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作者:顾野生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 朝圣西藏 【壹】 我想到龙应台的一句话“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用来形容我这几年在路上的生活,恰如其分。从16岁开始,我就将自己的生命放逐在无垠的空间里。为了去西藏,我不顾家里的反对,放弃读大学的机会,结束电视台的实习工作,以出走的决绝姿态,坐上火车去拉萨,从广州出发,经历四千里路云和月,为自己的灵魂吸氧。 在西藏,我努力地摆脱游客的身份,摒弃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般的游览景点;一意孤行,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不落于人云亦云的圈套,不以参观名胜古迹为目的;我更宁愿接近西藏看不到的内在本质。我始终站在暗处,以一个窥探者的身份,进入西藏。 我无意介绍大昭寺、小昭寺的景点,但我对八角街里的朝圣者特别感兴趣,试着与他们同吃,同住、同修、同行。零距离的接触朝圣者吃喝拉撒等形而下的生活内容,我发现藏民的生活,是那么的严肃,痛苦或幸福是那么的真实,每个事件都愈发具有不可思议的重大意义。在真正了解拉萨后,我发现外来人对拉萨、对西藏存在太多误解。 西藏更应作为参照系,以此来窥看缺失信仰的庸俗之人。生命是如此的卑微、渺小、不足为道。我无数次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和宗教的无垠。思索着西藏的现代化与传统,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变与不变间的关系。在西藏经济的进步和与发展,得与失之间,我不断调整自身的位置,不断进行一轮轮的反思。 这本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并不是在写旅游,或是攻略。而是写一个外来女子进入西藏的真实感受。我试图逃离城市的牢狱,背上行囊,用脚思想。我对现代文明保持一定距离,对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产物有所抗拒,并时刻处于警觉之中。 于是,这本书不是在写千篇一律的能看到的西藏,而是在呈现一个外来者无法进入的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子内在对世界的反映。不仅仅在说西藏,也是对照所处的生活。 【贰】 这本书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出走前的暴风雨,是临行前所面对的一切。第二部分以八角街为主,客观地记录朝圣者的生活和内心状态。第三部分是行走于西藏其他城市的所感。第四部分则是在墨脱支教的经历。 萨迪说:“人应该活90岁,前30年用来读书,中间30年用来游历世界,最后30年用来著书立说。”若人真能活到90岁,这样的安排真不枉“桐花万里路”。可我等不到中间那30年才游历世界,我的双脚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时刻想生活在别处。人不能久固于一室之中,须臾不离半步。我们的内心总是需要一些精神力量来与世间一切诱惑进行抵抗,褪去内心的虚浮杂乱。 每个人的生命,可以用不同的空间来展示。我此趟西藏之行,可以画出这样一条线路。拉萨—日喀则—珠穆朗玛峰—樟木—山南—青朴—林芝—墨脱—拉萨。拉萨是起点,也是终点。时间埋伏在道路的内部,并通过结合、组接、产生进入内部的诸多可能性。我看见双脚的沉默内敛,但每行一步都是一次对命运的修改。 我在墨脱当支教老师,实现了3年前的愿望。这段路途,没有转经筒,没有朝圣者,但却是一次属于自己内心的朝圣。守着世间最美的雅鲁藏布江,在莲花盛开的地方,带着一群孩子,每日弹琴歌唱,读书写作。我从现代化工业文明走进了荒蛮的原始农耕社会。我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环境和文化差异。在背崩乡的日子,恍如回到自己的前世。我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在这里,我完成了一次与前世的对话。 在西藏,我不断地修正自己原本的价值观。朝圣者身上所具有的强烈宗教意识,与我的唯物主义产生化学反应。我不断地想,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要怎样地活着?我开始想到自己的未来,想到来世,想到某一天尘归尘,土归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不再汲汲于当下所兑现的价值,而是多了一份淡然,看清了事物本质后,一笑而过。 【叁】 从16岁开始,我所做的事情一直不被允许。或许,我常做一些不被认可的事情,比如说行走。在当时无法得到价值印证。如同当初他们一再反对我去汶川支教。而现在回首,他们亦改变了当初的观念。有时事物的价值,不能马上呈现,需要静静等待时间作出判决。 从小到大,和亲人的关系经常出现冲突和矛盾。在军营里长大的孩子,内心有种比别人更偏执的倔犟。父亲是军人,对我的成长,灌输了严格的军人要求。恨铁不成钢,尽管他那么精心栽培,我最终还是没能成为他想要的样子,甚至更糟糕。年少的时候,我不懂得如何宽悯地对待人事,包括父母,经常气得父母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今年父母离异,毫不意外,我归属于母亲。父亲是继父,16岁以前,我恨他,而16岁以后,我爱他,是那种一发不可收拾的爱。尽管不是亲生,他却待我如己出。父亲看了我的书稿,泣不成声。在西藏的某天读到父亲的短信,我不由得泪流满面。中秋佳节降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家庭破碎,而我又远在西藏墨脱,离异的第一个中秋,他选择回老家,安放一身无法排解的悲伤。他对我的爱,更甚于妹妹。我对父亲的感情,比母亲来得更浓烈。越走越远,我离他那张苍老的脸越来越近。 这本书是寓意着生命的一个起点,亦是我写的第一本书,在我刚满20岁的时候。我一直希望能写一本书,超越图书市场同龄人所写的书。我不知道这本书能否如愿,但这本书完结,就代表着一种生活的完结,另一种生活的开始。看着它由零碎到成篇成章。这个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安静地进行内心对万物的整合过程。 这是一本写给在路上的人看的书,可以随身携带,亦可以随时抛弃。人与人之间,人与书之间,山水有相逢。在初见的刹那,便可得知是否同道。在旅途中,离生命的起点越远,人就越能听见内心的真实声音。所以这本书更多时候是一个人的呓语,或者你可以视为一场陌生的清谈。 将此书送与父亲 作为他42岁的生日礼物。 绮念在笔端,深情在心底 2009年9月24日深夜 墨脱背崩乡
内容概要
一个80后的女子,为了去西藏,不顾家里的反对,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结束电视台的实习工作。以出走的决绝姿态,坐上火车去拉萨。从广州出发,经历四千里路云和月,为自己的灵魂吸氧。在西藏,她并不像一般观光者一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般游览景点。而更宁愿接近西藏看不到的内在本质。她始终站在暗处里,以一个窥看者的身份,进入西藏的心脏——拉萨。 她无意介绍大昭寺,小昭寺的景点,但她对八角街里的朝圣者特别感兴趣。试着与他们同吃,同住,同修,同行。零距离的接触朝圣者吃喝拉撒等形而下的生活内容。她发现藏民的生活,是那么的严肃,痛苦或幸福是那么的真实, 每个事件都愈发具有不可思议的重大意义。在真正了解拉萨后,她发现外人对拉萨,对西藏存在太多误解。外来人将西藏形容成天堂的圣洁之地。他们对西藏的诗意想象,来自于布达拉宫,纳木错,八廓街的表面……
作者简介
顾野生,南方女子。内心汹涌,行事淡凉。喜独自行走,摄影,散乱的文字,吉他。
书籍目录
自序 朝圣西藏壹 出走前的暴风雨贰 感子故意长叁 四千里路云和月肆 孤独的布谷鸟伍 看不见的拉萨陆 无路可逃的纳木错柒 看不见的修行捌 看不见的城市——日喀则玖 看不见的墨脱拾 门巴族与黄酒拾壹 看不见的游吟诗人——仓央嘉措拾贰 隐秘的桃花源拾叁 关于一个梦想和荒蛮岁月拾肆 和官兵、孩子一起割谷子拾伍 卖菜的小女孩拾陆 背崩通路拾柒 教门巴族的孩子唱粤语民歌拾捌 看不见的老茶馆拾玖 看不见的藏漂贰拾 看不见的八廓街贰拾壹 看不见的玛吉阿米贰拾贰 山南朝佛——看不见的神灵跋 出走西藏
章节摘录
壹 出走前的暴风雨 2009年6月28日,一夜辗转反侧,早早起来,我想把一箱给墨脱孩子的物资先寄去拉萨,因为肩上的行李实在是让我不堪重负。邮局的工作人员,一脸苍白,似乎一夜未眠。接过我的纸箱,她将物资重新打包、称重,然后事不关己地说:“这一箱东西,快递300元,5天后到。若普通邮寄,105元,但要15天。”我惊异,即使快递也要5天才到?而且邮费还要300?不菲的价格,不得不让我望而却步。我没有考虑普通邮寄,实在无法忍受15天的长相思,于是,我付给工作人员10元的纸箱 打包费,双手托着重重的物资,离开邮局。 这时,已是早上9点,意味着12点55分的火车离我越来越近。我必须马上回家整装待发,坐一个小时的班车去广州火车站,不然,我将无法赶上这趟前往拉萨的火车。我能感受到时间每一秒都在不停地催促我的脚步,除了疾步快走,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在路口,碰见父亲的吉普车。我喊了一声父亲,他忽地踩下脚刹,朝窗口一看,还没来得及说话。“爸爸,我马上就要去拉萨”。他一脸愕然,似乎来得太忽然。 “是的,我12点多的火车,现在马上回家拿行李,就立马去广州坐火车”。他欲破口大骂,可我急冲冲的步伐,他只能将一肚子的情绪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一踩油门,汽车呼啸着远去。 我的内心百感交集,可时间的紧迫,将满腹情绪收之脑后。回家急忙背上55升的背包,母亲见我要走,又用尽喉舌相逼,希望我能在最后一刻“回头是岸”。无奈她的女儿,义无反顾,势必要走。 她歇斯底里地喊道:“难道你不想读大学了?” 我回头,见她一脸哀求,似乎在等候我回头时最后一丝希望。“难道我留下,就能如愿以偿地上大学吗?”我夺门而出,出电梯的那刻,坚决身影后两行咸咸的泪水,只有自己得知。 走出小区,见父亲正好迎面而来,见我身后背着重重的背囊,前面又挎着一个小包,双手还托着重重的物资。他不再说什么,一把搬过我手里的纸箱,朝吉普车走去。他送我去汽车站,车里凝固着彼此无法说出的话,谁也没有说话。终于,他发话了:“你知道吗?你这样一去,意味着你不读大学了,你想过你要自己去闯,走向打工的路吗?”他的话戳中我的死穴,眼泪又涌起。“我知道,但我不想再等。这是一个骗局,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圈套,一个阴谋。××大学的通知书早就已经发放了,我们一次次听信谗言,5万元石沉大海。事实上,我们比谁都清楚,我已经没有资格进入这所大学,可你们还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一次次地扔钱。最后呢?我不仅仅没有拿到××大学的通知书,更可恨的是,听信他的谗言,让宝贵的第一志愿这样白白牺牲。意味着,我无法在第一志愿填上海洋大学,失去了录取的资格。你要知道,艺术类的高考,填报志愿是关键,往往是一次性的抉择,填报失误了,就全盘皆输。可当初谁告诉我,据××大学的内部消息,我的专业和高考成绩已过,入学肯定没问题。那最后呢?当我无比自信地将××大学填为第一志愿,最后竟被告之,专业排名不够前。这样也算了,我们出钱,托人打通关系,前后两次花了将近5万元。一天天的等待,一天天的询问,最后呢?录取通知书没有等到,5万元也石沉大海,那人消失踪影。” 我呐喊,我哭泣,我怨愤!若我当初没有相信所谓的官方可靠消息,我就不会失去进入海洋大学的机会。棋错一步,全盘皆输!那么,这个时候我还能做什么?我还要继续做着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吗?还没读大学,我已经花费了家里5万元,若我走后门,四年大学我要比别人用多几倍的钱,那么,除了继续我的计划,出行西藏,我还能如何? 父亲听我一口气说完压抑在内心许久的话,一时之间,空气中只有厚重的呼吸。“好吧,那你走吧。既然你坚决要走,那以后的路你就自己走吧。”这一句话,重重撞击我所有的自控防线。我决堤的泪水,有一种狠狠的坠入大荒流的逼迫。是的,为了出行西藏,我付出的代价是,未来的路要自己走。大学,原来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本来以为已经到达终点,但最后却被告之,终点还在前方,我还在路上。 我买票上车。窗外,父亲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我朦胧的视线里。汽车缓缓前行,带着一个女子所有的悲欢、梦想上路。我带上墨镜,旁人无法得知,从清远到广州一个多小时的路上,一个女子用尽所有生命的力气,把成年后的眼泪全部交还给父母。 收到父亲的短信“文婕,路途遥远,条件艰难,事事注意。你不听他人意见一根筋地要走这样的路……爸爸我是多么无奈啊!只有一个心愿,你能早日平安回家……” 眼泪又一次决堤,夺眶而出,窗外,暴风雨狠狠地打在玻璃窗上,刺痛的却是我的心。 终于赶上前行拉萨的火车,卸下厚重的行李。窗外,暴雨暂歇。与其说是一场旅行,不如说是一场生命的流放,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一直觉得,人很容易习惯于一种生活,固定一种限定的经验模式,屈服于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我想远行,为了阅读这本无边无际的空间大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拉萨不是我的目的,徒步墨脱才是我的最终归宿。父母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傻,不好好留在电视台实习,而去受苦。他们说,难道一定要现在去吗?明年去不行吗?上大学的事情怎么办? 我无法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一直以来,我所做的事情,在当时无法得到价值印证。如同当初他们一再反对我去汶川支教。而现在回首,他们亦改变了当初的观念。有时事物的价值,不能马上呈现,需要静静等待时间作出判决。 我坚决出行,在这个时候,是因为墨脱这个被誉为莲花的圣地,将要通车了。这意味着封闭了千年的美丽,终于要向世人展开。通车自然喜悦,但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原始农耕文明的窥知欲望。传统门巴族、洛巴族的精神文化,将要面临多种文化入侵,如何在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避免被同化的命运而担忧。特别对于一个拥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门巴族,它的传承性很容易在进来与出去中失去原来的生命力。对于一个生活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人来说,那里呈现的是农耕时代。趁还没通车,还没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我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徒步翻越过去。我想生活在别处,看看经验之外的生活。我想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体验他们生活里丰富的美学内容。或许我的生命需要写作,而路上的经历,为了完成纸上的一场宿醉。能走进去一趟,生命不仅仅获得今世的体验,还窥知了经验之外的前世。这无疑,是一份精神的饕餮盛宴。即使,这里埋伏着无可预料的生命危险。 但人不能为了安全考虑而固于一室之中。这不仅仅是一场精神历练,更是身体遭遇的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一直以来,我对陌生之地存在向望之心。所有冒险的本质,都是为了逃离原本的生活。为了身在现场,突破所有认知的经验范围,验证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在无限的空间中,我的双脚重新与大地衔接。我的身体,时刻处于敏感的状态,感知周遭的一切细微变化。对于一个经常在路上的人来说,必是相信空间与时间,漂泊与生命的确凿关系。用身体感受世界,接纳生命的一切可能性。因此,一张火车票所带来的终极意义,激发生命潜在的一切可能性,使生命宽度得到无限延伸,内心因此充盈,丰盛。 这趟开往拉萨的火车,载满了一个19岁的女子的遗憾、希冀、梦想与新的生活。
编辑推荐
西藏活佛格杰仁波切 西藏《拉萨河》杂志主编朗顿.罗布次仁、 西藏著名学者阿沛.任铎(阿沛.阿旺晋美之孙) 藏地作家二毛等虔诚推荐。 八零后女子独自行走西藏的心灵洗礼 深入圣地墨脱充满未知的神秘之旅 《朝圣》一本比起《转山》《西藏一年》文字更干净,情节更震撼,内容更励志的身、心、灵洗礼书! 她以西藏作为参照系,以此来窥看缺失信仰的庸俗之人。生命是如此的卑微,渺小,不足为道。她带着哲学性思维,思考生命的有限性,而宗教的无垠。同时她又带着人文主义的眼光,思索着西藏的现代化与传统,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变与不变间的关系。一方面,她为她所看见的西藏,现代化进程,思想的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她又为她所看不见的西藏,年轻一代藏族人对本族文化的厌倦,对信仰的怀疑,对宗教精神需索的缺失,而担忧。在西藏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得与失之间,她不断调整自身的位置,不断进行一轮轮的反思。 这边书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并不是在写旅游书,或是攻略。而是写一个外来女子进入西藏的真实反应。她与八十后不一样,当八十后享受着后现代社会带来的物质满足时,她已逃离城市的牢狱,背上行囊,用脚思想。她对现代文明保持怀疑精神,对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产物有所抗拒,并时刻处于警觉之中。 这本书不是在写千篇一律的能看到西藏,而是在呈现一个外来者无法进入的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八十年代女子内在对世界的反应。不仅仅在说西藏,也是对照所处的生活。 作者与活佛在一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