、合作方式、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培育、教育制度等各方面展开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紧密结合当前广东发展的实际,从不同方面分别讨论了广东在持续推进创新活动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机会与挑战等,给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政策建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